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助力数学教师艺术生长

2023-05-30李昭平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写作

【摘 要】 立体几何解答题是高考一直考查的题型,可谓常考常新. 本文对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第19题进行分析、解答,揭示其解题思想方法. 通过对题目的联想和思想方法的运用,强化认识与理解,让我们去感受数学高考题的魅力.

【关键词】 高考真题; 解析联想; 运用升华

近60年来,国际基础教育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60—70年代,称为课程时代; 80—90年代,称为学习时代;21世纪到现在,称为教师时代.所谓教师时代,就是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更加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对此,近几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师成长,着眼点是如何将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手段落实到课堂上,变成教师的实践智慧,倡导做智慧型教师.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县级培训等,其目标是培养一批名师、一批卓越教师、一批优秀教师、一批骨干教师.怎样向智慧型教师挺进,必须通过写作助力教师艺术生长.

【关键词】 智慧型教师;艺术生长;写作提升

1 艺术生长的意义

1.1 基本界定

教师的成长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自然生长,即按自己的性格、个性、态度、爱好等,顺其自然地成长,不受到他人的干预与约束;二是规范生长,即在自然生长的基础上,外加干预与约束,促使其快速成长;三是艺术生长,即在自然生长和规范生长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智力、情感、意志、特长、能力、心理、素养和人格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发展得非常优秀.自然生长的教师往往是一位普通平凡的教师,规范生长的教师往往能成为一位卓越教师,艺术生长的教师往往能成为一位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政府、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等).

1.2 基本特质

艺术生长的教师是“教学的智慧”和“智慧的教学”的完美结合.所谓“教学的智慧”,指的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对教学行为所作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及其体现于教学实践各环节的主体能动性,是教师教学的品质与能力,往往是内隐的. 而“智慧的教学”,则是指教师将教学智慧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生成与创造的过程,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展示与发展,是课堂上驾驭、调控、应变的艺术. 智慧的教学有两种属性:预设与生成. 对于“生成”往往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将教学活动引向预设的轨道;二是沿着学生的生成走下去. 选择哪一种,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定[1].

2 艺术生长的要素

教师成长的一般路径是学习、实践、反思、成功、感悟、写作、完善、升华,其中“成功”和“写作”是核心要素.“成功”为写作提供积极的情感動力和丰富的感性素材,“写作”又是对成功的理性思考和高度提炼,并上升到一般规律,以正确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比如,投入100%的精力获得高考数学平均分120分,如果认真反思、认真总结、认真写作,则后面只需要用70%的精力却能获得123分的平均分,剩下的30%的精力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不断完善自己、锤炼自己、提升自己,感受成功的喜悦、品味教育的快乐、享受温馨的生活.

写作就是把自己读书学习和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中的体会、经验、感悟、困惑以及对一些教育现象的思考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写的过程就是检验理论的过程、反思理论的过程、丰富理论的过程、完善理论的过程、创新理论的过程.写作不同于一般的总结,它具有创造新知识、创造新方法、创造新思想的功能. 但写作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平凡的教育生活之中, 关键是需要有强烈的写作意识. 一线教师只要处处做有心人,就会发现遍地都是黄金,就能够收集到很多有“火花”的东西. 同时,从别的老师身上,从教学实践中,从书报杂志或其他媒体上得到的点滴收获和感想都应及时记录下来,提起笔时就要结合理论知识认真思考、仔细回顾、广泛联想. 当自己的思想得到整理、提炼后将会产生新的见解和认识,便会发现新的问题,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并向理性升华. 此时,教学的艺术就会在你的课堂上自然地流淌,这就是水平、能力、素养和境界[2].

3 写作的步骤与方向

3.1 写作步骤

写作的一般步骤是:积累素材——实践经验的反思、教育现象的思考、理论层面的探索;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理论、搜集相关信息;建立框架——主题、标题、提纲;形成文字——科学性、逻辑性、主题性;加工改造——流畅性、简洁性、文采性、创新性;投寄刊物——时效性、刊物特点;耐心等待——正规刊物一般都需要3到4个月,有的更长.

3.2 写作方向

写作方向应立足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内容极其丰富.比如,课堂教学如何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新三维目标(知识技能层面;核心素养层面;文化渗透层面);如何重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实施数学教育中的导师制;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趣;数学课堂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学生(重点是如何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何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数学高考备考策略研究;探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教学中人文元素的渗透与培养;数学个性教育的实践研究;利用数学原理科学指导班级管理等等. 这些问题并不是新课改、新考改的教育理论能直接回答的, 它必须以新课改、新考改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不断写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

3.3 个人经验

近年来,通过激励理论的学习, 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 我采用了两种新方法: 一是用课前三分钟做数学史演讲.要求那些语言组织、运用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以新教材上的阅读材料(主要是数学史方面的)为线索, 自拟题目,利用数学课堂前3分钟的时间在全班进行演讲,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或数学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并予以个性鼓励性评价. 这项活动,使参与者得到了有效锻炼,并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能, 产生心理满足感和成功的情感体验. 演讲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演讲背后的风景: 查阅资料、组织内容、分析思考、动手实践、写作文稿等等, 能力和素养在准备的过程中自然提高. 同时,对整个班级的学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很多学生主动要求参与演讲, 学习数学的热情十分高涨;二是向语文教师学习,尝试让学生写数学周记. 通过写数学周记,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困惑和感受,给学生一个说话的平台,并收交上来予以点评.师生交流了感情、增进了理解,不少学生的数学周记写的很精彩,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教育质量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3].

两次成功的尝试, 既让我增添了继续探索的信心,又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素材. 通过实践,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感悟,又能逐步形成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巧,久而久之,就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和解决数学教学实践中碰到的新问题,逐渐向教育艺术的目标迈进.

从1998年开始至今,在国家级、省级具有CN刊号的报刊杂志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约570余篇,其中挂在中国知网上的有15个页码,内容涉及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新课程、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随笔、师生关系、教学管理、生涯规划教育、论文写作、数学文化等等,自以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此说,毫无炫耀自己之意,只想以此来说明一名教师要边教边学边研. 同时坚持写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教育素养、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使自己迅速成长. 否则,你只能算一位“教书匠”,你的教育教学走不了多远.

4 写作的启示与感悟

大先哲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你自己.写作是一名教师认清自己、发现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通过写作,还能感到常教常新,还能体验教学相长,还能领略教育魅力.通过写作,可以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可以丰富自己的教育智慧,可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可以充实自己的教育生活,向名师挺进.

写作是与自己对话,写作也是与别人对话,写作更是与生命对话. 24年来的写作经历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写作能释放我们的教育情怀,能张扬我们的教育个性,能激发我们的教育潜能,能丰盈我们的教育生命,能升华我们的教育境界.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写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就是促使教师更好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教育教学之余开辟写作新领域,久而久之,当写作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就会发现:调皮的学生也有点可爱了,过去认为不正常的现象现在似乎又正常了,教育生活变得轻松、快乐起来,教师职业倦怠感也逐渐消失,教育教学更有艺术了、更有魅力了、更有激情了……到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位艺术生长着的教师!

艺术生长着的教师往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阳光大气、追求幸福,让课堂充满活力.艺术生长着的教师往往能在学生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将自己装扮成大孩子,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与学生一起共同形成课堂文化和班级文化. 艺术生长着的教师往往能帮助学生鉴赏美、捕捉美、发现美,感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有位专家说得好:教理科的教师要多读一点《艺术天地》,教文科的教師要多看一点《科学博览》. 正所谓文理兼通,博学高雅,学生最爱[2]!

有人说,香水百分之九十五是水,只有百分之五的不同,这就是各家的秘方.同样的,数学教育也是如此. 正是百分之五的不同,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师、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教育.让我们始终坚守“艺术生长永远在路上”的理念,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前行,去追寻心中美丽的百分之五!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李昭平. 从“站稳”向“站高”转变[J].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4(01):1-3.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李昭平. 从“站稳”向“站高”转变 [J].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4(01): 1-3.

[3] 曹才翰,章建跃. 数学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李昭平(1963—),男,中学正高级教师(三级), 安徽省数学特级教师, 现为安徽省太湖中学副校长,安庆市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安庆市城镇卓越理科班导师.曾获得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庆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安庆市先进教研个人、安庆市名师、市优秀教师、省市优秀科技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安庆市市长奖、获安庆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安徽省第九届科学技术代表大会代表、太湖县青少年科技创新首届县长奖、安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安徽省江淮好学科名师奖,被评为安徽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安庆市首届科技英才;发表论文570余篇,在省内外进行名师交流讲座180余场.

猜你喜欢

写作
信贷调查写作实例
走出高中作文教学的误区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小学生求真写作初探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试论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