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抓手,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2023-04-20朱启平
朱启平
【摘 要】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实现历史课程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家国情怀是一种内隐情感,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不是显性的简单说教,而应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抓手,以具体历史知识为依托,应该是一个隐性的润物无声、水到渠成的过程。教师通过关键问题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内容及学习材料在相对陌生、开放、复杂的真实情境下解决对应的关键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关键词】关键问题 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案例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唯物史观起统领作用,为诸素养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思维,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处在特定时空环境,在理解、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怀有温情和敬意,才能更加准确、全面认识历史;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一切,研究历史依靠过去遗留下的各种痕迹(即史料),史料实证是研究历史最主要的途径;历史解释不是一堆具体史料的堆砌,而需要在一定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一定史学研究方法对过去一切进行建构、理解和评价,形成对历史的认识;家国情怀是通过历史学习形成核心价值观,彰显历史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五大学科素养内涵各有不同,但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诸素养中,家国情怀素养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关注世界发展,为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出努力。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是培根铸魂工程,对学生的终身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解放战争”一课为例,以关键问题的解决为抓手,探讨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是指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起统领作用,基于核心知識,对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教学问题。学科教学关键问题与学科大单元、大概念、大主题密切相关。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围绕专题核心内容,凝练专题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关键问题对教材知识进行转化和整合,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抓手,为学生学习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理解历史内在逻辑提供思维脚手架,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问题的解决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从而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一、解读《课标》,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
《课标》是教师教学和评价的依据,教师应结合学情及《课标》要求,制订合适的、可检测的、可达成的教学目标,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落实对应的教学目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解放战争”为例,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如下:(1)在初中八年级历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时间轴梳理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史实,了解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2)通过表格和材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的较量,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这些措施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带来的影响。(3)能够结合史料及初高中所学知识,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角度认识战争结果,并分析战争胜负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和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二、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关键问题
围绕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关键问题。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设计有利于聚焦教学主旨,让教学内容结构化,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针对本课,教师设计如下关键问题。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出现了哪两种不同的建国方案?为什么会形成这两种方案?当时的中国人民和民主党派支持哪种方案,为什么?说明什么问题?中国共产党为和平建国做了哪些努力?
问题分析: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而国民党表面上追求“和平建国”,背地里却坚持独裁和内战的主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国相继经历了北伐战争、国共对峙及14年抗日战争,长期战乱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人民渴望和平。因此,当时的中国人民和民主党派选择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关于当时为什么会形成这两种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代表人民的利益,提出“和平、民主、团结,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是由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决定的;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坚持独裁和内战,符合国民党的阶级属性。当时的中国人民和民主党派选择支持共产党提出的方案,说明只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群众观来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获得支持关键是因为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和平建国的愿望,1945年8月至10月中国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与国民党达成“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的共识;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和平建国纲领案等协议。
(2)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是如何在军事、经济和政治等各方面进行较量的?这种较量对解放战争的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问题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解,从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归纳出国民党和共产党进行全方位较量的基本史实,为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做知识铺垫。在军事方面,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内战伊始,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备、外援等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相继对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千里秘密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相继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为战争全面胜利奠定基础;1949年4月,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在经济方面,国民党滥发纸币,实行反动的经济政策,国统区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爆发了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核心的大游行,国民党政权面临着统治危机;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推行土改运动,实现耕者有其田,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在政治方面,1946年年底,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继续坚持独裁和内战;而共产党于1949年春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的主张,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在梳理基本史实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认清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较量:国民党一系列倒行逆施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加速政权崩溃;而共产党在政治与经济方面采取一系列顺应民心民意的做法,赢得广大人民和民主党派的支持,为军事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根據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强大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覆灭,而当时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关于这场战争,你有哪些思考?
展示材料:1945年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拥有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达到空前规模的430多万,盟军援助中国抗战的所有优质武器都在国民党军手中。此时,共产党的全部正规军总计127万,其中不少部队武器依旧是土制枪支和大刀长矛……而且,共产党没有一艘军舰和一架战机。……1946年,当外国记者问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能否取胜时,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中甚至连“军队”这两个字都没有提到,他只是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得好不好。……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因为对于苦难的中国来讲,最大多数的人是谁?是占总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
—王树增《解放战争胜利的启示》
问题分析:根据材料,创设教学情境,提出关键问题—为什么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强大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覆灭,而当时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结合第二个关键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国民党在政治上,坚持一党专制独裁,孤立无援;经济上,滥发纸币,物价飞涨,贪腐严重;军事上,派系林立,士气低落。共产党在政治上,民主协商,多党支持;经济上,土地改革,人民支持;军事上,团结一心,士气高昂。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认识到国民党失败在于失去民心,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取得最终胜利关键在于得民心。最后一问为开放性问题,不设置统一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这三组关键问题的设置,有梯度,有层次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最后一个开放性问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三组关键问题切合《课标》要求,抓住本学习专题的主干知识,让学生思维聚焦,为学生学习提供抓手,教师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素养。
三、通过关键问题引领,整合教学内容
《课标》指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以教科书为依托,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创设该专题的关键问题,“并将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起联系,围绕关键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本课上承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材内容共有8页,正文部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四个子目,三则史料阅读材料,一则学思之窗材料,一则历史纵横材料,两个思考点,一个问题探究,一则学习拓展,四个学习聚焦,教材容量大,教学时间紧。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面面俱到、事无巨细地讲解,一节45分钟的历史课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结合学生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教师以三组关键问题为引领,整合本课学习内容如下(见图1)。通过整合让教学有了明确的主线和结构。
四、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抓手,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课标》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某一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因此,历史教学不是把每堂课拆分成五个部分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而是以关键问题解决为抓手,在研读史料、分析和解决问题中,在培养学生诸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素养。以本课为例,教师借助课文中的史料引领学生多维度归纳、比较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较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同时为第三组问题战后思考提供知识依托,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做一定的知识铺垫。通过三组关键问题的解决,学生自然体会到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覆灭是因为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国民党的倒行逆施损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而失败;而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呼声,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战争最终胜利。最后,引导学生从中国近代史长时段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在这份初心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救国大业、兴国大业和富国大业,迈向强国大业的征途。作为新时代高中生,学生应珍惜当下,坚定“四个自信”,勤奋学习,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实现历史课程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关键问题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内容及学习材料在相对陌生、开放、复杂的真实情境中解决对应的关键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本文系2021年毕节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融合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096)、2022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历史问题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22B1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