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背景下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探索

2023-04-11李宏德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减负初中数学

李宏德

摘 要:为实现当前教育政策指导要求,为教育注入驱动力,推动教学不断进步,当前教师需要全面探索,以教育政策要求为基准,对教育进行创新、优化。《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指出,减负教育创新的工作原则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仅要对教育范围进行横向拓展,还应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纵向探究教学改革方式。在此要求下,笔者依据当前教学经验,提出了个性化的减负教育策略,并从当前存在的改革阻碍出发,探讨了教育思路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减负;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127-03

1.针对减负要求进行教学优化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优化

长期以来教育都是教师为中心,依据教师讲述作为课堂主要教学方式。在初中课堂中,在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教育指标等要求的迫使下,数学教学也大多是通过教师讲述、学生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式较为单一,虽然在学校的学习管理制度要求下,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数学成绩,形成一定模式的学习方式,但这些方式大多缺少实践元素,因此不利于全面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数学价值,目前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质仍需要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

(2)教学评价需求缺乏进一步完善

当前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监督评价政策更符合考试模式的教学评价要求,为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的教学评价也需要依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师的教学设计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为了实现对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改革,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也应该依据这些个性化教学的条例进行设计,针对不同个性化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层式的教学评价,让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客观的评价,为教师提供反馈更加正确、完整的教学效果数据,从而让教学评价发挥为教学提供反馈的作用,而尽量减轻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

2.减负背景下的个性化数学教育思路

(1)把握学生中心

“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是为学生减负,而工作的原则是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当前的教育理念也要求教育应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实现这一要求,教师就要明确了解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改革前期应该先思考如何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需求的把握,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前期的教学评价反馈数据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收集,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成绩波动,了解学生的大体学习情况,不仅要分析整个班级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还应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数据,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交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状况、个性特点、爱好等,而交谈的形式可以包括课堂思想交流,从这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家庭教育情况,了解学生前期的数学基础水平以及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思维及能力;还可以通过面对面座谈的形式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需求,帮助学生针对性解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方法等疑问。在数据分析与实际交流的过程中,还需要全过程穿插教师对学生的观察,通过教师对学生行为、思想等的观察,让教师能够深刻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让教师能够依据教学实情更清晰地了解并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方式。

(2)实行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之处,对数学学习的接受、创新等能力方面也有不同。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缓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焦虑,充分做好不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能力,符合教师教育改革要求,转变学生两极化状况的策略便是实行个性化教学。个性化的教学能够让教师在对不同学生进行辅导的过程中,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更加充分的教师指导以及教学资源,从对学生的情感关注以及教学帮助角度出发,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定的驱动力。在数学课堂的个性化设计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可以为学生设置好学生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设计中融入一些针对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学习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优生与学困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随堂练习,在教学之后再使用更加细化、贴切实际生活的逻辑思维与语句对学困生进行课后辅导等。而在学生对学生的模式中,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分组学习设置,在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例如,在学生的课后作业设计时,为学优生设计一些为学困生进行指导讲解的作业,从而利用作业督促学优生对学困生的帮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教学资源较为缺乏的问题,让学困生能够得到更加细致的教学指导,并且能够以教学相长的方式推动学优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3)以素质培育目标为基准

为适应当前国家教育全面综合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改革中需要以素质培育目标为基准,从而保障能够正确做到教学改革。素质教育是学生能够打好学习基础,帮助学生终身学习、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基本,因此当前在减负要求背景下,学生的素质培育要求应该更加突出。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融入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仍能够在素质教育的整体设计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个性化教学。例如,对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这一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观察、感悟现实世界,在不同的小组成员带动下拓展自身的思维。

(4)依托信息技术教学创新优势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如何将其融入具体的教学中仍需要深入进行探索优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同样提到了对教师的教学指导:应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从而为数学课堂增添科技气息,让学生能够将数学学习与现代前沿科技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社会科技发展的认知。不仅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进行更加具象化的教学设置,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后。例如,在课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上传微课短視频等教学资源,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不同难度的课程,针对学生核心素养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设置。网络科技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评价指标让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数学能力,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为学生减轻课后学习负担。数学资源的有效落实也能减轻家长的焦虑,让家长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指导学生学习。

3.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具体策略

(1)营造个性化教学环境

打造个性化教学环境,最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指导。个性化并不意味着针对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同样也不意味着过于偏爱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此为做好对学生思想认知的指导,教师要在前期开办一些课程改革班会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将这一人人平等的个性化教学思想穿插于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够做到互帮互助,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成长特点表现在学生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因此部分学生的思想较为偏激或自我,对数学学习存在的看法难以纠正,这一情况更加要求教师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为了将个性化教学中尊重差异的思想穿插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思政教育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转变学生的教育观念。例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同类项与移项这两个概念,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让学生明确同类项在数学中的概念,同时以幽默的语句将同类项与人群进行类比,让学生注意区分数学概念以及班级集体概念,注意班集体应是共同进步、相互提高的,不要将自己帮助的同学作为不同项错误进行移项了。借助教材中列出的数学家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教材中提出的“对消与还原”这一概念,从而拓展至让学生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不要相互“对消”,也不要让对方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原智商,在原地不断踏步。从而以幽默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个性化思想,为数学课程添加思政元素,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2)缩小学生差距

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在教学设计中尽量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让学生尽量能够做到接受相同水平的课堂学习。在长期的个性化教育教学中,尽量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从而让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更加轻松,让学生能够获得质量更高的教学。在缩小学生差距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比如鼓励学优生帮助和带动学困生。在网络资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困生与学优生之间的资源难度设置,如学优生的教学资源难度应以向上的趋势缓慢增长,而学困生在教师、家长及同学的辅助下,教学资源难度曲线应该比学优生的教学资源难度曲线更加陡峭,从而尽量让学优生能够跟上学困生的学习进度,做到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也可以充分融入个性化设计。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根据课本中的例题提问学生,让学生针对这一题目进行举一反三的改编,让学优生提出自身的更改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让学困生交流自身的思路。例如,学优生回答提出这一解题方式同样可以应用在其他只要存在倍数关系的同类物品,已知总量的数量计算中。进而促进学困生以模仿的方式思考,进行更加细化的回答,如这一题目同样可以应用在生活中购买同类物品的倍数关系计算中等。在这一教学设计中不仅体现了学生之间差距的缩小,还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3)小组分配式教学

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考能力。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学习能力等,尽量使学生能够互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系列不同难度的题目随机分配到小组中,让小组成员每人选择一道题目进行思考解析、计算,在计算后由教师随机选择小组中某一个成员分享思路或扮演。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单元教学后期练习巩固環节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去括号与去分母等不同难度的题目,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题目的分配,并就不同题目的思路进行交流分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自主筛选掉小组成员均已掌握的题目,而针对难度较高的题目,为了小组成员能够顺利回答出教师的问题,成员之间也会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学优生便带动了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育了学生的集体意识。这一教学方式将教学细化至学生小组,在更小的范围内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差异性筛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将练习作业的课堂完成率提高,减少了学生的课后作业练习,提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

(4)可选择性作业设计

“双减”中对学生的作业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同样也为教师的作业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在个性化作业设计中,为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增加作业的题目数量,降低题目的重复率,让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的实际数学学习能力选择题目完成教师要求的练习。在作业选择性设计中教师要做到提高作业质量,在不同的难度设计中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及教学内容特点,设计分层次、典型的作业,从而通过包含数学知识内容全面的题目减少学生的练习题量。针对同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等级的作业,针对难度相同的作业也应包含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在选择时切实做到针对自身缺点进行练习,提高数学素养。教师要明确作业总量,在可选择性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简单+一般+困难三个等级的题目,每一难度等级有4~5道题,学优生可以选择3个一般等级的题目和2个困难等级的题目,甚至5个困难等级的题目,而学困生可以选择3个简单等级的题目和1个一般等级的题目以及1个困难等级的题目,由此让学生自由进行作业组合练习。

总之,“双减”政策的落实,不仅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开拓了空间,也能让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实施个性化教学,落实因材施教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建峰.初中数学课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探索[J].成才之路,2008(18).

[2]王伟东.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9).

[3]王毅.从一堂课探索个性化初中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

猜你喜欢

个性化教学减负初中数学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策略研究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