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2022-11-12朱岩岩许晨王利春
朱岩岩,许晨,王利春,2
1.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并可进一步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体质量减轻等,显著增加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因此,及时改善吞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迄今临床研究表明,针刺作为一种安全便捷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兹就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常规刺法
1.1 醒脑开窍
李曦光等将10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醒脑开窍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优于对照组的72.22%。卢兰香等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吞咽功能训练作为对照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吞咽治疗仪作为治疗组(36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的75.0%。
1.2 通关利窍
王琪等采用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通过评价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改良的Barthel量表(MBI)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结果显示通关利窍针刺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郇靖等观察98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予通关利窍针刺法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吞咽功能变化,结果显示本法可减轻甚至治愈吞咽困难,总有效率高达94.9%。
1.3 调神益咽
雷行华等将12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取风池、上廉泉、翳风、通里等穴,观察组予调神益咽法,取神庭、百会、上廉泉、印堂、天柱、风池、完骨为主穴,以金津、玉液、列缺、照海、咽后壁为辅穴点刺,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3%,优于对照组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郑璇等应用调神益咽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可有效改善SSA、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MBI评分,提示调神益咽针刺法不仅能改善吞咽功能,还可降低肺炎发生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1.4 通督调神
张立志等应用通督调神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结果显示本法可有效减少食物在口腔停留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3.3%。幸冰峰等通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双侧大脑动脉血流最大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发现,通督调神法可提高脑血流灌注和BDNF、NGF水平,从而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2 特殊刺法
2.1 头针
头针是通过针刺头部腧穴或大脑皮层功能分区以达到促进脑功能重塑,减轻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害的目的。随着现代理论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已形成多家头针学术流派,如“焦氏头针”、“于氏头针”、“方氏头针”等,均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王悦等将8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体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双侧头针结合体针配合康复训练。头针取双侧顶颞前斜线及顶颞后斜线下1/5区域,进针角度与头皮呈30°,首尾相接透刺进入帽状腱膜下;体针取风池、完骨、翳风,三穴向喉结方向针刺,进针2.5寸,采用捻转补法,取廉泉,向舌根方向针刺,采用提插泻法。治疗1个疗程后,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VFSS评分均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0.0%,提示治疗组疗效更加显著。李彦娇等应用方氏头针结合冰刺激,治疗组选取伏象的头、伏脏上焦、倒象上部、倒脏下焦,通过针刺头皮躯干相应部位,兴奋皮质细胞,促进神经传导,促进吞咽功能的康复,有效率为90.0%。
2.2 舌针
中医学认为,舌与人体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如心开窍于舌、舌为脾之外候、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等。故通过针刺舌上穴位,可刺激相关经络脏腑,从而起到激发经气、醒神开窍等作用,使清窍宣达,咽喉通畅,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研究显示,舌针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增加脑供血,增强脑代谢,促进脑组织恢复。
江一静等将13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配合低频脉冲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舌三针,结果治疗组误吸及肺部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刘麒麟等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舌三针,并快速点刺金津、玉液,每穴3~5次,出血量1~2 mL为宜,针刺舌三针时,施以强刺激提插捻转,使患者产生反射性吞咽动作,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达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7%。
2.3 项针
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位在脑,症状表现却在舌、咽部。项针可令经气直达舌咽,刺激咽部神经,并改善其神经代谢,有利于恢复神经功能,还可对咽喉肌肉群进行刺激,进一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陈飞宇等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项针,先取双侧风池、翳明、供血,再取廉泉、外金津、外玉液、吞咽、治呛、发音,快速捻转行针后出针,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反复唾液吞咽测试、标准吞咽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陈威等将97例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项针、头针结合康复训练,每周5次,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74.47%。
2.4 眼针
眼针疗法是彭静山以观眼识病、脏腑经络学说与五轮八廓学说为基础,通过针刺眼眶区域治疗相关脏腑经络疾病的方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用于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研究显示,眼针具有促进神经元修复、抑制炎症反应、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等作用。
马晴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康复组(30例)与眼针带针康复组(30例),单纯康复组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康复项目,眼针带针康复组取双侧肝区、肾区、上焦区、下焦区,固定针具后进行康复训练,结果2组改良洼田饮水试验与吞咽困难亚量表均好转,但眼针带针康复组疗效更为显著,其有效率可达83.3%。董岩等用眼针联合超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观察洼田饮水试验,以及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的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更为显著,总有效率可达90.57%。
2.5 芒针
较普通针刺,芒针进针更深,刺激性更强。江中艳等将中风恢复早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芒针透刺组、普通针刺组与吞咽训练组,普通针刺组取廉泉、通里、内关、金津、玉液予常规针刺手法,芒针透刺组取风府、天突、足三里(患侧)、阴陵泉(患侧)、上廉泉,其中选取175 mm芒针使其向下紧贴胸骨柄内侧缘直刺天突,选取175~225 mm芒针从足三里斜刺穿过胫骨与腓骨间透向三阴交,选取75 mm芒针向舌根方向进针刺激上廉泉,结果3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评价指数(FIRS)、VFSS评分均有改善,但芒针透刺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且吞咽功能复常率优于其他2组。李静等将对照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芒针弯刺天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
3 特殊针具针刺方法
3.1 火针
袁影等将76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火针,对廉泉、风池、完骨、水沟、内关、足三里快速点刺,深度2~5 mm,结果观察组可显著提高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和SWAL-QOL评分,其总有效率为92.1%,优于对照组的75.7%。王兰兰观察火针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效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针刺聚泉、廉泉、风池、完骨、通里、金津、玉液,其中治疗组对聚泉、廉泉予火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吞咽及构音功能,还能加强患者舌体运动,进一步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3.2 电针
何虹等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吞咽康复训练前电针C夹脊穴,配合针刺风池、廉泉,电针选择5 Hz断续波,持续30 min,每日1次,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的71.4%。时沛等将对照组予徒手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电针联合吞咽治疗仪,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的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结果2组评分均有好转,尤以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且与治疗时间成正比。
3.3 皮内针
徐纬等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1组(20例)、治疗2组(20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1组和治疗2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加皮内针久留针和电针,3周后比较3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治疗1组和治疗2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1组和治疗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组、治疗2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0.0%、60.0%。欧素琼等观察皮内针留针12 h和24 h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影响,结果留针24 h更能提高血清BDNF及NGF,改良吞咽能力评价量表评分也更显著,说明皮内针疗效与留针时间呈正相关。
4 展望
卒中患者是发生营养不良的高风险人群,卒中后吞咽障碍又能影响患者的进食及营养吸收,严重者还可引起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等后续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尽管针灸治疗吞咽障碍可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A类推荐,1b级证据),但仍存在一定问题:①针刺方法多样,选穴不一,手法各异,疗效难以对比;②疗效与卒中部位的关系;③疗效与吞咽障碍分型的关系;④应用更多客观评价指标。以上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