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

2022-11-22尹娜

求知导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广大教育工作者也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接受并主动学习新颖的教育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手段及教育思想逐渐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种种弊端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因此有关部门及广大教育专家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并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这一背景下,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的有关问题逐渐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文章对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优化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尹娜(1980—),女,山东省滨州市滨州实验学校。

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形势正经历深刻复杂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来说,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势在必行。

一、在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

设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德育的重要体现。首先,文化自信事关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展现中国的精神面貌,提高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优秀的大国形象。其次,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不做法盲、不知法犯法是我们作为国家公民最基本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要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以及通过日常所见所闻进行思考、感悟,进而提高个人综合思想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为健全人格的培育补充养料[1]。

二、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不仅是部分学生和家长,一些教师甚至学校都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看成副科、小科,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考试中分数占比相对较少,且在课时分配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排课普遍较少,这不利于教师深入讲解知识。部分学校由于将道德与法治视为副科,因此很少关注专业教学人才的引进,即便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求逐渐提高,这些学校也常常忽视道德与法治方面的专业教学人才队伍的建设,这直接影响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此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初中阶段作为一道分水岭,对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部分初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给主科分配了较长学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缩短包括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内的副科的教学时长。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紧张,社会就业的竞争压力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种不科学的学习安排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活动,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抑郁、焦虑、厌学等情况。

因此,为了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桎梏,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拓展思维,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坚持德育,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探究并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修订原则和特点分析

(一)修订原则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修订遵循以下两项基本原则。第一,在维持原有教材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持续进行完善,关注初中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学习需求以及时代发展特点,进而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第二,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在全面跟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步伐的前提下,高度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确保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经过了多次修订和补充。从教育层面看来,道德与法治教材突出生命、法治、公民意识和媒体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从精神层面看来,道德与法治教材关注学生与其家人共同养成家庭美德,要求学生在学习后知道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拥有平等的人格和法律地位,从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平等待人。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二)修订特点分析

新时代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重要前提,将学生在青春期中与他人、社会以及国家的联系作为线索,始终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宗旨。教师通过道德与法治教材能对学生实施完整、系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并作为国家意志与青少年成长之间的纽带,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和人格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等素养的全面提高[2]。

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学优化策略

(一)端正教学理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端正教学理念,秉承不断学习的思想,积极反思、创新,进而形成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对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以及学生思想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应积极吸收有益的教学经验,集百家之长,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作贡献,真正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进而达成职业愿景,实现个人价值。

在某种层面上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说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的心灵导师,优秀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在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往往比较叛逆,渴望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并予以正确的引导,与其建立起一种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课程相关知识,还要多学习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学生行为背后的逻辑,关注学生的心理、行为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引导工作,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其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而获得特别的感悟与认识,拓宽思维空间。

(二)创新教学方法

1.小组学习法

小组学习法是现阶段科学教学观的重要体现,采用小组学习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的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具备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比较适合运用小组学习法。首先,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探究性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大胆发言。例如,在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中“坚持宪法至上”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维护社会秩序应该依靠法律还是道德?”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先在组内讨论再进行组间探讨。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小组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课本、资料等提出各种各样的论据。這时,教师不应该一锤定音,而应该细心关注学生的观点及状态,对其进行思维引导,这也能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演讲,鼓励学生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小组学习法不仅能减轻教师的课堂管理负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与人沟通的能力,在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班级氛围奠定基础。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避免了将理论知识束之高阁。教师应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并对症下药,从而在往后的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理解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最终提高综合素质。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能让学生形成对生活问题的感性认知,并在问题分析过程中提高理性认知水平。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帮助教师通过生活化情境自然而然地教育和引领学生,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施加正向、积极的影响。要想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道德法治意识以及行为规范,在实践活动中将实用性和人文性相融合,帮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迁移。

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知识学习状态中,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有关我国基本制度的知识时,需要高度关注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和思维品质,这是学生正确发展的必备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与我国基本制度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和信息,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确保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能结合教师的引导,对我国基本制度相关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以及思维品质。

(三)课程设计

1.趣味式教学

在趣味式教学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从而主动思考及进行自主学习。研究表明,自主学习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符合科学教育观的高效学习方式。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以将趣味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在课程导入时,可以通过探究式问题、时事案例或者历史故事等趣味性内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

教师在进行趣味式教学时应注意两点。其一,教师应将趣味式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并平衡“趣味”与“教学”的关系,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导致不能有效发挥趣味式教学的效果。其二,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避免因为一味地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2.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教学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教学,由浅入深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目前,我国多模态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就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PPT展示知识点,便于学生直观理解知识;通过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广大教师及学生的喜爱。教师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各种案例,能让学生产生更强的代入感。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中“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课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人为什么活着》这一经典励志短片。学生在观看之后会对人活着的意义形成深刻的感悟,随后便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探讨我们在遭遇挫折之后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多模态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学习感受,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感悟力。

结语

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着明辨是非、独立思考等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取得考试卷面成绩的高分很容易,但若想取得人生的“高分”仍需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薛晓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20(4):66.

赵继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20(2):51.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浅析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