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纪录片的诗化实践与生命哲思
2023-07-06薛海彤
薛海彤
摘要: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引发了全球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纪录片以倡导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己任,用真實影像揭示生态环境真相,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以《众神之地》为代表的纪录片既有对生态美学的诗化实践,也有对人与自然关系建构的生命哲思。
关键词:自然生态纪录片 《众神之地》 生态美学
被誉为“纪录片教父”的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认为纪录片可以被用来唤起大众关注社会问题的热情,其中的自然生态纪录片可以通过镜头来反映人们的生存环境现状,引导大众重视环保问题。它们不仅为观众呈现了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更传递了浓厚的人文关怀。近年来,自然生态纪录片不再是探索时期对生态问题的简单刻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高度上衍生出了更多的美学思考和生态探讨。由哔哩哔哩出品的自然生态纪录片《众神之地》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山川湖海的壮美与那些隐藏在深山与海湾中野生动物的奇妙故事,更创造性地展现了许多人文故事,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谦卑,丰富了观众的审美体验,是以艺术实践对自然生态进行诗化呈现和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哲学思考的典型代表。
一、自然生态纪录片发展溯源
当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意味着人类干预自然界的活动不断增多。自此之后,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相继出现“温室效应”、草原与森林锐减、水资源污染与短缺、气候异常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纪实影像领域,世界各地的创作者们以摄影机为笔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真诚书写与热切关注。
1.西方自然生态纪录片的发展。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也是盛产生态纪录片产生的国家。法国“电影诗人”路易·马勒(Louis·Malle)与雅克·伊夫·库斯托(JacquesYves Cousteau)在1956年执导拍摄的《沉默的世界》是由法国、意大利联合制片的86分钟自然冒险纪录片。纪录片首次将镜头对准地中海、红海、波斯湾的深海海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海底世界。《沉默的世界》也成为在戛纳第一个获得金棕榈奖的纪录片,并且斩获了第2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由雅克·贝汉(Jacques Perrin)制作、执导的《微观世界》(1996)、《迁徙的鸟》(2001)、《海洋》(2009)、《地球四季》(2015)等,都是艺术化地对生命礼赞、对生态关注的自然生态纪录片优秀作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人们对日益凸显的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愈加重视,如第79届奥斯卡奖最佳长纪录片奖得主《难以忽视的真相》(2006)、第93届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得主《我的章鱼老师》(2020),以及被誉为“法国奥斯卡”的凯撒奖最佳纪录片奖项得主《雪豹女王》(2021)等都是纪录片创作者重视全球自然环境问题的体现。而BBC出品的《地球脉动》(2006)、《鸟瞰地球》(2011)、《王朝》(2018)、《绿色星球》(2022)等作品,也是自然生态纪录片的扛鼎之作。
2.中国自然生态纪录片的发展。国内对自然生态纪录片的创作虽起步较晚,但自2007年第一部大型自然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到《自然的力量》(2016)、《我们的动物邻居》(2019)、《蔚蓝之境》 (2020)、《荒野至上》(2021)等,创作者们在探索中不断推出新的作品。同是拍摄中国的珍稀动物,《我们诞生在中国》(2016)、《未至之境》(2019)等自然生态纪录片的摄像师大多有海外背景,而《众神之地》的摄像师则全部来自于中国。耗时四年的拍摄及最后的精彩呈现使《众神之地》播出后收获如潮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3。该片由日本殿堂级乐队神思者S.E.N.S为其配乐,曾为《王朝》《绿色星球》等纪录片配音的“纪录片之魂”刘琮倾情献声。纪录片的四集分别讲述了西藏神山冈仁波齐的野牦牛、广东铜鼓村和香港大澳的白海豚、西双版纳的亚洲象以及吉林长白山的东北虎。导演曾海若选择了四种大型哺乳类动物进行拍摄,他在采访中说道选择这类动物拍摄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它们在面对自然时有一些比较好的、极致的解决方案,是大自然的“晴雨表”;其次是这四类动物恰巧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部、西南还有东南,能够很好地涵盖中国典型的地貌特征。
二、《众神之地》对生态美学的诗化实践
自然生态纪录片对生态美学的诗化实践是人们对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诗意地栖居”的向往,也能够让人们更加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美学理念为生态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向指引,而生态纪录片作品为生态美学的研究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样例,保证了美学文化的发展植根于现实。两者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不断启发、相互支持。从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来看,自然生态纪录片已经开启了美学转向。雅克·贝汉的生态纪录电影用唯美诗化的解说词与镜头来呈现动植物与山川湖海,不仅带给观众极致的视听盛宴,还站在审视生态环境的高度上赋予影片以哲思。在纪录片《众神之地》中,也有对生态美学的实践应用。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自然之美。从2017年底开始,曾海若导演就和他的团队一起调研了十余种遍布在中国土地上的动物。团队找到了在中国不同地貌特征里最具代表性的四种动物,它们体现出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它们也是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所以更能清晰地体现出中国各个地区的不同生态状况。作为一部自然生态纪录片,它的画面构图精美,让人能感受到我国山河湖海的壮美辽阔。同时,拍摄团队历时四年拍摄到的珍贵影像资料也将成为研究生态美学的重要依据与观察哺乳动物生命的重要资料。
在完全抓取于辽阔天地的画面中,哺乳动物们以最自然的状态出现在了镜头中。野牦牛于山间奔驰、卧冰踏雪,中华白海豚跃出海面如活泼的精灵一般,亚洲象在热带雨林里一路向南寻找食物,多年未寻见的森林之王东北虎的现身,这些画面都被摄影师的镜头所捕捉,为观众呈现出最原始的视觉奇观和最纯正自然的生命之美。《众神之地》精美的画面和形式感极强的音乐带领观众们进入自然生态的世界中,我们甚至能从屏幕中感受到动物的情绪,体验到震撼人心的生命力量。
2.纪录片中生态故事的叙事之美。自然生态纪录片所记录下来的都是非虚构的真实素材,是不添加任何修饰的原始的画面。在《众神之地》中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野生动物们向观众展示了大自然的本真面目,体现了生态美学的核心理念。这部纪录片通过呈现天然无瑕的生态美,以真实的场景营造强烈现实感。而生态美学的思想观念也正通过纪录片这一视听融合的传播媒介,直抵观众内心,引导受众感知事物的本真,引起人们的共鸣。导演曾海若在采访中曾提到“我们不能给观众一个说教性或者纯粹介绍性的东西,这些很难使年轻人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他们希望有更深入、更完整的故事线索与故事逻辑,我觉得这个是第一位的”。
在第一集《荒野上的轮回》中,选景在西藏的冈仁波齐。故事从藏族的传说开始,以人物的视角为开篇的引子,以戏剧性冲突加强节奏,在表达野牦牛昆仑与它的孩子之间的感情时,创作者巧妙地使用价值冲突将这份感情凸显出来。野牦牛与它的孩子之间不离不弃的亲情,与人类为了生存而卖掉小牦牛的行为,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亲情,碰撞上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产生了人与自然之间到底应该如何相处的价值判断。影片用特写镜头拍摄下了昆仑的眼神,小牦牛的挣扎以近景呈现,将各种细节呈现于作品中,饱满的画面搭配解说词和音乐,在视与听的双重作用下,观众清晰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所存在的众多矛盾冲突。此类的叙事手法充斥着《众神之地》的各集作品中,影片通过诗意与温情的视觉呈现,用影像语言传递给观众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期启发人类的环保意识,对人与自然关系做出思考。
三、《众神之地》中的生命哲思
大自然在影像技术诞生时就开始成为人类镜头下的常客,只是由于工业文明时代所遗留的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人们不再把自然生态纪录片作为简单记录自然环境的影像,而是上升到对万物生命的哲学思考。影像“既是现实的拟态,又是意义的承载”。《众神之地》的拍摄带有很强的人文色彩,非常注重展示和思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每一集的故事都能引发观众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1.尊重生命应为第一要义。在第一集《荒野上的轮回》中,藏区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绰珠巴盛会是由佩戴野牦牛面具的僧人率先登场,可以感受到藏民们对野牦牛的尊崇,野牦牛带给藏民的意义是独一无二的。牧民起初从抵触野牦牛来访到逐渐接纳它们的存在,是因为找到了共存的方式与平衡的状态。比如在冈仁波齐荒野唯一的保护站里,有一个落单的小野牦牛被无人区巡护员们精心照顾,直至度过了它快乐的童年后,巡护员们才将它放归荒野,这一举动是对大自然生存法则的尊重。片尾绰珠巴盛会的举行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大自然与神性的共通。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不断地进步,人类能够征服自然的力量也愈加强大。与之俱来的是自然界的生命也在用不同的方法告知人类,应对自然怀有尊重和敬畏之心,不能将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价值取向。
2.共同生存的前提是给予空间。在第二集《粉红色的回忆》中,中华白海豚被认为是妈祖的化身,故又被称为“妈祖鱼”。渔民起初对白海豚是忌讳的,认为它们是“偷鱼贼”,会吃掉“漏网之鱼”,但同样也担心渔网缠在白海豚的躯体上导致搁浅。人类不理解为何每年都会发现年老的白海豚从海洋游三十公里到内河中静待死亡,无法正确感知白海豚试图传递给人类的信息,很难去帮助它。在纪录片中这些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反而促使观者去思考和关注这些问题。从古代先民追求的审美理想来看,古人所倡导的是“天地之和”“天人之和”“天命之和”,即人与天地的融合谐律。中华文化自古以来都在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追求天人合一、天地相通的思想境界。这种古典生态美学在这部以自然为主题的纪录片得到了印现。在片中渔民、科学家们为守护白海豚而竭尽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白海豚。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于古代先民所倡导思想的践行。曾海若给出的答案是,“当我们跟动物真的相处了之后,我得出来的结论是我们最好还是让它们远离我们,我们最好的方式还是与它们保持距离。”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高度交织在一起的状态,也就是人类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然界,保持距离的意味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在发展的同时,应充分尊重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创造社会财富的途径已经不局限在社会物质生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观点就是树立起了“自然价值”的观念。将“自然价值”融入经济体制之中,使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与人和社会同等重要的一部分,共同组成整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3.学会化解生命之间的冲突。第三集《寻找故土》的故事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展开。在傣族文化中,将大象视作力量和神圣的象征,而在现代社会,亚洲象与人类产生了冲突,其中原由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于土地的利用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了亚洲象的生存领地开始缩减,失去了固定的食物来源。为了种族的生存,亚洲象开始走进人类的生活区域,靠人类种植的农作物而生存、繁衍。本集讲述一个象群的兴衰,为了生存试图冲破障碍走出雨林,却由于各种原因被困住,无法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故土”,无法遇到其他的象群,无法繁衍后代,这个象群的最终结果就是失去了未来。在这一集中,使用了塑造家族群像的创作手法,对象群赋予了人类文明中所使用的家族观念,利用象群的生存繁衍作为线索,为作品营造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这种人类之间所使用的情感表达赋予了这个动物故事的戏剧冲突,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了观众与象群之间的情感共鸣。人与象的冲突问题,人类应如何用平等的目光理解象群的意志,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部分。这是人类发展和象群生存的冲突,象群代表的是整个自然界中被侵占了生存领地的动物。象群所遇到的危机预示着人类社会仍不转变社会发展方式的结局。这种与自然的冲突,伴随着人类发展而出现,是由于人类自身发展方式所衍生的严峻问题。纪录片提示我们,在满足人类发展的物质需要前提下,应给自然界以更多的生存空间,在发展之时考虑动物的生存環境,这是人类在索取资源时应该背负的责任与担当。
4.生态保护的关键在于成己成物。在前三集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生态系统的失衡,自然界的动物们面临的一些生存困境。而在第四集《山神归来》中表现出来的是只要人们保护并修复好原本的生态系统,帮助生物们重建完整的食物链,就是在帮助人类本身。除去“山神”东北虎重回山林的故事主线之外,本集也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绘在这个自然生态系统下其他生物的生存状态,比如梅花鹿与野猪在林海茫茫中自由地奔跑,还有花栗鼠啃噬红松的果实和长尾林鸮捕猎的场景,都是在侧面表现这片森林结构的完整。正如导演曾海若所说,“保护它们身上的这种神性,其实也是在唤醒我们自己身上的神性。”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逾越自然的界限等同于逾越人类生存的极限,要将自然视为共同生存的伙伴,而不是一味地索取与侵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秩序与平衡,生命的和谐才能体现出来。
尊重生命、给予空间、化解冲突和互帮互助,这是人在与自然和社会组成一个整体时应尽到的义务。在新时代,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理论范式必须进行转换。个体的人必须作为人、自然和社会这一有机整体中的一环,而不应该将人单独摘出赋予最高价值,只有存在于这一整体中,人类才能作为系统中的一部分出发。在《众神之地》这部作品中,呈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种种问题,同时又给出了对于生态问题的思考。通过生态纪录片这一媒介,全方位、多元化地展现了对于生态治理、解决问题的决心。
四、结语
自然生态纪录片的发展已经有百年之久,起初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呈现视角,后来由于生态美学思潮的兴起和人类环保意识的觉醒,人类中心主义逐渐转向生态整体主义。而生态美学理念主导下的自然生态纪录片所起到的作用正是当代影视剧所应倡导的,那就是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展现对于自然世界的关怀,渗透积极的生态观念。我们现在看到的影像创作者们所拍摄的镜头,都蕴含着他们对大自然的深切关怀,他们在用真情实感描绘大自然的壮美画卷,同时留下深刻的生态哲思呼吁观众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如何在发展人类社会的同时找到与自然生物的共存之道,如何学会平等地看待并尊重大自然的意志,是人类需要思考并落实的问题。《众神之地》向观众展示了生命的伟大与坚韧,也同时提醒人类反思自己并不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掌控者,而是大自然的一员。
作者单位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万书元.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其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4(02).
[2]直树.历时4年打磨,一集封神的国产佳作来了![EB/ OL].(2022-08-09)[2023-02-11].https://view.inews.qq.com/ a/20220809A03MX300.
【編辑:杨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