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研学旅行的初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究

2023-09-20陈元佳易立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初中

陈元佳 易立文

[摘 要]文章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干,积极整合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围绕“探秘岳麓山”这一主题设计并实施研学活动,其流程具体包括前期准备、组织实施、科学评价及完善反思,以期为初中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学习;研学旅行;初中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3-0089-04

2022年3月底,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师生共同发展”。为此,广大师生应积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都密不可分。因此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活动,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干,融合、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积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不仅能促进研学旅行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并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2]。201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1],并要求建设研学基地,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和线路。为响应国家政策,研学旅行也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无论是中小学校还是旅行机构,都在积极开发研学课程。

当下对跨学科的研究集中于課堂教学,较少涉及跨学科的户外研学活动。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学习相关学科的热情,而且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创新思维及人地协调观,促使其全面发展。初中阶段的研学旅行课程应设计更多理解性内容,适当增加竞赛、参与、探索性内容,以满足这一阶段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3]。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的研学资源为基础,提出了初中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流程,以期为开展跨学科研学旅行提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对初中学生的学情了解、研学目的地岳麓山的实地考察、研学资料及工具的准备情况这三大部分。湖南省长沙市内有众多的研学资源,其中位于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是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尾峰,集名院、名亭、名寺、名木于一体。岳麓山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有丰富的研学资源,如地质地貌、动植物、土壤、水文等,涉及的科目涵盖了地理、生物、历史、化学等,因此可以开发设计成跨学科的主题研学基地以供初中学生利用。

首先,为设计出合理的研学课程,教师需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内容来考虑研学活动的内容。初中学生已经开始系统地在校学习各科知识,但书本知识不同于生活实际。现实的生活世界纷繁复杂,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止涉及某一个学科的知识,且初中学生对于外出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而且能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科所学知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其次,需要对研学目的地岳麓山进行实地考察,以确定研学路线和具体的研学内容。在研学旅行中,教育是目的,旅行是手段,基地则是载体[4],因此研学目的地的选择与路线规划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多次对岳麓山进行实地考察,将研学路线设定为从湖南师范大学的校门出发,经地理科学学院、忠烈祠、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墓、蟒蛇洞、爱晚亭,最终到达东方红广场,所需时间大概为三个小时。结合岳麓山丰富的研学资源,本次“探秘岳麓山”的跨学科地理研学活动,是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导,融合、借鉴了信息科学、生物、历史、体育等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展开的。探秘岳麓山的地质地貌、岩石矿物需要运用地理知识与工具;认识岳麓山的各种动植物涉及生物知识;爬山途中见到的历史文化古迹蕴含了历史知识;而攀爬岳麓山本身即是户外运动的最佳方式之一,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选择岳麓山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活动十分适宜。

最后,需要准备研学资料及研学工具。研学资料主要针对初中学段的学生来考虑设计,包括一本研学手册和一张岳麓山等高线地形图。其中研学手册上设置有不同“探秘点”相对应的研学任务,需要学生自主或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等高线地形图可用于等高线的判读以及研学路线的简易绘制。研学工具主要供学生在地理研学途中开展相关活动时使用,如标本袋和标签用于收集岩石或植物标本,地质锤用于采集岩石标本,放大镜用于观察,手套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等。

二、组织实施

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还需要根据本次研学内容确定学生的研学目标:一是通过在岳麓山风景区内开展跨学科研学课程,让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二是通过开展研学旅行切实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与大自然中,缓解室内学习的疲劳,让学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锻炼身体;三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区域内,即在岳麓山景区内认识一些自然事象以培养其区域认知;四是通过岳麓山景区内的地质地貌、动植物、土壤等多要素相互联系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五是攀爬岳麓山本身需要学生具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沿途开展的地理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六是在岳麓山这一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关注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在确定好以上研学目标后,就可以根据制定的研学路线开展地理研学旅行了。具体实施流程包括安全教育、研学目的地概况介绍和讲解教师自我介绍、研学资料与工具的发放、研学活动的开展与互动。地理研学旅行是在户外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因此安全教育尤为重要。组织好学生后,首先要开展安全教育,告知学生爬岳麓山时的注意事项,并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6~7人一组,由组长协助带队教师共同管理本组成员,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其次就是对研学目的地——岳麓山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岳麓山的地理位置、本次研学的内容等,让学生对研学地点有基本的了解,而后由讲解教师自我介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随时关注教师的讲解。接下来由带队教师发放研学资料及工具,并讲解学习任务以及工具的使用方法。组织好学生后,就可以正式开始研学之旅了。讲解教师在研学途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状态,与学生积极进行互动,并解答学生的困惑,力求整个研学旅行充实紧凑而且活泼有趣。本文以“探秘岳麓山”这一主题研学活动为例设计了研学任务单(如表1所示)。

三、科学评价

目前,研学旅行还没有成为系统的学校课程,因此不能简单采用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而应采取更为合理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相比过去,现在的教学更注重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5]。因此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对研学任务的积极探索与思考以及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针对不同学科相互融合的特点,在研学任务的设计上需要学生综合各科所学进行观察、思考并做相应记录,即任务设置应体现综合性。如樟树枝条为何向水面延伸,这就涉及地理与生物两门学科的知识。任务的设置还应体现自主性与合作性,如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动植物进行自主观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石英砂岩的采集等。在研学结束后进行成果检验。通过对参与研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与教师指导完成相应的研学任务(见图7),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除研学结束后进行及时的过程性成果检验外,教师还应为学生积极搭建研学成果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可以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进行回顾总结,而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学汇报。汇报的形式无须统一,可以是研学途中的趣闻感受分享,也可以是研学途中拍摄的照片,抑或是撰写研学调查报告来总结本次研学的学习收获等。汇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活动中,研有所思,行有所获。

四、反思完善

在组织实施了多次初中学生的“探秘岳麓山”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后,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时观察以及和部分学生的交流,对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反思,认為研学活动还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研学前

首先,在开展跨学科主题研学活动之前,可以先进行室内的初步学习。如本次为“探秘岳麓山”研学活动,那么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或是图新地球软件等形式对岳麓山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告知学生本次研学涉及的相关学科及学科知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再进行研学实践,这样学生的研学活动会更有收获。

其次,研学活动的时间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学的顺利开展。由于有两次研学旅行都选在周末开展,而岳麓山作为长沙市的著名旅游胜地,深秋时节是枫叶、银杏的最佳观赏时期,因此游人较多,这无形中增加了组织与管理学生的难度。因此,建议在周一到周五内选择合适的时间开展研学,避开大量的人流,这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沉浸式的研学活动。

2.研学中

初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短,但研学旅行的时间一般为三个小时,研学旅行后期学生兴趣容易降低,开始出现散漫现象。这时,首先可以适当增加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如研学后期会遇到岳麓山上的一种名为杜茎山的植物,其果实是白色的小果,果实微甜,可以食用,全株还可入中药。这时可以让学生采摘一个尝一下,体验一下“神农尝百草”的感觉。其次,在研学课程设计时,应将需要讲解的重点内容安排在研学旅行前中段,这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最后,可以在研学后期开展适当的娱乐活动,以活跃气氛,缓解学生的疲惫。

3.研学后

研学之旅成功与否,组织者非常关键。部分初中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还有所欠缺,需要组织者不断提醒。有效的组织是研学旅行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可以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知识。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部分初中学生的交流笔者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研学内容非常感兴趣,认为本次研学收获较大,有个别任务点超出他们目前的认知水平,教师需要讲解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但这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眼界,让学生积累知识。

五、结论

现实世界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对于学生来说,开展跨学科的主题研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现实世界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同时这也加深了学生对各科知识的理解。但开展跨学科主题研学旅行还存在着诸如跨学科学习的研究集中于课堂教学,研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实践中慢慢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11部门.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02)[2022-12-2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612/t20161219_292354.html.

[2]  段玉山,袁书琪,郭锋涛,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地理教学,2019(5):4-7.

[3]  郭锋涛,段玉山,周维国,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J].地理教学,2019(6):4-7.

[4]  邱涛.地方性地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7):4-6.

[5]  李艳美.初中研学旅行方案:初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0):116-117.

(责任编辑 陈 明)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初中
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国中学生研学旅行学习满意度及学习成效探讨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