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积极心理学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

2023-06-09柯青青

南北桥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校食堂积极心理学新形势

柯青青

[摘 要]在新形势下,高校食堂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创新风险和人员管理挑战,如何幫助员工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逐渐成为后勤管理工作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新形势下的高校食堂管理现状出发,分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食堂管理应用中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旨在帮助高校食堂管理者培养员工的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推动高校食堂管理应和师生的需求,构建高校后勤育人模式。

[关键词]新形势; 积极心理学;高校食堂;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

1 新形势下高校食堂的管理现状

在新形势下,国家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全面提高,市场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2020年2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中提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把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服务防控大局。作为服务在校师生的高校食堂面临着严峻的创新风险和人员管理挑战。新形势下的高校食堂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食堂员工焦虑和危机感加剧

随着社会局势的不断变化及市场经济的不稳定性,对高校食堂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高校食堂员工普遍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他们的服务对象又是文化水平较高且需求多样化的年轻知识分子,该类人群对服务的期望值往往较高,这无疑给高校食堂的管理和经营增加了难度。加上各地对食品安全的打击力度逐渐加强,特别是在高等院校领域,这使得员工对新形势下来自各级的各种食品安全检查产生焦虑和危机,甚至产生强烈的抵触感。

1.2 组织激励机制不科学

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经营者在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停留在制度和考核层面,奖罚措施的比例不当,使得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较低。在日常检查中仅仅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学校的要求直接运用到食堂管理中,未能充分考虑将硬性化要求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刚柔并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员工长期稳定的管理,使得员工缺乏工作热情,负面情绪也逐渐增长。例如,在面临市场监督局或者高校后勤负责人的抽查中,如在现场发现问题,直接当面指出错误并开罚单,未考虑在检查后进行总结,这使得营业窗口负责人难以接受,并出现抵触的情绪。在组织的激励机制中,容易形成“重视工作要求的完成、轻视员工内在”的精神奖励。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更应该重视员工自身培训和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高高校食堂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的责任感,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比如,高校食堂管理者在规划经营管理方案时,未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经营发展相结合,未做到为员工提供分阶段的理论或实践培训,未关注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1.3 团队合作意识薄弱

虽然很多企业都在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展关于团建的活动,但是在实际的奖励中并没有体现集体协作的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部门或者团队都是一种消极打压,逐渐让员工形成个人利益第一的氛围。在高校食堂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在公平竞争的比赛中还是在日常食品安全检查中,食堂经营者往往忽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突出对员工的个人奖励,无形中形成“功利主义”意识。为了追求企业的奖励,重视利益而忽视集体的作用,员工之间缺乏相互协作的动力,未能按照同一个目标进行建设和管理,使员工感到不被尊重,在工作中的幸福感逐渐降低。

2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意义

自马丁·塞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理论以来,社会上掀起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潮[1]。主要研究围绕情感体验、人格特质、社会组织系统展开讨论,提出PERMA的五要素,即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积极心理学已被应用到社会各大领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食堂管理是经营者和后勤管理者所面临的困境之一,使员工和管理者的焦虑感和危机感增强。而积极心理学提倡员工幸福快乐地工作,互相欣赏和共同进步,这些研究成果为高校食堂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2.1 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从研究人自身的积极、优秀的因素入手,关注每个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品质和美德,然后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一切现象,不断地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由此而获得幸福的生活。在疫情防控期间,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高校食堂管理中,以关注员工的积极心理品质为主导,开发员工的积极情感体验,将高校食堂的总体目标与员工之间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发掘食堂员工的积极人格与积极情绪,让他们愉悦地投入市场监督要求的规范化操作,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提升幸福感,与企业形成隐形的积极心理契约,进而全员共同努力,推动企业长远而稳定的发展。

2.2 有利于创新食堂管理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倡 “全面推进幸福企业建设”下,企业更应承担起挖掘员工的积极品质、提升员工幸福感的责任,坚持以员工为主导的理念来培育员工的积极人格特质,提高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添砖加瓦,在食堂管理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理论优势,在管理激励机制中充分挖掘员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引导员工在工作中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将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推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将员工的价值与高校食堂的发展有利结合。

2.3 有利于提升员工忠诚度,促进高校食堂长远稳定的发展

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组织环境中是目前组织心理学研究的重点。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表示,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企业组织有利于员工个体积极品质与积极情绪的培养[2]。在高校食堂管理模式中引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助于高校食堂经营者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是高校食堂提升竞争力与软实力的具体表现。所以,以员工需求为出发点的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将有效转变食堂员工内心认知模式的转变,进而提升对岗位的认同感、组织的忠诚度和工作的愉悦感,充分增加食堂内部的员工凝聚力。

3 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心理学在高校食堂管理中的应用途径

3.1 轉变高校食堂管理思维,营造积极快乐的工作氛围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者的运筹帷幄和总体布局,管理者需要学习积极心理学理论,转变以往刚性化管理,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积极心理学倡导企业管理者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积极品质,发掘员工潜在的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3]。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被上司或者崇拜的人鼓励并赞美时,员工的积极情绪会增加工作上的投入,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大地发挥价值。所以管理者要做到人性化管理,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关心体谅员工。食堂管理者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管理。每个人都有自身的闪光点,都希望得到上司或者权威人士的表扬和赞美,管理者应改变对完美主义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学会欣赏员工,使其认为努力是有价值体现的,增强愉悦感。例如,突发检查的时候保持适中的语速,避免训导式的催促。②从工作环境入手,培养员工积极情绪。在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对后厨进行美化布置,张贴令人愉悦的标语,定期对食堂的设备进行维修,摆放花卉绿植,从细节着手,增强员工的积极心理感受。③在餐饮文化建设中融入积极因素。所谓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将小部分企业员工的积极品质扩散到整个企业当中,以少带多,形成积极的企业心理特征。食堂管理者应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活动,增强员工与管理者的信任,通过集体活动加强组织的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为员工提供心理疏导,使员工的负面情绪及时得到宣泄,保持积极的情绪投入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2 明确食堂管理目标,重塑员工的希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在某个活动中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促使活动的目标更容易达成,或者在活动效益更好的基础上很好地激发出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期望值与目标效价相乘等于激发的力量。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稳定性从某种程度上加强了高校食堂员工对食品安全检查的焦虑,在面临每次突击检查后的种种问题显得手足无措,对规范化的操作又缺乏系统的学习,从而逐渐丧失信心。明确的目标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步,而充满希望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才能使员工充满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愉悦感、幸福感和自我决定等因素,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食堂管理中,管理者首先应确立科学的企业发展目标,并分解目标至各个部门,为员工制定合理有效的目标,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每个员工确立的目标能与食堂管理目标的实现相结合,全食堂上下齐心,共同应对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共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若高校食堂不从员工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尊重员工的意愿,则与企业的目标渐行渐远。

3.3 创新激励过程,培养员工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在于个体积极情绪的调动和维持,个体的积极情绪及体验有助于个体主观意识的积极,充分调动自身潜力[4]。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到激励过程中,将会打破以往物质性激励的模式,能够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员工,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运用积极心理学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之前,需对员工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让员工在真正意义上有愉悦感和幸福感。管理者应对员工的生活、婚姻、价值观、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研,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丰富激励制度的内容,提升激励机制的有效性。管理者要善于利用积极心理学知识找准与员工交流的契机,利用每年的员工满意度调查,深入员工内部了解,特别是在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方面,食堂员工应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敢于说出内心的想法,为食堂目前的管理工作建言献策。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间,评优评先过程奖励中,可以邀请家人共同见证;每年的年中和年终总结时,认真分析员工对职位晋升、培训的机会及增加福利的需求等,从细节上关心员工,给予员工发展空间,信任员工为食堂的发展做贡献。

3.4 关注和引导高校食堂经营管理者的幸福感

高校食堂管理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表现,若想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幸福感,需要从经营者自身出发。经营者应该学习并使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将积极品质的培养纳入员工心理建设,注重整个企业管理层级的人文关怀和领导干部自身心理健康建设,尊重各部门员工的个性特征和基本诉求,从而增强员工的主动性与忠诚度。从心理学上来说,情绪具有较大的感染性,员工在积极向上的组织领导下会感受到温暖与愉悦,并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价值[5],所以在高校食堂经营中,需强调充分挖掘员工的优势,将乐观、自豪、愉悦与利他主义的积极品质纳入高校食堂管理和系统中,提升高校食堂经营团队的向心力。当面临来自外界的压力时,高校食堂的经营者学会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当前的形势,并能理性地指导员工做出判断,给予员工极大的安全感,逐渐形成高涨的工作热情。关注与提升组织管理者的幸福感,有利于员工在积极的氛围中培养自身的积极情绪与积极品质,从而促进整个团队的积极发展。

4 小结

在新形势下,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再次提高,而高校食堂服务于广大师生,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责任,这对高校食堂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高校食堂管理面临着员工心理焦虑加剧、激励机制停留在物质层面及团队合作意识淡薄,使得食堂的核心竞争力下降。而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强调人的创造性、幸福感和愉悦感,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融入食堂管理理念中,营造积极的氛围,创新激励机制,培养积极人格,让员工的目标与达成促进食堂管理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共同促进高校食堂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倩,林娜,李振微. 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 心理月刊,2021,16(23):235-237.

[2]李金鑫,郭秀兰.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创新[J]. 中国市场,2019(13):94-95.

[3]高丽.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组织员工激励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13(23):38-39.

[4]金莹. 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石化,2008(4):48-49

[5]张艳,王妍. 幸福心理学[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高校食堂积极心理学新形势
高校食堂成本控制问题与实施策略分析
浅析高校食堂的管理与发展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餐桌广告在中国矿业大学食堂推广投放调查研究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