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研究
——以M幼儿园为例

2023-09-01蔡羽岚段展华廖贵英

教育观察 2023年18期
关键词:门厅活动室楼梯

蔡羽岚,段展华,廖贵英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00;2.九江职业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一、引言

《儿童权利公约》指出,在所有涉及儿童的问题中,儿童享有参与、知情、评论、表达意见的权利,显示了儿童从边缘状态向成为一个社会主体的转变。[1]专家、学者们也越来越关注儿童的想法。幼儿园室内公共区域是指教师和幼儿开展室内活动的场所,包括门厅、走廊、楼梯、专用活动室等。[2]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应尊重幼儿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认知、体验,鼓励幼儿去感受、经历、理解,强调从幼儿的角度发现和创设室内公共环境并且倾听幼儿的内心想法和认知,多关注幼儿对身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还能够向家长传达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然而,从相关文献以及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来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大多是基于教师视角,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这说明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可能存在并未贴合幼儿生活和兴趣的情况。有研究者指出,环境创设中教师忽视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会因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足,不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幼儿的参与度。[3]因此,本研究试图从幼儿视角考察M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情况,了解幼儿对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的期待,并结合幼儿设计的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画作对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首先通过参与式观察,对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进行实地考察。然后访谈教师与幼儿,了解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的现状,并引导幼儿用绘画表达自己期待的门厅、楼梯、走廊、专用活动室的样子,了解幼儿视角下的室内公共环境。最后根据幼儿的设想提出对应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M幼儿园24名幼儿和12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分层随机选取中班幼儿12人(6名男生,6名女生)和大班幼儿12人(6名男生,6名女生)。因为中大班幼儿的表达能力与绘画能力较强,能较好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便于研究。再分层随机选取中班幼儿教师6名和大班幼儿教师6名。M幼儿园园长与教师能够较易接受新教育理念且M幼儿园类型是所在城市普遍存在的幼儿园类型,因此,M幼儿园基本可以代表该市大多数幼儿园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参与式观察,了解M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的基本情况。

2.访谈法

通过访谈幼儿了解其对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的期待。还通过访谈教师了解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较常见做法,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情况。

3.作品分析法

通过让幼儿设计自己期待的室内公共环境,并分析幼儿的绘画作品,从而进一步了解幼儿对室内公共环境的想法。

三、研究发现的问题

(一)空间狭小

首先,由于幼儿园占地面积小,M园的门厅很小,是一个非常拥挤的小门。家长来接幼儿时,都是站在幼儿园大门口,等教师把幼儿一个一个送出去。其次,幼儿园楼梯梯段宽度也较小,如果有两名幼儿同时上下楼梯的话会出现肩碰肩的情况,因此,幼儿园只能让幼儿紧挨一侧通行。最后,专门活动室中的厨房活动室空间也很小,因此,厨房活动室并未开展美食课,而是变成了炊具的储藏室和开会专用教室。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自己班级的活动室开展美食课。通过访谈得知,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厨房活动室太小。

(二)设计成人化

通过访谈得知,园长认为门厅要有排面,她常会邀请设计师来园进行门厅设计。当设计师把大致的雏形设计好,教师只需要把幼儿园的办园理念、教育宗旨、教师简介打印好,放入即可。在门厅墙壁的左边可以看到幼儿园的营业执照和许可证,还有幼儿园保安所需的工具。门厅墙壁的右边是幼儿园的文化墙,上面有幼儿园简介和教师的证件照,便于家长了解在园教师情况。文化墙右下方摆放了整齐的椅子,便于离园时教师陪同幼儿在此区域等待家长。幼儿园的楼梯处用鱼线悬挂了一些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是教师模仿幼儿的绘画水平所画,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但碍于作品的位置悬挂过高,幼儿欣赏不到。同时,个别幼儿出于好奇心和挑战意识,下楼时会想要跳起来触摸悬挂的画,这种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该园的现有设计属于成人化的设计,未全面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

(三)参与对象范围狭窄

M园的走廊作品墙是幼儿能够参与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的唯一形式。经过调查发现,该园走廊墙展示的绘画作品大多是教师指导幼儿制作的好看作品,而不好看的作品一般不展示在墙面上。唯一幼儿能参与的环境创设,却不是全部幼儿都可以参加,说明该园的参与对象范围很狭窄。与此同时,园长要求教师每星期更换一次走廊里的作品墙,并拍照作为绩效考核凭据。因此,走廊墙的绘画作品基本是教师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让幼儿制作的。

(四)材料单一、陈旧且无趣

走廊里的游戏材料投放过于单一。经调查发现,M园班级外走廊的空位置常摆放了泡沫积木、小型木制积木、塑料积木等玩具,供幼儿在下雨天或者一日生活衔接的时间进行游戏,说明走廊里的游戏材料主要是积木,类型单一。

专用活动室里的活动材料陈旧且长时间不更换,使得幼儿认为材料不新奇,没有探索欲。专用活动室材料一般两个月补充一次,但补充什么材料由教师决定,幼儿较少参与。这种做法导致活动室材料不能较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有些幼儿在专用活动室内无所事事,甚至有些幼儿选择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专用活动室玩抓人游戏,这背离了专用活动室的设立初衷。

(五)利用率低

门厅环创常常被忽视。调查发现,各班级教师往往聚焦自己班级活动室环境区域的布置,忽略了幼儿园门厅的设计,导致门厅没有活动室的区角使用率高,且更换门厅设计的频率也较低。教师常常在走廊墙角投放了一些植物和植物观察记录表,但由于走廊墙角的采光不好,不仅影响了墙角种植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不利于幼儿的观察与记录。与此同时,幼儿园5个专门活动室中有3个活动室不能面向全体幼儿开放,并且有些活动室成了幼儿玩其他游戏的场所,这说明专门活动室的利用效率也较低。

(六)存在安全隐患

走廊堆放的积木过高,存在安全隐患。调查发现,许多小朋友在经过走廊的时候喜欢用手触碰积木,这使得堆得过高的积木有掉落的风险。与此同时,狭窄的楼梯容易发生踩踏事件。楼梯处天花板悬挂的绘画作品也可能会导致幼儿因跳起来触碰而摔下楼梯的情况出现。

四、幼儿期待与设计的作品

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就“幼儿园四类室内公共环境期望”这一问题,对24名幼儿开展访谈,并引导幼儿设计期望中的四类室内公共环境,以此探析幼儿视角下的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由于篇幅限制,本研究只选择每类环境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四幅作品进行讨论。

(一)门厅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隐形的教育资源,充分创设环境与利用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4]幼儿园门厅是幼儿每天入园后最先接触的公共活动区域,门厅的环境氛围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入园情绪。例如,一个和谐快乐的、充满人文关怀的门厅环境,可以带给幼儿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通过访谈幼儿“你喜欢的幼儿园门厅是什么样子”发现,幼儿希望可以自己设计门厅占41.68%,喜欢有娱乐设施的占20.84%,认为应该有班级合照的占16.68%,想要更大空间的占12.50%,喜欢漂亮的占8.30%。

如图1所示,有幼儿设计了与属相相关的兔子门厅。该幼儿说:“因为今年是兔年,所以叫星月兔子幼儿园。大门中间是一个穿着衣服的兔子玩偶,墙上有一个闹钟。我们每天来幼儿园的时候,都可以看到时间,这样就可以知道上学有没有迟到。大门两边像兔子耳朵,是一个小滑梯,可以直接滑到楼下做早操。滑梯旁边种了很多漂亮的花,每天早上来到幼儿园都可以看到好看的花。一块一块的是墙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像彩虹一样。”在该幼儿眼中,因为今年是兔年,所以她希望教师可以装扮成一只大兔子,每早入园时都能和自己拥抱、打招呼。该幼儿之所以设计两个滑梯,是担心很多小朋友共同使用一个滑梯,会出现争抢打闹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该幼儿的设计富有童趣且与生活紧密联系,还考虑了安全问题。“漂亮”“好看”“五颜六色”等词语的出现也体现了该幼儿的审美需求。如图2所示,由于有幼儿在楼下大厅只看到了教师的照片而没有看到自己的照片,他也想要和自己的老师、好朋友一起把照片放在楼下门厅处,于是他设计了人像大合照门厅。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很强的参与意识。如图3所示,幼儿想要设计一个游乐园般的门厅,有滑梯、海洋球、沙池和玩水区等,放学的时候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在门厅玩耍。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设计富有与其年龄一致的乐趣。如图4所示,幼儿设计了宇宙飞船的门厅,是因为这名幼儿非常喜欢宇宙知识,想要给其他的小朋友普及关于宇宙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设计与其爱好相联系。基于上述门厅的画作设计,分析得出幼儿对门厅的设计聚焦于童趣、生活、安全、审美、爱好五个要素。

图1 星月兔子门厅

图2 大合照门厅

图3 大滑梯门厅

图4 宇宙飞船门厅

(二)走廊环境

走廊是幼儿在幼儿园内活动的必经之路,是幼儿学习和与同伴玩耍的活动地点之一。走廊环境的创设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幼儿性格品质的塑造。调查发现,幼儿比较喜欢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走廊上供其他幼儿欣赏,也希望在经过别的班的时候看到其他幼儿的作品。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期待走廊有自己绘画作品的占37.50%;期待自己可以在走廊墙面上随意创作,有绘画墙的占20.83%;期待空间大和有材料来搭建积木的各占12.50%;期待可以在走廊上自己种植物的占16.67%。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想法与其现有生活经验相联系。

如图5所示,幼儿想要走廊上挂满自己班级的画,于是设计了作品墙走廊。幼儿提出可以用相框将画作裱起来,这样,画作既美观又不易掉下来,还便于欣赏和更换,就像去看画展一样。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设计与其看画展的经历相联系。同时,这也说明幼儿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郑重地对待,期待获得成就感。如图6所示,幼儿设计了花架走廊植物角,并希望配备矮一点的桌子,这样有利于他们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比较认可在走廊放置自己种植的植物,同时植物的摆放也要适合幼儿的身高,便于幼儿观察。如图7所示,幼儿期待一个像钢琴键一样的走廊,可以跟着音乐在走廊跳舞。由此可见,幼儿的审美意识已经萌发,期待富有艺术气息的走廊。如图8所示,幼儿期待一个彩虹般的走廊,可以在走廊里面奔跑。由此可以看出,幼儿的设计活泼且富有童趣。基于上述走廊的画作设计可知,幼儿的设计意愿聚焦于生活、尊重、审美、童趣、运动五个要素。

图5 作品墙走廊

图6 花架走廊植物角

图7 钢琴键走廊

图8 彩虹走廊

(三)楼梯环境

楼梯是一处有教育价值的室内公共环境资源。幼儿每天在幼儿园爬楼梯,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运动能力,还能够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当幼儿站在楼梯俯视或仰视时,可以体验高度和深度方面的方位感。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幼儿想要可以滑的楼梯,占总人数的45.83%;期待楼梯有故事书和色彩鲜艳的占8.33%;想要楼梯空间更大、更矮的占20.84%;期待在楼梯处粘贴安全通道标志的占16.67%。在与幼儿的访谈中,幼儿提及“每天下楼梯太累了。放学后,想要开开心心地回家,像游乐场里面的滑梯,可以马上滑下去见到爸爸妈妈”。在M幼儿园,由于幼儿园的空间比较狭小,幼儿每天上下楼梯会很累。由此可见,幼儿注意到了环创的便利性功能。同时,幼儿想要色彩鲜艳的颜色装饰楼梯,这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部分幼儿还认为楼梯应该有安全标志,说明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如图9所示,幼儿观察到外面的图书馆在楼梯架空处装了书柜,书柜里面放着许多图书,因此想在幼儿园的楼梯处放置一个书架,自己可以在下面看书。楼梯处还放了一面钟,便于幼儿合理作出时间规划。由此可见,幼儿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如图10所示,幼儿想要更宽、更矮的楼梯,设计了安全楼梯。可以看出,幼儿的设计灵感受自己所在幼儿园楼梯情况的影响,即自己所在幼儿园的楼梯又高又窄,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幼儿还在楼梯口设计了安全出口的标志。这一设计充分体现了幼儿能够对周遭环境给予批判性思考,注意到了环境创设的便利性。如图11所示,出于对商场扶梯的反思和鲜艳色彩的喜爱,幼儿设计了平平的彩虹楼梯。由此可以看出,幼儿还会将幼儿园外的生活经验迁移至幼儿园内的生活,这需要引起教师的思考和重视。如图12所示,幼儿在楼梯间设计了一个滑梯,幼儿可以在中间滑下来或者从滑梯两边的楼梯上下行动,幼儿都偏爱这种有趣的方式上下楼梯。如果幼儿园能够充分考量这种滑梯楼梯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积极预防,这种来自幼儿创意的滑梯式楼梯将可能落实。基于上述楼梯的画作设计可以看出,幼儿的设计意愿聚焦于生活、安全、童趣三个要素。

图9 图书楼梯

图10 安全楼梯

图11 彩虹楼梯

图12 滑梯楼梯

(四)专用活动室环境

专用活动室可以为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开展提供学习和游戏的空间。创建专用活动室,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幼儿处于和谐宽松的环境,便于教师观察处于放松状态的幼儿,发现其活动特点,从而找到适宜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调查发现,期待能多在专用活动室玩一会儿的幼儿占33.34%;期待每天可以在专用活动室玩耍和期待专用活动室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的占20.84%;期待更新专用活动室材料的占16.14%;期望专用活动室空间大一点的占8.84%。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幼儿期待在专用活动室长时间参与丰富多彩且材料常常更新的活动。

幼儿期待建一个有攀爬架的专用活动室,希望下雨天能够和好朋友一起玩攀爬架,如图13所示。从幼儿的想法中可以看出,幼儿是热爱运动的。如图14所示,幼儿期望有可以自由搭建的活动材料,如火车和铁轨等,期望教师经常更换搭建室的活动材料,因此设计了自由搭建活动室。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喜欢自由拼搭、喜欢新颖的活动材料。如图15所示,幼儿期望自己在厨房活动室里榨果汁和制作美食,于是设计了美味厨房专用活动室。虽然M幼儿园的厨房活动室有厨房用具,但幼儿从未在里面上过课。所有美食活动都是在班级教室开展,且做好的食物由教师拿去厨房活动室炙烤和烹饪。因此,幼儿希望在自己厨房活动室制作美食的想法体现了幼儿的参与愿望。如图16所示,幼儿期望自己去选择画什么而不是模仿教师的画,他们具有想要自主创作和使用材料的意愿,于是设计了自由创作美术活动室。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基于上述专用活动室的画作设计可知,幼儿的设计意愿聚焦于活动、童趣、参与、自主四个要素。

图13 攀爬架活动室

图14 自由搭建活动室

图15 美味厨房

图16 自由创作美术室

综合幼儿对室内公共环境的期望与设计,本研究凝练出童趣、生活、安全、爱好、尊重、审美、运动、活动、参与、自主10个要素。其中,童趣重复了4次,生活重复了3次,安全与审美重复了2次,其他各1次。因此,富有童趣、密切联系生活是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的两个重要原则。

四、建议

(一)尊重幼儿爱好,富有趣味性

尊重幼儿爱好,使其富有趣味性,是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的新方向。趣味性是指幼儿对事物产生愉快和被吸引的感觉,是客观事物带给幼儿的感觉。[5]在对门厅的设计中,幼儿构想了大合照门厅、兔子门厅、宇宙飞船门厅、游乐园门厅;在对走廊的设计中,幼儿构想出钢琴键走廊、彩虹走廊;在对楼梯的设计中,幼儿构想出滑梯式楼梯;在对专用活动室的设计中,幼儿构想出攀爬架活动室。这些设计都与幼儿的爱好相连,同时富有趣味性。而且,所有的设计幼儿都强调了颜色鲜艳,这也是富有趣味性的表现之一。尊重幼儿爱好、富有趣味的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较好地克服了成人化环境设计的弊端,有利于改变创设材料单一无趣的现状,有利于提升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的使用率。

(二)饱含生活气息

饱含生活气息是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的宗旨。幼儿设计的室内公共环境都再现或折射了其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例如,有幼儿将生活中的恐惧情绪折射在设计作品中。反之,富有生活气息的室内公共环境创设可以让幼儿产生熟悉感、亲近感,从而更乐于与环境互动。例如,幼儿设计了可以自己制作美食的厨房活动室,便于他们体验生活;设计了游乐园一样的滑梯;设计了和美术馆一样的相框画;设计了和图书馆一样的楼梯架空图书柜等。这都是幼儿在生活中收获的知识和经验的反映。因此,饱含生活气息的室内公共环境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吸引力。

(三)尊重幼儿主体性

尊重幼儿主体性是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的新站位。幼儿的发展始终是一种主体的自我调节活动。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感受,尊重幼儿的选择,鼓励幼儿的创造。[6]例如,幼儿期待在专用活动室自由地搭建积木,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创作。这些都是幼儿对自身主体性的充分表达。尊重幼儿主体性,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选择材料、设计环境,更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创造性与独立性的发展。

(四)面向全体幼儿,注重幼儿全员参与

注重幼儿的参与性是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的新视角。《儿童权利公约》指出,18岁以下的任何人,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的权利。[6]例如,在门厅设计中,幼儿希望自己的照片也能被展出,充分体现了幼儿具有参与愿望。从走廊环境的布置来看,教师仅展示部分幼儿的优秀作品,但是每一个幼儿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和被观赏。幼儿希望能亲自在厨房活动室做美食,这也体现了幼儿的参与愿望。因此,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应面向全体幼儿,这也是尊重幼儿的表现之一。

(五)适当增加室内运动场地与器械

增加室内运动场地与器械是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的新需求。无论是幼儿设计的钢琴键走廊、彩虹跑道走廊,还是幼儿设计的蹦床、游泳池、攀爬架等专用活动室,都表达了幼儿希望在室内开展体育活动的心愿。这一想法与幼儿天性好动的特点是一致的。同时,适当增加运动场地与器械,也有利于满足幼儿在不利天气情况下的运动需要,能够较好地弥补室内公共环境的材料单一无趣的弊端。

(六)充分关注幼儿的安全感与审美情趣

幼儿的安全感与审美情趣是幼儿视角下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的新关注点。安全感是每个人内心基本也是深层的渴求。真正有助于学习的环境,会让幼儿在物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都感受到安全。[7]例如,楼梯环境设计中,所有幼儿都关注到上下楼梯安全的问题,有的幼儿还联想到了商场的危险扶梯,于是设计出了宽的、矮的、平坦的楼梯,有的幼儿设计出滑梯式楼梯。由此可见,幼儿非常关注所处环境的安全性。启蒙幼儿审美情趣,有助于培养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怀,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8]营造美的室内公共环境,有利于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幼儿对五颜六色楼梯、钢琴走廊、彩虹走廊的设计,都体现了幼儿的审美需求,而教师应予以尊重。

五、结语

总体来说,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从幼儿视角探究幼儿期望的幼儿园室内公共环境创设,可以为幼儿园室内环境创设提供新思路。幼儿在一个自己参与设计、充满趣味、富有生活气息、自由自在、安全又美丽的室内公共环境中开展一日活动,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门厅活动室楼梯
8个教室
基于行为分析的适老化门厅家具设计研究
博物馆门厅和序厅的区别鉴定策略分析
逃跑的楼梯
扫楼梯
上下楼梯时要注意什么 ?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活动室隔断
宏程办公大楼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