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有效合作,构建高能课堂

2023-09-24许杲婷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有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许杲婷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体系的改革、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兴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然而通过实践发现,小组合作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合作学习内容欠思考,缺乏探讨价值,导致“假合作”;有些教师对小组合作过程不管理,导致学习低效。为了开展有效合作,教师可以从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活动要求、优化课堂评价这三个方面着手,努力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构建高能课堂。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有效合作

小学教育是整个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阶段。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是小学教师一直追寻的。在课堂中,除了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生动的教学环境,还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教师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小学数学的教育价值,可以对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中逐渐兴起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新兴教学和学习模式。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的初衷是为了改变“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走过场式”合作,学生刚开始活动,探究就结束了;“无头苍蝇式”合作,学生一片混乱,老师手忙脚乱……使得合作学习逐渐形式化、表面化,学生往往只是“合坐”,而非“合作”。

1.合作学习内容欠思考,缺乏探讨价值

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思维的碰撞,提升自我。但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种是合作内容太过简单,或者说根本不需要合作,学生单独一人就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与合作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另一种是选择的合作内容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太过复杂困难,导致学生直接丧失了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这两种情况都说明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没有对教材、学情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导致合作学习内容欠思考,缺乏探讨价值。

2.合作学习过程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调控

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合作学习始终处于正确规范的轨道上,并及时地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调控。另外,也有部分教师缺乏合作经验和合作技巧。在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时无法融入其中,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合作情况和课堂的动态生成,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任由学生自主发展,使师生在合作学习中处于割裂的状态[1]。

二、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限制了合作学习模式优势的发挥,也导致了课堂教学耗时而低效。作为一线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有序合作

要使合作有效,首先要确定合作学习的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设计中,教师应深入学情,把握教学重难点,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點,从而保证学生有序开展合作学习。

以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克与千克的认识”为例。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克”与“千克”只有非常粗浅的认识,而这两个概念又比较抽象。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没有亲身体验,不管举多少例子,到最后也都是纸上谈兵。只有通过具体感受、比较,学生才能获得较好的量感。为此,在本节课中可以设计3次生生之间的合作。第一次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有序地轮流掂量1克,亲身感受1克的质量,建立初步的量感;第二次是在组长的带领下观察、掂量篮子中的物品(包装上写明质量,且质量各不相同的物品),借生活中的实物进一步感知质量;第三次是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寻找200克的物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一次次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在一次次有序合作的完成下,学生获得了较好的量感体验。

2.明确合作要求,提高合作效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将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渗透到学生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许多环节中,教师的设计过程非常巧妙,但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原来简单的操作在孩子们的手中会变得非常混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语言精湛、目的明确。

以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为例。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物体。这对成人而言,不管是转动茶壶观察还是人绕着茶壶转动的效果都是一样的。所以开始在设定小组合作观察茶壶的时候就没有明确要求,导致很多组的学生转了一圈又一圈,完全没有正面、侧面等方向的意识,既浪费了活动时间,又没有达到活动目的。于是笔者将这个过程修改为:

师:刚才我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是从一个角度观察了茶壶,如果想从其他几个角度观察茶壶,该怎么办?

生:我们可以到其他同学的座位上观察。(你能详细地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我们可以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最后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好方法!我们可以挪动自己的位置换位观察,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可以把茶壶转一转来观察。

师:唉呀,也是好方法!

师:看来从不同方向观察茶壶有两种方法:(1)转动茶壶。(2)离开座位,按一定顺序绕着茶壶转一圈。那下面请利用离开座位的方法,再来观察茶壶。

要求:(1)小组长确定旋转方向。(2)活动安静有秩序。(3)观察仔细认真,小组活动开始!

修改后,学生能非常明确地完成合作活动,且都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明确合作要求,为学生提供高效的启发及知识点拨,提升合作效力。活动要求越具体明确,实施路径越清晰,学生越容易进入状态[2]。

3.优化课堂评价,提升合作效果

在合作学习中,科学有效的评价是反映学生合作学习效果、引导其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并调整评价力度来构建评价机制,以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让学生既能够参与整体评价,又能够参与个体评价;其次要注重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考虑过程性评价,也考虑结果性评价,最后对整个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

以沪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它们有多大”为例,设计了如下2张评价表:

评价可包括组间评价、组内评价以及教师评价,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客观地形成对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自我了解与自我成长[3]。表1是教师在上课前就已经呈现给了学生,并对表格中的内容进行了阐述。自评是学生每个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互评是组内学生间相互的评价。

在课前就呈现这个表格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得评价起到监控和督促的作用。而事实证明这次的小组合作参与度还是非常高的,而且孩子们也能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同时,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已经通过学生的状态观察了解了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并在表2中一一做了记录,再通过反馈诊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临近下课前笔者将记录的内容对各个小组进行了评价,并对活动最佳小组予以表彰。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让我们共同实践,寻找更有效的自主合作,一起构建高能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殷运峰,方蕾蕾.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9(04).

[2]莫春梅,王建新.活动型课堂合作探究的改进优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01).

[3]尚金兰.小组合作学习的现实危机与未来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17(03).

猜你喜欢

有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简析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效合作学习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