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的培育

2023-01-24李伟宏

中学语文 2022年35期
关键词:油翁渔人孔乙己

李伟宏

阅读思维对于初中生的阅读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在核心素养体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的导向下,加大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力度,确保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活动,实现对多种阅读思维的有效训练,不断增强思维的缜密性与逻辑性。

一、循循善诱,增强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是指全面、严密、客观且具有理性的自我反思特点的阅读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客观的角度来思考文本中的问题,摆脱群体思维对于自己的限制,提出具有个性化与独立性特点的看法,并在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持续的深思中作出明确判断并有效执行。

比如,在学习《卖油翁》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解读字词,利用对比等方法,进行自主阅读、自主探究。首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沥”“酌”“置”“取”等重点动词的含义进行分析理解,有学生还按照释义演示了相应的动作,以此感受卖油翁酌油过程中动作的熟悉程度与其动作的整体连贯性,再对比卖油翁与陈尧咨在动作、神态、语言上的差异,学生借助“徐”等词能够对卖油翁此刻的坦然从容有所认识。有学生对卖油翁“酌油”对话的话外之音进行解读,尝试猜测陈尧咨在这一情境中的心理活动,并加入表情、动作的演绎,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这番趣味表演环节。再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卖油翁与陈尧咨两人的“善酌”与“善射”技术在当时的朝代有何种用处,自己更想掌握哪一种技术。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射艺能够在战场上立功,而卖油翁的技艺只具有观赏价值,所以更想掌握射技。教师可提问“作者更欣赏谁”。学生经过反复阅读原文,仔细揣摩会发现作者对卖油翁更为推崇。教师可先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是为学生提供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材料,而后学生可以认识到作者借助对陈尧咨的批评表达了重文轻武的思想。这是符合当时社会时代思潮的。但作者在多年之后,将“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一句加于文末。借此机会可让学生了解“斫轮”与“解牛”的典故,学生能够认识到这几个人在技术上达到了天人合一的高超境界,实现对文本深层次的解读。最后,让学生思考“射箭真的与倒油等同吗?只需要做到熟练就可以吗?”引发学生思考,有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作者的看法进行了反思。认为这是作者对于武者的偏见以及武学的贬低,存在一定的偏激性。也有学生认为要想熟练掌握箭法,除了手熟,还应付出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指力、臂力与眼力,心理素质与天赋都非常重要,并且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射箭并非只是机械重复的运动,文中卖油翁与文外的作者将灌油与射艺混淆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思维应当找准切入点。比如文言文中的字词、创作背景等,给学生创设充足的思考空间。通过间接性的指引让学生在探索与解读过程中减少对他人的依赖,避免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同时形成自我反思、自我修正的意识。

二、深入文本,强化理解思维

理解思维彰显着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与文化环境、特定情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也可被看作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不只要明确字词句字面的意思,同时还要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比如,教学《孔乙己》时,教师可在导入阶段为学生呈现中国的酒文化,让学生认识到在传统文化体系中酒具有象征意义。而后再让学生对课文自主阅读,为孔乙己、掌柜、小伙计等人的出场做好铺垫,让学生在对比中对孔乙己所处的悲凉世界有所感受。可抓住重点词句对作者的弦外之音进行了解,比如在“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句中,孔乙己使谁感到快活,他是如何使人感到快活的。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探究。学生在初读中能够明确“我”、孩子、掌柜、酒客都是因孔乙己而感到快乐的人,认识到作者分别从外貌衣着、行为、语言特征以及遭遇等方面逐步刻画出完整的人物形象的。然后,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思考假若自己就是文中的孔乙己,面对他人的取乐,会有这样的心理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悲惨人物的同情与共情之心。而后让学生思考假若将“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中的“又”“还”字直接删除,课文表达的含义是否出现变化。学生对调整前后的句子进行诵读与体会后,会发现掌柜虽然在笑,但是却并没有对被打断腿的孔乙己表达关心。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掌柜的冷漠无情与唯利是图的特点。教师还可让学生对于课文中多次出现的“笑”进行解读,思考其差异化含义:“在一个悲剧故事中,作者想用笑声来表达什么?”让学生在自主研读、小组交流中,认识封建制度对人的毒害以及当时冷漠冰冷的社会。孔乙己在出场时以及最后一次来酒店时,都在喊“温两碗酒”“温一碗酒”,这两处语言细节有何种深刻寓意,也可以引导学生深思。学生联系到导入阶段的酒文化,会将这句话理解为孔乙己对于温情、温暖与温热的渴望。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茴香豆”菜名的来历及烹饪方法,学生也能够借此意识到孔乙己想要茴香豆,并不只是要一碟下酒菜,也是想让这冰冷的酒店有一丝香味、醇味、人间正气。最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孔乙己作出评价。除了有批判之外,也有学生通过他教孩子识字,给孩子吃豆等行为看出他是个善良的人。

教师应培养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意识,避免对文本浅薄、固化的认知。而让学生学会抓重点句、关键词进行分析探究,学会细节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意图,在与作者进行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增强理解思维能力。

三、激活课堂,培养创新思维

初中统编有不少课文中都有留白的部分,教师可借助留白文本让学生激发联想力、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比如,《桃花源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初读环节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渔人形象。有的学生认为他非常幸运,能够偶遇桃花林,进入世外桃源中;也有学生认为渔人不只是幸运,还极为幸福,因为桃源人并未驱逐他这一外来者,反而热情款待。还有学生提出渔人辜负了桃源人的信任,是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小人。教师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必追求标准答案,也不需要盲从书本及他人,让学生在自由、和谐、宽松的课堂中积极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个性化表达。可让学生对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的情况进行想象,可自选角度,对故事的结局进行续写。前期的课堂讨论已经为学生的自由创作做好铺垫,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编写故事的后续发展。有学生从渔人的角度构想,认为渔人身处战乱时代非常可怜,设计让他重返桃花源,与桃源人一同生活。也有学生从桃源人的角度进行续写,将桃源人设计为天外来客,创作科幻小说;还有学生将自己也编入到故事中,以记者的身份进入到渔人的时代,对渔人进行采访。

创新能力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勇于创新,敢于表达,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思维在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将其纳入到教学任务体系中,借助阅读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与理解思维,使学生学会以客观、发展、全面的视角剖析问题,树立理性反省意识与创新创造意识。

猜你喜欢

油翁渔人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A Greedy Story
卖油翁的“另类解读”
以问题为主线,带动言的学习
渔人罢钓归(绘画作品)
《卖油翁》教学设计
渔人的故事
再辨卖油翁的“睨”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