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中师精神成就时代“大先生”
2023-04-20王莉 靳立静 张广江 张同杰
王莉 靳立静 张广江 张同杰
2022年金秋9月,由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临邑师范学校、德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新建的全日制山东德州高级师范学校正式开学,意味着在中国教育史上作为百余年师范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中等师范学校在德州市落下帷幕。
百年来,中等师范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百万名中小学教师。这些教育工作者奠定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基础,尤其铸造了农村教育的脊梁。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平师”)在鲁西北平原素有培养乡村教师的“黄埔军校”之称,是鲁西北中师教育界的翘楚。办校九十多年来,培养了两万多名基础教育工作者,为德州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夏津县为例,仅在职中小学教师就有42%是中师毕业的。其中,45岁以上教师群体中师毕业比例高达71%。中师生仍是全县基础教育的中流砥柱。
进入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素养不平衡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新招聘教师学历高了,但教育教学技能、职业修养、文化底蕴、发展潜力等相较原来的中师生有一定差距。这引起许多专家对已经逝去的中师教育的审视和反思。中师作为时代产物,继承了中华民族教育传统,吸取了国外办学经验,是“立足中国大地办教育”。其所秉持的教育精神和灵魂,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挖掘与弘扬。
一、淳朴踏实的责任担当
平师从1982年开始招收学生。那个年代,中师生的录取门槛是很高的,即最优秀的学生上中师。这些中师生如果读高中,绝大多数都能考上相当于今天“985”或“211”的高校。那时改革开放刚开始,城乡差别很大,尤其是农村生活条件还很艰苦,考上中师意味着跳出“农门”“吃上皇粮”“有了铁饭碗”。部分学生尽管不情愿,仍旧遵从了父母的意愿,响应祖国的召唤,报考中师,开启并融入了那个辉煌的中师生时代。尽管每当听闻一些成绩不如自己的初中同学即将步入大学校门成为天之骄子时,心中不免会产生惋惜和惆怅,但他们仍无悔地勤奋学习三年,带着自豪和使命从中师毕业,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教育一线, 践行普及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身体立行诠释令几代人为之动容的中师精神。
二、文理兼通的博雅素养
中师实行“博雅”教育,培养文理兼通、基本功扎实、能胜任中小学教学的“全科”教师。中师学制三年,开设课程涵盖了高中所有的文科和理科课程。课程广度和宽度相对高于高中课程。如语文细分为文选与写作、语文基础知识课等。最具中师特色的是音乐(视唱、乐理)、体育、美术和书法课,以及教育学、心理学和各学科教法课。中师生第一年就要到中小学见习,第三年到中小学实习,他们的见习和实习日记是校园板报的一道靓丽风景。
中师生课余生活丰富充实。读书写作、吹拉弹唱、书画艺术、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属于典型的素质教育。相比“育分至上”“内卷无边”的当下中小学教育,当年的中师生活更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氛围中,中师生更注重发展自己的个性才能。广博而丰富的知识涉猎夯实了中师生的终身发展基础,厚植了献身教育的人文情怀,实现了学校文理贯通、一专多能“博雅”人才的培养目标。
中师育人成果对解决当下高中文理分科过早、唯分数、唯升学率、不顾及学生长远发展等问题有一定启示;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应有参考价值;对培育时代需要的学生、造就时代发展需要的“四有好老师”,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三、知行合一的职业锻造
中师生是职业学校中最有职业身份认同感的学生。他们在人生最爱憧憬、性格形成最关键的年龄阶段,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训练,锻造了扎实的基本功,树立了终生为之奋斗的职业理想。学校准确的办学定位—“普及小学教育的办学目的、为农村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培養目标、截留英才的生源构成、全学科的课程体系,关注师范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让中师生一入学便接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家乡、热爱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和价值标准;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调查,拓宽了中师生的知识视野;定期学校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和实习夯实了中师生的教学基本技能,巩固了师范生的专业思想。
中师学校中大批优秀教师身上所呈现出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让中师生敬仰和崇拜。身教胜于言教。中师生有意识地汲取老师身上的优秀品质,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价值和行为标准,知行合一,从而锻造了高度的职业和身份认同感。做好老师、怎样做好老师、做怎样的好老师,成为他们终生修行的“灵魂三问”。
热爱教育、热爱教师工作是成为好老师的根本原动力,身份认同是终生做好教职的根本保证。平师20世纪80年代的毕业生现在已年过五十,他们都不无自豪地调侃自己是“平师大”毕业,即“平原师范大学”毕业。话语中表达出对自己学识、专业和职业的认同和自信。这种知行合一的自我锻造精神铸就了中师生的优秀品质,也是高素质中师生大批出现的根本原因。
四、奉献桑梓的执着坚守
1985年11月,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和1989年6月颁布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都明确提出中师教育“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按照“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分配原则,经过严格的全科教育训练,满怀职业理想的中师毕业生又回到家乡,回到了曾经的母校。只不过,身份由学生变成了教师。人生的理想、职业的责任、熟悉的环境,都使这些和学生差不多年龄的“孩子王”不敢懈怠,对工作满怀敬畏。他们不顾条件的艰辛、收入的微薄,只管埋头苦干、拼搏进取。坚守三尺讲台,一干就是10年、20年、30年……任劳任怨,终生无悔。一句平淡的“教育就是个良心活儿”诠释了他们几十年辛勤付出的教育初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中师生的口碑,诠释了爱的真谛。
如今,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中师生都已近百岁。他们为家乡教育事业扎根于农村中小学的奉献精神,影响着一代代的学子。改革开放40多年来,几代中师生前赴后继,夯实和筑成了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的脊梁和中流砥柱,为教育的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真正践行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将最美丽的诗篇写在祖国教育大地上的庄严承诺。
五、孜孜以求的拼搏进取
中师的学习经历和文化熏陶,铸就了中师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好学精神。他们把学习当成习惯,或为弥补文化知识的不足,或为更好地胜任当前工作,或为追求更高远的精彩人生。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文化营养,自觉参加函授、电大、脱产等各种进修,即使工资微薄、学费不菲、工作繁重也咬牙坚持。以夏津县为例,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师毕业生有95%以上取得了专科文凭,72%的中师毕业生取得了本科文凭。一些特别优秀的中师生梦想更宽广的舞台,圆自己的“大学梦”。国家顺应学生需求,为中师生发展提供利好政策。从1984年开始,在中师毕业生中推荐、考选3% ~ 4%优秀学生上大学。那些没有被推荐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锲而不舍、进取不止。有的考取了硕士、博士,走入大学、科研院所或者国家部委,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学术权威或领军人物。北京师范大学郑国民教授(1984级中师生)已经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长栓教授(1983级中师生)和中科院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朱兆武教授(1981级中师生)亦是其中的代表。
六、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
中等师范教育与中国革命联系紧密。敬爱的毛主席就是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开阔了眼界与胸怀,厚植了家国情怀,立下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的宏伟志向。他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毛主席的一番话表明,是师范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为他日后担当大任奠定了良好基础。平师也流淌着红色血液,她的前身山东省立平原第五乡村师范学校党支部,于1934年10月在白色恐怖统治之下建立。党支部秘密开展工作,宣传爱国活动,为党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革命干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
在伟人和革命先驱的感召下,红色基因在中师学校得以代代赓续。中师生誓以周总理为榜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己任。他们秉持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立志为家乡教育奉献青春和力量。这正是中师教育中红色精神的赓续所起的巨大激励作用。
凝练中师精神,直面当下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解决,是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凝练更是为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育传统,完成当下的教育使命。时代呼唤“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思考、挖掘、弘扬百年中师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有家国情怀的“大先生”;拥有扎实学识,做学识渊博的“大先生”;赓续红色基因,做有责任担当的“大先生”。
感谢山东省平原师范学校1983级全体同学为教育事业的巨大付出和对本文的建议。衷心向全国的中师毕业生致敬。感谢郑国民教授的建议和对本文的极力推荐。
(作者单位:1.山东省夏津县实验小学;2.山东省夏津县教育和體育局;3.北京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