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路径选择

2023-09-06方国红

村委主任 2023年7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乡村振兴

方国红

摘要: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发展具有铸魂和赋能的独特价值,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凝聚乡村社区、促进乡风文明、催生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然而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传承主体流失、方法手段失效、制度保障不健全方面的困难和障碍,为此,文章在农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吸收地方成功实践经验,从传承主体、方法思路和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有效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16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G249.2      文章标识码:A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1]。无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要求中的“乡风文明建设”,还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提出,无一不指出文化对于乡村发展铸魂和赋能的重大意义,这其中,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表现形态,农村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因此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   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价值

农村传统文化是指建立在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以农民为主体创造的,反映农村社区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农村传统文化经过积淀生发,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内在基因,因此农村的发展,割裂不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和意义广泛而深刻。

1.1   铸造共同精神家园,增强乡村社区凝聚力

现代社会学研究表明,一个社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程度,取决于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的紧密程度,以及对共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程度。在传统的农村社会,村民之间大都以血缘宗亲为纽带,加之村落社区相对的封闭性和稳定性,村民之间的生产生活关系紧密,由此呈现出较强的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2]。但是由于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人口的流动性加强,村民之间的利益联结弱化,农村社区凝聚力下降,在集体事务和公共利益决策时障碍重重。因此,重塑乡村凝聚力,成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面对挑战。由于农村传统文化与农村社区天然的适配性,以及在历史长河中所自然形成的思想凝聚功能,使得农村传统文化在铸造精神家园、构筑精神纽带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2   满足村民精神需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农村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有助于推动传统乡村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乡村文化供给上取得较好的成效,农村在精神文化上的供给水平明显滞后于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物质层面的社会保障,而农村内在文化产品自给程度较低,农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不良风气盛行[3]。为此,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力度,让农村的传统文化成为农村居民的重要精神食粮,是提高当前农村文化供给的有效路径,农村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崇德向善、睦邻友好等价值观念影响对于提升农村居民道德素质、培育良好乡风至关重要。

1.3   催生农村经济业态,推动产业发展

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来看,单纯的农业生产已经不符合现代农村的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农村资源优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经济业态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或三产融合往往集中于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度假,而支撑这类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生态环境要素和特色文化要素,因此农村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开展催生农村经济业态尤为重要和关键。

1.4   发挥农村善治传统,助力治理有效

社会治理,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形成一种有效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从而达到社会关系的协调有序、社会活动的蓬勃发展。而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推动农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有着的巨大价值。农村传统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关于农村社会治理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设计,这些智慧在传统社会中传承沿袭了数千年,具有较强的本土适应性,合理运用和适当改造有利于促进现阶段的乡村“三治融合”。

2   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

现代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变革的基本趋势,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和深入发展,文化体系和文化认同也正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变迁,发展新兴文化对传统的文化体系造成挑战性冲击不可避免。此外,社会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自由化倾向,打破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单一性、封闭性,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进入更加剧了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造成了农村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在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中,农村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2.2   城市化过程中的传承主体危机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一个最核心、最基础的因素,那就是传承发展的主体,也就是人,而无论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提供者,还是传统文化的消费者,处在城市化影响和辐射之下的农村,这个群体都在萎缩,甚至出现断层。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例逐年攀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2 071万人,城镇化率为65.22%[4],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留在农村的居民,以老弱妇孺为主体,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农村人口的萎缩及其文化角色的剥离,意味着过去的文化传承体系遭到破坏,这给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延续和发展创新带来很大的挑战。

2.3   缺少“活化”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缺少甄别和创新。有些农村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采用拿来主义,不加甄别地进行挖掘利用,作为旅游项目加以开发展示,不利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其次,对作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展示方式缺少创新创造,未充分结合现代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宣传效果不佳。例如一些农村在开发乡村旅游上,只是对传统文化器物做修缮保护或展陈,未深入阐释其内涵和价值的互动环节或体验设计,效果不佳。

2.4   农村文化建设制度保障不健全

随着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文化建设制度环境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供求失衡状态。一是农村文化建设考核比重不足。在乡镇工作考核中经济指标依然是重点,而乡镇工作人力和财力有限,这样一来经济建设就虹吸了绝大多数的行政资源和财政资源,文化建设投入乏力。二是缺少规划,无序开发。一些地方政府对待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没有建立规划优先思维,缺少系统思考。三是责任主体不明。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政府责任、村集体责任和相关企业责任界定不明或者根本没有界定,导致权责分离、推诿扯皮。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地方政府在实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完善的制度规范体系,使得保护传承工作要么捉襟见肘、束手束脚,要么流于形式、徒有其表。

3   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多方发力凝聚主体合力

3.1.1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多方力量和资源的统筹协调,同时农村文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导向性,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方针,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步入正确轨道和良性发展。此外,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组织处于农村文化建设第一线,本就承担着教育引导群众的职责使命。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正确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投身实践,模范带头,争取群众支持和带动更多的人投身文化传承保护实践[5]。

3.1.2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农民是农村生活的主体,同时农民也是農村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因此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不能忽视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在具体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决策和组织实施,以调动农民参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吸引更多的返乡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留在农村、建设农村。三是大力培育农村传统文化传承精英,通过政策支持、资金补贴、情感动员等方式,建立人才库,并引导其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传统技艺的创造创新、教育教学、传播展示方面积极作为,延续文脉。

3.1.3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

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事关乡村振兴和中华文脉传承,必须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完成。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专业力量投身、投资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发挥城市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让农村文化在现代化的文化供给体系中展现其独特魅力。例如抖音官方推出的“新农人计划”,农村文化通过包装和推介,一时成为了流量密码。另一方面要在住房保障、生活设施改善和生活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具有乡土情怀、爱好农村传统文化的社会精英或文艺工作者关注农村、爱上农村、留在农村、服务农村,成为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的“精英部队”。

3.2   创新方式实现活态传承

3.2.1   坚持“双创”方针,服务社会发展

首先是要用审慎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甄别和选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挖掘、吸收、展示、宣传农村传统文化中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有益成分和独特内涵,发挥其教化作用。而对于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成分,如封建迷信、歪风邪气则需坚决予以抵制。即便是作为旅游产品形态出现的表演、纪念品等,也必须严格把关。其次是做好“双创”工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精神和现实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3.2.2   契合时代特征,实现活态传承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文化观念,都与传统农业社会有着巨大差距。因此,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改变观念思路、创新方式方法。例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对濒临失传的传承技艺和民俗活动进行抢救性采集整理,建立数据库,以备下一步的研究传承,或者将之融入现代文艺作品之中,实现其文脉延续。还可结合当下短视频热潮,通过挖掘、展示传统文化的价值,宣传制作成精良的短视频作品,通过主流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推送,实现其传播效率的最大化。

3.2.3   融入产业发展,推动良性循环

将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融入产业发展当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是与旅游业相结合,将传统文化元素开发成旅游观光和体验项目,让游客在游玩中获得启发和教育,同时加深旅游的体验感,促进二者的良性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利用电商平台推广农村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化产业,扩大其市场辐射范围和宣传效果。三是借助现代电影电视技术,充分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更多的反映传统文化题材的影视动漫作品,满足现代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扩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广度与深度[6]。

3.3   完善制度推动农村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3.3.1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通过政策的导向作用确保文化建设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要完善乡镇工作綜合考核指标体系,在赋予文化建设工作应有考核权重的基础上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资金投入和力量投入水平,避免形式主义和虚报成效。其次,要明确农村文化建设中政府、村集体和企业等各主体之间的责任范围和责任边界,建立属地管理和对口部门管理责任制,实现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开发等具体事项的权责对等和协调有序。最后,要加强责任监督,实现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责任和内容的清单化、公开化,以有力的监督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职能的履行和效率提升,以及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服务农村文化建设。

3.3.2   提供配套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培育储备机制。乡、镇、村不仅要注重自身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育,还要广开思路,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吸引各方、各类人才投身农村文化建设。二是完善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机制。强化社会层面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中华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思想环境。三是建立农村文化事业、文化保护的投入保障机制。因地制宜拓展资金来源,综合利用转移支付、本地财政、企业社会资本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服务,保护文化遗存和文化遗产。四是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划、保护、开发利用中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和程序性规范,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保驾护航。

4   结束语

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地位特殊,意义重大。文章从多方发力凝聚主体合力、创新方式实现活态传承、完善制度推动农村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探索让农村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的有效路径,进而赋能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2]金鑫.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2018(06):68-75.

[3]王绮.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吉林日报,2019-10-02 (15) .

[4]国家统计局.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EB/OL].(2023-01-08)[2023-01-08].http://www.stats.gov.cn/sj/sjjd/202302/t20230202_1896742.html.

[5]霍军亮,吴春梅.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1):69-77.

[6]刘晓航.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J].现代化农业,2018(09):44-46.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