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形成史的揭示:《从书斋走向田野:率性教育行思录》的出版价值
2023-04-20刘溪
刘溪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要想让学习既能塑造人,又能快乐,就必须洞察人的天性,从而掌握教育的规律。可惜的是,孔子对于人的天性只说了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那么,儿童的天性到底是什么?循此天性,应在后天培养儿童的何种特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提炼出“率性教育”的理念,使上述教育“元问题”得到了追本溯源的同时具有实践性的回答。“率性教育”是于伟教授在2014年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三个月左右时提出的。几经理论和实践的打磨,于伟教授于2018年出版了《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详细阐述了“率性教育”的理论内涵,列举了大量实践案例。2021年,针对教学领域的“率性教育”实践,出版了《率性教学的思与行》,阐释了“率性教学”的内涵,并精心编制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四门课的教学案例。至此,关于“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已臻于成熟,并在学界和教育界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
《从书斋走向田野:率性教育行思录》(以下简称《率性教育行思录》)于2022年7月出版。该书以小学校长的第一人称视角,通过讲述作者个人的童年、读书、科研,尤其是在小学听课、管理、与学生交流的种种经历,全面回顾了“率性教育”思想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片沃土上形成并展开的全过程。在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臻于成熟之际,在《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率性教学的思与行》这两部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率性教育的理论与案例的著作已深入人心之际,《率性教育行思录》的出版有何意义?与其他描写教育管理、教育者心路历程的著作相比,这本书又有何“人无我有”之处呢?
一、《率性教育行思录》应归于何类图书?
所谓“出版价值”,指的是一本书与已出版的同类书或者同一领域的书籍相比有什么独有的价值。如果没有独有的价值,那么这本书就不具有出版价值。据此,在论述《率性教育行思录》的出版价值之前,首先要明确其分类,这样才能有“同类书”的比较。本书的论述对象是“‘率性教育’思想是如何在作者的亲身经历(主要是读书、科研与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展开的”。几经求索,笔者发现,该书很难纳入某一类教育学图书。
由于本书的作者于伟教授是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所以本书可能被纳入“教育管理类”图书。但是,此类图书一般都是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经验的汇总,并有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的总结;本书少有这样的内容,叙述的对象是“率性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由于本书的论述对象是“率性教育”,所以本书也可能被纳入“教育理论类”图书。“教育理论类”图书往往对教育思想采取直接展开论述的方式,并不探讨这些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虽然其中也有案例,但这些案例大多不是作者亲历的,很多是对他人所调研案例的引用,包括很多国外案例;有些自己调研的案例,也多是作者为了某个课题作为旁观者而搜集的案例。而本书的案例,是作者作为学校的主人翁、教育的主体亲历的,甚至是主导的,所以是鲜活的。
二、何为“思想形成史”?有何重要价值?
既有的这些类别都不适合本书,这足以说明本书的独特性。既然无法将其归类,那么,我们只能对其“定性”。如上所述,本书的论述对象是“‘率性教育’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说,本书是一部“思想形成史”著作。“思想形成史”不同于“思想史”。思想史是思想本身的历史,它所回答的问题是“思想是什么”“思想是如何演化的”,以及“思想演化的规律是什么”。而思想形成史所回答的问题是“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一般来说,思想的形成与思想家个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所以,必须回答“思想家经历了什么”“社会环境是什么”。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在阅读了《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率性教学的思与行》这两部较为完备的关于“率性教育”的图书后,已能把握“率性教育”思想的全貌,并且掌握“率性教育”实施的方法,为什么还要阅读《率性教育行思录》?这是由“思想形成史”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决定的。教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如数学,一般不会探究数学思想形成史,甚至不会深究数学史。所以,科学技术史是单独的一级学科,有专人研究,而对于科学家传记,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也不必阅读。数学家的思想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数学家的个人经历一般没有直接的联系,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只能决定数学家的钻研精神。人文社会科学则不同,如果不了解思想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根本无法理解思想本身。就拿马克思来讲,研究马克思的人必读两本书—弗兰茨·梅林的《马克思传》和戴维·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并且一般会自学欧洲史。马克思最初并不是历史唯物主義者,而是黑格尔主义者,正是在《莱茵报》做记者的经历让他发现了物质利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才逐步转向了历史唯物主义。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国家是绝对理性的代表,决定了充满物质利益的“市民社会”。当马克思发现,一些住在森林附近的贫苦民众因在森林中捡一些树枝供自己冬天取暖而被当地政府根据《林木盗窃法》定为“盗窃罪”时,他终于认识到,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和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莱茵省议会只为容克地主阶级代言,根本与“绝对理性”无关。马克思发现,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
同样,“率性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于伟教授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环境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率性教育行思录》中记述,于伟教授儿时,奶奶的善良,与学者邻居的接触,使他成为一个善良、热心、热爱求知的人;15年的高校学生工作经历,使他关注人的主体性及消解的问题(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1200节课的听课体验和5年的管理经验,与小学生打交道的经历等使他更加关注儿童哲学,认识到“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标准和规则要求儿童”,并最终形成“率性教育”的理念,将其贯穿多门课的教学和生活中。上述这些只是于伟教授的工作和生活经历,《率性教育行思录》中还记载了于伟教授大量的读书和科研经历对“率性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
三、《率性教育行思录》揭示了哪些问题?
在“率性教育”三部曲中,《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对“率性教育”思想的内涵进行全面阐述,以及对“率性教育”在教学、德育等领域应用所形成的案例进行全面展示;《率性教学的思与行》对“率性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全面论述。上述两部书解释了“率性教育思想是什么,如何实施”,从空间上展开了率性教育;《率性教育行思录》一书则从时间上详细揭开了“率性教育”思想的形成史,从而解答了“率性教育思想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在该书中,“率性教育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可细分为如下问题。
从儿童哲学怎么升华到率性教育?(换句话说,研究儿童哲学的人众多,为什么只有于伟教授形成了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 )
率性教育的三个关键词(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是怎么凝练的?
率性教学的三大理念(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是怎么形成的?
教育学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可以照着《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率性教学的思与行》两书学习、践行“率性教育”理念,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想止步于学习和践行他人的思想,而想形成自己原创性的思想和实践,换句话说,对前人有所突破。那么,就需要了解原创性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说,要探究“我们需要经历什么,才能形成自己的原创性思想”。具体来说,又分为如下问题。
怎样获取第一手的现实体验(背景)?
怎样读书才能形成原创性思想的“理论背景”?
怎样审视第一手的体验?如何从第一手的现实体验中获取、调整研究方向?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才能让自己具有创新力?
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追本溯源(比如,探究“人性是什么”的问题)?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自行总结出上述问题的答案。这对于原创性思想的形成和实践,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与《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率性教学的思与行》相比,《率性教育行思录》一书作为“思想形成史”,有着独特的出版价值。
四、对于“率性教育”,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如果对教育追本溯源,就是要追问“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这样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掌握育人之道。“人性是什么”的问题,亦是在思想史上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问题,“率性教育”正是从实践上解开了这一谜团,扭转了中国思想史和西方思想史发展成熟后用对象化的“成人状态”(“中和”的理想状态,以及“绝对理性”甚至“工具理性”主导的状态)压抑活生生的儿童天性的惯性思维模式。保护天性,使儿童成为儿童;尊重个性,使每个人成为自己;培养社会性,使每个人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人和合格的中国公民。“率性教育”使儿童真正做到了“学而能乐”;“归纳式教学”(案例见《率性教育行思录》附录三、附录四)使得上学真正成为儿童快乐的事,让儿童不再提起上学就想逃走,这从《率性教育行思录》收录的学生和家长的心声(见《率性教育行思录》第八章)中可窥见一斑。
从《率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率性教学的思与行》,到《率性教育行思录》,“率性教育”完成了从思想到实践,再到思想形成史的展示过程,然而,这“三部曲”远远没有达到“曲终”,率性教育“永远在路上”。这“三部曲”还有很多未尽之意和未达之域,作为读者,对于“率性教育”的未来,笔者有如下期待。
1. 家长在“率性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是什么?
《率性教育的理論与实践探索》《率性教学的思与行》与《率性教育行思录》这三本书,主要读者都是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也适合高校中教育哲学、中小学教育研究者。然而,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参与者是家长。虽然“率性教育三部曲”所阐释的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也有借鉴作用,但并没有对家长在“率性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以及“率性教育”在家庭中、在假期社会生活中的实施做专门和系统的论述,也没有对家校沟通以及学校对家长的“率性教育”培训做专门探索,期待作者及其科研团队今后能涉猎此领域,这样,“率性教育”的影响领域和受众将大大拓展。
2. 如何对成人化思维进行解构?
“率性教育三部曲”向我们展现了对儿童从小进行“率性教育”的方法和案例。但是,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学校(年级)以前没有践行过“率性教育”,对于这些学校(年级)来说,“率性教育”并不能从零开始,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和教师已经形成了成人化的现成性思维,对于家长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必须对这种思维进行解构,才能有效地进行“率性教育”。就像现代西方的“现象学”,一开始并不是正面陈述思维的源头,而是先对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思维进行“现象学还原”(加括号、悬置……),之后才能返回前反思性的源头活水式的状态。期待今后在“率性教育”领域引入现象学,系统探究对成人化思维(的过度执着)进行解构的方法。
3. 如何培养“灵感”?
思维是知识的源头,“率性教学”中,“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直接灌输现成的知识。然而,思维方式是不断发展的,每一种思维方式都有自己的局限,在逻辑学中,从普通逻辑到数理逻辑,在数学领域,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均是如此。思维方式一旦固定下来,也就是一种知识了。思维方式的跃迁,除了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作为基础外,还需要人的创造,也就是俗称的“灵感”。“灵感”自古神秘,古代和近代都被归于神赐,但现代和当代,心理学、认知科学对此已做出了大量实证研究,“灵感”与创造力息息相关。期待今后在“率性教育”中继续引入心理学、认知科学,并对此有系统性的研究。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