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23-09-11曹健段桂侠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结直肠癌危险因素

曹健 段桂侠

【摘要】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300例2017年1月—2021年1月抚顺经济开发区高湾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30例、未感染组270例。统计术后切口感染者病原菌分布,收集2组临床资料,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0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者共培养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1.11%,革兰阴性菌占比为68.89%。感染組年龄≥60岁、BMI≥24 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 h者占比分别为73.33%,66.67%,46.67%,53.33%,66.67%,83.33%,高于未感染组的29.26%,41.48%,24.07%,14.44%,46.30%,24.81%(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 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 h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年龄≥60岁、BMI≥24 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 h为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密切监测以上指标并及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发生率。

【关键词】  结直肠癌;切口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2-0043-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2.014

结直肠癌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位居胃肠道肿瘤第二位,主要发病于结、直肠及肛管黏膜上皮细胞,大多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其可经淋巴、血液流通等方式进行转移扩散,预后较差。结直肠癌根治术为临床首选疗法,但操作复杂,加之结直肠部位存在较多细菌,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进而延缓伤口愈合或不愈合,加重患者痛苦,严重影响后续治疗与生活质量;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不利于其术后恢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现有研究[1]多集中于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分析,对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尚无统一结论。本文以3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病原菌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300例2017年1月—2021年1月抚顺经济开发区高湾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2]中结直肠癌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行根治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检查确诊者;原发性肿瘤;临床资料完整;无血液、免疫系统疾病或代谢紊乱。

排除标准:严重器质性病变;入院时已出现相关感染或伴有感染性疾病;存在手术区域污染;肿瘤远处转移或伴其他部位肿瘤;术后出现肠梗阻或肠瘘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判定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30例)、未感染组(270例)。

1.2    研究方法    以肉汤拭子采集术后浅部切口部位处脓性分泌物,以无菌注射器抽吸术后深部切口脓性分泌物,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以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质控菌株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收集2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类型(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临床分期、手术时间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    30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者共培养出病原菌4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为31.11%,革兰阴性菌占比为68.89%,见表1。

2.2    2组临床资料比较    感染组年龄≥60岁、BMI≥24 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 h者占比分别为73.33%,66.67%,46.67%,53.33%,66.67%,83.33%,高于未感染组的29.26%,41.48%,24.07%,14.44%,46.30%,24.81%(P<0.05),见表2。

2.3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 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 h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等,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显著递增趋势,且其临床病死率较高。现阶段,临床多以根治手术切除病灶以治疗结直肠癌,但术中肠内容物外溢、术后粪便等排泄物流出等均可能引起手术切口感染,且国内外研究[5-7]发现引起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包括开腹手术时间、自身体质、切口长度等。患者一旦出现切口感染可出现疼痛、红肿、体温升高、皮肤溃烂等症状,严重者需行二次手术,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本研究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达10.00%,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比较高,与牟丹辉等[8]研究结论相似,进一步说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情况仍较为严重,临床應重点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 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 h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高龄患者年龄越大,其机体代谢能力及器官功能越低,无法代偿肿瘤、手术等应激,导致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增加。BMI越高,则患者脂肪越厚,使得术后切口容易出现液化、坏死,加之愈合速度降低,可为病原菌提供较好的生存、繁殖环境而诱发切口感染;同时,肥胖患者白细胞吞噬、杀菌、中和化学毒素等的能力低下,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趋向运动减慢,严重抑制了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可加大病原菌入侵风险而增加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9]。相较于腹腔镜手术,手术类型为开腹者的切口较大,容易延长手术时间,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而影响术后愈合。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的存在,其免疫应答功能相对较低,加之手术创伤加剧了机体内糖代谢紊乱,可致炎性细胞移向切口处而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诱发术后切口感染;同时,病原菌在机体高血糖状态下的繁殖速度更快,更易诱发术后切口感染,且糖尿病患者多会出现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血流较为缓慢,容易减少周围组织供血、供氧,进而影响局部组织对感染的反应,使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较为严重[10- 1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者的肿瘤细胞扩散范围较广,可损伤机体各器官、细胞等而降低机体抵抗力,导致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大大增加[12]。因此,对于年龄较大、BMI较高、合并糖尿病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者应注意术前积极调整身体状态,术后密切观察各项指标变化并进行积极护理,同时指导患者改善自身生活习惯以及卫生情况;还应加强围术期护理,术中应加强医护配合,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针对开腹手术或者手术时间较长者,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予以针对性干预,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年龄≥60岁、BMI≥24 kg/m2、手术类型为开腹、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手术时间≥3 h均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密切监测以上指标并及时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马骏,张兴,王园园,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0,27(5):382-38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16-2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S].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365-471.

[5]    WIERDAK M,PISARSKA-ADAMCZYK M,WYSOCKI M,et al.Prophylactic 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after ileostomy revers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wound healing complication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ech Coloproctol,2021,25(2):185-193.

[6]    王玲琴,陈晶晶,黄崇杰,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药敏性特征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20,30(17):2154-2157.

[7]    KAMBOJ M,CHILDERS T,SUGALSKI J,et al.Risk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following colorectal resection i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cancer:an nccn member cohort study[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18,39(5):555-562.

[8]    牟丹辉,杨鹏,应振秀,等.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探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37(8):598-600.

[9]    周思成,梁建伟,周海涛,等.高龄直肠癌患者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华肿瘤杂志,2020,42(1):65-69.

[10]    CHIU C C,LIN W L,SHI H Y,et al.Comparison of oncologic outcomes in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surgery for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personal experience in a single institution[J].J Clin Med,2019,8(6):875-886.

[11]    孙远南,范志坤,郭远瑜,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病原菌特点及术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4):3796-3799.

[12]    林家威,徐胜,黄顺荣,等.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病原学特点及与细胞免疫因子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11):1350-1352.

(收稿日期:2022-10-06)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结直肠癌危险因素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FOLFIRI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近期效果及随访结果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