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升路径

2023-09-06蒋晓天

村委主任 2023年7期
关键词: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蒋晓天

摘要: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革命老区,随着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振兴战略实施,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提质增效,人才振兴取得进展,乡风文明建设初见成效。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产业融合深度与层次不够,生态文明建设短板不少,乡村振兴所需人流人才不足,乡风民俗陈规陋习依然常见等问题尤为凸出。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弘扬革命老区精神,从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人才和乡风文明等五方面,对如何推进老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老区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粤赣湘边纵队;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111-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是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这一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广东乃至全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1]。推动老区乡村振兴,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老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老区乡村振兴”主题做了有益探索。

1   革命老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老区包括:安墩镇,下辖2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面积479.1km2,2022年户籍人口为6.53万人,全镇GDP达4.2亿元;高潭镇,下辖1个社区、13个行政村,面积196.21km2,2022年户籍人口1.73万人,全镇GDP达7.7亿元;宝口镇,下辖1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面积329.25km2,2022年户籍人口2.68万人,全镇GDP达6.9亿元;白盆珠镇,下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面積397.72km2,2022年户籍人口2.41万人,全镇GDP达8.4亿元;多祝镇,辖1个社区、27个行政村,面积575.30km2,2022年户籍人口约10.72万人,全镇GDP达38.3亿元。老区占惠东县总面积约56%;户籍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约27%;2022年GDP不到全县1/10,人均GDP约为惠东县平均水平1/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老区经济社会取得一定进步。

1.1   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观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2018年以来,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老区得到中央、省、市三级投入资金总额100亿元以上,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99宗水利和饮水工程,保障农村农业生产水利供给;全面实现镇、行政村、自然村三级公路硬底化贯通;潮惠高速公路在老区设有进出口;现有110kV变电站3座,220kV变电站1座;建成一批山区小水电站;广播电视、移动电信信号、光纤网络实现村村全覆盖。

1.2   产业呈兴旺趋势

一是打造一批乡土特色“农字号”品牌。安墩镇唱响蜜柚品牌,种植蜜柚8.67km2;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腊味,多祝镇致力建设“腊味之乡”;白盆珠镇岩茶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近年来已发展茶园超0.67km2;宝口镇有机茶已有300多年历史,11个村种植茶叶达3.6km2;高潭镇有“南粤著名天然保健食品”明姜等特产,年产值达1 100万元。二是发展生态红色旅游产业。依托安墩镇修建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和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司令部旧址等红色资源,结合安墩镇、白盆珠镇热汤温泉群,拓展生态保健和红色文化旅游项目;东江红都高潭镇打造“红色旅游小镇”。2022年,老区全年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7亿元以上。三是开拓清洁能源产业。多祝镇的国电电力惠东斧头石风电项目动工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竣工投入运营;2022年12月,国家“十四五”重点能源项目高潭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3亿元,装机容量120万kW,各项建设进展顺利。

1.3   生态环境增颜提质

老区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把绿色生态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导向提升生态宜居水平,全面治理乡村环境卫生,所有自然村全部配备环卫人员,乡村垃圾得到有效清理。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点,最大限度保留大自然原生态资源。老区5镇全部成功创建为“广东生态镇”,已有81个自然村评为“惠州市生态示范村”,86个自然村被称为“森林村庄”,这些村有景观路、绿化带和小公园,环境舒适,生态文明扮靓乡村“颜值”,提升乡村“品质”。

1.4   人才振兴取得进展

各镇推进“头雁工程”,选拔品德好、管理水平高和业务能力强的党政班子成员分管中的各项事务;配强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健全党组织建设,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实施乡村优才计划,招聘“三支一扶大学生”;力争高校和科研单位选派120多名科技特派员,挂点各镇村(社区)提供乡村振兴服务。各镇因地制宜设置农民培训课程,培育高素质农民1 200人次,培训乡村实用人才3 600多人,提高了农民素质。

1.5   乡风文明建设初见成效

各村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传承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厚植乡土情怀。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各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全覆盖,乡村逐步形成文明新风尚。

2    老区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走访调查总结分析,老区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

农田水利设施水库、山塘和水渠等失修现象严重,存在水利安全隐患;防洪排涝设施不足,抵御自然山洪灾害能力不强;自然村公路等级偏低,乡村交通道路养护难,镇与镇之间缺乏公共交通,老区与外部之间交通设施亟需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不足,计算机数字乡村设施缺乏。随着产业发展和乡村人口回流,供电需求增大,电力保障有待增强。广播电视、移动电信网络陈旧,乡村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亟待提高。

2.2    产业融合深度与层次不够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较为单一,产业层次低,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拓展不够,产品转化能力不足,产业链短。各镇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协调发展和资源开发与激活等方面存在短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特色产业结构质效不高,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模式尚未得到广泛有效应用,经济发展水平偏低,2022年GDP仅占全县总量的9.76%,实现农业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任重道远。

2.3   生态环境建设短板不少

随着老区产业兴旺,生态红色旅游发展,民宿增多,乡村环保设施滞后,随处可见生活垃圾。由于农业种养产业发展,存在畜禽养殖排污方式不合理,农产品种植依赖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出现土壤板结、农田酸化等突出问题。安墩镇和白盆珠镇开发温泉,多祝镇、宝口镇和高潭镇开发矿产,以及发展山区小水电,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较大压力。

2.4    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不足

老区共23万人,外出务工达10万人,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龄人或劳动力较弱人群,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供给不足,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人才支撑。

2.5   乡风民俗陈规陋习依然常见

老区文化娱乐设施不足,群众文化精神生活比较匮乏。一些不健康的乡风民俗、陈规陋习依然有市场,诸如婚丧节庆铺张浪费、攀比之风日益盛行;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仍然有待强化,赌博和封建迷信屡见不鲜,乡村道德思想建设薄弱,存在等、靠、要思想。

3   推进老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弘扬老区革命精神,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联系实际,探索如下对策和建议。

3.1   全面加强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支撑

研究出台支持革命老区乡村基础设施发展的具体政策,确保在资金上支持产业振兴、在项目上支撑产业振兴、在政策上保障产业振兴[2]。修整水库、山塘、水渠等农田水利设施,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治理河流、河涌、市政排水系统,提高防范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聚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扩建老区县镇两级公路,对接河惠汕高速公路,形成高效联通外部世界的便利交通网络;对镇与镇之间重要红色遗址景点,实行公路交通连串建设,改造升级一批镇内市政道路,科学规划公共交通,构建山区内部通畅便利交通网络。改造升级农村电网,满足产业发展电力需求。优化有线数字电视网、电信移动5G光纤网络设施,实现乡村WIFI全覆盖。实施智慧乡村工程,搭建一站式便民服务平台计算机数字平台设施,推进乡村数字信息化建设。

3.2   以产业融合为方向,打造全产业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只有在乡村产业发展上作文章、下功夫,才能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3]。实施“红色资源+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打造乡村振兴全产业链。修复粤赣湘边纵队诞生地东江第一支队司令部等30多处革命旧址;以此推动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和高潭东江红都红色小镇旅游产业发展,激活红色研学研修游学体验特色项目,扩展红色产业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立足各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田园综合体。安墩镇实施温泉休闲和健康养生项目;提升66.67hm2优质水稻耕种项目效益;推进蜜柚、番薯和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发展,扩大牧草和金银花种植、山泉鸡养殖以及饲料厂和仓库建设。高潭镇扩大沃柑、茶叶、灰水粽、明姜等特色产业发展,实施高潭酒厂升级改造项目,打造高潭酒文化品牌,加快发展惠州中洞抽水蓄能电站清洁能源以及相关产业。宝口镇建设绿茶农业生态基地、万亩油茶农业生态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加大禾多村茂谷柑种植规模。白盆珠镇建设温泉康养旅游小镇、石头柑农业公园,打造岩茶加工基地、国家级户外运动基地和以沉香为主题的三产融合示范基地。多祝镇以明溪茶场、守望草本咖啡、永和村茶溪谷、八维沃柑、惠南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为抓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3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振兴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一是科学处置垃圾。对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升级换代,农户和公共场所重要位置配备垃圾分类桶,自然村和公共场所设总收集点,行政村分片区建立中转站,科学统筹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乡村垃圾分得开、及时收、尽快运、无害化的处理目标。二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科学规划畜禽养殖项目,及时处置污染物排放;推广滴灌、喷灌、地膜覆盖等科学施肥方式,减少浪费和污染,种植绿肥,改善土壤质地。三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严落实河长制,防止境内西枝江污染,严厉打击盗采河沙和占用河道非法行为。依法有序開发温泉、矿产资源和小水电,坚决打击无证开采、越界开发行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4   强化人才建设,激励各类人才大展才华

针对老区人流人才不足问题,首先,制定激励机制,鼓励返乡创业。以制定创业专项资金和无息贷款,农业项目补贴和税收优惠减免,发放创业补贴等政策,鼓励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创业,促进乡村人口回流。其次,培育引进人才。一方面,分期分批组织村民培训学习,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产业人才、文化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和电子商务人才等。另一方面,引进高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到老区支医、支教、支农,聘请专兼职社工开展优质专业服务,组织人才志愿者开展乡村振兴活動。最后,激发农民主体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充满活力的机制,关注农民实际利益,解决农民就业创业等方面困难,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激发农民发展乡村的热情,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3.5   发展文教卫社会事业,建设现代文明新乡村

中共中央 国务院相继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4]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5]的部署意见,建设乡村现代文明。一是夯实公共文化建设。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兴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开展文艺下乡活动,活跃乡村精神文化活动。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制定村规民约,奖励家国情怀、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价值取向。整治封建迷信、大操大办节庆婚丧等突出问题,开展传统节日和系列民间文化活动,传承优秀民俗文化。三是优先发展教育。改善教学环境,组织教学名师对口支教,解决乡村优质师资问题。加快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优先安排老区大学生就业。

4   结束语

革命老区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区域和主战场之一,传承红色基因、振兴老区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多年艰苦奋斗,老区已经具备了加快振兴发展的基础和潜力,我们应当进一步弘扬老区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敢于斗争,着力解决老区面临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不足、人才缺乏等困难,推进老区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比较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6],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朱晓娟,姜文来.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N].经济日报,2019-08-29(15).

[3]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28)[2019-06-2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06/28/content_5404170.htm.

[4]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18-02-04].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5]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18-09-26].https://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6]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EB/OL].(2021-02-20)[2021-02-20].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2/20/content_5587874.htm.

猜你喜欢

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革命老区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结构问题研究
从陕甘宁边区到解放前甘肃老区的扶贫工作回顾
贵州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研究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浅析“精准扶贫”下革命老区电子商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