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小田变大田”土地管理创新探索
2023-09-06魏双燕
魏双燕
摘要:为有效推进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农业生产经营,结合墩集镇界牌张村实际,进行摸索和实施。文章从界牌张村土地调整前状况出发,进一步探究了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土地管理难点及探索实践,总结了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土地管理亮点与成效,在此基础上得到一定启示,以期为其它地区土地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界牌张村;土地管理;创新探索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7-010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1 文章标识码:A
近年来,猪肉、苹果、大蒜、生姜等产品价格出现大幅度变化,而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产品价格趋于稳定,且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区域。正是由于这种现象,很多农民抱怨种粮食不赚钱[1]。尽管种粮不赚钱,但土地作为农民的根本,极易引发纠纷,加之在大力推行机械化农业过程中,零散的土地成为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有效的土地调整政策,将小地块合并,不仅方便耕种和管理,而且还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和普及,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文章以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为例,对土地管理创新路径进行浅析,以期为其它地区土地管理提供借鉴。
1 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土地调整前状况
界牌张村位于泗县墩集镇东部,辖37个村民组,共有1 217户,4 954人,土地面积13.83km2,8 966块,户均7.36块土地,每块土地平均1 533.33m2。二轮农村土地发包后,村组的田地按级别分到了每家每户,实现好田差田家家有,“按户分田、见田分包”方式造成农民承包地“碎片化”,土地细碎化既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也不利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更重要的是田块太多、界限太多、田埂太多,有效耕地面积大大减少。
2 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土地管理难点及探索实践
2.1 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土地管理难点
界牌张村村民对零碎地早已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议论纷纷,周围的农民都有并地的愿望,且参与“一户一块田”改革的意愿十分强烈。但将小田并大田,说起来和做起来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并地过程中,实际地亩大于应分地亩的农户,对于这一试点工作抱有不积极的态度,甚至会大大阻碍改革的进程。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当时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加上一些客观因素存在,导致一些群众在分地过程中,实际分到的地亩要大于应分地亩,在土地承包到户之后,各家各户通过“包沟、占路、开荒”等方式,将自家的土地扩充。而为了保证并地过程的公平公正,需要对现有土地进行统一测量,之后将村总亩数除以总人口数,算出来每个人分到的地亩数,而这样一来,原来实际地亩数较大的农户自然不愿意。
2.2 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土地管理探索实践
2.2.1 政策激励完善基础设施
2020年初,泗县将“一户一块田”改造试验载入人民政府报告,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促进农民承包土地化零为整,开展“一户一块田”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鼓励“一户一块田”推广,政府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专门办公室,制定了指示和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中设立了机制,明确指出为了落实“一户一块田”的改造试验村优先进行农田整治和配套完善。界牌张村作为国家在2020年的重点标准化耕地项目实施村庄,采取“一户一块田”方式对耕地实施重新设计,通过土地置换并田的形式,对农田实施标准化设计,以提高薄地洼田地能力,同时配合先进节水灌溉设备,实现田成方、道相连、沟相通的农田设施建设效果,以达到农户增产、增收、增效。
2.2.2 广泛宣传提升群众的认可度
为推进“一户一块田”的进度,政府部门成立了组织、办事机构,出台了指导意见,建立了鼓励机制,意见指出将通知试点村实施“一户一块田”改革,优先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初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一户一块田”改革试点一出来,界牌张村村“两委”研究决定后便自告奋勇申请“一户一块田”改革试点,由于牵扯到村民方方面面的利益,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哪一块协调不好都会影响到村庄的和谐稳定,面临着重新分田的比例如何协调;还有1995年以前放弃土地耕种,现在重新回来要地怎么解决;五保户的田怎么分;死亡怎么算;河滩地怎么补;占地盖房怎么办;被征用地怎么处理等一系列问题。村“两委”还多次开展“党员干部会”“村民代表会议”“小组会”“小组代表会”,对群众反映认真说明意见,坚持群众1%不同意大于99%同意为原则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不搞强行推进,并通过开展村组领导班子、共产党员表率、群众反映等入户谈心,让广大农户清楚知道为什么并地、怎样并地、并地有什么好处,激发群众参与并地的积极性,获得群众一致同意。
3 宿州市泗县墩集镇界牌张村土地管理亮点与成效
3.1 并田成方,提高生产效益
原先地块机械没法耕作、化肥也撒不均衡,现在实施“一户一块田”,好种好收易保管,产量还高。界牌張村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时,村组干部把田地按级别划分到每家每户,出现了好田差田家家都有,一户有几个田或者十几块田,田块规模也从些许多到几亩不一的特殊状况,以至出现了农民集体承包的农田“皮带田”问题,在完全认可农民耕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形下,积极地推进“一户一块田“改造,将农户分散经营的田地尽较大可能性利用集中,实现“田成方,地成块”的“一户一块田”,彻底改变了过去农村肥水不平衡,农民耕作不方便的状况,节省了大量水肥资源,农业达到全面机械化,有效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3]。全村每年可节约水资源3 236m3,节约化肥和杀虫剂使用的31%,计划农业粮食每年新增产能为10.88万kg,社会发展效果、环境效果和经济价值明显。
3.2 零地化整,减少种植成本
“一户一块田”实施后村民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在土地管理之前,农民每年灌溉、施肥、耕种、打药特别费时、费力,整合后变成了大块地,空出的时间能出去打工,还能增加经济收入。为配合“一户一块田”的改造,上级财政已给全村注入了大批资金,截至2022年底,全村共完成了标准化农田建设任务9.73km2,实现了有效的节水灌溉8.67km2,沙坪坑塘36座,涵管式桥梁300座,泛滥成灾堰9处,已完成路面铺设工程15km,修建了农渠31km。经过“一户一块田”改革,平均每666.67m2田节约了工时劳力近160万元,节约了技术投资和生产投资近210万元以上,并通过节本提效达到增效370万元/666.67m2以上。
3.3 打破界限,增加有效面积
二轮土地承包的田块面积过大,垄沟、埂子、小路、小水渠等侵占了大量耕地,导致有效耕地锐减。经过“一户一块田”改造,全村农田及小土地中的埂子、垄沟等得以平整,河流、小路得以复垦,进一步扩大了有效的农田规模,提升了农业产业开发能力。原来全村8 966块,户均7.36块土地,每块土地平均1 533.33m2,“一户一块田”改革试点后,全村2 241块,户均1.84块,每块土地平均6 173.33m2,全村有效耕地面积增加了6%,粮食增收125万kg。
4 探讨和启示
4.1 基础优势减小改革阻力
泗县位于淮北冲积平原,具备推行“一户一块田”政策的先天优越环境:一是地形平整。县域地势落差较小,在山地和丘陵地带,地势落差较大,实现“一户一块田”的困难较大。二是土壤品质的差别小。农村地区经过了第一轮、第二轮的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减少了土壤等级的层级差,尤其在同组、同一乡、同一个村的土壤肥力、土壤品质、甚至同一作物的生产品质差别明显减小。三是以旱作农业植物居多。泗县农业基本上以旱作农业植物主导,耕种体系以小麦-大豆、小麦-苞谷、小麦-花生棉花、小麦-山芋轮作为基础,但旱作对土壤压实程度并不象水田一样要高,这正是旱田与水田结合更为方便、田块面积更大的重要因素。界牌张村主动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采取了互换并地,实行小块并大块,由多块变一片的方法结合,逐步突破户与户的边界,将长年散乱零碎的农村土地汇集在一块,变“小地块”为“大农田”。
4.2 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化农业
农业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农业和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的途径[4]。我国耕地“三权分置”变革的核心内容是将乡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和经营主体经营权“三权”分开,推进农村土地流动和规模化经营管理。当前农村承包土地破碎化突出,总体平均为每一户人家管理的乡村耕地基本都在7~8块,耕地管理的离散化、破碎化极大限制了耕地流动和适度规模管理,导致农产品的面积化、专业性、规模化难以实现,给有效节水政策的大规模推行造成困难,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等新兴生产经营机构的培养成长深受限制,乡村耕地“三权分置”制度的作用也大打折扣[5]。因为过去每家土地面积小,新型经营主体承包的土地机械耕种难度大、机器种植的成本高、流转土地地块名很难记清楚、种子成果也都是在别人收种后剩余的才能收种,导致利润较少、经营风险比较大,如果没有规模化的流转土地,小农户耕地就很难流转出去;整块流转通常又会牵涉到几十户村民,且一般农民往往一次土地流转不完,其土地流转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强。因此,农村土地碎片化问题已成为了制约农村土地资金流动与规范化运营最为突出的难题[6]。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采取村组内交换并地等方式,实行按户连片耕种”[7]。为深入實施可持续的“三权分置”改造,推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方式,加速推进现代农业蓬勃发展脚步,界牌张村“一户一块田”综合改革试验的成功开展,彻底改变了这一被动局面,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和规范化经营方式,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生产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矛盾,增强了村民种养大户对依法合理流转农村土地规范耕作的积极性,培养了发展农业的新动力,进一步夯实了中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石。截至2022年底,全村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十四个,家庭农场十三个,适度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6.73km2,有效推动了农村耕种的规模化、专业性、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机械化建设,大大提高了耕地的产出量、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整体经济效益[8]。
5 结束语
推行“一户一块田”政策,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指导意见明确了工作步骤,摸清底数、划定区域、抽签确地、测量定界、调整土地、颁发证书、组织验收。划定区域就是按照农民自愿,有利生产的原则划定自耕自种区,利于无法外出务工农民耕种;划定土地托管区,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集中连片机械作业;划定土地流转区,利于流转土地的经营主体集中连片进行土地治理,发展新型高效农业;划定其它意愿区,利于有特殊需求进行特色产业发展的农户生产。通过在规划区域内全村进行了草莓、花生、水稻等粮食作物的连片栽培,有效推动了新型高效特色种植业蓬勃发展,实现了农户增收。
同时,在推动“一户一块田”过程中,应该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性质不变,始终坚持让群众参与其中的原则,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农民在土地整合管理中的地位,尤其是发挥自治村组主导。另外,还应该以增加农民实际收入为根本目标,一切调整与改变,都需要坚持规范操作,以试点为基础,逐渐进行分类推进,切实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奥阳,王聪.振兴乡村下银行业服务“三农”对农民增收效果影响研究——基于银行竞争、资金要素配置与实现农机现代化的路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12):98-101+200.
[2]严倩,夏从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打破西部地区农民工创业困境实现持续增收路径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03):54-58.
[3]宋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以金塔县大庄子镇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例[J].甘肃农业,2021(06):37-39.
[4]金丽馥,王婕.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以江苏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1):1-7.
[5]刘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与对策——以土地流转为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20(21):5-6.
[6]邵敬敬,王际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启示研究——以“榆阳模式”为例[J].经济师,2022(07):109-1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EB/OL].(2017-02-06)[2017-02-06].http://www.moa.gov.cn/ztzl/yhwj2017/zywj/201702/t20170206_5468567.htm.
[8]陈涛,杨佳怡,陈池波.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与路径:基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可分性[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2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