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海市金湾区人才集聚策略研究

2023-08-25胡颖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

胡颖禛

[摘 要]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充分落实珠海“产业第一”战略部署,深入实施“金英计划”加快人才集聚,金湾区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局面逐渐形成。目前,在珠海“产业第一”战略部署要求下,如何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现人才集聚是金湾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剖析金湾区人才资源集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金湾区人才资源集聚路径,以期助力金湾区实现人才资源集聚。

[关键词]产业集聚;人才集聚;珠海市金湾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45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碼]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2-0139-03

0     引 言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充分落实珠海“产业第一”战略部署,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打印装备五大重点产业,以航空和海洋两大特色产业及国家、省、市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打造基于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营造人才友好型、青年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环境。金湾区“十三五”期间投入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88亿元,现有2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80个省级中心、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金湾区正在加速成为珠海工业、交通、城市新中心,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领和支持。

1     金湾区人才集聚现状

近几年,金湾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各类人才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政府大力推行创新发展战略,大力扶持产业、创新人才,着力推动人才集聚,为打造“5+2+N”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扎实的根基。

1.1   完善政策

金湾区立足于产业发展需要,持续优化人才政策,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于2022年6月发布《金湾区深入实施“金英计划”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1],包括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搭建优质人才培养平台、提供优质人才服务4个层面,与以往的人才政策相比,该政策惠及面更广、针对性更强,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加快了人才引进步伐,营造创优环境引才、深化改革育才、建设平台聚才、创新机制用才的氛围。

1.2   做优培训

围绕“珠海英才计划”的实施,金湾区大力推行“1+7”人才新政,大力推动人才政策的落实。为新入职员工、青年骨干、高级技术人员及其他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量身定制”职业技术课程。为强化科技人才培养,金湾区制定了以竞赛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为激励农民提升自身价值,金湾区制定出台了《金湾区农民农技培训奖励办法》,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

1.3   做强服务

为吸引产业人才集聚,促进产业人才在金湾区安居乐业,更好地解决金湾区产业人才入户问题,金湾区出台了《进一步放宽产业人才引进核准条件的通知》[2],进一步放宽金湾区产业人才落户条件。金湾区不断加强人才住房的保供,提高人才租房和购房补贴标准,通过“实物房”和“货币补贴”,逐步形成“双向优惠”模式。继续打造“金英港湾”的形象,完善“双优一专”等服务,为人才提供精细化服务。

1.4   壮大队伍

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培育机制,金湾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博士工作站8个。工业人才库在过去5年的存档数量增长了4倍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4.5倍。2022年,金湾区共计发放科技创新、技术改造等各项支持资金3亿元,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较上年同期增加93.40%。金湾区产业人才储备在2022年底达到了

8 500多人,并向社会提供了3亿多元的各种补贴,技能人才平均增长率为63.90%。

2     金湾区人才集聚问题

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金湾区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金湾区人力资源的集聚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2.1   人才总量偏小,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是全区人才总量偏小。目前,区域内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89%,高于全市年均增长率(4.57%),虽然学历型人才年均增长率为24.99%,技能型人才年均增长率为63.90%,但仍面临人口总量较小的困境。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金湾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占比较低,特别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比较缺乏,创新创业氛围不浓。三是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均,专业分布与产业布局不匹配,工业领域仍以普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缺乏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端人才。四是企业用人需求与人才供给不匹配,企业用人需求大,但是人才市场中优秀管理人才、技术骨干、项目负责人特别紧缺。

2.2   创新平台匮乏,人才集聚大环境暂未形成

实践研究发现,创新平台是实现地区人才集聚的关键要素。目前,金湾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主导的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链未健全,产业创新体系不够完善,高质量产业载体紧缺。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较少,企业孵化器功能不全,制约了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同时,区域内缺乏集人才引进、孵化、培养、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企业难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帮助。以金湾区现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孵化面积普遍较小,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且多数孵化器为企业提供的都是一些基础条件类服务,无法满足企业创业创新的

需求。

2.3   服务体系亟待优化,人才集聚能力有待提高

课题组在与人才访谈调研中了解到,金湾区人才服务体系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一是政策吸引力有待提高。金湾区周边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有较大的相似性,在人才政策方面相互模仿、层层加码,使得金湾区形成的人才政策优势难以维持,政策缺乏延续性,容易制约其发挥作用。例如,高新区正在打造“1个服务总站+若干服务分站”的人才服务体系,每年投入人才专项经费超3亿元,进一步削弱了金湾区的人才政策优势。二是现有人才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金湾区在就业创业环境、生活配套设施、服务政策等方面还有待优化,内畅外通的交通设施有待改善。三是高层次人才对政府服务水平、工作效率要求较高。由于建区时间较短,市场化的社会服务机构不足,金湾区现有的人才服务内容、范围、方式、环境难以满足人才的个性化需求。

3     金湾区人才集聚的路径

3.1   确立科学人才集聚理念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金湾区要努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體系和市场环境,进一步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力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人才集聚理念要符合金湾区自身发展实际和特色,要针对区域产业特点、行业状况及从业人员分布结构,明确金湾区人才集聚战略目标,发挥核心队伍和技术骨干的中坚力量[3]。同时,还应科学规划人才引进方案,与金湾区的现状及产业布局相适应,重点吸引高端的、具有特色的专业技术队伍。此外,要加强金湾区各领域、各种高层次创新企业的引进和利用,形成金湾区特有的创新创业氛围。

3.2   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是提升人事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把握国家、省、市人才政策基础上,金湾区应构建金湾区人才政策体系,为满足金湾区发展需要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服务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要在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等领域不断完善“金英计划”现有制度安排,探索构建“1+N”人才工作机制,即由1个平台(区人才服务中心)、N个功能(行业协会、专业服务机构等)组成的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和评价机制,统筹推进全区人才工作。同时,金湾区还要加强政府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人力资源投入与参与体制。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拓展港澳地区的引进通道,促进两地的交流和协作,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金湾区创新创业。

3.3   规范人才管理运行机制

金湾区应规范人才培育和管理运行机制,做实做细人才服务,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估体系,将人才的价值评估与发掘相结合[4]。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人才选用机制,促进各类人才的发展。同时,围绕当前重点产业人才不足的状况,金湾区还应积极落实政府人才管理目标、方式与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匹配和供给,注重发挥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减少人才管理中的多层审批事项,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用人单位落实待遇、津贴和股权激励等措施,加快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区域间的人才交流。

3.4   构建多层次产业人才集聚模式

金湾区应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构建多元育才、引才体系,加强人才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鼓励通过短期聘用、兼职、合作研究、项目招标、技术指导等柔性灵活方式,引进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关键技术等紧缺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做到“引才”与“引智”紧密结合。同时,完善科技人员的创新激励与保障体系,采取弹性奖励办法,“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给予金湾区科技工作者合理的奖励。另外,

要持续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育,鼓励人才通过访学访问、交流等形式“走出去”,把各地先进理念、技术带回来,建设符合产业发展需求、梯次合理、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

3.5   大力开展人才教育培训

金湾区要注重教育培训,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构建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体系,突破以往的培训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金湾区科研与教育优势,并与金湾区主导产业发展和企业具体需要相匹配,与高校、科研院所充分合作,组织开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技术培训,合作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其次,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支持高校创新办学模式,凸显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深化合作,在目前定向培训、订单式培养等简单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探索建立系统化、整体化的人才培训思路和实施方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政府还要鼓励创新创业大赛,让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育有机结合起来。

3.6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首先,金湾区政府要建立企业主体突出、市场导向鲜明、产学研结合紧密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重点和核心技术突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其次,政府应支持金湾区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基地等创业载体建设,以创新的机制吸引人才、以创业的氛围吸引人才。鼓励企业通过并购、成立新公司等方式整合行业内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团队和创新资源,引入战略投资人合资成立新公司。再次,利用平台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平台吸引力。发挥区内高校资源优势,企业提供对应的实践、实训基地,推动毕业生在金湾区就业,立足于集聚人才的培养,促进人才集聚,加强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能力的转化。最后,还应根据区域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与高校加强产学研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建设,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建立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培养机制。

3.7   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优质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人才有归属感和安全感。金湾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优化人才发展环境[5]。首先,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人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和相关政策法规;成立金湾区人才交流协会等社会组织,通过政府与企业间在人才工作中的充分沟通交流,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企业支持政府工作的良好局面。其次,借由金湾区推动“一心、两港、四铁、四横、六纵”交通格局的契机,突出西部中心城区带动和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集散功能,加速形成有利于企业、人才、技术等创新因素的自由流通与聚集的创新生态环境,带动产业集聚形成人才集聚。再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才生活环境,大力推进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相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做好人才保障服务。最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强化城市的文化功能,实现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金湾区独特的区域文化、生态环境优势,吸引、培育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主要参考文献

[1]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网站.关于印发《金湾区深入实施“金英计划”加快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2022-06-16)[2022-12-21].http://www.jinwan.gov.cn/jinwan/zwgk/zfxxgk/xxgkpt/content/post_3352851.html.

[2]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网站.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 珠海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放宽产业人才引进核准条件的通知[EB/OL].(2022-08-19)[2022-12-21].http://www.jinwan.gov.cn/jinwan/zwgk/fggw/gfxwj/content/post_3416570.html.

[3]李宜达,王方方.集聚与创新:从人才流动体察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J].经济论坛,2023(2):17-29.

[4]乐菡,黄明,李元旭.地区“人才新政”能否提升创新绩效?——基于出台新政城市的准自然实验[J].经济管理,2021(12):132-149.

[5]齐宏纲,戚伟,刘盛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集聚的演化格局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20(9):2000-2014.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浙江省金融集聚现状与形成因素研究
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地缘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