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理论与诗歌教学的创造性融合
2023-09-01李永佳
李永佳
内容摘要:诗歌教学,作为中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诗歌教学状况并不乐观,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其教学模式的僵化,导致诗歌在文本解读方面有所不足,进而造成诗歌教学收效甚微,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基于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建议充分重视诗歌教学,注重引入与加强运用“文本细读”的观点和方法,将二者创造性相融,以解决诗歌解读“不准”、“不深”的问题,引导师生与文本深入接触,融入文本,从而生成审美与情感体验。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文本细读 教学方法 创造性融合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阅读诗歌,自觉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审美情趣积累、感知和运用的能力。”[1]诗歌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可感的意象与清晰形象的境界细腻而生动地传达着作者丰富的精神情感,并且常常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学习诗歌,既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文化熏陶,更是我国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文本解读领域中,各家纷纭,出现了诸多见解与不同理论,其中之一便是“文本细读”[2]。从今天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来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贴近文本,沉入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慢慢地看和吟诵,仔细阅读和品味,从文本的表层沉入文化的深层,欣赏诗歌的新鲜美,从而吸收和表达智慧,体悟诗歌的魅力,理解思想之光,绽放文化之花。这正是文本细读理论与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创造性融合的第一要义。
一.觅迹:中学诗歌教学问题概览
近年来,随着“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提出与“文化自信”道路理念的倡导,“国学热”、“诗词热”等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对于诗歌等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关注度、重视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受到高考题型、教材编排、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诗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日渐趋于边缘化。
(一)学生:偏重机械僵化式背诵,轻视诗意盎然之美读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其语言、意象、格律、情感等都充满着诗意。然而,研究发现,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目的、方式、观念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诗歌的目的与观念上,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诗歌是为了提高成绩、通过考试,而应试化、功利性地学习诗歌,并且极少学生会在课外主动进行诗歌知识的拓展与了解;另一方面,在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与方式上,采取朗读背诵方法来学习诗歌的学生占了较大比例,而极少有学生会对诗歌进行审美性品读与体味,这种囫囵吞枣式背诵而缺乏诗意、诗性、诗心的学习,使得诗歌丧失了其最本质的价值、最纯粹的诗性。
(二)教师:固执照本宣科式传授,弱化入情入境之体悟
众所周知,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出现过断档,许多人传统文化底蕴薄弱。但在当今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如果对自己的传统无知,那么作为教师,教学就会是隔靴搔痒。[3]然而调查发现,在课堂上,教师教授诗歌往往遵循着一套“心照不宣”的固定程序:先粗略根据注释讲解诗意、复述内容,再分析手法用语、体会情感主旨,最后让学生背诵默写。这样照本宣科、墨守成规的教学行为,无疑是诗歌教学的倒退,更是诗歌传统的倒退,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多元性、丰富性和拓展性的培养与发展。
(三)教材:强调因循守旧式灌输,忽略综合能力之迁移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对学生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品质的磨练。然而,教材的选文尤其是诗歌选文仍然存在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不重视学生综合能力迁移的问题。一方面,无论是初中语文教材还是高中语文教材,诗歌选文都呈现出数量较少、类型单一等问题,其次还存在着分布不均的问题。在选文数量上,近体诗往往占主体地位,古体诗、词、曲居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教材诗歌选文的助读系统与注释也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存在着表达失当的问题。而学生在学习教材诗歌时,往往容易对课本注释产生依赖性,甚至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也会出现唯教材是从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教材剥夺了诗歌的多样化解读,使得诗歌解读与教学存在着僵化的问题。
二.解疑:诗歌文本解讀病症剖析
(一)表层解读层面:艺术美的欠缺导致解读不准
放眼当前中学语文课程诗歌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授课教师的讲授教学为主要方式,学生自身的理解不能随着教师的教学而加深,而是形成一种机械记忆,缺乏对诗词的思想内涵的准确分析,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因此,诗歌的艺术价值和诗歌教学对学生的教育效果逐渐被削弱,诗歌表层艺术美的探寻被忽视。
新课标语文教学不断深化改革,对学校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的发展目标。[4]运用于语文诗歌教学中,就是要求在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学会对诗词的赏析。因此,也就相应地对诗歌教学艺术美的解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深层解读层面:精神美的失落造成解读不深
诗歌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精神层面的培养和塑造。[5]它可以滋养人心,陶冶情操,丰富美感,提升品格,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自我价值。然而,中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忽视诗歌阐释和教学,没有“深层”的诗歌阐释。具体来说,部分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粗略地机械背诵一些古诗,相反,他们从不读现代诗;一些语文教师缺乏诗歌修养,教学方法单一,不懂得创新;等等。这些都必须引起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三.寻津:基于文本细读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之方法探微
“文本细读”本质上是一种教法,实际上更是一种心态。在诗歌教学中积极引入与有效运用“文本细读”理论方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沉湎于字句之中,慢慢地品读和吟诵,包容情趣,从表层沉湎到底层,咀嚼文字,了解韵致,品味韵律,欣赏味道,感受语言文字的新鲜美,培养语感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吸收表达的智慧,理解诗歌的魅力,发散思想之光。
(一)诗歌语言风格细读——细嚼字词知景致
1.沉入词语,潜心涵泳
诗歌在语言和词汇上明显不同于其他文体。它简洁、含蓄但富有深意。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诗歌的关键词和重点的、有特色的句子,并尝试解读诗歌的意象和典故,使它们不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还要充分挖掘其深层意义。例如“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如果只联系注释意义或查字典理解关键词“行走”的意义,很难充分展现诗歌的美。因此,教学中,建议教师展示“行走”这个词的古老含义,让学生观察它的形状,让他们生动地感受到这个词原来指的是一个挥动手臂快速向前跑的人。根据这一意义,如果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想象诗歌中生动的画面,就会自然而然地体味出诗歌词语的魅力了。
2.解读语言,体悟风格
贾平凹的《关于语言》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文本语言分为叙事语言和对话语言,语言是情感的反应。”[8]诗歌体现了人类语言的最高境界。它通常篇幅短小,语言简洁,风格生动,意义深刻。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掌握诗歌标题、眼睛和文字”,介绍诗人、观画、讲故事、读诗等,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体验诗歌意义,理解诗歌风格,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诗句时,引领学生抓住字眼“独”,就能体味出深情的语言,品味出细腻深婉的风格,从而理解诗人的寂寞孤单之情。
(二)诗歌情感内涵细读——慢吟语句知情韵
1.咀嚼细节,把握内涵
如果充分地细读文本,就会发现许多课文的生动部分都隐藏在细节中。细节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表现手段,诗歌中的细节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又有更独特的特点。例如“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一句,意为“她羞于离去,靠在门上,回头看看,只闻一闻青梅”,诗人巧妙地运用“瘦”、“还”、“嗅”三个动词,细致地刻画了主人公的三种行为、表情和手势,它准确地刻画了主人公微妙的心理活动,从而清晰委婉地将少女的复杂情感表现出来,将之真实、自然、细腻、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清楚地展示了中国诗歌中细节的精彩运用。[9]诗歌中的细节实际上放大并承载着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它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表达了丰富的情感,道出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细致的技巧。
2.还原场景,深化情感
“情景交融”是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在对诗歌进行文本细读与教学指导的时候,致力于还原场景是非常重要的技巧与方法。诗歌中的情景教学应把握场景的意蕴与含义,抓住场景特征,发掘其教学艺术性与审美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将情感融入环境,用情感体认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能力。
文本细读的理念与原则之一便是忠实于文本,包括尊重诗歌文本的历史背景、文化场景等。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绘的是阔大的出猎场景,但学生头脑里可能缺乏“千骑卷平冈”这种场景概念,这里就需要老师来还原场景,以此加深学生们对狩猎场景的理解。
(三)诗歌审美魅力细读——玩赏特色知风味
1.尋找缝隙,开掘意蕴
施特劳斯说:“在字里行间和裂缝间阅读。”一篇文章的意思有时隐藏在文本的空白或缝隙处,这里的“空白与缝隙”是指文本中的差距和矛盾,但这种缺陷和矛盾并不意味着错误,而是指作者有意为之。在文本细读的过程中,对诗歌中这种“有意为之”的现象加以揣摩辨析,在缝隙中倾听细微之音,感悟深层意蕴。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一句中的“孤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缝隙”。从黄鹤楼到扬州,必须走长江,长江也是一条黄金水道,这应该是千帆横渡,诗人却用了“孤帆”这个词。显然,诗人是故意为之的。当你独自一人时,你在船上必然会感到孤独。也许他想到的是孤帆的“荒凉”之感,而不是千帆的“荒凉”。
2.参照对比,有效整合
这里所述的“对比”,并不是为了分出诗歌的高低优劣,而是为了使诗歌各自的特点更加鲜明,以此突出诗歌各自的特性与特点。举个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例子,在学习《题临安邸》时,将之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结合,对比起来进行学习,不难发现读到“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一句诗,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感悟。由此知道,诗人陆游写这首诗时,中原已被占领,北宋留下的人被遗忘和遗弃。然而对比来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会发现北宋的那些官员仍然过着纸醉金迷、奢侈淫逸的生活。这样,通过比较,对这两首古诗将会有一些新的独特的理解与体会,而不是局限于一首诗中,单一机械地解读诗歌文本。
(四)诗歌文化精神细读——渗透灵魂知深意
1.回归精神,穿入灵魂
针对于诗歌的精神解读,可以借鉴孙绍振老师的还原法,从中窥见一二。还原法,就是要我们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对未加工的原始形态进行想象,从而找出艺术形态与原始形态的区别。[10]如“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实际上,“莺啼之声”在十里之外都是听不到的,更不用说几千里之外了。然而,如果使用还原法,就可以透过矛盾,理解诗人的意图,进入诗歌的灵魂。显然,作者这里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江南晴天壮丽的春色,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如果采用写实手法,也许诗意就会消失,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实际上,还原法就是将生活中的真实事物与文章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比较,并将其替换,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进入诗歌的灵魂,挖掘诗歌的精神内涵,使读者觉醒,解读诗歌的美,悟透作者的深意。
2.还原本真,悟透深意
在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能充分体现艺术审美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对作为学习主体对诗歌的理解和体会,以提醒学生在诗歌教学中保有审美意识和个人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还原真相、理解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应与诗歌教学的“碧水青山”相比较,作为探索诗歌情感美的重要途径和法宝。
评价诗歌的审美价值,必须以真、善、美为标准。在欣赏的过程中,要注意它是否能真正充分地表达诗人的主观世界,即真。同时,还应该判断它是否符合诗歌的本真本性,即善。此外,更应该评估它是否给人带来一种审美享受,即美。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诗歌中真善美的魅力。因此,让诗歌教学围绕着“真善美”细读慢品、潜心涵泳,并使诗歌教学服务于培养人们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品质,为诗歌教学找到一剂良药。
诗歌是我国文化长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本细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条明道。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最应避免一个“死”字,最有价值的是要“活”。要教会学生“活”,就应该教会其细品慢嚼、虚心涵泳,而不是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重视并学会文本细读之法的谨严是语文课程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p7.
[2]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p66-75.
[3]马洁.诗歌教学中存在的問题及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2017(06):27-28.
[4]赖泽华.浅谈新课标下高中古诗文教学[J].中学语文,2017(06):28-29.
[5]彭捷.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分析[J].课外语文,2019(25):34-36.
[6]张一山.语文教学要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两节课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J].语文知识,2016(03):5-8.
[7]谭邦和.诗歌批评:在多元解读中寻觅真相——由黄理兵《唐诗的真相》谈起[J].中州大学学报,2020,37(04):9-14.
[8]贾平凹.关于语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p136-148.
[9]杜瑞.简论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与人生际遇[J].中学语文,2015(25):46-48.
[10]孙绍振.名作细读一一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p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