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项目式+以赛促学”多元教学实践
2023-07-04龚宇巍
摘 要: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教学模式之一。从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优化。因此,文章以工程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特点、培养目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现状和问题,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综合运用能力,形成了“线上线下+项目式+以赛促学”多元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线上线下;项目式;以赛促学;多元教学;施工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1-0065-04
作者简介:龚宇巍(1996—),女,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教学。
2019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要“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发挥在线教育优势”等。这意味教学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止,在信息化技术浪潮推动下教学改革应有新的发展道路。
研究表明,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改革探索应从多维立体化教学视角出发,如丰富完善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活动,重视施工现场教学,注重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等[1]。此外,应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等教学目的融入教学设计中,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2]。在课程教学中除了完成知识教授,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等[3]。因此,针对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除了在线下教学中采用板书加多媒体的手段,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完成知识传授外,还应建立线上师生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网络课程等丰富学习资源[4]。基于以上目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应运而生。但在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仍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特别是针对具体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进行问题解决和教学模式优化十分有必要。基于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的特点、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将项目式教学融入课程,形成“线上线下+项目式+以赛促学”多元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相关经验可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变革提供参考。
一、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特点及培养目标
该课程主要是面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政策性、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运用、研究能力的重要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支撑性作用。这门课程与前期的一些专业基础课相关度高,涉及的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知识点多,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整合知识的基本能力,能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施工组织问题,完成合理的进度计划编制及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形成系统的管理思维,成为满足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建筑行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将超星平台、中国慕课网、云课堂等线上平台与线下教师授课相结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线上线下融合不足
对于学生来说,线上学习无人监督,许多学生仅仅是图完成任务;并且线上的学习环境和交流氛围难以营造,学生在线学习时产生问题也没办法立刻得到解决,随着时间推移,学生可能就丧失了对该问题的兴趣,导致学生难以将线上学习成果融入线下学习当中。而教师在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堂课的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对应性,忽视线上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效果,使得线上与线下教学分离。
(二)教学过程忽略社会需求
施工组织设计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一体的课程,旨在培养行业、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但现实却是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对人才能力、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课程学习中乃至课程学习完后对自己毕业后如何匹配企业、匹配社会的认知模糊。从教学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标都是通过考试,这样的认知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社会需求信息传递的忽视息息相关。这门课理论文字和计算颇多,对于计算部分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往往苦于教学课时短,难以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之余加入课程思政,教学和育人不能并齐,导致部分教师不得已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社会需求方面的教育。
(三)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
课堂上以教师讲知识为主导的教学现象在该课程中仍普遍,而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在大多数学生自主性、控制力较差,而且个性较强,学习有情绪化表现,课堂上可能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积极对待,特别是在学习施工组织相关原理性知识时,学生顿感疲惫,难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四)学生线上自主性差
通过对本校工程管理专业4个班级120个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不高,仅33.3%的学生会经常在课前或课后观看线上学习资源,51.7%的學生在课堂上没听懂的情况下会观看线上学习资源,15%的学生不会或不知道观看相关的线上资源。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学生不喜欢课程,而是其课后没办法很好地约束自己,自律性较差,加上没有足够的驱动力,学生难以自主参与到线上学习中。仅靠课堂上的时间快速接受知识,课后又缺乏对知识的回顾和思考,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速度过快,一周过后,再问起上次课程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就印象模糊,甚至毫无印象。
三、“线上线下+项目式+以赛促学”多元教学模式
目前教学改革方式多种多样,各有千秋。但受专业性质、学生水平、知识积累程度、课程内容及体系等多方面限制,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以上组织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本研究对原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优化,以学生为中心,融入项目式教学和以赛促学的方法。整体设计思路如表1所示。
(一)线下基本知识传递
改变传统单一的“师讲生听”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知识点匹配合适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节。在绪论部分引入优秀的工程建造案例,最好是学生知悉或优秀的工程,比如上海中心大厦,让学生知道任何平地而起的工程都离不开专业的施工组织与管理,明确本课程的重要性,也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第二、三、四章涉及施工组织原理和计算,是施工组织的重要理论知识,要求学生记忆并理解,因此可采用课前回顾旧知识,引导、讲授学习新知识和练习、应用知识的模式,针对专业术语和计算公式,强调理解性记忆,理解了才能去思考去运用与研究。第五、六、七章以文字性知识例如标准规范等为主,单靠教师讲授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可采用回顾、引导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翻转课堂模式,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相关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调动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是个重要问题,解决方法可从制订规则和温故而知新两方面着手。当规则缺乏时,人往往懒散、不在意,因此采用“惩奖共行”的制度模式,设立课程活动参与中的主动与被动的标准,主动参与加分,被动参与不加分,学生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分数都是很看重的,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分数是硬货通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温故而知新,任何知识都不是一遍就可以印象深刻的,需要不断温习,这里的温故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记忆,而是要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和延伸,创造一些新的知识,通过课前回顾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进专业知识体系的建立。
(二)巧用线上学习资源
信息化时代,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基本工具,正确引导学生对手机的应用,往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积极性。本课程利用线上平台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中对话”,巧用线上学习资源与线下融合教学,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移动化、个性化的全面学习环境。线上平台主要为超星平台,选择该平台原因如下:1. 便利。学生可以用手机端随时完成相关任务并且获得分数,还能查看自己目前的分数,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2. 资源丰富灵活。教师可以利用平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包括学习方法、目标、重难点、课程视频、课件、拓展阅读、作业、课程任务等,学生想学就可以进去查找自己所需,网络课程完成预习、复习、拓展、讨论、答疑解惑等。线上平台的加入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课程难以植入思政元素的问题,通过在线上平台提前上传与知识点相关的案例或视频,比如超级工程、火神山、雷神山、建筑信息模型(BIM)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案例、施工质量管理案例、施工环境管理案例等,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科技报国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3. 数据化。超星平台可以生成课堂报告,统计出学生的学情和成绩。
线上教学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一是要注意分解上传学习资源,尽量保证与每堂课的内容相对应,方便学生课前课后浏览与学习,如果资源与课程内容不匹配,可能会增加学生线上学习的负担。在挑选学习资源时可以融入该专业职业证书考试相关知识内容,如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考试中需要掌握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相关的知识点,因为职业证书考取也是学生非常重视的一点。二是超星平台的应用。学生总成绩有一半的分数都将在这个平台上获得,学生自然比较重视。三是要充分引起学生兴趣,让学习变得轻松,不能单纯为了完成任务才参与进来,线上环节的设置尤为重要。除了常规的慕课内容、课件分享、课堂互动、作业发布等功能应用外,还要重视话题讨论的应用。教师会在平台上发布一些帖子,以课程相关的具有思考或探讨性的内容为主,也可适当发布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或者生活方面的帖子,不但学生可以通过回帖加分,教师也可以根据回帖的内容或被点赞排名等不同方式给予学生加分。很多学生形成习惯后,也会主动发帖,分享知识的总结归纳以及学习方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以实际项目驱动知识的运用
从大多数学生就业情况看,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够很好地与实际社会接轨,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探索与应用。课程知识都是成体系的,学生能否将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贯穿建立起来,是衡量学生对本课程理解程度标准之一,而学生一旦能够将整个体系摸清楚并运用起来,将是一个质的升华。这期间需要教师提供一个平台或者背景,将工程实际问题拿到课堂来讨论。因此本门课程针对这种情况,采用项目式教学法,通过校企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行小组任务化设计,保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5]。起初跟传统课程设计一样,在期末以一次大任务形式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但是实践证明,学生到了期末,前面的知识已然生疏,不能达到最初预期的综合应用的效果。为此,教师做了部分调整,要求学生以实际工程为背景,4~5人小组为单位,完成部分知识点学习后,对应完成该阶段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任务,如学完网络计划技术后,学生就可相应编制实际工程的网络进度计划,及时运用所学知识,使学生将知识运用方法掌握牢固。
(四)以赛促学
第二课堂能够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人文素养,该课程在学期末会组织以“工期优化”为主题的学科竞赛,作为第二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对第二课堂的参与度,可设置一些激励措施,一是进入决赛环节的小组可获得课程额外加分;二是参与比赛的小组均可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三是比赛第一名未来有机会获得就业推荐。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报名参赛的学生队伍数量远超计划数量。通过组织学科竞赛不仅让学生将本课程学得更加深入、系统,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给了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展现自我的平台。本学科竞赛的設计环节相对简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积极学习的信心。
四、结语
“线上线下+项目式+以赛促学”多元教学模式是考虑工程专业学生主体地位、“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化。针对不同章节内容匹配合适的线下教学方法,完善线上学习资源,并与线下内容对应,融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通过制订“惩奖共行”的制度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参与度和主动性;以结果为导向,从社会需求出发,采用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制订课程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学科竞赛实现第二课堂教学。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线上线下+项目式+以赛促学”多元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实现应用型工程类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熊群英. 施工组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多维立体化教学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40-142.
[2] 冯改荣. 基于OBE理念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2):186-187.
[3] 翟颖. TBL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训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20(18):132-133.
[4] 刘蝶,包毅豪,徐梦蝶,等. 基于“互联网+”的《施工组织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评价研究[J]. 砖瓦,2021(09):217-218.
[5] 蒋琳.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J]. 房地产世界,2021(14):22-24.
(荐稿人:江文,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