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2023-05-09刘梅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新课改

刘梅

[摘 要]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存在读写分离的现象,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所以,语文教师要将读写结合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挖掘语文知识的内涵,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资源,在写作中展现阅读情感,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读写结合;初中语文;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新课改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读写结合理念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读写结合理念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将阅读和写作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同步教学,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减少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读写结合理念,搭建学生学习平台,更好地渗透语文思想和方法,成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变革,创设充满新鲜和趣味的学习情境,使阅读和写作教学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锻炼语文综合能力。基于此,笔者对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再论述读写结合理念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脱离

語文教师虽然知道阅读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但实际上总是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教学,使得语文知识无法有效衔接,束缚了学生的语文思维发展。当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好词好句时,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没有及时收集和记录,浪费了宝贵的写作素材;当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时,教师也没有带领学生回忆阅读内容的构思和布局,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毫无新意。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脱离的现象亟待解决,否则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无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二)教师授课手段单一

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不愿创新,一直沿用以前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导致学生的课堂生成不足,这个弊端需要引起教师关注并改善。还有的教师不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上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很多抽象的知识无法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三)语文教学忽视情感表达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只看到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很多语文课文都包含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但是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只是给学生讲解课文表面的知识。当学生写作时,教师要求学生完全套用自己讲述的模板,根本不给学生进行情感抒发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得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二、读写结合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一)教授阅读技巧,进行深度思考

在读写结合的背景下,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将语文知识灵活地运用于现实中,成为指导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思维,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寻找平衡点,真正提升语文学习效率。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多写作,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更好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师应教授学生阅读技巧,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更好地领悟阅读内容传递的思想感情,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感知,把握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能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注重各个段落之间的衔接,理解文章的层次关系,规避无效阅读,推动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控。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突破,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及时反思和质疑。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边读边写,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需要将阅读中总结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布局思路、优美词句记录下来,并且定期翻看,一方面加深语文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根究底。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其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例子”。教师要利用这些“例子”为学生搭建读写桥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挖掘所读文章表达的意义,绘制出思维导图,实现自动、自如地迁移知识,使语文思维得到拓展,打通读写教学的这一难关。

(二)鼓励经典诵读,渗透写作意识

读写结合是培养初中生语用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学习语用技巧,并且将其运用于日常写作中,完成语言和情感的输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著作,它们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经典诵读,并且将写作意识渗透其中,使每一次诵读都意韵深远,深化学生在读写结合活动中的体验。

经典文章凝结了作者的心血,里面融入了很多典故,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学生通过不断诵读和研读,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助力,写出来的作文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具有饱满的情感。有些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创作背景进行阅读,品味其中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特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有些文章晦涩难懂,阅读难度较大,此时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分小组阅读,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研究文章的重难点,不仅能创造愉悦的阅读环境,还有利于学生迁移运用,生成越来越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经典文章学习,走出套话连篇的误区,进行自由创作,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发挥出读写结合的优势。为了更好地体现读写结合的要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大课间或者自习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求学生自主背诵或者复述一篇文章,并且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吸收文章中的写作元素。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经典文章仿写活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施展才华。每名学生都有独特的见解,仿写的内容都各有千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仿写,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启迪学生的智慧,优化学生的写作意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积累写作素材

语文教师经常面对的一个教学难题就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出现东拼西凑、文不对题等现象。在读写结合视域下,语文教师要做好规划,从不同的途径引导学生收集写作素材,积淀自己的人文底蕴,写作文的时候灵活运用词汇和典故,展现文采。互联网的普及给语文教学创造了契机,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学生积累素材的空间,尤其是寻找一些新鲜的社会热点现象和话题,使作文独具特色。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专门的语文阅读网站或者公众号,这是学生阅读的宝贵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实现碎片式阅读。学生每次阅读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阅读感悟书写到笔记本中,不断扩充学生的阅读“内存”,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他们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传统的单篇阅读虽然能够积累一些素材,但是速度太慢,效率太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从读懂一篇文章到读懂一类文章,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增强学生积累素材的主动性。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写作素材分享出来,培养合作意识,发掘素材积累的价值。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微课中可以直观地展示语文知识,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乐趣。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向学生分享多样化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写作资源库,使学生掌握积累素材的正确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课后阅读对学生积累素材的帮助很大,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做好课后阅读,给学生推荐优质的阅读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中自由自在地阅读。平台会对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进行汇总,帮助教师做好分析和预测,真正解决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

(四)另类演绎文本,实现情感渗透

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是极强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目光局限于教材中,还要定期开展各类语文读写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内心产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教师要将读写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要让学生读出情感、写出情感,做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青少年。在活动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大胆创新,加深对课文的掌握,使情操得到陶冶,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材中的课文有许多是带有情节的,教师要把握契机,换一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進行课本剧表演,将课文中的故事演绎出来,这样的形式深受学生喜爱,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要参与课本剧表演,扮演相应的角色,和学生一起享受快乐的时光,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情感认知,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为写作做铺垫。

比如,古诗文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较为久远,当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学生经常会感觉很难。此时教师可以换一种教学思路,为学生播放与古诗文主题配套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朗读和背诵,不仅可以舒缓学生心中的压力,还有利于学生感悟更多的文言文知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古诗文的意境画出来,实现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融合,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知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灵感,开展主题式语文实践互动,发现很多教材中没有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懂得多样的人生道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借助片段训练,达到以写促读

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读写结合理念下,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写作教学,改变传统机械式的写作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能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实现学以致用。教师应指导学生梳理好自己的写作思路,在草稿纸上列出简单的写作框架,并且在头脑中搜寻合适的写作素材,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吸引读者阅读。对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当熟练写作后,就要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片段训练的方式,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让学生在片段书写中认清自我、不断完善,从而写出高标准的作文。教师可以开展开头片段训练。大部分作文的开头都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还会融入一些经典词句,以此彰显作者的写作水准。所以,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各种题材作文的开头,还要做到活学活用,不能背诵模板。教师在每次训练时都要选出优秀的作文,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中心句片段训练判断出作文有没有跑题,联系理解中心句也是上下文的“纽带”。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后,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手法去书写中心段,使得语文写作充满活力。教师还可以开展结尾片段训练,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对症下药,使作文结尾片段训练有侧重点。当学生对写作有了一定的心得后,教师就可以更好地指引学生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活跃学生的语文思维。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方式是势在必行的,可以帮助教师开拓语文教学的新路径,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巧妙地将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丰富语文知识,实现以读促写的目标。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的内涵,教授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读写结合活动,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感受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栾文涛.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2(23):76-78.

[2]张国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浅谈[J].学周刊,2021(6):51-52.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文课堂新课改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