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大概念统领下的历史教学探析

2023-09-20徐文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问题

徐文杰

[摘 要]基于学科大概念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对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路径。文章以“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例展开论述。该课教学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以史料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分析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下,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整合知识,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大问题;大一统国家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3-0061-04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课标”)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1],明确学科大概念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界虽对学科大概念有颇多论述,但都普遍认为学科大概念能够反映历史学科本质,在历史学科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纵横联系的学科知识具有统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理解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重要工具。

徐蓝曾指出,教师要运用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大概念建构学习内容框架,设计教学过程及环节,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引领学生建构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避免碎片化[2]。这就明确了学科大概念在整合教学内容、建构知识结构上的重要意义。同时,徐蓝还指出,可以从多个层面提炼大概念,可以是学习模块大概念,可以是单元大概念,也可以是每一课具体内容的大概念。

本文探究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6单元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内含三个子目,即“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虽然子目分明,但内容较多,涉及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其中的历史现象与历史本质的线索众多,知识碎片化。据此,本课教学可以尝试以学科大概念为指导,整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建构本课知识体系;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提炼大问题,帮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過程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一、精研课标与教材,提炼本课大概念、大问题

课标指出,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与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1]。由此可以确认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是本课的重点知识,所以必须对三者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梳理,进而提炼能统摄整课的大概念和能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大问题。

吕思勉有言“户籍者,一国政治之根本也”,一语便道破户籍制度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其既是历代王朝落实政治、经济、军事等政策的基础,也是推行社会教化、维护社会治安、巩固国家统治的途径。自战国起,政府便开始编制户籍,用以控制人口流动,征发赋税和徭役。自秦汉“编户齐民”以来,历朝对户籍制度虽有调整,但无一不指向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本质目的。而“田制、户籍、乡里制度三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专制主义王朝国家控制乡村的三个支柱”[3]。封建政府立足于巩固大一统国家的需要,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建立乡里组织,以求最大限度地获取人力物力资源,维护基层秩序,并推行礼教道德。同时,由于小农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政府需要推行救济举措,以保证小农在遭受灾异时不至于出现户籍散乱、人口流失的情况,同时彰显统治者“仁政”“保民”的治国理念。通过以上梳理,不难发现,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内在联系都指向同一个目的,即巩固大一统国家。本课便以“巩固大一统国家”作为大概念,围绕其进行教学设计;以“何以巩固大一统国家”作为大问题,围绕其设计子问题,整合教材资源。基于此,本课设计了如图1的教学结构。

二、以大概念、大问题为引领,设计教学

问题一:西魏大统十三年这册籍帐主要记录了哪些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政府编订户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编订户籍还出于其他什么目的。

[设计意图]材料1是较为完整的西魏籍帐的一手史料,除记录人口、年龄等基本信息外,还记录了该户应该缴纳的赋税数量。通过分析材料1,学生可以直观地得出户籍制度的首要目的是落实赋税。再结合刚刚学习过的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的内容可知,政府通过户籍制度控制人口,达到“编户齐民”的目的,从而保证赋税徭役的征发,进而巩固大一统国家。

材料2    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谨副上县廷,皆以箧若匣匮盛,缄闭,以令若(县)丞、官啬夫印封,独别为府,封府户[5]。

材料3    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6]。

问题二:分析材料2、材料3,国家对户籍制度的管理呈现怎样的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材料2的出处《二年律令》是汉代重要的法律文献,材料3的出处《唐六典》是唐代具有行政性质的法典,二者均是研究古代户籍管理的原始史料,价值极高。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学生比较发现汉代户籍管理单位到县一级,唐代管理权则收归中央,呈现出加强管理的趋势。同时,这种调整与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适应,所以户籍管理也体现出因制而变的特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因制而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不难看出,根本原因依然指向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本质目的。

材料4    小民田日减而保役不休,大官田日增而保役不及。以此弱之肉、强之食,兼并浸盛,民无以遂其生[7]。

材料5    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8]。

问题三:分析材料4、材料5,宋代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宋朝因此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调整的标准是什么?从户籍调整的角度看,其目的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宋朝在土地兼并严重的情况下,以有无土地作为标准区分主户与客户,其目的在于保证国家赋役征发,所以户籍制度的调整也符合现实的情况,体现出因时而变的特点。而这种因时而变也恰恰说明了“何以巩固大一统国家” 这个大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源流的角度分析古代户籍制度发展变化表象背后的本质意义。

材料6    按丁输银,恐累穷丁。遂摊丁银于地,计亩均派,使富豪兼并之家不得避匿。迄今永为定例,百姓咸便[9]。

问题四:分析材料6中清朝户籍永停编审的原因是什么?户籍制度不复存在,国家如何实现对人口的管理?

[设计意图]清朝户籍永停编审的原因是摊丁入亩,户籍不再具有征发赋役的行政意义,政府对老百姓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由此可认识到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间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向学生抛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出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内容。

材料7    秦朝行政机构及基层组织示意图(见图2)。

问题五:阅读教材并观察图2,分析秦朝乡里制度有何职能?“百代皆行秦政制”,乡里制度在后代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设计意图]结合图2与教材所提及的三老、啬夫与游徼的职能,可知户籍制度编审的基础是以乡里制度为代表的基层组织。乡里制度虽不隶属于中央行政体系,但在基层承担着清查户口、推行教化、征发赋役、维护治安的基本职能,同时兼理司法,是中央权力的向下延伸。通过梳理教材可知,基层组织经历了乡里制、里甲制和保甲制,不论是秦汉的什伍组织,还是清朝的保甲制,都体现出民众的自我管理与互相监督的色彩。

材料8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10]。

材料9    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活动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11]。

材料10    國(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12]。

材料11    中国古代的乡里制度及其实行与运作,就是王朝国家权力(“皇权”) 向县级政权之下的乡村社会的延伸,是“下县的皇权”[3]83。

材料12    中国古代“里治”历史发展脉络[13](见图3)。

问题六:结合教材,阅读材料8、材料9,分析“户口迁移登耗”由保甲承担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承担基层治理职能的“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是指哪一类群体?你如何看待材料10、材料11中史学界关于“皇权下县”的争论,并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历代政府除建立基层组织外,也非常重视建立民众自我管理与监督的机制,清朝的保甲制便是典型代表。通过对比分析,剖析教材内容及材料8,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就清朝保甲制的职能而言,保甲制已经兼具户籍管理性质与维护社会治安职能。再结合材料8、材料9,可以发现宗族、家族、乡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乡绅这一阶层被认为是基层的实际治理者,进而引出学术界关于“皇权下县”的争论,以历史学术研究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从“里治”的发展脉络来看,基层组织经历了里长官任制、里长职役制、“里治”官僚化的过程,国家的控制链条深及“里”这一组织,皇权控“里”、绅权辅“里”、民治于“里”。国家以较低的行政成本,将民众牢牢控制在统治秩序之中,从而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材料13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一人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14]。

问题七:封建小农非常脆弱,极容易受到灾异的影响,为了巩固大一统国家,政府出台相应的救济措施。根据材料13及教材内容分析,政府和民间在社会救济方面分别发挥怎样的职能?结合范仲淹的身份,分析其救济举措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及教材内容的梳理分析,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在封建社会,政府在社会救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宋代以后,宗族救助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救助重点在于救灾,民间救助则侧重日常生活。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儒家士大夫,在理学的影响之下,承担“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这是儒学理学化的必然结果,也解释了宋代以后宗族救助兴起的原因。学生对范仲淹的身份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范仲淹的身份进行探讨。范仲淹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国家官僚,其秉承的是统治者的意志。基于此,教师追问学生:你认为“皇权下县”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封建统治者为巩固大一统国家所实行的种种举措。

材料14    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15]。

问题八:政府除救济政策外,还有优抚政策,结合教材分析优抚的对象有哪些?为何对这类人群进行优抚?以法律的形式做出具体规定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的归纳梳理,学生可以认识到优抚的对象是鳏寡孤独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而不难理解此举中的“仁政”之意,此处亦是“皇权下县”的一个注脚。而材料14的出处《大明律》是研究明代律法的一手史料,足以窥见明代统治者对社会优抚之重视。同时,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法律的贯彻实施,亦使“皇权”“仁政”“教化”向基层逐渐渗透,最终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三、教学小结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对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本课在备课过程中,着重梳理各个子目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关注本课与前一课、前一单元及本册教材的内容联系,进而凝练内容主旨,提炼本课的大概念及大问题。本课以大概念“巩固大统一国家”为统领,厘清本课逻辑,优化本课知识结构,并以史料为基础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分析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下,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发展演变过程,同时整合知识,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协助者,以新课改理念引领自己课堂的革新。

[   参   考   文   獻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徐蓝.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基础教育课程,2022(9):45.

[3]  鲁西奇.“下县的皇权”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4.

[4]  宋昌斌.中国户籍制度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72.

[5]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4.

[6]  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74.

[7]  脱脱.宋史  卷一七三  食货志·农田[M].北京:中华书局,1985:4180.

[8]  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  卷8  录微者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4:87.

[9]  魏源.皇朝经世文编    户政人·赋役五[M].长沙:岳麓书社,2004:839.

[10]  清朝文献通考    卷19    户口考一[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5029.

[11]  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8.

[12]  秦晖.传统中华帝国的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J].中国乡村研究,2003(1):2.

[13]  吴晓琳,岳庆磊.皇权如何下县:中国社区治理的“古代样本”[J].学术界,2020(10):127.

[14]  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168.

[15]  大明律    卷4    户律一·收养孤老[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1.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大问题
“大问题”导学成就深度学习
基于“大问题”的初中数学知识教学策略探讨
怎样的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更有效
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及能力的研究
例谈“大问题”导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大问题”中的大智慧
设置“大问题”,提升“思维度”
小学数学“大问题”导学中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教学模式
用“大问题”引领学生有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