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3-09-19陈蕾

区域治理 2023年20期
关键词:秀洲区火警消防工作

陈蕾

嘉兴市消防救援支队秀洲大队

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已成为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工业企业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分析研判,推动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秀洲区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实地调查、资料查看、分析研判、综合评估等方法,旨在深入分析和总结工业企业火灾基本情况、消防安全形势,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一、工业企业火灾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火灾事故防范,本人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看、分析研判、综合评估等方法,对秀洲区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和综合评估:

(一)2022 年度全区接警情况

2022 年度,全区共接警出动1398 起(含火灾扑救524 起,抢险救援369 起,社会救助441 起,公务执勤1 起,虚假警62 起),出动队伍2711 次,消防车辆4012次,消防人员22443 人次[1]。期间发生火警524 起(未成灾473起,火灾51 起),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33623.7 元;其中工业企业火警11 起,火灾4 起。

(二)工业企业火警的主要特点

1.从火警发生的时间看:工业企业火警发生的时间上分析,基本在11:00-15:00 时间段。

2.从火警发生的区域看:火警发生多的在洪合镇5 起,高新区2 起,王店镇2 起厂房内生产区域为火警多发区域,占总火警的45.45%[2]。从数据上分析,虽然总体消防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但火警发生的区域较不平衡。

3.从火警发生的原因看:电气线路故障、生产作业、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自燃等因素是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其中6 起为电气火灾事故,占火警总数的55%,且绝大多数都是因电器设备故障、电气老化等原因所引起的;因遗留火种和生产作业而引发的火灾分别为2 起和3 起,分别占火警总数的18%和27%。其中大多数工业企业火灾,出现在“低散乱污”的园区和企业上。

二、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

从秀洲近两年警情数据分析,全区年度接处警数总体呈现平稳(年均接处警数保持在1453起左右);火警数呈下降趋势(21年-22 年分别为1508 起、1398起);工业企业火灾数呈下降趋势(21-22 年分别为22 起、11 起)。

近两年共发生15 起有影响工业企业火灾(调动增援出动处置的),占工业企业火灾总量的45.4%。厂房类建筑火灾较容易发生,占总数的85.3%。相比单层建筑,多层建筑火灾较易成为有影响火灾,占总数的15.1%。

(一)从经济发展态势看

1.产业结构上:我区以纺织、毛衫、印染、小家电、家具木业的生产企业为主,这些企业生产原料和产品多为易燃可燃物,火灾负荷大、危险性高,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较大。

2.企业规模上:目前全区工业企业有1982 家,其中,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594 家,厂中厂(租赁生产)企业874 家,村级工业聚焦点5 个,小微企业园区16个;不放心场所(单位)2 个。这些小微企业、“低小散”企业和家庭式作坊违章建筑多,主要分布在城乡接合部、农村集镇等消防基础薄弱的区域,且往往存在“三合一”现象[3]。

3.发展形势上: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秀洲区交通便利,地域优势凸显,吸引大量工业企业投资入驻。同时,企业呈现“两高一低”现象。

(二)从各级主体责任看

1.党委政府领导责任有待加强:党委政府“重经济、轻安全”现象仍然突出,对消防安全形势分析研判不足,精力和经费投入大打折扣。部分镇街道贯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不力,火灾延伸调查不充分,追责避重就轻[4]。转型升级中,对低小散污企业的清理腾退和入园管理力度不强。各类整治行动未真正触及园区和企业核心利益,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2.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有待加强:行业部门职责落实不严,还存在消防部门“单打独斗”的窘境。经信、资规等主管部门对企业消防安全准入标准把控不严,忽视事前事中监管。

3.基层镇属地责任有待加强:部分镇街道消防站未真正实现实体化运作,消防监管力量部分被整合,很多地方在人员、经费保障上仍不明确,基层一线人员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较低,导致监管力度下滑严重。

(三)从工业企业实际现状看

1.消防隐患量大面广:防火分隔不到位、逃生通道不畅通、消防设施不达标、火源管控不严格等问题反复出现、久拖不改,特别是小微园区和租赁厂房尤为突出,层层转租、违规生产现象普遍。

2.违章搭建比比皆是:违章现象呈现全域性”,部分租赁企业甚至存在层层转租现象,严重占据防火间距、破坏防火分隔、影响灭火救,是企业消防安全的最大“毒瘤”。

3.企业主体管理缺位:“有生产、无管理”现象突出,大量企业违规出租转租,擅自改变使用性质、提高火灾危险性,超量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机制不健全,员工培训教育无实效。

(四)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看

1.部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业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消防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制度健全与否关系到企业消防安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然而,在对秀洲区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的情况。

具体来说,部分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不规范,制度内容不全面、不具有可操作性,制度执行标准不明确,制度的内部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些企业中,甚至连基本的消防管理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更别提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了。在一些企业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已经建立,但缺乏必要的细节和操作规范,无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执行,这对于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需要对工业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检查和改进,加强对企业消防管理制度的引导和指导,同时要注重制度执行的监管和检查,确保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为消防安全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2.部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够:有些企业领导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消极态度和疏忽大意的情况。这导致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推进不够积极和主动。

(2)培训不到位:企业内部培训缺乏有效的措施和具体的安排,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提高缓慢,从而影响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3)评估不完善: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

(4)设施缺陷:设施缺陷是导致部分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

首先,部分企业消防设施建设不规范,无法满足消防安全要求。例如,一些企业消防通道被摆放货物挡住,消防水源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消防救援效果,加大灾害损失。

其次,一些企业消防设施维护不及时、不到位,无法保障消防安全。例如,灭火器长期未充装、泄漏,自动灭火系统漏水、故障等,这些设施缺陷会使得一旦火灾发生,消防设施无法正常使用,导致火灾扩大,对企业人员和财产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要加强对企业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的监管力度,规范企业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正常使用,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同时,加强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的消防安全管理格局。

3.部分企业消防设施、器材缺失或损坏:在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的分析研判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消防设施、器材缺失或损坏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工业企业的消防安全状况,增加火灾发生的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抓住一个关键,强化系统总谋划

全面推进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按照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重点是就是落实镇一级消防工作的工作体系。明确抓消防安全,镇长、主任要亲自抓、负主要责任,党政同手。在镇街设立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办公室,作为内设机构(正股级),解决长期以来基层无实体消防组织、无工作编制等问题,应消办主任由镇街中层正职干部担任,下设站办所队(应急管理站、防汛防台办、消防所、专职消防队),站办所队均由应消办主任兼任主要负责人,同时增设消防工作岗充实机构人员配置、由2 名以上人员行政事业编制人员分别负责站办和所队相关工作;区委区政府发文明确消防所根据工作需要配置其他工作人员不得少于8 名,专职消防队队员人数不得少于编办核定的配置数(最少的核定数22 人,最多的核定数36 人)、并允许其他用工形式予以征召补充。通过召开消防工作会议定期研究解决消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继续强化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会议制度、逐级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强化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切实加强火灾防范和风险管理[5]。

(二)聚焦整治重点,做强防控主引擎

以火警数据为参考,对火警数据明显高于其他镇街火灾相对火灾风险较大的镇街,建立一镇街一方案,推进重点镇街开展消防安全整治。结合秀洲区畅通“生命通道”专项治理“回头看”行动、秀洲区重点领域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冬春火灾防控“百日行动”、秀洲区消防安全集中攻坚整治行动及年度消防工作要点,围绕工业企业、租赁企业、七类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居住出租房、高层建筑、公众聚集场所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整治。

(三)搭好两个平台,筑牢工作硬支撑

一是建好基层消防力量体系实体平台。巩固深化“一委一所一队”建设,在镇街设立“应急管理和消防办公室”内设机构,实现镇街消防安全委员会实体化运行,形成“办公室+消防所+专职消防队”的“4+8+30”的基层消防力量体系架构,真正实现基层消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推”。

(四)建强三支队伍,激活工作新动能

一是建强专职队。持续推进“1+X”政府专职队建队模式,全力推进高新区主站、王店镇两个分站建设,填补辖区消防救援力量“空白点”,打造秀洲区“5 分钟灭火救援圈”。以专职队正规化建设达标活动为载体,以“三年规划”为抓手,大力推进营房、装备迭代升级,全面规范营区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继续开展“月比赛、季比拼、年比武”活动,实现专职队灭火救援能力大提升、营房装备建设大提升。二是建强网格员队伍。举办网格员消防业务大培训,分批分级开展跟班作业、岗位见习,切实发挥好基层网格员一线排查作用,确保问题隐患早排查、早发现、早治理。三是建强专家团队。

结束语

虽然部分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执行不到位;另外一些企业则存在消防设施、器材缺失或损坏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全面推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深入推进整治重点隐患风险,全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强化督导,全面夯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业企业消防安全形势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秀洲区火警消防工作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怎样报火警(一)
重视消防
火警电话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新常态下嘉兴市秀洲区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浅谈嘉兴市秀洲区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建议
嘉兴市秀洲区中华鳖标准化养殖示范推广措施及成效
热红外遥感在森林消防工作中的应用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