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引导,助力幼小衔接期儿童入学适应

2023-06-11谢芳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17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班级管理

谢芳丽

摘要: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任务。适逢“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一年级儿童的入学适应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列举了两名不同家庭背景的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案例,从指导家庭教育、建立亲密师生关系、建立规则意识、自信心培养四个方面,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践,阐述了在幼小衔接期儿童入学适应性教育方面可以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并结合案例给出了教育思考。

关键词:入学适应;幼小衔接;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3)17-0066-02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小学一年级重要的教育任务,小学应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发展规律,主动加强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积极探索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小学生活。”适逢“双减”政策落地实施,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入学适应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帮助孩子顺利适应新环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这些都是作为班主任的我需要直面的问题。

二、两个案例

(一)案例一:打伤人仍无所畏惧的“小公主”

作为家中几代人中唯一的“小公主”,独生女留守儿童瞳瞳(化名)在家庭中享受着众星拱月般的呵护。通过家访及与瞳瞳幼儿园老师的交流、沟通,我了解到:幼儿园时期,瞳瞳是园里的“名人”——多次因打伤同园小朋友而被请家长,老师跟瞳瞳爷爷沟通很多次,也没什么效果。一说起瞳瞳,幼儿园的老师仍是心有余悸。果然,开学不到一周,就有同学“尝到”了瞳瞳的厉害,但她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

(二)案例二:远离集体的“游离”男孩

泽泽(化名)来自二孩家庭,跟着爸妈一起生活。抱着“大号练废,再练小号”的期待,泽泽妈很小就开始训练泽泽写字、做算术题、背诗……就是不能跟小朋友玩耍。开学第一周,我发现,泽泽从来不跟人玩耍,跟他说话也极少有反应——整个人“游离”在集体之外。

以上两例反映的是适龄儿童进入小学极易出现的入学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违反纪律,同伴关系紧张。作为施教者,教师应从爱的角度出发,看到问题背后儿童的需求,多给予爱的关怀,促进积极能量的流动,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困难期。

三、教育措施

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芬芳,每一个特殊的孩子都是很好的教育科研对象。应用有效的教育方法,针对性地在生活、学习和心理上作出积极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入学适应危机,是我们的责任。为此,我从以下两方面采取了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一)架起同育的桥梁

两个案例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但不管放纵还是严厉,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危害。为使瞳瞳和泽泽能拥有一个好的教养环境,作为班主任的我,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和家访,积极和家长交流,了解他们在家的生活状况,与家长共同分析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达成共识。同时通过召开家长会,分享学生在校活动情况,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和个人记录的班级小故事推介做好“摆渡者”,引导家庭教育的“度”往宽严并济的“大路”上走,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同心圆”。

(二)多给予鼓励与陪伴

“相容效应”告诉我们,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这个班级。关爱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促进班级文化的快速建立。

营造温馨、积极的集体环境,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与陪伴中学习、生活,体会老师的慈与爱,是消除幼小衔接期儿童焦虑、紧张等情绪的有力武器。为使瞳瞳和泽泽尽快学会与人相处,每天我都站在教室门口,微笑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主动跟两个孩子问好和聊天,逐步与他们结交成朋友,让他们从喜欢老师开始,喜欢周围的一切;从和老师的交往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

(三)教师做到鼓励和限定

鼓励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让儿童接受边界和规则,是幼小衔接期儿童环境适应的必备条件。

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集体规则,我将命令式改为契约式,和瞳瞳共同商定对于打人行为的惩罚措施——扣除当天的与老师聊天和上课优先发言机会;和泽泽约定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的奖励措施——积分累计兑换奖励。科学有效的方法离不开坚定的执行,当老师做到表情和善、态度坚定,集体规则顺利得到执行。

(四)教师当好组织者

特殊时期的儿童教育,是对教师教育能力的考验,需要教师当好组织者——参与但不包办,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瞳瞳的手工做得好,给她机会做小老师教其他同学;泽泽算术题做得快又对,请他去教一些做得慢的同学……当好组织者,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儿童去尝试和交往,只要“我可以、我能行”的种子深植在孩子心底,自信的根自然就生長了。

四、案例感悟

做好幼小衔接期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总的来说,就是要关注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通过正面的肯定和鼓励,支持儿童不断获得积极的入学体验,促进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一)“看见”儿童的需求,温柔地接住焦虑

处于幼小衔接期的孩子们,面对新环境、新要求时必然会产生焦虑情绪。在他们迷茫、艰难的时光里,教师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的容器,温柔而精准地接住他们的焦虑,“看见”他们内心对融入新环境的期待和需求,包裹住他们的紧张、害怕。

(二)抱持儿童的情感,轻轻地助推内驱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火花,渴望能在集体中发光发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抱持他们这份情感,而后轻轻地助推,唤醒他们的内在驱动力,让积极的内在自我力量得到滋养和生长。

(三)移接儿童的“冥顽”,静静地等待花期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对于“冥顽”的孩子,教师应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歧视,不放弃,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静静等待他的花期,也许他会比你期待的还要优秀。开学两个月以后,瞳瞳因为手工精湛、做操动作标准,收获了大批的“粉丝”;泽泽由于上课发言积极、作业书写规范,被周围的同学评为“数学之星”。

教育是师生两个人共同的舞蹈,在引导幼小衔接期儿童适应小学新环境的道路上,教师要做的就是以爱为出发点,积极寻求各种科学的方法,让爱的能量在这个时期得以充斥和流动。

编辑/张国宪 终校/石 雪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班级管理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