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新模式的研究

2023-05-09凌菲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数学教学

凌菲

[摘 要] 传统校本教研模式往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流于形式,严重制约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发展和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研室、中学深入融合,构建“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新模式,建立数学研究中心,以案例研究为抓手,统整课程、课标、资源、学科素养、学科文化和教学模式,在教研与实践中出成果,促进学科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 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数学教学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师专业研究、交流与成长的重要路径,校本教研的质量决定了学校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发展的质量。为了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增强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生命力,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成为必要之举。本文所说的“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新模式为高校、教研室和中学合作、融合的校本教研模式,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三位一体”校本教研融合的背景与意义

观照学科教学三层塔式模型(图1),结合“教师教研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中小学教师的优势在于教学实践。而其短板在于学科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透彻,把握不够准确,更多地关注知识传授,对系统应用学科理论与思想方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还略显不足。

高校教师在学科理论层面具有较大优势,知识体系扎实,学科理论深厚,学科本质理解透彻,打通从学科知识、学科思维到学科文化的通道,可以高屋建瓴地去看待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教研员在理解、解读课程标准,指导教学方面有其专长,能够把握课程目标,掌握核心概念,熟悉知识体系,指导课程教学,落实学科素养。笔者学校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与江西省教研室相邻,周边高校林立、文风鼎盛。基于深入考量及现实改革所需,学校与省教研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三方深度融合,形成“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新模式,借高校和教研室的优势弥补中学教师的短板,实现1+1+1>3的效果。

二、“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实施举措

构建“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型(图2),模型主轴为教研共同体(学科研究中心)—做案例研究—产出成果—促进发展,其内涵理解如下。

(一)融三位为一体

传统的校本教研,参与者主要是学校学科教师,对教研的意义理解不到位,参与教研的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缺乏清晰、精准的教研方向,为完成学校教研任务而开展教研,走过场、搞形式。新的“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是高校教授、教研员与中学教师共同参与教研,成为结构稳定的教研实体,帮助学科教师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与方法体系,厘清内在关联与逻辑结构,吃透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二)规划教研任务

校本教研不再是零散、随意、单一的备课、听评课和讲座,而是围绕课程目标的具体研究。

1.初中数学课程体系。补充与之相关的数学学科知识,把基本知识、核心概念、基础理论等学科基础打得更加扎实、厚重。

2.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研员的带领下,认真研读新的课程标准,深入理解贯彻新课程理念,清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主要教学问题,将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推动基础教育课程由学科立场向教育立场(学生发展)转型。

3.相关的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分工协作开发和积累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适合的、丰富的资源支持,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4.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要统一,以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为主线,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教师统筹考虑,注重真实情境、真实任务,强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学科思维模式和探究模式,凸显学习过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单元”,形成结构化、整体性的核心素养。

5.数学文化。它可以帮助学生受到思想品质教育和非智力因素教育,让学生更了解数学,更喜欢数学,并养成刻苦、严谨、不畏困难的精神。

6.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结合数学学科的思维特性,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入融合,构建信息化精准教学范式,精准判定每个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让每个学生都投入探究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中,以及得到适宜的发展。

教师在每个学期都要精心制订教研计划,有结构化主题,每次教研活动有具体任务,每个任务都是学期教研目标中的一个节点。教研主题清晰、任务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教研活动不再枯燥乏味,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

(三)强化成果意识

笔者发现,一些教师的教研成果意识和转化能力不足。因此,激活并强化教师的成果意识,显得尤为迫切。

学校通过实施“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做案例研究,增强了教师的成果意识和精品意识,教师有了清晰的目标和标准要求。再经过长年累月的实践,不断沉淀自己对教育教学的感悟。有了丰富的成果,包括论文、课题等理论成果和资源展示、教学比赛获奖等实践成果,教师的付出与成长都变得可视化、可推广、可辐射,从而带动更多的教师投入校本教研中。

(四)指向教研目标

教研所产出的成果指向教研目标,服务于学科发展和教师成长。学科的深度理解、学科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学科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成果,有利于推动学科发展,成为学校学科名片和区域名科。教研过程和研究实践,不断帮助教师提升教育认同、学科认知与专业素养;大量的成果参赛并获奖,帮助教师积累更多的业绩,有利于教师在学术荣誉或职称晋级上有所突破,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而学科发展与教师成长直接有利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三、“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实践案例

以案例研究为抓手,进行校本教研,可以集“教学设计撰写”“课件制作”“微课制作”“课堂实录”“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论文”“课题研究”等多个维度于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组织教师选定案例,完成多维度相关内容的研究,再通过学科教学竞赛、教研沙龙、实习等实践活动,帮助教师规范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例如,以人教版《数學》七年级上册教学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节为例,高校专家与地方教研员同时参与指导,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主备人说课,全体成员参与研讨,确定课时内容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方式、技能及课标要求等;主备人撰写教学设计,通过研讨,确定教学设计稿;主备人进行新授课课件制作,全体备课组成员依次展开课堂教学,教研员为主要指导,全体备课组成员共同参与,经过不断研课、磨课、听评课、录制课堂实录,结合学生实情,修改完善课时内容教学设计及课件。再以沙龙的形式开展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撰写教学论文,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同时,建立健全学科评价手段,以评导学、以评导教,加强学科团队建设,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笔者学校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三位一体”校本教研新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校本教研有目标,教研活动有计划、有主题、成系列,教学效果增强,成果丰硕,教师的专业成长成效明显。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数学教学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