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6-04-15朱君强

成才之路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践教育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朱君强

摘 要:人类与自然作斗争、推动社会进步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高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育改革,重视氛围和文化建设,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独立的思想人格、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饺;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9-0020-02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目前高等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创新

人才观

新世纪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能参与跨学科的合作;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为在高校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做好思想准备,并成为高校师生的自觉要求。在教育理念上,转变以培养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德、智、体、美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事和做人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要加强人文陶冶和公民基本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应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结合专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选修课的开设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实现课内、外相结合,“两个课堂”(课堂教育、实践教育)相一致的协调发展目标。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观念,这既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必须体现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而传统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使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存在专业口径窄、知识专业化等问题,使学生缺乏知识更新和知识拓展上的适应性,能力上形成相应于其专业特点的片面的思维定式,既适应不了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也适应不了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学生求学目标多样化的需要。对此,高等教育要强调人才培养的通用性,依据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持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努力构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必须针对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的目标,以实现学生知识、素质与能力协调发展为出发点,既考虑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的知识结构与框架,又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二、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途径,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首先要从教学改革入手。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内容以专业设置为中心,以执行和完成教学大纲为目标,致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时代要求;在教育观念上,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知识为本,同一专业的学生以同一种模式培养,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满堂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学生特长与个性;在检查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上,是通过统一的考试,主要靠学生死记硬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要看到学生本身的差异和社会对各种不同人才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的组合上应该多样化、多模块,让学生按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块。其次是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要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打通专业限制,搭建本科教育培养大平台,实施本科生按学院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为学生打下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增加选修课的比重,设置一定学分的通选课程,学生可以在任意专业、任意模块,选择自己喜欢的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有选择学习内容、自我组建知识结构的机会,组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知识体系,积极促进不同类型人才脱颖而出。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把统一要求与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结合起米,制订教学计划要坚持刚性与弹性相结合。适当增加教学计划的柔性,给学生更多的选课自主权,坚持因材施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式为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有机结合的“启发式”,注重方法指导,教会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第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在教育、教学效果的检查上,要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考试方法评价手段,重点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核;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评选指标体系,在优秀教师的评选标准、教育评价制度中都要考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

三、加强实践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中有目的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落实到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上,并积极探索工程实践教学的方式和途径。首先,要提高认识,必须把实践教育提高到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校长远发展,乃至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重视实践教育。其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实践教育体系。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结合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生产实践的实践体系,把实践学习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以此作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的突破口;进一步加强课程的设置与优化,完善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验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建立高水平的教学队伍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指导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实践教育能力。在各种实验课教学中,除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外,要大力增加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和研究。第三,重视实验教学建设,解决实践教育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不断开拓校外实习、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在硬件方面,加大实验设备、实验用房的投入力度,建设以校级实验基地为主体、学院级实验中心为专业依托的实验室网络体系。在软件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形成融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综合应用设计开发、自主创新等为一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各类学生培养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工程技术理念,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工程实际。

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指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完全与实践教学等同,它更重要地体现在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彻实践教育的思想,通过课堂内外各个实践环节,全面构建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要途径。因此,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不同课程,都要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自身条件,研究、设计具有各自特色的实践教育培养模式。

四、重视环境和文化建设,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环境和文化。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既需要有政策激励,又需要有制度保证。必须通过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选择优秀的老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带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位培养;推进院系本科教学评估、课程评估和专业评估制度,加强评估考核,以保证各级领导和教师精力,以及各种资源的投入程度;明确教师岗位聘任和教师职务晋升制度,强调和突出教育教学工作“质”的规范;同时推行学生网上评教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中,并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决策。通过这样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同时,对于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考核和激励政策,营造开放式的人才集聚环境,形成具有活力的学术生态,激发和张扬教师主体的创造能力,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介入教学,将科学的研究方法教授给学生,努力形成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创新互动的良好局面。

有的学者认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流人才不仅和大学的学术水平、培养模式相关,同时和大学的学风、大学文化的熏陶密切相关。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生命力的根本体现。正因为有了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才成为知识的阵地、智慧的源泉;正因为有了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才多了几分理性与规范、自由与宽容、正义与正气。

大学文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蕴藏着春风化雨、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学校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以育人为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潜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文化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把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提供最好的平台和空间作为文化建设重心,为学生营造拓宽基础、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塑造品格的良好氛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不断改善创新环境,在学校内部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环境、一流的业绩,努力培养一流的人才;要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风气,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把高校这个培养人才的小环境搞好。

进入新世纪,社会和企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毕业生不仅要求知识丰富,还必须具备实际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人才的创新能力应该体现在吸取知识的能力上,不仅看他学习过多少知识,还要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将人类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成为它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创新能力还应体现在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未来知识的驾驭能力上。对人才来说,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性地应对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成长客观要求学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去最大限度地开启挖掘人的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精神,以实现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庆生,韩宝玲.大学生创造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1.

[2]孙萍茹,米增强,安连锁.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0(02).

[3]严智泽,等.创造学新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实践教育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实践教育模式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