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段语文绘本阅读指导教学策略分析

2022-11-22王红梅

关键词:年段绘本小学生

王红梅

(新疆巴州轮台县第四小学 新疆巴州 841600)

绘本是一种能够根据儿童接受能力及其欣赏趣味创编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图画书。绘本一直以来都受到儿童的喜爱与欢迎,符合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阅读喜好,因此教师可将绘本作为重要的教学元素,将其融入语文阅读课堂中来,利用绘本来指导小学生展开有效的阅读学习,使其巧妙地掌握阅读知识与运用技能,提高低年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一、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1.可增强直观视觉感受,提高小学生认知能力

小学低年段学生虽然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实际上所积累的认知经验不足,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有待加强。传统的低年段语文阅读教学难以有效迎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无法满足小学生应有的阅读学习需求。而绘本阅读教学方式的运用,改善了这一教学问题。教师可利用绘本丰富的图片资源来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增强他们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其能够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2.可发挥学生具象思维,促进其抽象思维发展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绘本中的图片来引导学生对绘本故事内容进行猜测与想象,激活学生具象思维发展活力,让学生可以有效解读绘本故事内容。教师加强绘本阅读教学指导工作时,会注重启发小学生围绕故事内容展开独立的思考,这无疑会让小学生的思维与绘本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朝着深层次的方向展开思考[1]。在这一环节,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凝聚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其学习专注力。

3.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阅读不仅降低了小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还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个人语文素养,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低年段学生积累的阅读量还比较少,教师引导小学生展开绘本阅读学习,一可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二可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提供充分的素材,三可扩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能够从绘本阅读学习中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体验,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有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小学低年段语文绘本阅读指导教学的发展现状

1.绘本选择不合理,影响绘本阅读指导效果

目前有的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时,对绘本的选择缺乏合理性,不够贴合语文阅读教学的主题。一方面,这种绘本的导入教学效果不佳,只能简单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没能起到良好的绘本阅读教学指导效果。另一方面,绘本选择缺乏合理性,会影响绘本阅读与课文阅读之间的契合性,不利于推进绘本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目前教师要利用绘本来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好阅读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则应合理选择与教学主题相契合的绘本,或者选择蕴含某些阅读知识的绘本,让学生能够获得良好的阅读学习成效。

2.绘本阅读占比小,阅读指导作用不够充分

目前绘本阅读虽然颇受教师的关注,但是实际上绘本阅读在整个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占比并不大。比如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在课后阅读绘本,或者只是利用绘本来简单地导入新课内容,没能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没有充分地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知识与阅读技能。教师对绘本在阅读课堂中的真正教学价值缺乏深刻的认知,缺乏良好的绘本阅读教学意识,这无疑会限制绘本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3.指导方法不科学,限制绘本阅读指导效用

目前有很多教师愈发重视绘本阅读教学,但是所采取的教育指导方法却缺乏科学性,导致绘本阅读指导教学的有效性较低。一是因为语文教师对绘本阅读指导教学缺乏深入的研究,绘本阅读指导教学有流于形式的问题,不能带领学生深入到绘本世界,挖掘其中的阅读知识。二是因为语文教师所融入的教育指导方法具有一定的单一性,或者只是沿用传统的阅读指导方法来展开绘本阅读教学,不足以激活绘本阅读课堂的教学活力。

三、小学低年段语文绘本阅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

1.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图画与内容的联系

从小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师开展阅读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事物,了解事物外部直观的特征,同时也学会发现事物的内在特点,学会把握好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区别。绘本阅读教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绘本,细心地观察绘本中的图画,了解图画的具体内涵,并找出图画与绘本故事内容之间的独特关系,了解绘本故事是如何描绘图画中的生动场景的,又或者了解图画是如何呈现绘本故事内容的。这种独特的叙事关系可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中,教师可为学生引入《幸运的鸭子》这一绘本。绘本中蕴含了十一张生动的图画,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图片,发现前面九张图片都有“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这句话,而且每张图片呈现的动物都是不同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展开一定的思考:“鸭子和图中的动物相遇的时候,可能正在说什么呢?为什么总是会提及‘可是哪儿也找不到这嘎嘎声’这句话呢?”

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时,可大胆地猜测绘本内容,然后通过阅读绘本内容,验证自己的猜测,这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绘本故事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学会将连贯的画面串起来,将其与完整的故事情节相联系。而且小学生在细心观察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很多重复性的语句,除了图片中出现的这句话,还有“鸭子是不XX叫的”“可是我的嘎嘎声不见了”“把它找回来”“这只不幸的鸭子XX叫着”等重复性比较明显的语句。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这些语句与图画相联系,并展开思考:“这只鸭子在找回自己嘎嘎声的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动物呢?为什么它始终找不到自己的嘎嘎声呢?”

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围绕“幸运的鸭子”这个主题来展开思考:“为什么绘本的题目是‘幸运的鸭子’,绘本里反复提及它是一只不幸运的鸭子?为什么到最后又说它是一只幸运的鸭子?”为了让学生解决这些阅读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绘本中的图画,阅读绘本中的故事内容。学生通过观察图画,会发现鸭子遇到的动物均是有不同叫声的,如母鸡的咯咯叫、小狗的汪汪叫、小猫的喵喵叫、马儿的咴咴叫、鹅的呃啊呃啊叫、山羊的咩咩叫、牛的哞哞叫等等。这只鸭子始终没有遇到自己的同类,没法叫出嘎嘎声。而到了故事的最后,这只鸭终于找到了同类,找回了自己的嘎嘎声。

因此,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能够自主获得有效的阅读信息,有效解读绘本故事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展开创意写话训练

写话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基于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合理地设置创意写话训练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灵活地将课堂中学习到的阅读知识,运用到创意写话训练过程中[2]。在这方面,教师可将绘本阅读教学法、读写结合教学法相融合,发挥绘本阅读在学生阅读、写话训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自己的读写技能水平。

例如《羿射九日》一课讲述的是后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具有奇幻的色彩,能够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为了提高学生对这节课的阅读学习效果,教师可在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引入《羿射九日》的绘本插图,让学生直观地浏览这一绘本图画,使其将直观的图片与课文中的文本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神话故事内容。

在创意写话训练的教学环节,教师可鼓励学生了解“羿射九日”的大概故事内容之后,仔细浏览多媒体图片,然后根据多媒体图片的顺序,提炼这个故事的关键情节,再发散自己的思维,将这一神话故事的起因、发展过程、最终结果有机联系起来,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多媒体图片中呈现的故事内容复述出来,并写在作文本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绘本图片的直观性作用,让学生学会理顺每个故事情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会通过书面语言,对故事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精简地描述出来。

教师还可围绕着“中国神话故事”这个主题来引入其他的绘本,如《女娲造人》、《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绘本,了解绘本中采取了哪些写作手法,如拟人手法、比喻手法、夸张手法、对比手法、循环反复手法等,然后根据这种写作手法展开创意写话训练,学会将绘本插图与故事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并运用合适的写作手法来展开写作。

比如,学生在浏览《女娲造人》这一绘本故事的图画时,可根据图画中的人物形象,描述女娲的形象特征,并运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背景、造人的具体过程、造人后的景象。使小学生能够带着自己对神话故事的好奇心,自主投入到绘本阅读的写话训练过程中来。学生可运用已有的图画、故事内容等素材,在写话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写话技能,塑造自己眼中的女娲形象,然后安排具体的造人情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运用拟人、对比、反复等不同的手段来展开描述,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写话训练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绘本阅读学习效果,还能锻炼学生的以读促写能力。

3.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展开语言表达训练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比较丰富的,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引导教育,让小学生能够通过有效的想象,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绘本故事内容能够引发学生展开发散性的联想,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很好的条件。而教师在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作用,指导学生展开巧妙的阅读学习时,还可采取“跳页阅读”的指导方式,让学生先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的故事内容,使其根据已知的绘本故事信息,尝试自主想象一下故事的中间部分,构筑整个绘本故事的情节。这种阅读方法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思考空间,使其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参与到语言表达训练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言能力[3]。

例如,《大象的耳朵》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许多小动物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被说得多了,大象也有些动摇,于是为了不显得与众不同,将自己的耳朵撑起来,结果却带来了很多的烦恼,最后它选择将耳朵又放下来,做回了自己。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引入《妞妞的鹿角》这一绘本,让学生先展开思考:“妞妞是个人还是小鹿这种动物呢?”学生通过观察绘本封面,可以知道妞妞就是一个小女孩,然而她的头上长了一对鹿角,显得与众不同。

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然后展开想象与猜测:“妞妞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头上有一对鹿角,绘本里说她好不容易穿好衣服,动了动脑筋出的房门,那么她究竟是如何穿衣服的呢?又是怎么出房间门的呢?家里人见到她的这个模样有哪些反应?在故事最后,家里人为妞妞恢复正常而感到很高兴,那么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会不会是家里人为了让她恢复正常做了哪些事情?然而,当妞妞走进饭厅,为什么她的鹿角不见了,而变成了孔雀尾巴?”

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小学生会自主地展开想象,结合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对故事的中间部分进行猜测。此时,教师可鼓励小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运用自己的语言来生动地描述个人预测的故事内容。之后,教师可让学生真正走进绘本世界,了解绘本中的具体故事内容,将自己猜测的内容与之对比,并尝试复述这个故事。此外,教师还可让学生自主创编故事的新结局:“妞妞的家人又会对她的孔雀尾巴产生哪些看法呢?会做出哪些举动呢?”在这方面,教师可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妞妞设计一个满意的结局。这有利于从不同方面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总之,绘本阅读教学法是教师依托绘本来指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学习的科学方法,它在当前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看很好的教学作用。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绘本插图,使其学会将直观插图与故事内容有机结合,对故事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教师也可利用绘本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展开创意写话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与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年段绘本小学生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