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现状调查问卷编制研究
——以A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2023-09-01张丽敏

教育观察 2023年18期
关键词:岗课赛证课赛题项

张丽敏,郭 薇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河南安阳,456150)

一、引言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首次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理念,同时强调推广“岗课赛证”融合教育。曾天山指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显著标志。[1]“岗课赛证”一体化教育是在“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结合产业界、教育界、竞赛界、证书界四大主体形成的一种个性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用性。[2]“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符合科技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2021—2022年间,有关“岗课赛证”的研究增多,“岗课赛证”将是未来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园师资的主渠道[4],探索“岗课赛证”融合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把握当前教育现状是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的前提,大规模分析学习行为与效果,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5]“岗课赛证”融合育人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当前尚未出现成熟的调查问卷供学界使用。基于此,本研究以了解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岗课赛证”融合教育现状为目的,拟编制“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现状调查问卷(以下简称问卷)。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通过大量阅读,分析“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已有文献,对其内涵以及影响因素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本研究在把握高职学前教育“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拟定出问卷的大致框架。其次,基于对A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生的访谈,对幼儿园岗位标准、资格证及相关等级证书考试、各级职业能力赛项标准进行分析,对问卷需要考量的维度、指标、具体行为表现等进行完善,初步编制了问卷初稿。接着对问卷进行预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结构与具体内容。最后,抽取若干样本对问卷展开二次测试,并进行问卷信效度检验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形成正式问卷。

(二)问卷的编制流程

从问卷开始编制到最终确定,一共经历了3版修订。

第1版问卷的修订。采用专家意见征询法,咨询了在职业教育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安徽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指导专家组成员L教授,本地区本科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W教授,以及本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学院研究学前教育原理的Z教授和研究学前教育教学法的D教授。仔细斟酌所回收的专家意见后,结合前期调研结果展开问卷修订。

第2版问卷的修订。为了探究问卷题目的质量,随机选取与目标调研对象年龄、学习情况基本相同的A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30份。首先将存在周期性、共同性、规律性答案的问卷剔除,其次将不符合题目要求以及漏答题数大于等于5个的答卷剔除,最后依据测谎题将有3道及以上前后作答不一致题项的答卷予以剔除。经过上述筛选后获得有效问卷219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5.2%。最后,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题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修订问卷。

第3版问卷的修订。以测试问卷模型结构是否合理为目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收集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6]样本随机选取目标调研对象中的学生,共发放144份问卷,全部回收,剔除无效问卷6份,得到138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5.8%。

(三)初始问卷的制订

1.问卷维度的确定

为确保问卷结构维度的合理性,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以及近三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生赛中幼儿教育技能评分标准等文本中的各个因素进行编码分析。一级编码时,得到149个节点,融合了2个及以上节点的概念,提炼出10个范畴。二级编码时,对比分析上述10个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归纳出7个主范畴,分别为职业理念与规范、职业基本素养、对幼儿的行为态度、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幼儿发展和教育知识、沟通合作与反思发展。三级编码时,从归属关系分析上述7个主范畴,提炼出3个核心类属,即教育理念与师德、赛证知识与信息、岗位知识与能力。由此,形成了“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三维结构与7个构成要素。

2.问卷题目的确定

问卷题目采用自编的形式。第1版问卷共编制题目52道,教育理念与师德维度18道,赛证知识与信息维度16道,岗位知识与能力维度18道。为了保证问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笔者征询了校内外对学前教育及职业教育研究颇深的专家意见。例如,Z教授提出应该在岗位知识与能力维度中应加入关于环境创设与利用的测试题,W教授指出赛证知识与信息维度可以增加关于技能自评方向的测试题,L教授指出教育理念与师德维度中的部分题项偏向教学策略。认真研究了各专家建议后,对问卷测试题目进行修改,形成54个测试题项目的初测问卷。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模式,每道题目分别赋予A非常同意、B同意、C不确定、D不同意、E非常不同意5个选项。

三、初测问卷的结果分析

(一)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是为了检验问卷的适切性或可靠程度,学界通常根据其结果来筛选或修改个别测试题项。

本研究采用临界比率法进行区分度检验。首先采用方差齐性检验中的Levene检验判别个别测试题项的两组方差的同质性。具体操作为:先求出问卷总分,再按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按照得分前27%,后27%定义高、低分组,接着对两组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删除差异不显著的题项。检验结果显示本问卷的54个测试题项p值均小于0.05,t值均大于3.000,因此不需要删除任何题项。

其次,运用题总相关法对问卷进行同质性检验,检验个别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具体操作为:设0.400为问卷各测试题项与总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的标准值,在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值p小于0.05的前提下,若某一测试题项的r值小于0.400,表示该题项与整体问卷的同质性较低,应以删除。根据检验结果删除r=0.353,r=0.300的Q27、Q53两个测试题。

最后,进行共同性检验。具体操作为:将共同性的统计标准值设为0.2,共同性值若低于0.2则表示该题项与共同因素的关系不密切,予以删除。依据检验结果,各测试题项的公因子方差值均在0.2以上,测试题项全部保留。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为了优化问卷潜在结构减少测试题项数量,需要对问卷进行探索性的因素分析。[7]本研究针对问卷共开展了三次因素分析。

1.第一次因素分析

首先开展适合性检验,即取样适当性量数检验,又称其为KMO检验。当KMO指标值大于0.700时,表示各测试题项之间的关系良好,适合做因素分析。反之若其指标值小于0.500,则不宜进行因素分析。本次检验中的KMO值为0.761,表示测试题项适合做因素分析。进行适合性检验时,以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为判别标准,利用Bartlett球形检验得出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矩阵中没有出现行列式值为0的情况,说明两个变量间无完全线性重合。本次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著性p值小于0.05,说明此次检验的52个题项适合做因素分析。

其次抽取共同因素,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作为主成分,以最大变异法旋转因子,得到旋转后因素载荷矩阵,依据得到的结果和实际问卷内容对问卷进行修订。题项变量测量到的共同特质越多,说明其共同性越高,反之共同性越低,若测试题项的共同性低于0.2则可以删除。检验结果显示,本问卷各测试题项共同性均大于0.2,题项全部保留。将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作为主成分的保留标准,采用主成分法抽取共同因素结果中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得到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1.96%,说明以上述7个因素为主成分的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最后依据转轴后的成分矩阵,选取0.4000为因素负荷量标准,将各测试题项归因到7个主成分下。此时不仅要考察转轴后的成分矩阵是否与问卷编制的具体内容相符合,还应考察主成分的合理性。一般而言,主成分包含的测试题项应包含3个题项及以上且各题项所要测量的潜在特质类似。可以借助碎石图来确定主成分的数量。

如图1所示,从第四、五个因素开始,坡度线走向趋于平坦,表示在此之后没有值得抽取的特殊因素,说明问卷保留4—5个因素比较合适,但具体保留主成分数量及每个主成分包含的测试题项,还有待进一步探析。

2.第二次因素分析

根据第一次因素分析结果,将包含题项较少的主成分中的题项Q1、Q2、Q39、Q45、Q47、Q19删除,对剩余的测试题项展开第二次因素分析。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37,Bartlett球形检验也达到0.05的显著水平,抽取共同因素检验结果显示各测试题项的共同性均大于0.2,保留5个共同因素抽取主成分的结果显示累积贡献率累计达到79.89%,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

3.第三次因素分析

根据前两次检验结果,结合转轴后的成分矩阵与问卷的内容,删除双重负荷量的Q34、Q31、Q14三个测试题项,再对剩余测试题项展开第三轮因素分析。经检验KMO值为0.833,Bartlett球形检验也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出现有题项的共同性均大于0.2,说明题项均可保留。限定3个共同因素抽取主成分的结果显示累积贡献率为74.10%,说明保留3个因素的问卷建构效度良好。

转轴后的成分矩阵,选取0.4000为因素负荷量的标准,将现有测试题项归属到3个主成分下,考虑到问卷的总体题量要求,结合以上分析剔除各维度中因素负荷量较低的题项,最终维度一保留Q33、Q36、Q40、Q41、Q42、Q44、Q49、Q50、Q52 9个测试题项,维度二保留Q5、Q7、Q8、Q9、Q10、Q11、Q12 7个测试题项,维度三保留Q17、Q18、Q22、Q23、Q24、Q25、Q28、Q30 8个测试题项。

四、正式问卷的检验与确立

经过以上三次因素分析,确定了问卷的3个共同因素,24个测试题项。为进一步检验其合理、有效及适用性,对问卷开展了信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信度能够反映问卷所测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问卷的内在信度一般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来表示。根据检验结果,问卷的维度信度在0.853—0.904之间,整体问卷信度为0.907,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效度检验

效度是指能够测量到该测验所想要测量的心理或行为特质的程度。本研究主要从内容效度、构建效度两个方面进行问卷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问卷测试的内容能够实现测量目的或行为结构的程度。本研究编制问卷中的维度、指标、行为表现等均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已有关于“岗课赛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A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本地区幼儿园及相关行业负责人、教师访谈调查,并对学前教育专业涉及的岗、赛、证相关文件仔细分析,经过反复斟酌与修改后得到的,符合本地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现状的实际情况。因此,本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建构效度

建构效度是指能够衡量心理特质在理论上建构的程度。问卷编制时,根据已有理论进行假设构架,再选取样本进行测试,对回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被测者实际得分能够对问卷测量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解释,则表明该问卷的构建效度良好。本研究主要从相关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两个方面着手检验问卷的构建效度。

(1)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能反映已形成的问卷中各题项与总问卷、各维度间及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程度。检验结果显示问卷中的各测试题项与总问卷间的相关系数在0.466—0.694之间,问卷各维度相关系数以及各维度与题项间的相关系数均分布于0.396-0.759之间。

(2)验证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是对已有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的一种验证,是以特定的理论观点或概念架构为基础,借助一定的数学程序来判断该理论观念所导出的计量模型是否合理。

首先,进行路径模型分析。将问卷的三个维度分设为三个潜在变量,即教育理念与师德—F1、赛证知识与信息—F2、岗位知识与能力—F3,将24个行为指标分设为24个观测变量,即保护生命安全—L1、保护好奇心—L2、发掘兴趣爱好—L3、平等对待—L4、尊重幼儿—L5、游戏的作用—L6、环境的作用—L7;大赛内容—S1、大赛成绩—S2、资格考试渠道—S3、资格考试安排—S4、等级考试形式—S5、等级考试形式—S6、等级考试时间—S7、等级考试报名时间—S8、等级考试渠道—S9;相关名著—G1,反思教育—G2,保育知识—G3,教育知识—G4,一日生活—G5,保教工作—G6,创设物质环境—G7,精神氛围—G8,并相应地设置误差变量e1—e24,进行因素间的路径模型拟合。检验结果显示L1,S1,S2,S3 G1五个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小于0.5。为保证问卷的质量,笔者综合考虑各维度的关系,决定保留因子载荷系数为0.461的题项S3,剔除其余4个题项,重新建模,如图2所示。

图2 路径模拟拟合图

其次,进行模型拟合指标分析。此模型拟合指标显示,拟合优度卡方值为368.258,自由度为149,卡方自由度比值为2.441小于3.000,表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两个指标数值分别为0.894、0.867,符合模型拟合标准。[8]比较拟合指数CFI值为0.932>0.900,表示模型拟合较好。近似误差均方差根RMSEA的值为0.063,表明模型拟合较为合理。均方根残差RMR值为0.022,符合模型拟合标准。

最后,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第一,平均方差提取值AVE是计算潜在变量内部一致性的统计量,AVE越高表示问卷有越高的信度与收敛效度,理论上其标准值大于0.50,0.36—0.50为可接受门槛。检验结果显示,问卷中岗位知识与能力的AVE值为0.40,在可接受范围,其余两因素的AVE均大于0.50,达到理想标准。第二,组合信度CR用来反映每个潜变量中的测试题项能否对该潜变量作出一致性解释,当其值大于0.7的时候,表示该潜变量的组合信度较好。该问卷中各因素的CR值均大于0.7,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组合信度。第三,区分效度强调区分本不应在同一因素下的测量题项,一般用AVE根号数值与相关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每个因数的AVE根号数值大于该因素的相关系数与其他因素的最大值,那么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问卷的各因素及各因素与总分间的相关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知,每个因子的AVE根号值都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值,表明该问卷区分效度很好。综上,最终问卷为3个维度20个测试题项。

五、结语

本研究严格遵循确立问卷结构和编制问卷的过程规范,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针对性访谈的结果,综合分析学前教育行业相关岗位需求、赛项标准、证书考试标准等编制问卷。最终得到了包括岗位知识与能力、教育理念与师德、赛证知识与信息在内的3个维度,共计20个测试题项的问卷。

问卷编制只是开展“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研究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全面了解、调查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现状,探明“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优势及尚存的问题。但是本研究仍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是测试样本量相对较小,且具有局限性未来可通过扩大样本选取区域及数量和相关质性研究予以补充;二是由于客观原因未对问卷进行校标检验;三是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未对问卷样本进行差异分析。

猜你喜欢

岗课赛证课赛题项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幼儿家长学前教育立法需求调查问卷的编制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教师教学风格测量工具TSI修订的实证研究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