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21年中国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2023-09-06杜雨
杜雨
摘要:借助Citespace软件,文章分析了2001-2021年间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发文数量、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的网络特征,探究了不同时段研究主题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2001-2021年间我国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作者之间合作程度不高,其中,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贡献最大的研究机构,但各机构间联系程度较低;(2)关键词贡献频率及中心性较高的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旅游开发;(3)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内容逐渐多样化,研究区域不断扩大,学界研究紧跟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Citespace;主题演变;可视化分析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098-04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F592 文章标识码:A
我国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早期发展较缓慢,后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并且随着乡村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学术界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从最初的概念、起源等基础性研究,深入到现阶段的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尽管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学术界关于乡村旅游类的研究文献众多,但是,较少有学者采用计量可视化分析,从知识图谱的角度来探究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主题的热点性、前沿性。基于此,本研究将借助Citespace软件,深入挖掘与分析2001-2021年间学术界关于我国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文献,以期在揭示乡村旅游研究主题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总结出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旅游相关研究的阶段特征,并对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1 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由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款用于引文可视化分析的软件。Citespace软件主要运用共引分析理论和网络算法等方法,在从大量的文献中提取关键、可用信息基础之上,通过对特定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和关键词、主题等知识聚类,帮助研究者更加精准地了解和掌握该研究领域整体的发展状况。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上的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名称上出现多种称呼,主要有乡村旅游、农村旅游、农业旅游三個称呼。为了尽可能全面获取到相关文献,本研究将乡村旅游、农村旅游、农业旅游三个称呼均考虑在内。具体操作为:首先,对研究主题限定为“乡村旅游”或者“农村旅游”或者“农业旅游”;其次,将时间范围限定为“2001.1.1-2021.12.31”;最后,在来源类别处勾选“北大核心”和“CSSCI”。设置完成后,对文献进行高级检索,共得到文献5 387篇,检索时间为2022年2月12日。删除掉书评、会议、报纸等无效文献,共得到用于本研究分析的文献5 133篇。
2 结果分析
2.1 文献量分析
乡村旅游领域的重要性和受关注程度可以在年度发文数量和变化趋势中得到体现,为此,本研究在发文数量基础上,绘制了我国乡村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图(见图1)。根据图1可以看出,发文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具体而言,我国乡村旅游发文数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5年,该阶段发文数量增长较为缓慢;第二阶段为2006-2012年,该阶段发文数量增长迅速;第三阶段为2013年以后,该阶段发文数量激增。自1984年起,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城市居民也越来越向往农地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人文风情,对乡村旅游产品日益青睐。在需求的刺激下,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学术界对其的关注度也逐渐攀升。国家旅游局正式将2006年确定为乡村旅游年,这标志着乡村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掀起一股乡村旅游业的热潮。与此同时,我国乡村旅游相关论文数量在此时间段内持续上升。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1]。此后,国家围绕“乡村旅游”出台了大量政策,不断强化推动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政策的陆续推出引发了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乡村旅游文献数量不断上升。
2.2 发文作者和机构分析
本研究在对文献进行作者共现分析后得到2001-2021年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图谱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图谱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一是图谱间无中心值和突显值。网络节点数为823,节点间的联系E=463,密度值为0.001 4。这说明有823位作者发表了关于乡村旅游的文献,其中作者间的合作有463条连线,但作者之间的合作水平不高。二是乡村旅游研究学者的发文数量总体较低。发文量达到10余篇的学者分别是孙九霞,陶卓民,黄震方,赵承华,李涛,孙业红,闵庆文,陈志永,席建超。它只占全部作者总数的1.49%,相互之间的差距也不大,孙九霞最多18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各个领域彼此之间的关联较小。
本研究同时对相关文献的发文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得到2001-2021年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根据图谱,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是乡村旅游领域发文最多的机构,为19篇。其它在10篇以上的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和九江学院旅游学院等。值得注意的是,图谱中网络节点数为689,节点间的联系E=0,即689个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合作,密度值为0,相关研究缺乏机构合作。
2.3 关键词分析
2.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进一步生成我国乡村旅游相关研究文献关键词的共现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图谱主要围绕“乡村振旅游”、“乡村振兴”、“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等展开。表1展示了前20个高频关键词汇。其中,“乡村旅游”使用频率最多,为2 041次,紧接着为“乡村振兴”和“休闲农业”,分别为327次和193次。同时,中心性大于0.1的结点表明其中心性较强。表1中,鄉村旅游(0.75)、休闲农业(0.13)、旅游开发(0.11)、发展(0.10)这些关键词中心性较强,关注度较高。
2.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基础上,经过筛选关键词聚类,最终只显示前十类聚类,分别是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旅游业、发展策略、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旅游、对策、开发和农村居民。上述聚类是根据相似性层级聚类原则展示文献间关系,代表乡村振兴研究的聚合热点。
2.3.3 突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突现度可以动态展示关键词出现的时间长短与当前是否仍为热点话题等信息。通过对我国乡村旅游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共得到19个突现词(见表2)。其中,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对策”、“美丽乡村”和“空间分布”位居突现度前5。从时间序列来看,2006年前,突现词为观光农业、开发;2006-2012年间的突现词为对策、发展、新农村、开发模式、城乡统筹;2012-2017年间的突现词为农村旅游、生态文明、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休闲农业;2017年之后为精准扶贫、旅游扶贫、传统村落、乡村振兴、空间分布。结合突现词周期分析发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持续时间长达10年。而“观光农业”研究持续时间为8年,其他大多数时间集中在5~6年。这说明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主题和领域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稳定性。2017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将成为学者们研究前沿。
2.3.4 研究主题演变分析
时间图谱为关键词聚类分析在时间上的铺展,展示关键词在各个聚类中的发展状态。从时间图谱分析可判断研究主题演变及阶段划分。2001-2021年我国乡村旅游关键词聚类最明显的七组依次为乡村旅游(#0)、农业旅游(#1)、旅游业(#2)、发展策略(#3)、开发模式(#4)、旅游开发(#5)、旅游(#6)。就研究生命周期而言,“乡村旅游”所跨的时间尺度是最长的。乡村旅游这个关键词从统计起始点(2001年)开始,其研究内容包括“开发思路”、“批评”和“城市旅游”等。现阶段乡村旅游研究热度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乡村旅游研究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旅游”研究的周期跨度亦很大。从统计起点(2001年)开始,旅游就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研究内容从“旅游开发”,到“体验营销”、“影视旅游”,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发展策略”从2002年到现在,所含关键词包括“民俗文化”、“互联网+”和“空间分异”等。其它四个聚类,“农业旅游”、“旅游业”、“开发模式”和“旅游开发”目前研究较少。
在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文献数量以及关键词类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2001-2021年间学术界关于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主题经历了3个明显的演变阶段,分别为2001-2005年的缓慢发展阶段、2006-201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2013年至今的深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5年)。这一阶段研究主题较为多元,涉及“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耕文化”等多个方面,同时发文数量也在缓慢上升。20世纪90年代末期,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出台了包括7天假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政策,鼓励城市居民亲身体验乡村生活,以期通过刺激内需让我国经济走出困境。这一系列举措使得1999年成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年。因此,学者们在这一阶段根据现实需求,对乡村旅游展开了多元研究,包括对乡村旅游概念、起源等研究。同时,学者们也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开发经验,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提供更多思路。王瑞花等(2005)[2]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总结、归纳,指出国外乡村旅游具有乡村性、原生性、平民性和参与性四个特点。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学术界也开始关注到乡村旅游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展开了多视角的深入研究。刘爱服(2005)[3]指出京郊乡村旅游存在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经营者对“返璞归真”的认识误区导致了接待水平不高、乡村旅游管理人才欠缺,经营者旅游业务知识贫乏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阶段(2006-2012年)。在此阶段,乡村旅游研究领域呈现出了快速多元化的趋势。在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关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图1所示,这一阶段发文总量快速增加,产生了许多的突现关键词,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见图1)。2005年,我国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此后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相应的,这一阶段学术界也掀起了一股研究乡村旅游的热潮。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乡村旅游的评价和定位更为理性、客观,对乡村旅游呈现出更高水平的认知。此外,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见解。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文军等(2008)[4]认为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开办小型旅游经营实体是社区参与的主要形式和旅游扶贫的重要方式。张艳等(2007)[5]意识到乡村旅游的本质在乡村文化,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营造浓郁的乡村文化氛围,以激发游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景秀艳等(2012)[6]认为旅游发展需要充分尊重社区权力,把乡村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之一。
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然而拓展的速度却有所放缓。同时,学术界开始注重乡村旅游的理论探索,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也得到重视。近年来,响应现实和政策,学者们将乡村旅游研究重心转移至乡村旅游解决乡村居民的利益诉求和促进乡村发展的作用上来。廖军华(2017)[7]认为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黄震方等(2018)[8]认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以乡村性为基础、以文化性内涵、以真实性为原则、以旅游化为载体,坚持保护为先,留住乡愁记忆,深化理论研究,推动文旅融合,建设田园乡村。罗盛锋等(2021)[9]指出现阶段我们应发挥民族地区资源禀赋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加强科技投入、教育投资,并加强政府对乡村社会发展,旅游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综合协调功能。吴思斌等(2018)[10]认为我们要立足于农村旅游发展的实际,采取多元化方案和模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优化农村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3 结束语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2001-2021年间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发文数量、研究作者及研究机构的网络特征,探究不同時段研究主题演变规律,结论如下。第一,我国乡村旅游研究人员并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团队,作者间合作程度较低,缺乏较强的领军人物。与此同时,相关研究机构之间联系程度较低,缺乏合作。第二,学者们多视角对乡村旅游开展了全面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关键词贡献频率及中心性较高的是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旅游开发。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乡村旅游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将成为学者们研究前沿。第三,乡村旅游研究主题究紧跟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2001-2021年间已经经历了3个明显的演变阶段,分别为2001-2005年的缓慢发展阶段、2006-2012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和2013年至今的深入发展阶段。总体而言,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既要关注其经济效益,也要凸显全面人文关怀,逐步把乡村旅游落脚到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日报社】共同缔造和美乡村[EB/OL].(2022-11-07)[2022-11-07].http://mks.hzau.edu.cn/info/1033/6122.htm.
[2]王瑞花,张兵,尹弘.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02):73-76.
[3]刘爱服.试论京郊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旅游学刊,2005(01):68-71.
[4]文军,李星群.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研究——以桂林龙胜龙脊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8(04):195-202.
[5]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03):509-512.
[6]景秀艳,Timothy J.Tyrrell.权力关系、社区空间与乡村旅游利益获取——基于福建省泰宁县五个乡村社区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2,26(05):20-29.
[7]廖军华.乡村旅游开发与“三农问题”破解之新思考[J].理论月刊,2017(03):5-11.
[8]黄震方,黄睿.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J].地理研究,2018,37(02):233-249.
[9]罗盛锋,孟淑云,黄燕玲.民族地区生态系统与旅游、乡村社会发展系统的时空耦合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12):135-144.
[10]吴思斌,刘细发.发展旅游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8(1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