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11-22吴建方

关键词:理念科学幼儿园

吴建方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光明幼儿园 福建宁德 352300)

STEM教育理念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总称,是一种契合幼儿认知方式的教学思想。基于STEM教育理念,可以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加强对STEM教育理念的理解和研究,使科学教育切实达到应有的效果。当前,STEM教育理念正在很多幼儿园有序推进,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少,需要教师加强反思,提质增效,注重对幼儿探究热情和潜能的引导,释放幼儿的本能。

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意义

科学教育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组成,目的是通过科学认知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存在于世界的科学奥妙产生深刻的探索欲望,提升幼儿的心智,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未知世界,科学教育可以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平台,而幼儿园的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科学探索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本能,既是对其他认知活动的补充,也能促进幼儿的未来发展。

二、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其对科学教育的指导价值

STEM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门学科统一在一起,能够更加全面地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其核心特征是跨学科,实践性,设计性,情境性,协作性。STEM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是随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评价成果而不断形成和完善的一种教育思想,其基本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创建、设计、建构、合作,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所学知识。体现在幼儿科学教育中,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价值是十分突出的,一方面,STEM教育理念涵盖了幼儿的科学认知过程,幼儿的科学探索其实并不单单是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更包括了对操作技巧和学习体验的感受,更有对数学知识乃至艺术感知的领会,所以STEM教育理念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STEM教育理念可以引导幼儿把获得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劳动成果,比如设计作品,借此来检验和提升幼儿的科学学习成效,促进科学教育活动的情境化发展,满足幼儿的成就感和发展欲望。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幼儿园在科学教育中的问题是较为突出的。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幼儿园的教师关注幼儿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却忽视了幼儿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得科学教育的价值受到影响,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其次,教师忽视幼儿的认知基础和水平,给孩子们投放的科学认知材料超出幼儿的生活视野和探究潜能,导致孩子们不能发现材料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再次,幼儿园教师发现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主动帮助幼儿解决,代替幼儿解决,这种过于热情的教学方法其实不利于幼儿探索潜能的激发,更可能造成幼儿的依赖心理,对于科学教育的长期开展不利。此外,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师的主导性过强,甚至站在成人的角度向孩子们提出需要改进的问题,忽视了幼儿之间的互评,影响到幼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利于科学探究氛围的营造,更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发展。

四、STEM教育理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对策

1.把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合二为一,促进幼儿的科学素养

科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科学知识的讲解,还应该注重对幼儿科学态度的引领、科学方法的指导、科学精神的培育,才能起到应有的科学教育效果。比如在引导幼儿认识斜坡的结构和作用时,教师就不应该满足于让幼儿知道斜坡和平地的不同,还应该通过多种材料,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激发幼儿的合作精神。秉持STEM教育理念,斜坡教学要涵盖科学认知,技术操作,工程设计,数学探索。科学认知可以通过斜坡和平面的对比,使幼儿明白同一物体在斜坡和平面上不同的运动速度;技术操作可以通过绳子和轮胎,让孩子们操作轮胎在斜坡上的滑行速度;工程设计可以引导幼儿提高和降低斜坡的坡度,感受物体在不同坡度上的运动情况;数学探索可以通过圆形木棍、长方体、三角板等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几何形体之间的差异。教师把科学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每一项学科之中,引导孩子们合作交流,记录数据,提出问题和建议,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经过科学教育,对于斜坡形成更直接和深刻的感悟。

2.围绕STEM教育理念进行科学材料的投放

科学材料的投放切忌单一,应该基于STEM教育理念,涵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最大可能体现材料的针对性、全面性、联系性、启迪性,为幼儿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比如在沙土类的区域游戏中,幼儿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认知,可以把树叶、水、种子等提供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认识土壤和水源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增强幼儿的联系思维。为了培养幼儿技术能力,教师应该提供给孩子们小桶、小铲子、木棍、筛子、模具等,引导孩子们通过操作沙土,亲身感受沙土的可塑性,提升幼儿的构建能力。为了培养幼儿的工程素养,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孩子们思考:如何把水流从一处导入另一处?需要借助于哪些工具?同时提供更多的材料引发学生的探索,如PE管、饮料管、易拉罐等,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教师也可以把数学计算知识等融入其中,提供数学工具,促进幼儿的数学素养培养。在材料的投放中,幼儿园教师要随时关注孩子们对材料的运用频次和效果,及时更换孩子们不喜欢或者不能触发孩子们科学探索兴趣的材料,同时吸纳孩子们对科学材料的建议,最终目的是保障科学教育的顺利推进,切实发挥科学材料的引领作用。

3.在情境设计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应该注重情境化设计,借助于真实发生的生活场景,促进幼儿的思索,在孩子们的头脑中构建生活和科学的关系,让STEM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孩子们的每一项探索之中,促进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把孩子们的玩具拿到操场上晒,给玩具杀菌和消毒,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会抱着玩具从班级到操场,教师看到之后,可以问孩子们:哎呀,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难道就不能想一个法子提升效率吗?有的幼儿经过思考认为:可以用小车来运送玩具。但是这点子一提出,有的幼儿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个办法不好,因为从操场到班级需要上台阶,可是小车应该怎么上台阶呢?有的幼儿说可以在台阶上铺一层木板,就可以顺利运送玩具啦。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得到了锻炼。之后他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推送小车,有的负责稳住木板,有的负责把玩具捆绑到小车上防止玩具掉落,孩子们经过真实生活情境问题的激发,自觉地构建了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这一过程经过分析,不难发现STEM教育理念的综合体现,借助于情境营造手段,很好地实现了科学教育和STEM教育理念的融合。在其他科学认知项目的选择中,教师也应该注重情境的融合。

4.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切忌大包大揽

STEM教育理念的实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尊重幼儿的自身潜能,树立人本意识,增强平等观念,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问题,当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之中遇到问题时,幼儿园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孩子们解决方法,应该给幼儿自主思索创造空间,摒弃大包大揽的教学思维。比如在引导幼儿认识水的溶解特征时,当孩子们发现同样是糖,散乱的白砂糖可以很快在水中消融,糖块却不能有效溶解时,不要急于告诉孩子们其中的道理,应该让孩子们思考白砂糖和糖块之间的差异,引导孩子们通过把一整个糖块切割成细小的一块块,来获得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同理,在引导孩子们利用镜子在教室的墙壁上投射影子时,一些孩子的镜子里因为没有阳光的反射,无法在墙壁上形成光斑,面对孩子们的问题,教师也应该鼓励孩子们自己探索,让光照射到镜子上,之后再在墙壁上投射,就能看到光斑出现了。诸如此类的教学场景,都需要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5.关注幼儿的科学态度和心理

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导致不同幼儿的科学探索热情和态度以及心理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情况,结合STEM教育理念的内涵,对孩子们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帮扶。比如对于那些喜欢探索、喜欢合作、喜欢思考和创造的孩子,教师就应该多给他们提供一些科学探索活动,多提供一些技术和工程方面的材料,如积木、魔方、超轻黏土等,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特长。对于参与兴趣不足、科学认知上存在差距的孩子,要注重心理干预,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鼓励孩子们积极观察,主动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习惯[1]。STEM教育理念注重对幼儿全方位的培养,即便是同一个幼儿,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方面也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喜欢动手的孩子往往缺乏数学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喜欢数学推导的孩子往往构建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每一位孩子的特点进行综合培育和引导。

6.创新思考助力STEM教育理念的落实

科学是一门创新学科,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源泉。相应的,科学教育也需要创新思维,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摒弃单一的教学模式。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把科学知识融入动画片等视频课件中,拉近孩子们和科学的距离,化解孩子们的认知难度。在引导孩子认识纸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孩子们呈现一张纸经过折叠变化支撑起一本厚厚的书的过程,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之后再让孩子们利用手上的A4纸来进行科学实验,看看谁能够用一张纸托起一块橡皮,一个文具盒,一个眼镜,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架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几何关系的认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魔术的方法激发幼儿的热情,把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变得神奇有趣,从而促使孩子们主动参与和思考。STEM教育理念中,教师还应该把艺术性体现出来,促进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联系,比如借助于多媒体向孩子们展示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通过营造一种不稳定的空间画面,促进幼儿的思考,然后引导孩子们利用手上的泥巴进行建造。诸如此类的方法,都有助于科学教育的实施[2]。

7.加强家园合作,提升科学教育的力度

科学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参与,仅仅在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家园合作,适时把家长请到园所来,通过亲子合作,促进科学教育的开展,借助于家长的力量,帮助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展示个人潜能,而家长的鼓励和引导,可以起到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们经常开展科学活动,如家长可以借助于科学类的绘本,利用家里的食用油和香油等,帮助幼儿认识油水分离的科学现象。在帮助孩子们认识黄豆和黄豆制品关系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借助于豆腐、豆汁、豆腐脑等,向孩子们普及生活常识,现场给幼儿演示豆浆成为豆腐脑的过程,必要时候让幼儿参与其中,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成就感。教师需要向家长普及STEM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在科学教育中注重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养[3]。

8.加强对STEM教育理念的学习和体会

STEM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方法尚缺乏经验,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既要重视别人的经验,又要善于自己总结,从实际出发,从本园孩子的科学基础和个性特点出发,从本园的科学材料和场地出发,进行个性化的科学教育。很多幼儿园教师要么岁数大,思维模式守旧,要么过于年轻,缺乏教学经验,使得STEM教育理念往往得不到有力的贯彻,面对这样的问题,需要幼儿园加强师资培训,多引入一些对STEM教育理念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带领本园教师一起进步和成长。随着新时代幼儿科学教育的发展,幼儿教师的自身素养日渐成为教育成效的保障,体现在科学教育上,幼儿教师要增强责任心,提升道德素养,在和幼儿的沟通交流中始终秉持一颗爱心和耐心,才能为STEM教育理念的有力实践铺平道路。

五、结语

上面分析了STEM教育理念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指导方法,需要幼儿园进一步重视STEM教育理念,从现实问题出发,增强人本思维,突出幼儿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培养幼儿的综合科学素养。随着STEM教育理念进一步完善,相信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一定会成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创造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理念科学幼儿园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爱“上”幼儿园
科学拔牙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