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10-19贺光明
贺光明
[摘 要]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我国企业对管理空前重视。“管理心理学”课程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的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在“管理心理学”教学上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促进我国的企业转型和经济持续发展。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侧重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转变,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教学方法更加多元而且为学生所接受和欢迎、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提高我国高校的管理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管理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208
1 “管理心理学”学科概况及教学现状
“管理心理学”是高等院校中经济与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中的一门课程,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建立在“人性假设”之上,以心理学理论为中心,以组织管理中的案例和实际管理经验为载体,对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的单一死板,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二是教学内容陈旧、针对性差,有悖于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三是课程考核方式不够科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现代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使得企业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在新形势之下,我国的各行各业对现代管理人才的需要大大增加。因此,“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应以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能力的人才为导向。笔者认为,要在高等院校中推进“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层面的改革。
2.1 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管理心理学”课程研究的是在组织管理的场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所以其教学内容需要在组织管理实际和心理学理论之间取得平衡。目前,我国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却往往出现失衡现象,这种失衡现象是过于重视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强调以心理学为中心而忽视了管理学案例作为心理学理论的载体的作用。这种情况对于学生在实际工作和企业过程中运用管理心理学是不利的,导致学生清楚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却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中去。因此,需要对“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内容结构进行改革,提高管理学案例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应围绕管理学案例与现代管理中的前沿研究成果和企业界发展新动态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与经济和社会实际发展方向相适应。
2.2 教学方法多元化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较高实用性的学科,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其理论体系,还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管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活动,以实现学以致用。而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很多时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古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变得很低,容易走神开小差,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反之,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多元,学生就容易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基于课程自身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考录,“管理心理学”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上,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化、理论化的格局,充分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视频、音频等现代化网络和信息教学工具,倾向于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多元化、新颖化和现代化。
2.3 考核方式更加科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对学生考核体系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优化,主要通过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等取得不错的改革成果。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学理念和考核方法的惯性,高校学生考核体系改革的阻力和困难仍然不少,仍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管理心理学”课程在考核方式上,针对课程的考试,应该在考试试题中大幅度增加管理学案例,并确立通过以管理学案例为中心考核学生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管理学问题的考试模式。在平时的考核中,应加大学生课堂参与和实践能力在平时成绩的比例,达到以成绩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探讨出更加科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实际能力。
3 “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基于以上的改革方向,在高校中实施“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笔者预期能够实现以下教学效果。
3.1 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在教师的简单教学之下,他们能较容易地掌握“管理心理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但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转化,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上,则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做到。通过对“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工具和手段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通过科学的考核体系对教学成果和学生实际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在这样的一套改革方案之下,学生能够逐渐把管理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管理问题解决上面。学会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践矛盾的成因,透过现象看清楚本质,使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3.2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有效激发
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他们有着各自的鲜明个性,他们的生活经历、兴趣特长以及学习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多元化并发展学生的鲜明个性。在多元化环境中,学生的兴趣、阅历和差异等都能够得到尊重和鼓励,学生的鲜明个性受到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逐渐把自身的特点融入到学习中去,这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十分有利。
3.3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能够在他们走进社会后持续地进行终身学习,能够构造并且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依靠一定的先天条件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十分依赖,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较低。通过对“管理心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多元的教学方式以及贴近学生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科学的考核方式,则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通过提升学习能力和不断地学习来获取真实有用的知识。
4 结 论
综上所述,可见“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现实迫切性,高校需要重视并积极切实推行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出更为科学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围绕培养实用性人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为改革的实施探明前路,使学生真切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芳.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姜华,孙新宇.研究性合作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分析——以本科生 “管理心理学”课程改革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