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应用微课程的有效性研究
2023-09-05王静
王静
摘要:微课程是信息化教学背景下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立足于现代教育技术,将其有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微课程 有效应用
引言
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融合了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微课程,已经成为了各学科教师都在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因此,如何实现微课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也同样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一、提高微课程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微课程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师以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微课程的质量。首先,教师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来筛选微课的主题;其次,教师需要借助微视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再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灵活掌握微课程的难易程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帮助;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微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教学提问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
(二)优化微课程教学策略
微课程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而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提高微课程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对其教学策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首先要做到简短精悍,在有限的几分钟内合理设计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并以制造悬念、开门见山、温故知新等方式引出教学的主题;其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逻辑思维,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与和理解。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有效应用微课程的关键。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立足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技术,来扩展自身的知识深度与广度,并灵活掌控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开展形式,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1]
二、初中数学课堂有效应用微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微课程进行课前预习
鉴于初中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程的作用和优势,在课下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与学生保持实时联系,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好基础。
以“一次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微课程,以供学生课前预习时观看:動态演示弹簧秤的工作原理,结合生活案例引出“一次函数”,加深学生对常量、变量等概念和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围绕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检验学生预习成果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明确自身在相关知识掌握方面存在的薄弱点。
(二)基于微课程进行知识讲解
在以往的数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关于知识点的讲解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多是被动接受,很少主动思考。而在微课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构建出知识框架,其中的细节之处由学生自行补充与完善,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自主学习能力等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有效的提升,让学生由以往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从而取得更理想的学习成果。
(三)基于微课程进行情境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所创设的情境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以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语言讲解为主,很难仅凭语言和文字来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学生的交流热情、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得不到有效激发,限制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程,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性、启发性、挑战性的任务情境,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2]
(四)基于微课程进行知识总结
知识讲解结束了不代表教学就结束了,教师还需利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夯实记忆的同时,梳理知识脉络,构建更完整且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微课程在此教学环节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丰富性、直观性、便捷性等作用,以微课的方式帮助学生高效梳理教学知识点,避免学生出现遗漏、记混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程是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而提出的一种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微课程的有效应用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构建更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为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全面培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楚玥. 初中数学课堂应用微课程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周春梅.微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16):143.
[3]何临红.微课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