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课程改革创新策略

2023-04-29张艳芳吕凌燕蓝楠

秦智 2023年4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创新

张艳芳 吕凌燕 蓝楠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成为了一门新兴的法学部门,但受当下高校该课程开设的时间短、法律规范性问题复杂等影响,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理论和实践层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在课程改革实践中要采用创新策略,才能收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等学校;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课程改革;创新;策略

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相关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专业的环境保护法律人才,但在时下的教学中,受课程存在教学方式和考核内容固化、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1]。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通过在改革实践中已采取有效可行的创新策略,现就具体创新策略阐述。

一、教学现状

首先,主要问题为在课程教学中受陈旧的落后理念影响,导致教学效果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在以教师为主体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法科教学的传统模式大多以讲授式课堂传授式方法,“学生学会”流于形式,加之源自我国大陆法系极为抽象,结构性和体系性影响不一,以教材为基础的课堂讲授,很难适应现下的教学。

其次,固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常依据拟定的教学大纲来展开,而导致教材编排顺序及其大纲设计按部就班,而在案例讨论和外出考察等特色内容挖掘中,教学设计整体趋于僵化。

再次,受教学方式较保守影响,时下的教学仍旧停留在讲授方式上,加之本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学科跨度大,并大量涉及环境保护及其污染控制技术和行业规范、标准要求等社会科学知识影响,故在高度专业化的发展及其认知理解中难以改变“灌入式”的教学方式。

最后,在单一的考核方式上,尚无法满足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学科特点,使得教学效果浮于表面,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分相结合的方式,即以开卷考试或撰写论文的形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改革原则

首先,要在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中深入挖掘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学科特色,还要立足传统部门法并以此作为法学基础,并吸纳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并严格社会经济学及其伦理学的特色,在标准化的环境技术中严格规程控制标准并做好监测,为其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在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中,对该课程的创新迫在眉睫。

其次,兼顾现实性与前瞻性,在学科教学的理论层面建立务实、符合环境发展实践的,并在环境法制建设中实现其长远可持续发展。确保知识结构和现实相契合,最终在基本知识的储备及其学理支撑中、在实务发展趋势及其理论要求细节上反映自然资源保护法的特色化优势。

最后,在普适性与独特性结合的方略中,保证学生系统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教育,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在不同的授课对象中让教学的侧重点效果更佳。

三、改革创新策略

既往多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三方面入手,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系统分析,以满足自然资源监测行业需求,并符合现代社会要求[2]。而本文则作如下策略创新:

(一)优化设计,改进方式

立足“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实践,专科做好课程特色挖掘,在师生协同参与中兼顾教材和课外资料的教材挖掘,并在互动协作式交流中、在课堂内外中让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作为题中之义、以会学为目的的教学上。

1.课程设计调整

如在课程设计调整上,通过在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教学中创设合宜的问题情境;在具体问题中以教学单位作为与之相适应的问题,从而让其学习兴趣和意味更浓;而在相关知识及其资料的查阅中,通过细致化梳理和总结,以在知识理解中观点更独特、理解更透彻。

2.教学方式改进

将学习内容设置到相应的问题中去,让学生通过努力解决真实性环境法律问题,扎实课程学习技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污染产生的原因?污染主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污染受害者应如何索赔?政府应如何处理?

①以情景法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该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以生活化素材和多媒体工具为依据,在情景创设中让课程知识的转化效率更高,能让学生在情景感知中深度体验和直观感受教学活动,并让相关知识的内化效应更佳。如教师在讲解与专业课相关的问题时,从《土地法》《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自然资源法》《水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法》中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以在多媒体生活化教学中,让学生动态感知规则;在公共安全及其规则宣传中,让学生形成有效感知,能在情景条件感知中深度理解学生情感认知,并赋予其足够的想象空间。

②以合作法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一要转变课堂结构设计思想,在探索型、开放型的课堂环境中发挥学生的本体意识,并在村小组互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如在深入学中,做好《长江保护法》的落实工作,辨证看待湄公河区域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在公众参与方面的经验做法,鼓励学生参与、有力推动《长江保护法》执行方面建言献策;二要活学活用,将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澜湄水自然资源合作中,讲好中国水故事,促进澜湄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教师带头学进一步增强系统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中心干部职工的作用,打造更有战斗力的工作团队,为推动澜湄水自然资源合作提质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③以时事法培养学生法治素养

充分驾驭教材,在高等学校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课程改革创新实践中,将思想教育作为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契合点,并能实现“重点突破”;加深对专业课程的理解和认知,并能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在“渗透时机”上,具体结合教材安排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在认知与接受渗透中实现“在其位谋其政”的效果。

④以微课法拓展自主学习空间

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授课,在有效创新教学载体上构筑微课体系、直观整合课程自然资源,在自主拓展学生学习空间上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化中达到自主复习巩固相关知识点,并在重要知识点整合微课体系中让自主复习及其检索下载更复合的教材实践。

⑤以激励法激发自主学习自信

在课堂上,要求教师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原则,对法律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尊重学生主观情感感受、实施激励性评价,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基础和行为表现产生强烈的自信,并支撑学生在该学科领域实现深入的发展。还可通过完善考核方式,即为达成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要求整体反映“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细则,并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其更主动地学习。在考核重点上,考核识记、理解能力、运用能力、课内外表现并重的效果,通过教学大纲、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活动等,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围绕专业课程特点,培养出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有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接班人。

(二)挖掘元素,积极实践

在高等学校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课程改革实践中,要深入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讲座、观看视频、参加公益活动等各环节。在环保法基础理论部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污染防治法部分,在讲授《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内容时,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并在“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中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在课程建设实践中,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底线和自然资源消耗中,深度把握和保护自然资源,让学生在“新法学思维”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而在实践层面,将所学的环保法知识活学活用,带领学生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环境法宣传、保护黄河等公益活动,辅导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方面的大创项目、互联网+项目,通过项目加深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深入理论研究、主持并完成法学会环境法课题研究项目等。

(三)吸纳经验,取长补短

教师可以基于超星学习通采用构建教学自然资源库、设计问题和讨论、讲解重难点、分组汇报、全班评分、综合评价等措施,并将其与课堂讲授相互结合,充分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比起单纯的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能显著地提高本科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但该模式在软件的熟悉、纪律管理和学习时间分配上还存在潜在问题[3]。要求该课程在改革实践中,教学改革既要与其他部门法课程一样,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融会贯通于教学中;同时又能体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相结合的根本要求,全面满足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建设的整体建设要求。设计有效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通过创新策略为该课程的实践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四)优化途径,回归本真

在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中,着重调整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适度调整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综合体保护。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观察、思考、参与、运用高等学校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课程改革教学发展。在自身学习和活动中,将抽象的知识细化为自身能力,并内化为掌握专业课的学习能力。基于此,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主动保护自然资源、爱护环境、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并在广阔的舞台上丰富自身所学知识。

将生活化案例作为教学创新关键点,培养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上的理性认知;并在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创造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度感知生活中的法律,最终将保护自然资源、爱护生态环境作为是每一位社会公民的必备素养,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社会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案件中,将“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作为逻辑思维关键点,以有效降低纠纷,深度解决相关问题和方法的效果。

关于基本知识理论的讲解方式创新上,以防学生陷入迷茫状态,提升理论课程讲授水平并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真正意蕴并开创优质的学习意境。而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的深度结合中,基于讨论式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更能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真正含义,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所学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进行维权,最终达成课程改革创新目标。

四、结语

在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实践中,因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因而要求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性的综合学科中,通过创新教学策略,以探索出课程改革的新路径,最终满足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昕.高等学校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课程改革初探[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21(2):46-47,59.

[2]冯徽徽,邹滨,马慧云.自然资源监测行业需求革新下的"环境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0,43(7):5-7.

[3]段美春,申明珠,吕长文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超星学习通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为例[J].教育观察,2022(28):55-58.

基金项目:

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22年第一批立项项目,项目名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环境保护法教育创新研究应用”(项目编号:220606252293759)

2.自然资源部法治研究重点实验室2022年开放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省际协同立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UGFZ-2203)

作者简介:

张艳芳(1981.10-),女,汉族,河南开封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金融法方面的研究;

吕凌燕(1979.9-),女,汉族,河南禹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法、自然资源法、环境公共政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蓝楠(1978.5-),女,汉族,湖北京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等。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创新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