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学段语文双语教学问题思考和对策

2017-07-25范境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1期
关键词:低学段双语教学对策

范境华

(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依克苏乡荒地小学,新疆喀什,844800)

摘 要: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对祖国意识的增强,对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即在小学基础学习时期,重视并开展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育教学活动。如此在提高他们的教育质量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不耽误用本土语言听讲的时候学习汉语,最终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關键词:新疆少数民族 低学段 双语教学 对策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针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各类专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高度重视及密切配合,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一定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同地区有关双语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及相应认知呈现趋同趋势;另一方面,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校从本质上逐步接受该类教学模式的开展实施。然而双语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的推动双语教学模式,相关人员也正在对此教学模式开展进一步的探索,以期让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更为迅猛。

一、双语教学的简介

双语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会随着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在文化、语言特点等各方面的差异而随之有所不同。双语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其基本准则在于以下几点:一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教学活动中需要使用到的两种不同的语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使用相关语言开展实施教学活动时,必须有计划性的制定较为系统的教学方案;二是,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应主要从促进学生对两者不同语言的感知、整体学识、学习和成长等目标着手,开展实施系列教学活动。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模式的实现,主要是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改进,即授课主语言依旧采用本民族语言,但同时在汉语言的辅助下,结合开展实施系列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小学低学段便对学生进行语文双语教学可以让少数民族的青年从小便熟练的掌握汉语,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能够更加快速的融入这个社会并实现就业。

二、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年段语文双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尽管国家在大力的支持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但是由于新疆本身的自然、历史因素使得新疆本地的教育基础薄弱,办学条件与外界相差较大。以下是在目前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低学段语文双语教学中所显露的一些问题。

1.专业汉语教学师资力量的缺乏

在整个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基本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等,即为了学生今后更好的成长和发展,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教师应积极开展知识例句扩展、词义辨析活动,借助于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实施词句的讲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新疆地区学校内,教师本身缺乏较高的汉语水平,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现象:一是,教师无法清晰、清楚的向学生传达汉语;二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存在汉字书写、朗读错误等方面的问题。师资力量的缺乏,成为新疆地区小学语文双语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问题,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极大阻碍。

2.低学段学生汉语基础知识薄弱

低学段的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从小接触的便是所处的本民族地区的母语,而在进入校园后,教师大部分时候也是利用本地区的母语进行的授课,因此便造就了不佳的汉语语言学习环境,而这也就使得学生汉语学习的路程更加困难。学生从小便对汉语不够熟悉,不具备基础的汉语拼音知识,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认识拼音,而这造成的学习连锁现象便是学生不能读写汉字,做不到对汉字、词句的理解。

拼写能力差、阅读能力差、写作能力差以及知晓课文的简短背诵但是日记写作甚至是纯粹的汉字抄写中也常常出现错别字,这些问题都是通过近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段语文教学的调研而得的。

3.学校的教学管理不够

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课时安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进而造成教学内容繁多、难度较大等不利现象,阻碍汉语教学任务的实现。而语文教学课堂太过沉闷、课堂教学活动过于单一却又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校方所选择的语文教材阅读难度大,学生看不懂教材中的汉语文学片段,而这也就使得语文教学不够规范。

三、针对小学段语文双语教学所采取的措施

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国家可以在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语文师资力量中选拔可塑之才进行脱产培训,以期培养出可以满足双语教学要求的专职教师。首先,国家可以加强对汉语教师的外派培训,让他们到发达地区的小学低学段语文课堂上进行学习;其次,招收合格的汉语教师,在整个教师招聘过程中对汉语专业相关的教师予以优待;最后,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汉语语言班的形式,使得教师能够得到定期培训的机会,从而有助于其汉语教学水平的提升。

2.促进良好汉语语言学习氛围的形成,推动汉语教学的发展

在整个低学段语文双语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较为舒适的语言学习氛围的形成,对于学生整个学习质量及效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学校来说,为促进汉语言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应积极促进在用中学、学中用的良好汉语学习氛围的形成,这一教学方法的实现,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和汉语环境的密切联系,即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处于学习的状态,而且极其有利于学生通过汉语语言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大多聚众而居,这种居住氛围便很不利于汉语的学习,因此,教育部也要注重学生居住氛围中汉语学习氛围的营造。

3.因地制宜,确定符合本地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虽然都处于新疆地区,但不同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一模一样的,而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制定低学段语文双语学习目标时要根据当地的双语交流环境和双语基础知识来设立。例如,在双语环境相对稳定,大部分人员都具备一定的双语基础的地区便可以设立中等难度的目标,以此来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学段语文双语教学问题进行系列分析,以期促进双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

参考文献

[1]依斯马依力.艾肯木.维吾尔族小学低年级汉语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X小学四年级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6(08)

[2]司燕文.新疆少数民族双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05)

[3]陈得军,张兴.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教材问题分析[J].语言与翻译,2012(03)

猜你喜欢

低学段双语教学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在小学低学段音乐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
小学低学段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
多样化教学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谈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途径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