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3-04-11张孝伟
张孝伟
摘 要: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需要明确数学习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无论是利用已知条件去求未知条件,还是利用逆向思维去寻找习题中的另外条件,都需要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初中生已经掌握一定基础的数学知识,且认知水平明显提升,那么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143-03
学生在学习的积累下形成了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逻辑思维会更强,即使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学生也会迎刃而解。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自然需要及时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并积极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应用,推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在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避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会直接套用数学公式。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包括对学生理性思维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所谓理性思维能力更偏向于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对错进行正确的判断;逻辑思维能力更偏向于学生通过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判断、推理,从而有条不紊地表达出自身思维过程的能力,不仅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具有条理性;而逆向思维能力,则要引导学生站在对立面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样的,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显然并有利于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解决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数学问题时更加简便。特别是在一些应用题中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分析入手,求解数学习题的正确答案。而以上三种思维能力正是发展学生个人素养所需,有利于学生在个人素养上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具备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会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2)推动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且数学科目作为主科之一,在总分数中占比比较大,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比较深远的前提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教育工作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想要达到提高学生考试分数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并且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也会更加注重自身数学专业水平的提高,还会将精力更好地投入教学方法的创新中,有助于推动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之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与学生在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时思考角度更加广泛,且具备创新精神具有直接的关系。此外,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单纯地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具有帮助,对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多学科的考试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在课程改革下,虽然新的教学理念在很久之前已经提出,且教师也普遍学习和接受了新教学理念,但是从其教学践行上来看,教学理念的知与行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依然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且对学生的评价依然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参考指标,教师忽视学生多项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也正因如此,导致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只顾教材知识点的传授,然后就开始让学生沉浸在大量的题海中,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下见识和掌握更多的数学题型,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考试成绩的教学目的。但是这样枯燥机械的教学模式往往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反感,特别是数学科目本身对中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这样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反而会适得其反。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显然与教育改革下的新教学理念是不匹配的,自然在教学效果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得到高效实现。
(2)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
一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如果可以在建立在学生具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自然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但是从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在学习兴趣上是明显缺乏的。而中学生之所以缺乏数学学习兴趣,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具有直接的关系。数学概念性知识以及数学公式是学生正确解答数学习题的重要基础,但由于数学概念性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和记忆时存在一定难度,再加上数学公式众多,单纯地死记硬背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公式记忆不牢固或者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不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习题答案,自然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在连续多次数学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自然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慢慢地开始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认为数学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心理上压力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积极性较低。此外,教师片面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清楚数学知识点,再搭配上学生的课后习题练习,学生就可以掌握数学知识点,在数学考试成绩上获得相应的提升。但殊不知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更是难上加难。
(3)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积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新数学知识与旧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哪一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是数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个别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面对缺乏连接性的教材,依然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开展数学教学,很容易影响学生接受系统化的相关数学知识学习,导致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同时,中学生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家长的监督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在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时很少有主动去反思自身在数学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这也会影响学生坚实数学学习基础的建立,阻碍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此外,在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由于数学教材中包含的数学知识更加广泛,教师未跟上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节奏比较快,这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想要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进度存在一定难度,长期积累下,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中出现听不懂教学内容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数学考试成绩的提升。
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抽象知识点学生只能在教师的讲解下对其进行凭空的想象,学生缺乏直观的体验,自然影响学生理解知识点的程度与深度。但信息技术开始在教育领域进行广泛的应用之后,让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开始变得更加直观、形象,特别是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如果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动态视频,学生则可以对相关知识点具备更加全方位了解。比如,在开展“轴对称旋转”教学时,就需要学生具备空间想象能力,且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则对教师教学水平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对称图形旋转的整个过程更加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以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创造优良的学习氛围,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还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逐步养成数学思维能力。比如,在开展“轴对称图形”教学时,为了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开端通过设置小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生活中又有哪些常见的轴对称事物。教师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讲解之后,学生在脑海中已经清晰地明白什么样的图形才算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接龙游戏,第一排从左边数第一个学生课堂上说:轴对称的图形有很多,我知道的汉字有“吕”,然后学生从左至右依次按顺序说出轴对称图形的常见汉字或图形,这时学生们会说有“全、金、天、品、由、中、甲”等汉字。通过游戏的形式,教师不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学生对轴对称的图形的相关知识掌握会更加牢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养成数学思维能力,对落实素质教育以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帮助。
(3)利用微课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今,初中生对微课教学并不陌生,其作为应用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便于帮助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初中生而言,虽然其明白学习对自身日后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自律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分散,从而将学习抛掷脑后,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课开展教学,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注意力被分散的情况,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导入,并引导学生对未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巩固学习,尽量做到当天的教学内容当天消化、掌握。比如,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为了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同时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提前导入,以供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预习。但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师在导入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这样学生才有耐心观看完微课视频教学内容,并在兴趣激发下,想要在课堂中继续听取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详细地讲解,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在课后,为了让学生及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消化和巩固,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将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通过再次学习可以更加详细地掌握教学知识点,学生还可以对其进行重复观看、学习。这样先进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4)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就是非常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且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培养的成效,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肯定离不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基于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来回答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性,又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学会了高效掌握以及運用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变得更加敏捷、发散。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学生质疑说明学生是在认真思考教学问题,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比如,在开展“平行四边形”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习都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学习能力获得相应的提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长方形属于平行四边形吗?”等各种相关数学问题。学生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会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的锻炼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学生积累数学基础知识的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及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对学生更好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需要其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措施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翠花.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2(24).
[2]李晓丹,徐文竹.探析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2(01).
[3]黄建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师博览,2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