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的媒介属性、意义空间与伦理价值研究
2023-07-06张亚堃张伟超
张亚堃 张伟超
摘要:在技术叠代加速、社会变化加速、生活节奏加速的加速社会里,以播客为代表的听觉文化再度回归。从信息传播效率来看,声音表意对于时间的需求、数字口语的表达冗余、“低效”的去中心化内容分发机制,使播客成为“加速社会”里的“慢”媒介。从技术伦理视角来看,声音的情感陪伴、线性叙述下的意向完整表达、对传受双方的平等赋权,使播客建构的感官世界与意义空间有助于缓解加速社会带给人们的奴役压力。
关键词:播客 “慢”媒介 感官 媒介赋权
播客的出现并不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2004年,英国媒体便以Podcast(播客)来定义互联网音频,其主要指基于互联网技术,通过服务器托管,利用简易信息聚合技术发布、可供下载或在线收听的音频文件。2004年成立的“糖蒜广播”是最早的中文网页播客。随着spotify、Podcast、喜马拉雅、荔枝FM、小宇宙等内容平台推动,播客成为风靡全球的在线流媒体应用。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6.9亿人。近几年,以播客为代表的听觉文化再度回归。
一、播客:加速社会里的“慢”媒介
哈特穆特·罗萨认为,加速可以定义为时间单位内的数量增加。“加速社会”即现代社会,存在着技术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回顾微博、短视频、算法推荐等媒介与技术发展,单位信息日趋碎片化、多条信息聚集呈现。其背后的技术迭代底层逻辑是通过单位信息所需时间量尽可能减少,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让人们获得尽可能多的内容与感知。与其他现存的主流媒介相比,播客在单位时间上承载的信息数量较少,因此将其界定为“慢媒介”。
1.载体:声音表意所需时间较长。当文本、静态图片、动态影像等多媒体呈现已是信息“标配”,播客仅通过音频录制传播,载体单一,意向表达所需时间较长。对于视觉符号,人们可以“一目十行”,意义解读时间自主性强。相比之下,声音与时间的关系特殊,语音表现在它消失的过程中,声音表意“效率”较低。从留声机到在线流媒体,技术虽已实现将声音存储并赋予形式保存,但无论录制还是播放,时长一直是声音的基本向度。
无线电广播先驱者本雅明意识到声音与时间的这种勾连,“当我通过电台与您交谈时,我感觉自己像是个化学家。我的重量是分钟,我必须非常准确地测量它们:一点这个一点那个,如果最终得出化合物正确的话。”在时间成为社会领域的核心构成要素,人们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播客平均半小时以上的音频时长对听众来说极为“奢侈”,声音表意对时间的依赖给内容生产者与消费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2.意向表达与阐释:数字口语下的冗余。目前中文播客圈主流风格有着南北两派之分,前者偏向“网课”,后者偏向“闲聊”,大多采用对谈、聊天的节目形式。播客采用的这种口语形式,立足交流情景、表达自由散漫,是一种数字媒介与传统口语结合下的数字口语,意向表达与阐述冗余。
沃尔特·翁在《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一书中探讨了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差异,将口语文化分为文字出现之前的原生口语文化与文字出现之后的次生口语文化。原生口语文化具有附加的而不是附属的、聚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冗余等思维和表达特点。传统电台广播、数字媒介里的有声读物、知识付费平台上的内容音频,都是基于“文字和印刷术之上的口语文化”,意义解读基础来源于视觉主导下语言结构的文字空间。为了将意向表达准确、清晰、高效,广播播音员、AI智能语音采用程式化模式,“忠于”文字稿进行播报。
播客的数字口语文化混合了原生口语与次生口语中的表达特点。虽然预设提纲、思维导图之类作辅助,音频中的对谈、聊天却是围绕社交情景中的口头语境展开。节目中谈话者的迟疑、重复、犹豫甚至结巴,如“呃”“呦”“唉”等语气助词等都是思维和言语的伴生物。播客的意向表达具有原生口语文化的冗余特点。
3.传播链条:内容“消费—反馈”下的长周期。主流播客基于简易信息聚合技术(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称RSS),用户订阅的形式进行内容分发。与其他内容平台通常采用的算法推荐相比,RSS技术建立在用户通过对内容的满意程度而选择是否订阅,信息生产者与用户间传播链条的建立周期相对较长。
RSS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消息来源格式规范,用以聚合经常发布更新数据的网站。在用户生产内容和RSS技术主导下的内容生产分发模式中,大量话题多元、内容垂直化的播客音频节目被上传到网络服务器。在泛用型客戶端上,话题是内容分发节点,听众对内容的满意度是传播链条建立的关键。在中文播客世界,PodFest China在《PodFest China 2020中文播客听众与消费调研》报告中提到,72.6%的播客听众会使用泛用型客户端收听播客,58.4%的听众会使用国内音频播放平台收听播客。
二、播客的感官世界与意义空间
“说”与“听”通过声音数字传播,谈话情景跨越时空限制,实现了感官的“延伸”。播客在声音里呈现出的价值、经验、个性、生活样态也给社会带来新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
1.感官世界:个体为中心下的时空伴随。传播具身观念肯定了身体在信息流动与接受过程中的物质论地位,承认了身体观念在意义生产与维系中的基础作用。身体作为知觉的本源,理性所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预先由感官采集,并在感性领域中出现过的。在数字录音、降噪耳机、移动互联终端等技术架构与硬件支持下,播客以声音为媒,打造极具沉浸感的感官世界。
人类的视觉通道可通过闭上双眼或进入睡眠进行遮蔽,耳朵却时刻处于“打开”状态,对于外界声音很难“充耳不闻”。包括英尼斯、麦克卢汉在内的众多学者都讨论过声音的这种以个体为中心、强侵入性的感官偏向。通过听觉的结合作用与人体感官上的通感机制,播客实现了听众的“虚拟在场”。为弥补主播与网络听众间缺乏真实时空的局限,播客“谐星聊天会”在节目里真实模拟出这种互动环路。“谐星聊天会”每期长度50~70分钟,由三到四位脱口秀演员与几十名观众现场一同录制。每期节目主题包括孩子教育、婚姻感情、职场等大众关心的主题。主播与观众之间的人声音色差异是听众可辨识的“第二张脸”,节目录制现场的笑声、鼓掌声、喧哗等声音景观带来了空间尺度感知。
因为不占用视觉等其他感官通道,声音与场景的连接更为紧密。电子媒介打破了物理空间和社会场景的传统关系,电子媒介创造了新的场景,破除了旧的场景。20世纪以来,广播曾是最能适应个体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大众传播媒介。进入数字媒介时代,信息流动与内容消费进一步摆脱场景限制。听众所处的空间与环境、心情、实时状态、生活习惯等因素都成为其选择使用播客的因素。在中文播客收听场景中,乘坐公共交通、休息闲暇时刻、做家务时是收听播客最多的三个场景,陪伴式收听是播客最为常见的使用习惯。
2.数字沙龙:多元阐释与经验分享。微博是众声嘈杂的“广场”,话题导向、更具圈层化特点的播客则是兴趣相投者聚集的“数字沙龙”。众多播客讨论的话题丰富、观点多元,新闻热点、流行文化、个人成长、社会科学等都是主流议题。播客不仅显著突破了传统沙龙对场地、共时性的要求,还在沙龙参与者之外允许了旁观者的存在。
本雅明认为所有杰出的讲故事的人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像爬梯子能手一样在经验的梯子上自由地上下运动。播客“故事FM”“天才捕手”等节目将“讲故事”这门最古老、最匠气的沟通形式在数字空间重现。通过这种经验分享类的播客节目,讲故事者和听众之间实现“经验的同化”。播客“故事FM”通过“用你的声音讲述你的故事”,在五年多的时间里记录了600多个个体的平凡故事。在访谈类播客“天才捕手”节目中,职业陪诊员、宠物墓碑师、120调度员、入殓师等小众职业从业者分享着自己的职业故事与传奇经历。
三、播客在加速社会中的伦理价值
罗萨将“异化”定义为一种状态,“主体一方面可以不受到其他行动者或外在要素的逼迫……以此来追求主体自己的目标或实现自己想实践的事,但另一方面主体却不‘真的想这么做或赞同这种做法。”视觉符号滥觞带来的身心疲惫、碎片化表征造成的意义缺失、流量逻辑对于社会实践的“压迫”,伴随媒介深度内嵌到日常生活,社会也进入到经由传播逻辑重构的历史进程中。通过声音带来的情感陪伴、线性表述以及在传播权力上的平等赋权,播客有助于缓解加速社会带给人们的压力。
1.以声传情:声音里的“准社会陪伴”。声音不仅是观念与知识的载体,也承担着情绪与情感的传递。语音、语调往往能带给聆听者文字符号无法给予的虚拟社会临场感,情绪感染与情感共振。通过经年累月的声音陪伴,听众对主播产生了信任与认同,建立了“准社会关系”。
除了语音中的情绪流动,播客节目中的口语词始于人体内部,使人能够互相展示意识分明的内部人格,使人组成关系密切的群体。方言作为地域共同体的典型标志,往往也会形成精神共同体,在相同意义上相互影响、彼此协调。诸如沪语播客“上海闲话”等方言播客既是地域圈层听众认同的节点,也是乡音未改的异乡人精神上与故土情感的连接纽带。
2.“冷媒介”:认知连续与意向完整表达。不同于短视频、社交平台上“碎片化”的内容呈现,播客中的语音表意抽象性及线性讲述更符合人作为主体的认知连续性要求与意向完整表达。随着社会步入本雅明口中的“体验丰富,经验匮乏”时代,媒介内容表征及呈现数量的加速,受众感官阈值不断提高。短视频、微博等内容平台上,视觉符号以非结构性的次序,短文本、去历史、去语境的方式涌现。信息流动加速没有上限,人们大脑的感知、处理刺激的能力却有着生物体“自然的速度极限”,两者间的不同步令人倦怠。
相比之下,播客对谈既有“移情的”“参与式”“情景式”等原生口语特点,易于听众理解并产生共情。同时,这种对谈也具有次生口语的文化特点,以“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述方式,内容先后次序之间的结构性设计,帮助观点实现完整、系统和深入的表达。听众收听播客是调动自身原有知识对音频内容中经验、观点认知、辨识、理解的过程。
在播客这种听觉主导下的媒介中,意向借助语音这种抽象的象征符号传播,解读与阐述需听眾更多的联想参与。“冷媒介与热媒介”理论认为,媒介根据其清晰度高低,需要受众参与联想的多少不同可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这种区分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播客属于“冷媒介”,它具有结构性设计的线性表述方式以及语音表意里的抽象性将助于培养具有批判能力的听众。在中文播客受众分布中,88.5%的听众年龄在35岁以下,86.4%的听众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3.传播赋权:去中心带来平等发声。人作为意识的存在,传播是人的基本属性与需求。加速社会里,技术对文化生活的覆盖造成流量逻辑对社会交往实践的深度影响。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平台上,话题以“在场—缺席”的二元模式出现,时常出现内容生产消费对热点话题的暂时性“依附”。
在播客基于RSS技术的“去中心”内容分享机制中,传受双方被平等赋权,媒介作为“工具”处于相对隐秘状态。音频的“聆听—讲述”源自于“听—说”双方情感、认知需求,意义与情绪流动建立在认同与信任基础之上。相比算法主导的内容平台,播客节目话题、传播与接收动机都较少受到算法权力的隐形规约。
除谈论热点话题的播客外,在小宇宙应用上出现了屏蔽外部规则、算法、评价,内容从个人智识生活、兴趣爱好出发的播客。播客“姜思达”在每期30分钟左右时长的节目中,无配乐剪辑,没有简介。播客“迟早更新”每期节目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的混沌关系,不定时更新。没有镜头“凝视”与算法“压迫”,播客主播对音频发布后产生的“社会化自我”忧虑相对较少,节目中“交流的意愿”强于“表演的欲望”。在声音的时空陪伴下,一个个“无用”但有趣的话题无形中化解了社会加速带来的焦虑。
四、结语
播客复兴是听觉文化的回归,也是对“加速社会”的一种回应。媒介作为创造、修改和改造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功能。作为口语传播形态与听觉文化中在数字媒介时代的典型代表,通过对人们情感共振、经验同化与价值认同的深度影响,播客有助于缓解“加速社会”所造成的经验失效与文化传承两者之间的张力。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德]哈尔特穆特·罗萨.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德]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3][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
[5][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韩]康在镐.本雅明论媒介[M].孙一洲,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7]刘威,王碧晨.流量社会: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形态[J].浙江社会科学,2021(08).
[8]夏德元,周伟峰.播客:新型口语传播形态的发展与听觉文化的回归[J].文化艺术研究,2022(02).
[9]李俊岭,吴佳妮.“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从本雅明的广播实践理解播客[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1(01).
【编辑:杨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