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地缘集聚效应

2016-07-15田钰莹胡叶星寒

人民论坛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文化产业

田钰莹+胡叶星寒

【摘要】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相关产业在空间上的一种集聚现象,其地缘集聚效应表现在能够提升经济效益,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北省有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稳定的经济基础,通过必要的手段引导文化产业集聚,是实现文化产业园区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产业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全新增长点,对于提升国际竞争力、民族软实力有积极作用,被称作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的产业发展方式与组织机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全国文化产业崛起的背景下,河北省于2010年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并审核通过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以促进本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河北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0%左右,涵盖门类齐全,并逐渐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然而,河北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程度较低,竞争力薄弱,存在人才引进机制不完善、重复建设等问题,应利用自身优势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

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河北省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环渤海经济圈的独特地理优势,是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同时,河北省借助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扁鹊文化产业园区等确定为30个首批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北省在2010年制定的文化产业相关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了文化产业的类别,提出将旅游、传媒、文化产品营销、娱乐汇演、出版发行等作为重点发展的八大行业。同时河北省确定了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即努力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人才集聚、特色鲜明、创新环境好、文化品位高的全新格局。河北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该省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并通过文化支撑提升本省的整体经济实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参见表1)。

河北省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现代科技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如出版印刷及相关产品的销售等。文化产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要想提高出版物等文化产品的质量,就需要充分应用现代科技,吸纳一批懂印刷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河北省在这类产业的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且逐渐形成了图书音像产业集群,吸纳了大批新型出版人才。第二类,借助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如动漫游戏、影视传媒等。这类行业的从业者多为年轻人,更加注重创新与宣扬个性。研究表明,河北省文化产业中年龄在20~26岁之间的从业者约占到75%的比例,而30岁以上的从业者不足8%。第三类,借助现代媒介推广的文化产业,如文艺汇演、民俗文化展览等。这类产业要求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还需要掌握现代传媒技术为受众推送更多的信息,如打造全新旅游景点、安排民俗会展等。

河北省各类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规模,年均总产值以及年均增长速度都在逐年增加。2004年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总产值为118亿元,而2010年则达到670多亿元,几年内增长近五倍。2010年,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增加速度已经超过30%,远高于省内钢铁产业的增速,并且比省内总值年均增速高出20%。河北省在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一批文化支柱型产业,以形成具有本省特色的文化品牌。2012年,河北从事体育休闲行业的企业已经超过2350家,影视传媒行业的总产值超过4.5亿元。2014年,河北省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11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

河北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发展特点

结构较为单一,竞争实力不足。与其他省市的文化产业园区相比,河北省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的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或者并没有与相关行业形成合力。例如,石家庄动漫产业孵化园于2008年12月份正式开放,如今已经入驻动漫影视企业29家,成为河北省动漫产业的重要窗口。但是该园区主要以动漫企业为主,与之相关的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企业较少。同时从整体来看,河北文化产业园区整体来看技术含量不高,对消费者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加上当前还缺乏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导致竞争力较弱。

影响力提高,集聚程度偏低。近年来,河北文化产业园的规模得到不断扩大,同时影响力也逐渐提高,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与投资者。目前,河北省共有280多个艺术表演团体,2300多个群众文化服务团体,9300多个文化市场运营单位,全国性演出超过45000场;共建有160多所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超过1500人,河北省图书馆的总藏书量超过1600万册。但是河北省在大力发展八大重点行业的同时,很多产业仅为区域性产业,还无法实现多个产业的融合,集聚程度偏低。加上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链,极大影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特色鲜明,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产业并存。河北文化产业园区由于各自所处地区人文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地。例如,开滦集团中国矿业文化旅游开发产业园,就将矿业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作为开发主题。张家口市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规划了一百多个旅游产业项目,并将草原风光、滑雪温泉作为开发主题。秦皇岛市则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恢复“天下第一关”的面貌,以吸引更多游客。

河北大部分文化产业园区的重点发展项目依然为传统行业,如文化娱乐服务、广播电视、出版印刷等,这些行业的产值在文化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超过80%。截止2010年底,河北省共有62个博物馆,133个广播电视台,172个文化场馆,出版期刊超过5200万册。河北省近年来加强了对新兴产业的重视,审批并确定了保定、石家庄两个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并规划了多个文化旅游产业区,通过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如广府古城文化产业园。这些新兴文化产业为河北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将产生更大的联动效应。

河北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的条件分析

良好的经济基础。河北省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并以钢铁等重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总体经济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6年河北省的年均生产总值为11420亿元,而2011年河北省的年生产总值超过24200亿元,相比之下翻了一番。这就表明河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河北省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河北省在第三产业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在逐渐增加,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河北省三大产业的投资额分别为425亿元、7423亿元与7950亿元,其中第三产业的同比增幅最大,超过20%。此外,河北省居民的人均纯收入逐渐增加,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6000元,同比增长12.3%。表明河北省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以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条件,能够更多地转向文化消费需求。

深厚的文化底蕴。河北省为黄帝立业之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春秋战国时期,燕赵两国均在此建都,也造就了其独特的燕赵文化。河北文化资源丰富,如今依然保留有多种民间艺术,如吴桥杂技、皮影戏等。河北省内保存有多处历史古迹,如石家庄、白洋淀等。河北省境内有历史名城5座,历史文化民镇12个,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2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个,不可移动文物34000多处。同时河北省位于环渤海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境内包括草原、海滨、山林等多种类型,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例如龙凤湖、翠云山滑雪场等均是旅游好去处。

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河北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于近年来出台了多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倡导通过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河北省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投资、税收等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与集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河北省加大了对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体系,来为文化产业引入更多的人才。2012年,河北省的文化教育类高校生达到5400多名,毕业生有23000多名。此外,河北省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创新,逐渐增加了专利授权数目,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河北文化产业园区的地缘集聚效应分析

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文化产业集聚区是开展文化娱乐服务活动,以及生产文化产品的集散地,能够通过合作者之间的人才、资金与物流共享减少运作成本,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增进了企业之间的联系与聚合度,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的部分资源较为稀缺,需要在特定区域内共享,这就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地缘集聚。

河北文化产业园区中文化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的集聚,可以降低产业园内企业的运营成本,并且共享精细化分工带来的效益。目前河北的30个首批文化产业园区均有鲜明的特色,文化企业与外部之间的合作效益逐渐凸显。但是由于当前文化产业的集聚规模并不大,无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在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上还有很大的空间。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投入成本、技术设备以及地区人文环境等,只有充分掌握这些因素,才能很好地制定文化产业园区规划方案。其中,某地区的文化资源以及政策与产业集聚有密切关系,并且可以促进集聚区的专业化发展;同时文化产业集聚与该地区的劳动力组织也有关系,专业化的劳动力组织也将促进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园区的经济效应。河北文化产业园区多个企业的地缘集聚可以看作自我积累的过程,是园区内各参与者的一种成长能力,也是促进产业创新的必要条件。河北文化产业园区的地缘集聚,从本质上看来源于不同企业的精细化分工,并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图1所示)

一方面,河北文化产业园区内文化企业的精细化分工,让该园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增强了园区的竞争优势,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园区让大量相关企业集中在某个特定区域,并且以有序的结构形式分布,加强了各个企业之间的协调配合,也让产业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进一步凸显了经济效应。

文化产业园区产生的经济效应,也将推动主要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这一核心产业又将带动周边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链条。同时河北文化产业园区的经济效应,还体现在文化产业集聚将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与物资,让该区域有更多的政策倾斜,进而营造更为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此外,文化艺术资源的集聚不仅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能够吸引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本,并形成全新的文化创意生产链。

以河北衡水武强文化产业园区为例,衡水市武强县依托乐器文化资源优势,以及紧邻京津冀的地理优势,抓住发展的大好机遇,致力于打造西洋乐器、武强年画和周窝音乐小镇三大板块建设,以实现文化产业创新升级。武强县按照“政策优化环境、环境吸引项目、项目壮大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提升工程。目前,德国(GEWA)项目的投资超过15亿元,预计2015年产值将突破5亿元。金音灯光音响制造园总投资超过6亿元,目前已经吸引多家乐器企业入驻。2013年,河北衡水武强文化产业园区乐器产业的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外贸出口超过7000万美元。

文化产业园区的空间效应。文化产业园区具有一定的地域选择性,我们可以将看作将文化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复合空间。文化产业园区内的景观设置与空间布局称作物理空间,与文化产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而其中建筑物的空间布局、样式等,则有助于保障区域空间的多样性。文化产业园中从事文化经济活动的场所即为产业空间,而大众从事文化消费与体验的场所则为消费空间。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园区,应该是多个空间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彼此融合与相互扶持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构成的复合空间。通过研究河北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情况,可以发现企业之间通过构建实践交流群,依据科技进行创新管理,强化彼此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信息的分享、传播,并形成全新的文化创意空间。

例如,河北衡水市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的建设,提升了小镇的旅游品质,完善了小镇的旅游功能。同时该镇每年通过举办麦田艺术节、中国吉他文化节、各种乐器大师班等文化活动,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游客60多万人,拉动住宿、餐饮等相关收入超亿元。而军歌博物馆音乐体验中心计划设置5个专业录音棚、一个1500平米的演播厅、一个小型音乐厅和30套音乐工作室,将吸引大批国内外音乐爱好者前来创作学习。小镇开放初期就带来了明显的辐射效益,一大批餐饮、影视等企业加盟,对周边的经济也起到推动作用。该园区从物理空间、产业空间等方面的布局来看是成功的,其中主要由游客的消费构成生产空间,并将带动更多的产业加入。

结语

河北文化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形成是顺应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实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时间还不长,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扶持的原则,积极开发各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充分把握空间集聚效应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空间,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进而加快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分别为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河北金融学院讲师;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地缘集群效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B15YS060)

责编 /王坤娜 韩露(实习)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2017,文化产业如何挑大梁?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