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
2023-09-20张云枝
张云枝
[摘 要]高中地理单元教学具有构建高效的知识体系、为情境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价值。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概念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找准大概念,构建知识体系;整合单元教学资源,构建单元学习框架;聚焦大概念,合力安排教学课时;以单元核心任务为引领,构建完整的学习过程;多元评价,贯穿单元教学始终。
[关键词]大概念;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4-6058(2023)13-0086-03
大概念具有明显的相对性特征,其所对应的就是小概念。在教学中对概念大小的划分主要由内容来决定,这些内容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化。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地理学科的单元作为大概念,将课时知识作为小概念,希望可以通过单元整合,促进学生系统化、结构化的学习,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助力。
一、大概念背景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价值
(一)构建高效的知识体系
大概念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整体化、结构化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教师未重视对单元教学进行整合,就会导致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碎片化的教学会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不能对地理知识形成全面、系统的认知。大概念所具有的聚合功能可以高效整合学习内容,让零散的地理知识更加系统化,让师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地理学科[1]。同时,大概念的应用可以切实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地理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二)为情境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
将大概念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进行单元教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设置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大概念背景下学生所接触的地理问题均是以情境为载体的,情境越真实,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地理学科知识多是对客观情况的描述,对地形、地貌知识进行的详细地展示,以教材为基础设置真实情境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但是在教学中,构建真实的情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大概念背景下,教师更需要在情境中融入多种真实的地理知识,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地理知识的知识结构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依据,在大概念单元教学中,教师会对零散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这为教学情境的构建提供了基础,让教学情境变得更加真实,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前提就是对知识进行梳理,明白知识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地理知识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挖掘知识中的“美”,进而以“美”为出发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大概念背景下的单元教学是将深度学习作为基本原则,将元认知作为方法,致力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概念背景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策略
(一)找准大概念,构建知识体系
在大概念的背景下开展单元教学活动,需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找到知识中所蕴含的大概念思想,进而落实单元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要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进行分析,明确单元教学的大概念,找准单元教学的主线,再聚焦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单元知识学习奠定基础[2]。另一方面,要注重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地理实践力等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并鼓励学生将地理学科知识与生活进行融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地理知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从整体的角度对自然环境的要素进行分析,这样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地理时空的变化过程,分析大气、水、土壤、地貌等自然环境元素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搭建平台。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单元知识教学中,可以提炼出三个核心的概念,即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从这三个核心概念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地理知识更加聚焦,从而实现单元知识体系的整合。首先,从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中分析自然中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貌元素。在物质和能量迁移交换中,这些地理元素会互相影响,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其次,从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中我们知道,自然环境中的各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在不同的区域背景下,自然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自然带主要的特征就是保证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与统一,而自然带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性。最后,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地理是一门描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此概念指出了人地关系,也是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在以上教学中,教师从单元中的核心概念入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整合单元教学资源,构建单元学习框架
现阶段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主要以单元的形式呈现,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学习主题,将相同类型的知识整合到一个单元中,能为大概念单元教学提供便利。在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进行整合,而且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单元学习框架,为学生系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3]。
如在教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可将“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作为核心概念开展教学。教师需围绕这个概念将其他单元中的一些知识融合进来。如将大气循环、水循环等知识整合到本单元的知识中,并将“黄土高原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对区域特点进行分析,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这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全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开展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序地推进教学进度,在教授知识时由易到难,使学生的思维从低阶向高阶递进,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形成如下的单元知识结构:大概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社会生活、农业生产、区域开发)、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陆地地域、垂直地域、地方性)、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这样学生既整合了单元知识,又形成了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聚焦大概念,合理安排教学课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实施让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部分学校地理学科的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地理知识呈现零散化的状态。在大概念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可以进行结构化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需要对课时进行合理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4]。此外,地理知识所描述的大都是生活中的客观事实,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如学习地貌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观察身边的地貌。当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单元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以一些典型的地区地貌作为案例开展教学。
例如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中有关“地貌”的单元知识,本单元主要是围绕视频、图像等来识别各种地貌,并分析景观的特点。在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对课时做如下安排:第一课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对地貌进行观察,多途径引导学生掌握地貌知识;第二和第三课时主要是对地表的形态与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多种措施来引导学生对地貌进行分析;第四课时主要是学习地貌与人类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每个课时都对应不同的学习活动,都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这种大概念整体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四)以单元核心任务为引领,构建完整的学习过程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强调学习者亲身参与,在具体的情境中内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素养。“核心任务引领”是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体验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大单元教学的主要措施。在单元教学中如果没有核心任务的引领,就无法生成大概念教学模式。因此,在大概念教学中,不仅需要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设置核心任务,用任务驱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落实,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学习过程,促进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落实。在设置核心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认识为基础,对学习活动进行设计,使教学活动可以紧扣教学目标。
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教学中,学生需要构建“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这个单元大概念。通过对教材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本单元的核心任务主要有三个:1.根据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2.以具体的案例为核心,说明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3.根据某地区交通堵塞的现象提出合理建议。完成前两个学习任务,可以对学生单元学习提供支持,属于本单元的初级核心任务,而第三个任务是帮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单元大概念。
(五)多元评价,贯穿单元教学始终
教师应转变评价方式,从传统的单项点评向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核心素养发展等多角度评价转变,具體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评价贯穿单元教学始终
从大概念的角度出发开展单元教学,就要将评价贯穿单元教学,要针对教学结果进行预估点评。评价结果可以起到纽带的作用,将单元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有效衔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启下可以让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始终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教学评”的统一。此外,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而且要注重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在反思中发现教学中的不足,采取相应措施弥补不足,进而制订更加完善的单元教学策略。在单元整体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自我反思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地理教师容易忽视的问题。在大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思想,重视学生评价与自我反思,保持“教学评”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2.评价全面且注重过程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大概念背景下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迁移应用能力的培养,此项能力的培养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持续地引导与训练。教师在大概念单元教学中要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并通过全面评价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为了突出大概念单元教学的优势,教师的评价也需要多元化,并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局限于课堂、师生之间的评价,可将一些组织成员、家长作为评价的一员,鼓励多主体参与到教学评价中,让学生从多角度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从评价方式层面来分析,教师要制订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案,通过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试题测试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评价[5]。例如,在地理知识单元教学中,我们既需要对学生单元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技能。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大概念的背景下开展单元教学,需要教师基于整体的角度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对核心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围绕核心的地理概念整合零散的地理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在后续的教学中,地理教师必须要创新教育理念,从大概念、大单元的角度出发制订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通过多角度引导与评价,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冯霞.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10):15-18,21.
[2] 杨晓玲,谭长银,李楠.从一般到个别:基于演绎法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以湘教版“流水堆积地貌”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1):85-86.
[3] 黄靖钰.基于整体性思想的高中区域地理问题式教学:以“新西兰”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19):88-90.
[4] 胡建权.大概念统摄下高中地理单元教学的价值功能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9):41-43.
[5] 张素娟,陈坚实.高中地理复习课重构学习单元的教学实践探索:以“陆地上的水”学习单元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3):69-73.
(责任编辑 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