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儿歌,快乐识字

2023-09-24李家歆

新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半空字旁形声字

李家歆

【摘要】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授课的重点和难点,而儿歌具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特点,深受低年级小学生的喜爱。教师要把识字和儿歌相结合,充分发挥儿歌的识字教学作用,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识字教学氛围,同时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符合学科特征,创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语文学习体验。《动物儿歌》把儿歌和识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的同时让他们学得快乐,学得轻松。

一、案例背景

《动物儿歌》是一首有节奏、有韵律、充满童趣的儿歌。本课一共有三句话,六句分句,每一分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分别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等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中还有生动有趣的插图,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动物快乐美好的画面。

本课共要求认识12个生字,在字形教学上,以随文识字为主,根据不同的字形渗透不同的识字方法,如:归类识字、熟字加偏旁等。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他们的识字量不大,如果让学生枯燥地记忆单字,效果显然不够理想。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促进他们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形声字有特点,归类识字效率高。

(教师出示:蜻蜓 蚂蚁 蜘蛛)

师:瞧,这有三位小动物的名字,能不能借助拼音,读准它们的名字。

师:观察一下这六个字的字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字都是虫字旁。

师小结:左边虫字旁表意,右边部分表音,这些字都称为“形声字”。

生:这些字都是形声字。

师:你们看,这个虫字旁是形旁,而旁边的这个字是声旁。

(学生交流,发现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六个带有虫字旁的字。)

师:课文中像这样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还有很多。

(教师出示:蝴蝶、蚯蚓、蝌蚪)

师小结:你们看,我们用形声字识字法就记住了这么多的字。

设计意图:这首儿歌中有6个带虫字旁的字。让学生自主发现、了解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归纳,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虫字旁的表意特征。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片段二:你说我说大家说,自主识字好处多。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运”。

学生1: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运”,云加一个走之偏旁,就是“运”。

学生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运”,“造”里面的告换成云就是“运”。

学生3 :我给“运”组词,运动。

设计意图:笔者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加一加、换偏旁、组词等,把新学的字和自己已经学会的字进行比较,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片段三:问问答答读儿歌,快快乐乐学汉字。

师:请你借助汉语拼音读读这行,要做到字字音准,还要有适当的停顿哦!李老师请停顿符号来帮忙。(请两个学生读。)

师:蜻蜓在哪里?干什么?

生:蜻蜓在半空中展翅飞。

师:小蜻蜓飞来啦!它在哪里飞?谁来贴一贴?

(学生上台把蜻蜓贴在对应的地方。)

师:对啊,不是高空也不是低空,是我们正常视线能够看到的半空。

师:谁能做一做展翅飞这个动作呀?(学生做蜻蜓展翅飞的动作)

师:蜻蜓在半空飞行,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真快乐呀!

师:请你们和李老师一起来玩玩“问问答答”的游戏!

师:谁半空展翅飞?(生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蜻蜓哪里展翅飞?(生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蜻蜓半空干什么?(生答:蜻蜓半空展翅飞)

设计意图:图片对学生来说是最直观、最容易接受的。笔者请学生在黑板上贴一贴动物的位置,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理解了儿歌中的“半空”“花间”等词语。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并借助动作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儿歌,巧妙地将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展开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激发其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片段四:读懂儿歌会运用,讲讲说说做诗人。

(出示带有小动物的图片)

师:小动物们来啦!你能不能学着《动物儿歌》里的句式,说一说:谁在那里干什么?

学生1:青蛙池塘呱呱叫。

学生2:喜鹊树上忙筑巢。

学生3:小鸡地上捉虫子。

学生4:鸭子水里游得欢。

……

设计意图:识字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有效地阅读和表达。笔者请同学看图片,学着课文的句式,说一说: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是对学生理解句意的反馈,也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案例反思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动物儿歌》是一首活泼生动的儿歌,学生在了解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的同时学习生字。巧用儿歌,可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识字。

1.巧用儿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笔者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创设情境,先由之前课文中出现过的几个小动物引入,带领学生进入小动物们生活的森林里,引发学生思考:小动物们都在森林里干什么。从始至终以“谁在哪里干什么”这个问题贯穿整首儿歌,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儿歌,在读懂儿歌的同时认识生字,知道不同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兴趣浓厚。

2.巧用儿歌,重视识字方法的运用

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字,更要学会识字的方法。例如:《动物儿歌》中像“蜻蜓、蚂蚁”等动物的名称,通过形声字的规律,让学生去发现、记忆。学生在发现了形声字的规律之后,虽然课文里只要求他们掌握“蜻蜓、蚂蚁”等三组词语、六个汉字,但笔者让学生再找一找儿歌里的其他形声字,做到舉一反三,加深理解。又例如:在学习“造、迷”等字时,笔者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说一说如何识记。学生在课堂上开动脑筋,运用已经学过的加一加、换一换等识字方法。不仅复习了已学的识字方法,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这样才能在日后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3.巧用儿歌,让识字为表达奠基

识字与阅读唇齿相连,识字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和表达。在课堂上,笔者采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互动方式来读儿歌,加深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训练了朗读。随后,笔者又出示了一副有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尝试运用儿歌的句式,说一说:谁在哪里干什么。这是对学生理解句意的反馈,也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读懂儿歌的基础上,根据图片自己创编一首《动物儿歌》,成就感满满,提高了识字和阅读的兴趣。

四、总结

如何在低年级的课堂中巧用儿歌,将识字教学和儿歌巧妙融合,从而提升课堂效果,还有很多地方值得语文教师进一步探究、思索。但毫无疑问的是,巧用儿歌能够为低年级语文课堂增添活力,助力学生快乐识字!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下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半空字旁形声字
衤衣字旁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HSN半空心自冲铆接的降本增效
夏天的水很淘气
《释名》中用为“液”的“汋”字旁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