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需求的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探索

2023-05-30张学敏冯仁宝姜泰

关键词:实践教育研究生

张学敏 冯仁宝 姜泰

摘要:文章针对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重视程度低、实践环节落实难以及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等问题,对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进行探索,并基于产业需求和实际应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建牵引驱动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互动型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用一体、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以促成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途径,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引领、科技示范协同发展。关键词:涉农工科;研究生;实践教育;产业需求;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41-03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1],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来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2]。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面向农业机械及相关产业需求,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参与农业工程领域相关的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管理规划与推广应用等工作,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应用和转型升级[3],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學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专业实践是最重要的培养环节[4]。但现阶段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知定位不尽合理,忽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存在科学研究针对性、探究性和服务性不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程度不够等问题[5],导致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产业需求相矛盾,实践教育亟待创新与加强[6]。

笔者基于中国农业大学涉农工程类硕士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对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进行探索[7],全面调研和分析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对接研究生人才培养,并依托北京市平谷区农业机械产业协会,建立产学研用一体的涉农工科工程硕士实践基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建牵引驱动人才培养机制,搭建互动型校企合作模式,设立基地管理办法和利益分配机制,实现科技创新、技术发明、学生培养与生产运用有机联动,服务当地涉农产业发展,促进农业机械及相关产业技术进步,保障实践基地的长效发展。

一、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现状与问题

涉农工科是一门重视技术应用的学科,强调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研究生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培养。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离不开实践教育,参加基地实习是提升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有效形式。现阶段,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不被重视,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培养模式单一,认知定位不合理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农机行业等相关领域对涉农工科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现阶段,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多停留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简单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思路和措施,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划和目标,重视校内理论教学,轻视专业实践教育,没有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学生实践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且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轨,知识更新换代不及时,产业发展痛点和技术难点把握不足,人才培养的认知定位与市场实际需要存在偏差,不适应农业机械产业转型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导致农业机械及其相关行业面临人才紧缺的发展瓶颈。

(二)校企合作不够,实践环节落实难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解决校内因环境、场地、经费等方面限制而无法开展形式多样实践教学的问题,结合企业需要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实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目前,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少长期稳定、良好互动的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往往以参观了解为主,难以深入实际,且实践过程缺乏专业的指导和有效的管理办法,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发挥,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足,难以真正融入生产一线参与样机试制与研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企业面临的技术需求未得到解决,实践育人效果不显著。

(三)社会服务不足,成果转化缓慢

农业是扎根土地的行业,涉农工科是实践科学,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紧扣农业生产实际,服务区域农业经济和产业发展。现阶段,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校内培养为主,远离农业生产一线,缺乏实际生产经验,不能及时了解掌握产业动态、企业需求和农民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感不强,引领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责任感不足,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课题研究存在孤立、片面、滞后的问题,难以解决农业机械及相关产业中面临的实际难题,实用性、服务性和探究性不强,成果转化困难,难以落地应用,造成资源浪费,不能满足农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对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不足。

二、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的构建

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育对场地、环境等因素要求较高。校内因空间、场地、资源等限制,无法组织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而农机企业有完备的研发、制造和试验体系,通过校企横向合作,依托企业资源共建实践基地能够弥补校内教学的不足之处,促成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培养新模式,结合产业需求和实际需要,合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学生以产业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增长其实践与创新能力。

(一)确立涉农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用以满足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的实际工作需要。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向农业产业需求,服务区域农业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培养具有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合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良好,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或管理工作,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中国农业大学针对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问题,开展一系列实践模式探索和改革,最终确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及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科技兴农、育人知农、产业兴农”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依托企业资源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方便学生进行丰富的专业实践,直接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农机与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知农爱农人才,解决农机产业人才储备不足的实际问题,实现高校涉农工科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农机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科技服务。

(二)创建牵引驱动人才培养机制

牵引驱动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校内外双导师联合指导,与企业、行业及协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以产业需要对接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将企业、行业及协会的实际研发需求作为学生研究课题,驱动学生发挥个人能动性,积极创新,勇于尝试,独立研发制造相关设备,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现实问题,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实现自我评价,对产业形势进行合理判断,获悉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树立正确择业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校内导师统筹安排学生实践与科研活动,提供理论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对学生实践环节的指导,校内外双导师实现研究生培养全程无缝衔接,共同督促指导学生成长成才。校外导师由合作社带头人、农艺专家和企业工程师等组成,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与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在课题研究、样机试制、田间试验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作为学生、企业、导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协调调动各方资源保障学生顺利进行基地实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发现企业的技术需要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认识与应用。

(三)搭建互动型校企合作新模式

中小农机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受制于企业规模、综合实力、地理位置和核心技术缺失等因素,存在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市场竞争力不足、抵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通过与高校合作有助于依托高校资源,吸引招揽优秀人才,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速度,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生产经营水平、产品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围绕当地涉农产业痛点、难点问题和企业的技术需要,依托国家和地方农机产业协会,与中小农机企业构建互动型合作关系,创建实践基地,结合各自需要,开展横向合作,实现资源整合,合作育人。企业提出需求,高校以此开展研究,教师提供想法和方案,研究生进行技术落地。学生前往企业开展生产实际调研、装备开发和样机试制,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原料和食宿等条件,配备技术人员进行全程指导与服务,保障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样机设计,实际参与加工试制和田间实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空间,真正实现实践育人,同时学生能将企业的最新问题反馈给导师,促进教师进步。互动型校企合作模式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锻炼,学校得到发展,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三、产学研用的实践基地建设及长效机制研究

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样机试制、课题研究的重要场所,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国农业大学涉农工科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围绕当地涉农产业难点问题和企业的技术需要,建设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涉农协会实践基地,以产品研发为导向的企業实践基地和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产业示范实践基地,从而满足对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实践需求。通过开展校企横向合作,共商创新项目,研发制作相关设备,加快成果转化,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服务农业生产,实现技术创新引领和试验示范,形成产学研用一体、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促成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途径。

(一)构建多元化实践育人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涉农工科工程硕士实践基地依靠北京市平谷区农业机械产业协会,立足都市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瞄准北京市乡村产业,共设五个专业实践基地——农业机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大田生产全程机械化实验基地、设施园艺生产全程机械化实验基地、果品生产全程机械化实验基地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相关企业可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合作,加强各方的合作交流和有机联系,形成多元化实践育人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学生可结合自身需求与课题要求选择实践基地,在实践过程中,与涉农协会、企业和合作社紧密联系,了解行业现状与产业需求,及时了解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能动作用,做到知农爱农。同时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丰富理论知识,拓展知识面,增强实践动手能力,锻炼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二)建立人才管理动态反馈机制

高校与实践基地往往相隔较远,存在学生管理困难、校企双方沟通交流不及时等问题,管理过程缺乏灵活有效。通过建立教授工作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作为联系学校与基地的桥梁纽带,及时把握了解企业需求和学生需要,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实现人才动态管理和调配。教授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是高校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特定平台,由高校组织专门人员扎根工作站开展科学研究,定期进行考核,动态调整实践基地和校外导师配置,保障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托区域骨干企业建立教授工作站,快速了解企业发展需求,为专业学业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方便进行科学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专门人才,解决农业产业人才短缺问题。工作站为人才管理搭建了动态反馈平台,促成高校、企业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实现高校有效益,企业有动力,学生有活力。

(三)确立实践基地长效发展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涉农工科工程硕士实践基地建设坚持利益共享、基地共管、资金共筹、合作共赢的理念,分别制定实践基地利益共享机制、基地管理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科研指导机制,确保实践基地长期有效发展。基地建设以企业为主,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等条件,高校提供人力资源,双方根据项目投入、投资比例等要素,确立项目成果收益分享办法,共同促进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收益按照“3+3+3+1”的模式进行分配,明确收益的30%作为企业回报,30%作为团队下一步科研基金,30%作为基地发展持续基金以及10%作为创新团队奖励。设立实践基地指导委员会和基地运行管理团队,制定完整的基地管理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基地建设原则、职能、考核等内容,以人才培养实际效果为考核目标,学校与学院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基地和学生实践效果进行评估,考核基地运行情况及学生实践成效,并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共同保障实践基地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四、结语

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注重产教融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性和实践性,满足企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解决农业机械及其相关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基地实践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依托国家与地方农机产业协会,与中小农机企业开展横向合作,结合各自需求,共建实践基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长期稳定的实践平台,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引领、科技示范协同发展,形成多元化实践育人平台,为培育知农爱农、强农兴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为涉农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提供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兰红,何坚强,石峻,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0(15).

[2]张红梅,李娜,赵大东,等.校企合作背景下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3).

[3]侯加林,李光提.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

[4]刘润泽,马万里,樊文强.产教融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影响的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3).

[5]游继安,胡钊政.基于校企合作的科研基地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轻工科技,2021(2).

[6]李伟,闫广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探析与实践转向——基于分类观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5).

[7]陈飞,何书,孙涛,等.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8).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研究生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论研究学习小组在大学生成才转型教育中的实践意义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浅析师范生中国精神培育的路径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