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10-28宋紫琪王萍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传统文化情境

宋紫琪 王萍

摘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可采用“文字联结,随文入境”这一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文字联结,随文识字;环环相扣,朗读实践;观察发现,书写生字;集中识字,自主归类五个环节开展低年级识字教学。此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落实核心素养,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识字教学;情境;联结;传统文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中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

教师应在课堂情境中使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充满信心。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基于此,笔者探索出一种低年级情境识字教学模式:文字联结,随文入境。

所谓“文字联结”就是在识字教学中,把生字作为联结点或切入点,将课文内容与识字、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接起来,使识字教学、语言运用、课文理解等部分从分割、无关联的状态变成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整体。形音义结合,字词句连通。

所谓“随文入境”就是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单元主题创设情境,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生字;同时通过联系字源字理、讲汉字故事、查字典等方式把文字“送回”课文中,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入课文情境。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教师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和思维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汉字为载体,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新课标提出,要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实践性。知识具有情境性,情境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情境下学习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导入课题时结合单元主题创设情境,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

在单元主题情境的创设方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春天”,语文要素是“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重音”。教师可通过编排四篇题材不同的课文,引导学生发现与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的美好以及人物内心的美好;结合新课标的学段要求和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创设“我眼中的春天”主题大单元学习情境。在这一大单元学习情境下,教师再创设课时小情境:赞春天(《古诗二首》)—找春天(《找春天》《笋芽儿》)—种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师可在大单元情境下,结合课时小情境设计学习活动。例如《找春天》这一课,教师可以创设两个学习活动:“在田野里找春天”和“收集美好春光”。

【活动一】在田野里找春天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完成识字、朗读、写字、想象仿写等学习任务。例如,学习任务一“在田野中识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到田野里找春天吧!”在这一情境中,学生识记“脱掉、寻找、遮遮掩掩”等生字词。在汉字中感受春天的美好。识记生字后,教师可进行学习任务二“在田野里找寻”:请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并指导学生朗读。接着,进行学习任务三“在田野里感受”:用《找春天》一课中学到的方法学习《笋芽儿》。

【活动二】收集美好春光

教师请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进行跨学科学习。由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学生从下列任务中选择一个,组成小组开展活动。例如:

1.读春天:朗读并积累有关春天的诗文

2.说春天:结合生活经历,描述自己看到的春天

3.写春天:写一写自己在春天的发现

4.画春天:把看到和想到的春天画出来

5.唱春天:唱一唱描写春天的歌曲

“我眼中的春天”这一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和美术、音乐等学科结合起来,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感受汉语魅力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除此之外,在教授与革命家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前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革命家的生平。例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需要两课时学完,教师可以安排一课时介绍植树的重要性,另一课时介绍邓小平的故事,重点选择可以凸显邓小平爷爷重视绿化,体现他一丝不苟态度的演讲内容,与课文中邓爷爷的形象相呼应。联系邓小平爷爷的生平,能更好地弘扬革命文化。

教授与动物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则可以采用调动学生五感的方式,将课文中的形象和文字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动物王国开大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小动物在森林里玩耍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动物王国的丰富多彩,之后再把这些小动物的名称通过汉字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和动物之间的联系;在教授《树和喜鹊》这一课时,可以出示喜鹊的图片,播放喜鹊叫声的音频,使学生更有代入感。

對于《端午粽》《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升国旗》等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课文,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课程安排,在相关节日来临之际或刚结束时讲授,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

低年级课文中有特殊的识字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突出识字在本单元的重要性。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围绕“传统文化”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课文。在单元情境创设上,教师可以“汉字寻根游”为单元主题:“饮长江水,唱神州谣,写方块字……浸润在五千年中华灿烂文化里的我们,早已深深烙上中国印记。在这一单元里,让我们唱一唱神州歌谣,感受祖国的山川壮美;读一读节日韵文,重温中国佳节的美好;听一听有趣的故事,了解汉字的起源。在课文中回味生活,在回味中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一起去发现汉字的秘密。”此举能引导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通过识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文字联结,随文识字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识字与写字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开展,教师应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综合运用字源字理、生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其识字与写字能力。随文识字的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类,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和汉字特点进行选择。

(一)字源字理识字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发掘汉字的当代价值,建立汉字古义和今义之间的关联,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魅力。例如,在教授《小蜗牛》中的“回”字,教师可出示形似回字的旋涡图片,让学生在看图猜字的基础上讲解字义;教授《人之初》时,出示衣服和剪刀的图片,让学生知道用刀裁布是做衣服的第一步,从而认识“初”字;教授《操场上》中的“炼”和“热”字时,出示冶炼动态图,在学生理解火字旁与火有关后,引导学生发现另一个与火有关的偏旁:四点底,并联系《影子》一课中学过的“黑”和“点”两个字,让学生温故知新,学段衔接,同时出示火字旁、四点底的演变动画,借助多媒体使学生感受汉字价值,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

(二)生活识字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字。联系生活识字,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唤起学生心中的美好体验。例如,教授《比尾巴》这一课时,教师可出示篮球与网球、不同数量的物品图片,结合图片组词,让学生理解“比”就是比较的意思;教授《雨点儿》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数学书来识记“数”这个字。

(三)联系上下文识字

新课标学段要求中提到,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从文中来,到文中去”。例如,《树和喜鹊》这一课中,教师可通过文中的“只有”“一个”等词,让学生识记“孤单”;教授《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课时,结合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动作,让学生理解“急得直哭”的意思,识记“急”字;教授《要下雨了》这一课时,结合前文“阴沉沉”的描写,让学生识记“潮湿”,同时理解三点水的含义,感受汉字之间的关联。

(四)借助插图识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插图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识字。例如,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安排了四幅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借助图中小猴子的动作,识记“摘”“扛”等字,梳理文章脉络,感受不同汉字之间的差别。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以及下册《咕咚》《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都是没有全部注音的课文,学生需要借助插图猜字,提高观察图片、看图猜字的能力。

(五)汉字微课识字

在课堂中,教师可整合网络资源,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比如在《神州谣》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州”字的演变视频,结合字源字理,让学生明白“州”是象形字,“川”是河流的意思,“州”是河流或水中间的小块陆地,那些点就是小岛,多种方式结合能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知。

此外,还有许多随文识字的方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方法结合起来。如《操场上》一课中,教师可以出示古代铜铃图片,引导学生发现“铃”是形声字,和金属有关。之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铃声并借助图片,拓展组词。古今结合,发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环环相扣,朗读实践

新课标提出,学生应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形成良好語感,增加个体语言经验,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建立深厚的感情。

朗读需要情境,识字能为朗读做铺垫,朗读也能帮助学生理解生字。如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在识记“高”字时,教师可以演示小石子投入水中,水面渐渐升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小乌鸦的心情,使学生更好地代入小乌鸦角色进行朗读。

教授《我要的是葫芦》时,教师可以假装种葫芦的人,录制音频:“同学们,我想要葫芦,却没有得到葫芦,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能让学生有一种帮助他人的参与感,把书中的平面形象立体化。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活动“种葫芦的人,我想对你说”,让学生完成对课文的总结与梳理。教师还可以设置多个幻灯片,在具体的情境中请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悟情,加深对汉字的认知和理解。

四、观察发现,书写生字

与之前相比,新课标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字效率,引导学生先看后写,观察比较,从细节中发现变化,理解汉字规则,对汉字进行自主归类,为高年级的汉字书写打好基础。学生通过体会汉字之间的联系,感受汉字的神奇与魅力。

例如,《坐井观天》一课中,教师可以把“话”“沿”“渴”“喝”放在一节书写,指导学生观察与比较汉字,发现规律。从“话”和“沿”的写法中掌握左右结构的汉字左窄右宽的规律,从“沿”字中得知三点水的写法,为“渴”字的书写做铺垫,从“渴”字又可以自主发现“喝”字的书写方法。在区分“渴”和“喝”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偏旁部首的不同,识记汉字:渴的时候需要水,因此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嘴来喝,因此是口字旁。

又如,“呀”“呢”“吧”“吗”这几个字的教学,教师可以放在同一节课,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都有口字旁,都与“口”有关,都是语气词。

五、集中识字,自主归类

新课标提出,要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特点,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让学生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在书写生字之后,教师可以对本课生字进行总结,结合单元主题与课文特点,采用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自主归类。

在识字单元的学习中,除了综合运用字源字理识字、生活识字等识字方法,教师也可以创设单元识字情境。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教师可创设“汉字寻根游”这一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识记生字的同时,以一个生字或偏旁部首为例,学习一串生字,编写汉字故事。比如在《“贝”的故事》一课中,在“汉字寻根游”这一主题大单元情境中,教师可进行“贝”字寻根游这一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贝字的来历与字源字理,明白带“贝”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学生通过查字典,自主识记不同的贝字旁的字。教师可仿照课文进行拓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讲解“页”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以一个偏旁为例,编创自己的汉字故事。

新课标提出,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字联结,随文入境”情境识字教学模式从生活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结合互联网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真正做到了识字形、音、义结合,字、词、句连通,知识结构化,使生字与文化、与生活联结,溯源明字理,将文化传承具体化。高效识字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魅力,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季微微.情境化课堂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2(2).

[2]杨杏.创设情境课堂,提升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J].小学教学研究,2021(30).

[3]周杰.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2).

[4]奚周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探析[J].基础教育论坛,2019(10).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传统文化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护患情境会话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