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表达支架,提升言语品质
2023-09-24郭红
郭红
【摘要】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义务教育阶段,语言的发展尤为重要,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低学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低学段;语言表达支架;语言表达能力;言语品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描述核心素养的内涵时强调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密切联系学生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创造生活情境,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进行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即语言表达,方能积累语言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一、借助关联词,明晰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再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前者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后者是语文教学的归宿。薛法根老师在谈到组块教学课堂时说过这样的话:“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必然缺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必然肤浅。回归生活,关注生命,走进心灵,这才是活的语文课。否则,语文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创设情境后,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本内容,可是在表达上却很随意,语句间缺乏关联词承接,这样学生的表达就会遇到阻碍。基于这种情况,可以这样设计教学。
如《一分钟》讲述小学生元元“贪睡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事。课文渗透了让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本文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很容易理解元元因为“贪睡一分钟”造成“迟到二十分钟”的后果以及后悔莫及的心理。这时教师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进行口头补充:1.因为元元没有及时通过路口,所以(没赶上公共汽车)。2.因为没赶上公共汽车,所以元元决定(走着去学校)。接下来引导学生直接判断,用“要是……就……”的句式表达:1.要是早一分钟出门,就能赶上绿灯了。2.要是能赶上绿灯,就……
迟到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小朋友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其中并进行情境迁移,再加上运用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明晰了。小朋友通过联系生活并巧用两个关联词,明晰文本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会将学到的关联词用于生活中。这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语言的品质,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二、梳理核心词,理清文本逻辑
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时,并不是在暗夜行走,也不应磕磕绊绊前行。这时候,可以采用梳理核心词教学作为提高语言表達能力的“拐杖”。在一篇故事中,小朋友很难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不是过于简单,就是太过啰嗦,梳理出文本中有逻辑关系的词组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棉花姑娘》时,教师引导学生,师生共同梳理出以下词语,教师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词语:
前面5组词描写了棉花姑娘生病请求动物“医生”为她治病的过程,第6组词语描写了棉花姑娘病好时的状态。由于有核心词作为文本理解的“拐杖”,小朋友在讲故事时更加清晰、轻松。这些词语并不是简单粘连到一起,而是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学生先将自己带入情境中,调动一切感官,不断借用或者创造文本中的言语,理出故事情节,讲出的故事也就更加真实动人,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阅读速度与阅读能力。最后,学生再比较对照第1组词和第6组词,学生不难体会棉花姑娘心情的变化,生病时难过、闷闷不乐,病好后开心、愉悦。最后让学生再读核心词,感受棉花姑娘心情的变化,学生对文本可能就会产生新的理解。
三、关注文本结构,进阶言语表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不再只是“教课文”,语文的教学内容如果只是局限于课文的思想内容,便远离了语文教学体现出的核心素养,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如果教师只是局限于课文的思想内容,如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师便让学生讨论革命者的艰辛,上成了道法课;课文《要下雨了》,教师便让学生讨论下雨时动物的不同反应,上成了自然课……诸如此类的课堂“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学生只会被困在文本思想内容中,无法在语文天地大施拳脚、释放天性,感受语文的魅力。而真正的语文教学应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着眼于文本中的语言表达结构,让学生灵活借用文本的语言表达结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以《小猴子下山》为例,课文写了几个内容相似的段落。仔细推敲,便发现第2、3、4自然段在表达方式上都隐藏着相似的语言表达结构:小猴子拿着( )往前走,看到( )怎么样,便抛下( )选择( )。而且这些段落非常讲究动词的用法,如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因此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还应注意学生对不同动词的区分与置换。通过诸多动词的置换,学生便能理解“正因为小猴子目标不明确,所以才一无所获”的思想内涵。同时也懂得了做事情要目标明确,始终如一。如此,教学这个片段,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倾听故事,了解“结构”
让学生认真倾听老师朗读第1、2自然段,听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炼出的文本语言表达支架“小猴子( )着( )往前走,来到( ),看到( )怎么样,便( ),( )”。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体会文中多个段落都有类似的语言表达支架。阅读中通过文中动词的变化,初步感受小猴子开心的心情,同时初步了解小猴子目标不专一的性格特征。
2.会讲故事,练习“结构”
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语言表达支架,置换地点、动词,练习讲述后两个故事。由于语言表达支架相似,语句也较为相似,所以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讲述故事了。学生讲述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运用文本的语言表达支架,而这种“支架”会逐渐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结构”。而语言结构的改变就会带来学生阅读及表达能力的改变,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续编故事,创新“结构”
学生先是在课堂上模仿文本的语言表达支架,接下来要把学到的语言表达结构在生活化的语境中运用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学生叙述完故事后,教师扮演旁观者,师生合作,续演故事。教师问“小猴子,你为什么丢了玉米摘桃子?”“为什么丢了桃子摘西瓜?”“为什么丢了西瓜追兔子?”“小猴子呀,为什么你这么辛苦,最后却一无所获呀?”“如果以后你再次下山,还会这么做吗?”……在这样的情境对话中,学生会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表达结构,进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不断追问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让学生懂得“做事情要目标明确,始终如一,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不会简单地归结为“小猴子见异思迁”这样表面化的见解上。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语言表达结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也更为深入。
语文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沉浸文本思想内容转移到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是在学语文,而不仅仅在学课文。教师应始终牢记,要把静态的语言知识变为动态的言语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借助关联词明晰主要内容,在情境迁移中培养语感,让语文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每一个词语看似枯燥无关联,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把这样的词语提炼到一起,便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前行的“拐杖”;关注文本结构,灵活借用文本的语言表达结构来进阶言语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这样学生的言语品质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薛法根与语文组块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