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探讨

2023-08-23胡权阳

高考·中 2023年6期
关键词:开展方法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胡权阳

摘 要:情境教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被大家熟知和应用。通过构建学科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进而对数学知识理解更深刻。基于此,文章以高中数学为研究对象,简述了情境教学法的含义及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优势,指出了当下情境教学法应用的不足,最后结合数学教学案例对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期望文章的讨论与研究能够给有关工作者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开展方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改变死记硬背、机械化训练的要求,提倡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中来收获知识与能力。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成为教师致力研究的问题。而创设数学情境,则可以很好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很强,为此很多学生抱怨数学难,甚至出现了放弃的想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巧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数学情境的构建改变知识枯燥、课堂沉闷的局面,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学生乐于探索的活动,并从中汲取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因此,加强对情境法在数学课堂应用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及开展要遵循的原则

(一)含义

情境是以熟悉的场景做参考物,让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与以往的经验整合起来,通过分析与研究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因此教学情境可以是外部环境、学生心境等。情与境是情境教学的两个重要维度,为了实现两者的相互融合,需要教师从教学需求出发,创设与内容相应的情境[1]。在具体的教學开展中,很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构建学习支架,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有的教师将其作为课堂的点缀,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

(二)遵循的原则

1.引导性原则

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设置要略高于学生的原有水平,通过学生的思考,跳一跳摘得到果子。

2.合作性原则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团结与合作精神的人,在交流中获得成果。因此在情境创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建合作小组,在成员的相互帮助与合作下攻破学习上的各种难关[2]。

3.质疑性原则

在数学情境构建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更要鼓励他们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并在良好的氛围下产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构建起和谐的学习环境。

4.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情境构建要立足学生的原有经验与认知,构建层次性的问题,注重问题的衔接,助力学生有效学习的发生。

二、情境教学法的优势

(一)直观展现知识

升入高中,数学的广度、难度也有所增加,如向量、立体几何、圆曲线等,单从字面理解就有难度,更何况高中生的基础知识、认知与思维发展参差不齐,采取同样的授课方法会达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认为知识简单,有的学生则难以理解[3]。要想从整体上提升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教师不仅要关注到班内学生的整体感受,更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知识展现出来。情境法则可以很好地优化这一现实问题,通过构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直观、轻松地理解知识,如此一来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收获更多。

(二)强化课堂交流与互动

在教学情境的推动下,同伴间、师生间的互动明显增多。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知识,遇到重点处提出问题与学生交流,但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在学习中有哪些体会,教师根本无从得知。而情境教学的开展,让教师有了更多观察学生的机会,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分析思路,以此为基础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4]。

(三)丰富数学课堂

虽然高中数学知识点深奥、难懂,但每节课都包含不同的知识点,从浅到深逐步推进,这就会形成这样的学习现象,“在前几课上,知识学习简单,随着学习的不断推进,知识学习难度有所增加”。为了平衡学生的学习感受,让课堂知识学习更均衡,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法丰富数学内容,在简单知识学习中积极延伸,在复杂知识学习中采取学生便于理解的方法,让数学课堂更协调、知识展现更全面[5]。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应用存在的问题

情境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进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数学课堂中来,并利用学生的学习情感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参与性,在知识学习中获得深入探索。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情境法在数学课堂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过度使用,降低学习效果。虽然情境法的优势众多但也必须基于学情合理地应用,过度使用不仅会丧失这一方法的功能与价值,还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部分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因重复性使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弱化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6]。第二,脱离教学内容,情境不符。情境教学要以书本知识为基础,毕竟学习的核心在知识。但在数学情境的创设中,一些教师过分追求生动、逼真,出现了情境脱离现实的教学情况,不仅没有将情境法的优势发挥出来,还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第三,沟通不畅,阻碍教学的有序开展。将学生置身于数学情境中,才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这也是情境法最大的优势。但在具体的教学开展中,因教师未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与展现的机会,导致学生的问题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完全没有实践的机会,进而抑制着学生自我个性潜能的发挥。

四、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

高中是一个人学习的关键阶段,此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利用情境法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自身情况合理创设,通过情境创设激活学生的内在热情,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并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

(一)借助信息技术资源丰富的特征,构建趣味数学情境

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当下的教学课堂,并融入一切现代化的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自由讨论与探究的空间。在数学情境构建之初,教师可以整合网络上的一切优质资源,并选出学生喜欢的内容,如此学生才能自主探索,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7]。例如:在《随机抽样》的“系统抽样”的学习中,教师便可以整合网络上的优质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构建情境,“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它可以确保每个参与的个体都有均等的机会被抽出,进而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但是要想了解本地区高一学生期末考试数学课的成绩时,你可以从参加考试的1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中抽取容量为150的样本,设计一个合理的抽取方法吗?”学生对简单随机抽样知识有一定的把握,而且数学情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心理,由此在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中提出了几种分类的方法,并从中分析它们的优劣,最后提出了“系统抽样”的观点。借助信息资源多样化的特征构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压力,这样学生融合自身的知识对新的情境开展探究,对知识的了解更深刻。

(二)构建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数学意识

高中数学知识给人一种深奥的感觉,但数学真的那么难懂吗?实则不然,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将学生从理论学习中拉回到现实世界中,从而改变学生的看法,再通过动手操作与实践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比如:“数列”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它们就是纯理论的计算,生活中压根用不到,实则不然,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渗透着数列的影子,如“存款时,计算多少年之后自己可以拿到多少钱,这就是等比数列的生活案例”。因此在“等比数列”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某种储存规定按月以单利计息,月利率为1%,如若你存入1000元作为本金,1个月以后你可以得到多少钱,3个月以后呢?N个月以后呢?”的方式将学生带入生活化的情境中來,通过对上述实际案例的分析,意识到数列在生活中的用处,而后再针对等比数列开展详细的讲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三)构建问题情境,打破学生的思维僵化

交流与沟通是数学课堂不容缺少的一环,数学问题情境的构建是引发课堂互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数学课堂中来,并基于自身的思维方式完成问题。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优质的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进行学习。另外,提问还是教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通过提问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但提问必须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有明确的目标,问题的设计要围绕课堂的重难点开展,通过思考攻破重难点,进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空间直线的平行》一课的学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把握平行线的基本性质,教师要以所学的知识为背景,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平面几何内,平行线的定义是什么?”“在同一个平面内,如若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空间内的直线是否也具备平面内的平行公理呢?”通过问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开展探究。第二,问题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层次性的递进,确保学生对问题的真正把握。例如:在《向量》一课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布置如下的问题:“满足什么条件,两个向量才相等?”“不相等的两个向量是否不可能平行?”由此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问题设计要讲究艺术。问题设计只有恰逢时机,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问题设定在新旧知识迁移处,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创设竞赛情境,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高中生有着极强的好胜心与表现力,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发展特点组建PK小组,通过构建竞争环境,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在小组PK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积极优化,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集合的基本运算》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要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首先将班内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比赛规则“为了深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我们要开展一场小组竞赛,答对题目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其次出示教师精选的数学题目,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为了取得胜利,大家都积极参与,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五)构建互动探析情境,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对数学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但因学生的自控力差,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重,他们难以合理地平衡每一门学科,并且难以做到对每一门学科全神贯注,最终出现了偏科的问题。其中,数学知识抽象且难度很大,这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难点。由此,学习数学最佳的方式,就是取长补短,这也是互动情境创设的最大价值。在互动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被打开,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得到提升,并为自身深度学习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合理的互动情境,必须提前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合理划分小组,激活学生的参与性。

例如:在《函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利用调查问卷对学生提前做一场测试,并以此为依据将班内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组长,带领本组成员探究与学习。首先,为小组设定任务“共同了解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并归纳出函数的性质”,接着创设互动情境“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不符合奇偶性的函数有哪些?你如何证明呢?”各小组成员释放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在组内进行讨论,如此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在小组合作中,每名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打开了自己僵化的思维,一举两得。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他人的知识补充到自己的知识库内,也可以展现自己的才能。通过互动数学情境的构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激发了出来,并在大家的主动探讨中,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倡导学生综合自身的经验来认识数学,提升智力。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优化了传统的数学课堂,而且将学生喜欢的场景与数学整合在了一起,对积累学生的数学经验,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只有重新审视数学课堂,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研究数学课堂,构建多样化的数学情境,才能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展现出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自身生活的指导意义,并在合理情境下开展思考,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新,徐瑞霖,赵恩佳.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策略的探讨[J].新课程,2021(49):108-109.

[2]王菲菲.浅析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创设情境的策略[J].学周刊,2011(36):87.

[3]霍秀梅.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情境创设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6(59):59.

[4]危志刚.立足教材,创设文化情境,引导课堂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2022(20):25-28.

[5]武佩东.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J].中学数学教学,2022(4):41-43.

[6]陈沛余.综合情境中的问题导向设计:以“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课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2(25):15-18.

[7]谢建明.高考改革背景下提升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高考,2021(21):11-12.

[8]尚凡霞.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2):54.

猜你喜欢

开展方法情境教学高中数学
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浅谈高等职业学院教学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方法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如何开展高效思品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