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在《祝福》教学中的应用
2023-09-01米文瑶
米文瑶
内容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电影作为一种教学资源适当应用,通过比较电影与原著的异同,借助电影细节,依托电影情节,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剖析人物形象,凸显文章主题,以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在电影与文本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中,理解电影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可以是学习上的助力手段,由此拓展学习路径。
关键词:《祝福》 电影 语文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设置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倡导教师和学生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学习,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等”[1]。教师将电影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观影过程中自觉探寻语文的元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找到一种新途径[2],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小说《祝福》是人教版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选自《彷徨》,系鲁迅先生于1924年2月创作,因其深刻的内涵,在中国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祝福》曾多次被改编为电影,其中认可度较高的是1956年由夏衍编剧,桑弧导演,白杨主演的版本。该电影较好地还原了原著的思想内涵,适合在课堂中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剖析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题,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比较电影与小说的异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为读者呈现了精彩的故事情节,但由于学生社会阅历较少,理解文章有一定的难度。电影《祝福》让文字转变成鲜活的、可视的动态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通过电影与小说的结合与比较开拓学生的视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一)利用电影与小说的结合,设计课堂导入
剧本是对原著的再创作,优秀的电影往往依托于内涵丰富的剧本[3],电影《祝福》在保留原著特色的基础上展现了电影独特的视觉效果。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色、命运等在电影里并没有做出修改,在电影中通过视听效果更好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是电影与小说的相同之处。
在《祝福》的教学设计中,祥林嫂的外貌描写是整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之一,电影中也多次对祥林嫂的外貌进行特写,为电影与小说结合起来进行课堂直观导入创造了条件。电影中祥林嫂第一次出场时面色红润,整个人干净、利落;临死前她面容枯槁,行动迟缓。教师将祥林嫂初次出场和临死前的电影截图在课堂中放映,同时在旁边呈现小说中的文字描写,借祥林嫂外貌上的强烈对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讨论。相对于文字描写,学生对图片更敏感,祥林嫂样貌的反差,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其次,教师将电影演员的形象在课堂中展现,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味接受,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最后,荧幕形象与文字一同出现,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借助图片理解文字描述,从而使学生带着问题回归教材,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对比电影与小说的差异,开展比较学习
将电影资源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意味着把语文课变成电影课,为语文教学服务是其主要的目标。小说《祝福》是鲁迅先生一人创作,而电影则融入了编剧、导演、演员等人对电影的主观理解,导致小说与电影同中存异。这种差异恰恰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珍贵资源[4],学生在两者的差异中进行比较学习,探索电影与小说不同的表达效果。
电影《祝福》与原著相比的特点在于化虚为实、有无相生、物是人非三个方面[5]。“化虚为实”是指将小说中一些较为朦胧之处在电影中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更加深入地读懂文章。例如贺老六在小说中是一个次要人物,在电影中却一跃成为男主角。学生对比小说和电影中的贺老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电影编剧将电影中的贺老六塑造成了一个更加讨喜的角色,这有悖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也不符合鲁迅先生创作這一人物的初衷。“有无相生”主要体现在电影中删除了“我”这个人物,之所以会删除是夏衍认为“我”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只有在小说中运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电影中并不适用。学生试着将电影和小说的两种叙事方式进行比较,体会“我”不仅仅是一个讲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旁观者,还是一个至关重要、处于故事中枢位置的人物形象[6]。学生可以从“我”的回答背后体会“我”的态度,从无所谓到妥协最后清醒地认识只能逃离,领会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精神道德上的不足[7],在社会上的尴尬处境。
二.借助电影细节,剖析人物形象
电影与小说相比展现了更多的细节,细节刻画能够塑造人物形象[8],起到强调作用,使整个影视作品充实饱满。电影《祝福》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除了保留人物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利用电影镜头进行了细节上的补充,扩展了学生对人物的认知。
(一)解读特写镜头,分析祥林嫂神态描写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笔下的经典角色,近一百年来各个文学大家对她的讨论和研究从未停止。她深受封建礼教的荼毒,命运对她的几次打击都发生在春天,她成了一个实实在在没有春天的女人[9]。小说中对祥林嫂进行了多次肖像描写,电影在小说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神态上的细节。
电影中祥林嫂第一次逃婚时,她不舍地看了祥林的灵位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而后又转为坚定。教师在课堂中引用这一片段,引导学生分析祥林嫂的微表情,感受祥林嫂的身不由己和果断。祥林嫂在贺老六家醒来之后,央求贺老六放她走,贺老六答应了祥林嫂。祥林嫂喜上眉梢,当贺老六询问祥林嫂“你是要回到你婆婆家还是鲁镇?”时,镜头拉近给了祥林嫂面部一个特写,祥林嫂一下子愣住了,继而转向一边开始低声哭泣。旁边的贺老六手足无措,递给祥林嫂一碗水,祥林嫂接过贺老六递过来的碗,不再哭泣,脉脉注视着贺老六,下一个镜头直接转换为祥林嫂怀孕。这处特写镜头,展现了祥林嫂从恼怒到意外、喜悦再到失落最后无奈的情绪转变。电影中这两处对于祥林嫂神态上的描写,将一个更加真实饱满、有血有肉的祥林嫂展现在学生眼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
电影中还有很多对祥林嫂的特写镜头,对于小说中没有提到但是在电影中呈现的细节,例如祥林嫂怀孕后满脸的幸福,是为了让电影衔接的更加自然,但是对课堂教学并无太多有利之处,不适合在课堂中应用。
(二)细化逃婚过程,探究祥林嫂的抗争性
祥林嫂是旧中国典型的农村妇女,在大多数学生眼中她勤劳、安分、不幸,却漏掉了祥林嫂的一个重要特点:抗争性。小说中主要通过祥林嫂对灵魂有无的拷问来体现她这一性格特征,电影在突出祥林嫂的抗争性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电影中增加了她两次逃婚的细节,第一次逃婚,她收拾好包裹准备出逃时,又变得犹豫,在思索片刻后,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婆婆家;第二次逃婚,她一路挣扎,誓死不拜堂,一头撞在香案上。这两个电影片段使学生对祥林嫂的抗争性具备初步认识,为后面进一步探索祥林嫂的性格特质打下基础。祥林嫂的行为看似愚昧,实则是她抗争性的体现,较为可惜的是她没有找到正确的抗争方向和抗争对象。很多教师在讲解捐门槛这一环节时,直接将其解读成祥林嫂是因为受到封建礼教的荼毒才会有此举动。这是无可厚非的,从另一角度思考,她捐门槛其实也是为了洗刷掉自己身上的罪孽,让自己做回一个正常人,不再受到旁人的区别对待,这是她为主宰自己的命运所做的努力。
祥林嫂一方面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她被迫改嫁,痛失爱子,流落街头,孤独死去;另一方面她又是封建礼教的遵从者,在她眼中贞洁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她也是命运的抗争者,但她在每一次和命运的博弈中都以失败告终。
(三)品味电影台词,解析鲁四老爷性格特质
鲁四老爷是封建礼教的代表,他没有人文关怀,一步步将祥林嫂推上了绝路,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主要凶手,也是师生需要重点探究的人物。
小说中对鲁四老爷并未进行性格特质上的直接描述,而是通过对他屋内的陈设以及对待祥林嫂的态度塑造了他“表里不一”的人物形象[10]。“可恶”“然而”以及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几次皱眉体现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厌恶嫌弃的态度,也暴露了他封建迷信的一面。电影中鲁四老爷叮嘱鲁四太太“以后你当她的面可不要夸奖她,这种人啊你一说她的好她就要加工钱”防止祥林嫂要求加工钱;祥林嫂在捐献门槛之后,他对祥林嫂说“你捐一百吊都没有用,你的罪孽一辈子都洗不清”,压垮了祥林嫂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电影中鲁四老爷的台词是编剧根据原著中鲁四老爷的形象对小说的再创造,符合鲁四老爷的的脾性和他的身份地位。小说中对鲁四老爷的描写较为隐晦,电影中将鲁四老爷知识分子的外表之下自私、缺乏同情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展现得淋漓尽致,减轻了学生的阅读压力。
三.依托电影情节,凸显文章主题
文章主题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名著改编电影要与原作的主题相契合。电影《祝福》在不改变小说基调的原则上进行适当改编,使整个故事更为流畅。教师可以选取电影中最有教学价值的片段应用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辨析、讨论、联想,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一)辨析祥林嫂砍门槛,鞭挞吃人的封建礼教
电影《祝福》与原著相比,改编较大的是在影片最后增添了祥林嫂砍门槛的镜头。教师将小说和电影的创作背景进行比较之后,发现这一情节的设置并不符合文章的主题,反而会造成学生对电影的错误解读,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引导学生对这一情节的合理性进行思考。
教师要使学生通过砍门槛这一情节去探究文章主题,可以分成三个步骤依次进行。首先,学生需要理解门槛对于祥林嫂的意义:门槛是祥林嫂的精神支柱,是她从苦难生活中解脱的替身,更重要的是门槛也是封建礼教、宗法制度的代表。其次,教师需启发学生将小说和电影的创作时间进行对比。小说的创作时间是辛亥革命后,此时封建势力并没有被摧毁,下层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电影的创作时间是1956年,受国家政策的影响,电影一度成为政治宣传的特殊工具,砍门槛是为了突出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强调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之间的斗争[11]。小说中的祥林嫂却没有意识到封建礼教对自己的迫害,她逃婚、撞香案都是对“一女不能侍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畸形道德”的维护。因此,电影中祥林嫂砍门槛的这一行为虽然用心良苦,但并不合理。
(二)鉴赏“祝福”场面,批判冷漠的社会现实
文字所传达的魅力和空间有限,电影与小说相比的优势之处在于将原本晦涩难懂的语言用实体空间直观地展示出来,可以起到烘托环境、隐喻主题的作用。
《祝福》一方面是小说的标题,另一方面也暗示小说中祥林嫂的命运与“祝福”有关,因而小说中有关“祝福”场面的描写是教学的重点。小说中最后一次“祝福”的情境通过“我”的视听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在‘祝福了。[12]”鲁迅先生的文字功底不容质疑,字里行间透露出悲凉感,但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一幕景象背后的深刻含义却有些难,导致这一环境描写和心理独白容易被人忽视或者成了平淡无奇的自然环境刻画。电影将这段文字转换为直观的画面,两个平行镜头的设计尤为高明:一边是几个小孩放鞭炮,魯四老爷家热热闹闹“祝福”的场面,另一边是祥林嫂独自一人拄着拐杖孤零零地坐在雪地里的场景。以乐景衬哀景,颇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画面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响应了文章主题“有钱人在‘祝福,穷人在‘祝福中死去”。学生在观看电影中对文章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认识到人情淡薄的社会现实,体会到当时贫苦劳动人民的不幸,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祝福》的教学中,将1956年版的电影《祝福》作为教学的助力手段,利用电影与小说的异同、细节和情节,因材施教,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引导,有利于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思辨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得多重艺术体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领悟人物形象,继而促进思维、语言、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本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2
[2][4]徐正军.用语文的眼睛看电影——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影视资源的策略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7(03):65-67.
[3]尹德群.类“电影式”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0):25-26.
[5]刘霖.电影《祝福》与鲁迅原著之比较[J].电影文学,2011(07):59-60.
[6]文戡.从小说到电影:“我”的显隐——鲁迅《祝福》主旨的再解读[J].鲁迅研究月刊,2014(03):48-53+95.
[7]郭晴云.关于《祝福》里的“我”[J].中学语文教学,2001(07):29-30.
[8]李美庆.电影元素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的跨学科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22(35):44-47.
[9]王金钟,宫琳琳.《祝福》研究综述与教学建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4(01):57-62.
[10]贺学根.鲁四老爷的“表里不一”[J].中学语文教学,2001(11):37.
[11]陈伟华.《祝福》的电影改编与1956年前后中国电影的题材选择倾向[J].鲁迅研究月刊,2014(01):29-39.
[12]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94—105.
基金项目:2020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项目编号:20YBQ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2020年湖南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1)”(湘教通[2020]322号,序号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