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

2023-08-23陈连弟

高考·中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陈连弟

摘 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各级各类教师的根本教育任务,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家国情怀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深度开发教材中可利用资源,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激活其爱国主义精神,借助历史事件让学生充分了解家与国的关系。文章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展开探讨,结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简要解读家国情怀概念、教育意义、教育原则,从学习情境、历史事件、经典人物、历史含义四个角度出发,对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可行之策,激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希望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策略

高中历史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与推进,历史学科教学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打破传统智育教学局限性,将教学任务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家国情怀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及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课程,让学生对“家”与“国”的关系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家国情怀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展开了详细阐述,将其划分为五个内容,通过不同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共分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是该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更是促进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与良好品格的关键途径[1]。

(二)家国情怀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探究历史,形成应具有的人文追求,在充满针对性、系统化的教学活动中,结合史实资料逐步提高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及使命感。总而言之,家国情怀要求学生在学习与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理解历史事件的价值,还要将其延伸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使命感及担当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强盛与社会进步的教育使命中。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价值不言而喻,一来能落实德育教学目标,借助历史学科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二来能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其未来发展起着积极的奠基作用,且“家国情怀”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其他四个内容紧密相关,对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能力提升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意义

(一)落实新课改教育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立德树人”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与死板性,更注重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培养工作,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育要求,在讨论、分析、探究过程中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形成,有效推动历史教育的发展,落实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促进我国历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包括“立德”与“树人”两个教育维度,高中历史学科具有时间跨度大、人文精神丰富的教育特点,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充满探究性的历史话题,可有效促进德育教学工作质量。历史学科是德育教学的重要实施途径,随着课程活动的开展及学习内容的深入,学生会理解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当下并树立报效祖国的良好意识,落实德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教育层面上“共赢”。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原则

(一)主体性教育原则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课程活动以“教学”为核心,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与死板性的特点,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在核心素養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教学主题转变为“学生”,需要让学生主动接受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技能,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将其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关键性教学因素,以促进历史学习动能的提升。

(二)持续性教育原则

家国情怀教育具有长期性、动态性的教育特点,其教育内容需要随着时代及社会发展及时变化,对教育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也要做到适度创新。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教师要秉承持续性这一教育原则,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相关联,让培养工作满足社会发展及学生个体成长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让历史学科成为家国情怀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

(三)全面性教育原则

在以往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虽有意识地融入部分家国情怀教育元素,但并未达成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及培养目标。全面性教育原则可称为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的基本原则,不仅仅对教师的教育策略及课程内容提出原则,对施教者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如在教育工作中,校方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家国情怀的培养,创设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做好教育内容上的开发,不仅要开发教材中可利用的学习资源,还要开发校本课程、数字资源、社会资源等多种内容,让学生获取全面、立体的学习知识,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策略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可利用资源,做好教育内容与家国情怀的有效链接,用各种形式激活学生的爱国热情,以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创设学习情境,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见的教育手段,以历史背景为教育载体,通过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悟,以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深度挖掘教材中可利用资源,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为学生创设历史学习情境,让其在与情境互动中提升历史文化体验感,成功激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能将枯燥、乏味、抽象的历史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对其他核心素养能力提升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高中歷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为例,本节课以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为主题,着重向学生讲解了“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发展表现”,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境及百姓生活,讲述“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新变化”。在学习情境打造中,教师可借助当时时代背景下古诗词构建情境氛围。在情境构建初期,教师可借助唐朝时期的诗词进行讲解,如:白居易《忆江南》中“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杜甫的《忆惜》、郑遨的《富贵曲》等内容,让学生回顾唐朝的繁荣富强;随后转变教学内容,结合教材中沈括的“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进行对比,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宋元时期与唐朝时期谁更繁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诗词为学生构建虚拟的学习情境,初步激活其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深度探索该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农业、手工业、矿冶业、商业的快速发展;北宋东京城图、《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等史料历史;宋元经济在乡下勾栏、城中集市、边地榷场、江河两岸、沿海地带的体现等,通过情境与丰富的史料资源,让学生感受当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感受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繁荣与强盛,借助历史文化激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2]。

(二)强化事件分析,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情感

历史事件是历史知识的重要体现,也是课程活动开展的基本途径,通过对史实资料分析能快速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是培养其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高中历史教材中包含内容丰富,在《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包含“古代历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三个方面,悠久的历史时间线、丰富的史实资料,皆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在家国情怀的培养工作中,教师可利用历史事件构建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在史实资料带动下进一步增强学生家国情怀。

以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为例,本节课基本教学目标为:“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课程包含内容丰富,讲述了“手工业、农业、商业”的发展历程及“科学技术”的新变化;并结合“新航路开辟”与“西学东渐”讲述了经济与文化的变化[3]。由于学习内容跨度大、涉及学习内容多,教材中史实资料不够丰富,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如在本节课程中“思想领域变化、小说与戏曲、科技”三个子话题中,提供的历史材料有限,教师可对所学内容进行扩充,为学生提供《中外文明同时空》《藏书》《明夷待访录》等历史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结合明清时期的科技、小说、戏曲成就,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感知我国文化的多元化、趣味性,提高学生文化自信,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选择经典人物,榜样示范培养爱国情感

爱国榜样的树立能为学生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动人的历史事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以促家国情怀的提升。教师可利用好教材中的历史人物资源,借助历史事件及人物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包含我国近代史内容,教师可利用近代史中的民族英雄展开讲解,并介绍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利用人物的光辉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促进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5—8单元讲述了我国近代史,层出不穷的民族英雄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可深度发掘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及历史意义,以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提升。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事迹流传至今,对民族进步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其与好友魏源被称为“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四洲志》与《海国图志》的发布,对我国军事、科技进步有着极强的影响[4]。不仅如此,康有为、梁启超为挽救民族做出的文化斗争;孙中山先生成立的《民报》;荣德敏、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彭德怀、左权等英雄人物……皆可成为家国情怀的教育内容。教师应加强对内容的开发与利用,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激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利用历史事件让其了解民族英雄们的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建设祖国的情感,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感悟,用光辉事迹感召学生,实现家国情怀培养目标。

(四)分析历史含义,感悟历史深化爱国情怀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历史知识感悟能力高,在家国情怀培养工作中,教师可在其中渗透“情感教育”,用学生已掌握的历史经验为教学依据,让其分析不同历史事件、知识的含义,通过对史实资料、人物形象、历史价值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家国情怀的培养中,教师可构建综合性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对历史知识展开自主分析与探索,不断提高其爱国情感,在自主学习与构建中深化爱国情怀,以促进学科素养的不断进步,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以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为例,本次活动立足学生已有学习经验构建活动,整合教材整体内容,让学生了解“多元一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实践探究学习中让其意识到“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在活动课的开展中,学生已具备基础历史知识储备,对人物、事件、历史意义了解透彻,教师可构建小组学习活动并创设专题学习,让学生围绕“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自主探究,通过经验的整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自主学习与探索中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路和必然趋势,让其在自主构建与专题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并逐步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意识,在深度学习中加深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感悟,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动能,达成理想中教育培养目标[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历史学科家国情怀教育展开探讨,简述其内涵及教育价值,遵循主体性、持续性、全面性教育原则,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教学工作提出几点可行之策。家国情怀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对家国的认同感与信念感,对学生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利用好学科教学的独特教育优势,深度开发教材中可利用资源,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历史、探索历史,激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促使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叶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2(36):94-96.

[2]丁雪凤.试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2(30):170-173.

[3]刘秀云.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8):106-108.

[4]李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浸润策略[J].高考,2022(17):152-154.

[5]张硕杰.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22(4):59-60.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家国情怀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