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视角下《在路上》复译研究
2022-11-01蔡荣寿陈俊好
◎蔡荣寿 陈俊好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一、翻译文学经典复译的意义
杰克·凯鲁亚克是“垮掉一代”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在路上》被誉为“垮掉的一代”的《圣经》。而该作在我国的经典建构,实际上是在时代语境的变化中,伴随着译本的不断更新而逐步完成的。关于“翻译文学经典”这一概念,查明建曾经指出它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指翻译文学史上杰出的译作;二是指翻译过来的世界文学名著;三是指在译入语特定文化语境中被“经典化(canonized)”了的外国文学(翻译文学)作品。我们所探讨的对象主要是第三层含义的“翻译文学经典”,《在路上》这部外国文学作品,通过翻译、复译,在中国完成了他的经典建构。
译本是不断生成的过程,每一次复译都是后继复译的实在基础。在《非有复译不可》中,鲁迅坚决提倡复译,“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有必要的……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功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但因语言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所以随着社会的变迁,意识形态的变化,对语言翻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不同语言的规律有了更深的了解,人们会对旧译本有不同的看法,这就促使了新译本的出现。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茅盾也强调,真正的名著应该有复译,这有益于提高翻译质量。尤其是中国步入改革开放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翻译文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空前绝后,质量也逐渐提高。
随着时代发展,各种因素的综合变化,现在的译者大多选择直译、意译的翻译方法,复译本在归化和异化的选择上也是不固定的。在译者的主观因素和翻译当时的大环境的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译本的文本内容不尽相同,从整体来看,复译本逐渐贴近原作,文本内容逐渐完善。本文中,通过《在路上》文楚安、王永年译本的展示,结合对于复译研究的认识,我们将这些优秀译本的长处呈现给学界和读者,让其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与价值。
二、文译与王译的翻译策略简单介绍
(一)文楚安译本
从作者本身来说,文楚安自身从八十年代初便开始BG(Beat Generation)这个领域的翻译和研究,他认为在路上(on the road)在美语中,本就昭示的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加之对原作写作风格的认识:凯鲁亚克的自发性写作“其初衷是顺其自然”。因此,为了使译文也同样显得自然流畅,文楚安选择将“通顺”的理念放在首要位置。而归化的优势正在于此。以目标语言的行文规则和习惯来翻译,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传统,让BG 这一文化向读者靠近。
(二)王永年译本
王永年是一位翻译成就与界内评价都极高的翻译家,但是基于老一辈人的价值观念,他对于BG 文化以及《在路上》这本书是无感的。但他在翻译过程中一直都很注重怎样复原当时那个年代的情境和贴近年轻人的语言风格,他秉持忠实原文的主旨,不对源语文本中没有的内容做过多的扩展和延伸,所以基本上是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三)翻译策略的变化
19 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开始产生之初,译者大多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旨在顺应社会以及文化趋势,以博得读者喜爱,推动外国文学走进中国。随着五四运动解放思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量翻译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国译者开始寻求异化翻译策略,逐步走向归化翻译向异化翻译的转变,并寻求二者的辩证统一与平衡。
文楚安的《在路上》译本以归化为主调,致力达到“通顺”的目的,通俗易懂,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而随着翻译观念的转变,译者开始采用归化的方法翻译作品。王永年的《在路上》译本则充分体现了归化的优势,即力求“忠实”,准确完整地传达了原作地“思想”和“风味”。
三、文楚安译本归化之优
文楚安的译文流畅生动,颇有文采,同时亦能传达源语之妙趣。他在准确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常把原文中复杂的句式和晦涩的词语精心处理成符合中国读者阅读和欣赏习惯的译文。他的译本中多处可见归化策略的痕迹,如:
例1:We got out of the car for air and suddenly both of us were stoned with joy to realize that in the darkness all around us was fragrant green grass and the smell of fresh manure and warm waters.
文译:我俩下车想提提神,空气那般清新,浑身感到一股子无法言传的惬意,我们突然意识到,夜色中四周是芬芳四溢的青青草地,甚至可以闻到空气中飘散着新鲜肥料和暖暖流水的气息。
画面描写十分生动细腻,引领读者进入到那芳香的青青草地,让读者有共鸣,引发读者的想象。译文多用四字词,如“无法言传”“芳香四溢”“青青草地”“新鲜肥料”“暖暖流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在使用归化的策略时,很好地做到忠实原文,既照顾到了读者,也没有背叛作者。
例2:On his lap were the Mayan Codices and an air gun which he occasionally raised to pop benzedrine tubes across the room. I kept rushing around, putting up new ones. We all took shots and meanwhile we talked.
文译:膝头上总放着玛雅语药典和气枪式样的注射器。他不时起身穿过房间,去注射几剂安飞他命。我忙着去取一些来。我们边注射安飞他命边聊天。
王译:他膝上放着那部《玛雅法典》和一支气枪,他时不时会举起枪,把安飞他命烟卷发射给屋子里的人。我不停地跑来跑去,添加弹药。我们一面谈话,一面抽麻醉烟卷。
这里文译将“air gun”处理为“气枪式样的注射器”,与王译的“气枪”相比,更能让读者明白这句话是在描述一个吸毒的场景。“he occasionally raised to pop benzedrine tubes across the room”译为“他不时起身穿过房间,去注射几剂安飞他命”,简单明了。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文译使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而为了贴合原文表达的精神,也为了文章的流畅自然,这种翻译策略也始终贯穿全文。除了保证译文“通顺”之外,也可以看出其译文画面感比较强,对细节的拿捏十分到位,在处理一些有内涵的词汇时能够将内涵挖掘并表达出来,使译文更容易被国内读者理解,拥有很高的可读性,甚至文学性。
四、王永年译本异化之优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曾评价:“王永年的译笔准确、严谨、平实、自然,没有一般学院派翻译家的匠气。”而他的译本也确实是这句评价的完美体现,朴实、自然、忠实原文。但整个译本呈现的效果也是另有风采,如:
例3: “…not hardened waitresses but waitresses that fall in love with the clientele and have explosive affairs and huff and sweat and…”
文译:她们可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女侍者,而是货真价实的女招待员,同顾客眉来眼去,打情骂俏,争风吃醋。
王译:(酒吧的女侍者)不是那种见多识广、久经磨炼的老手,而是会和顾客动真感情、搞出爆炸性新闻的多情种子。
从以上译文可以看出,在句子的结构上王译的确不如文译的连续三个四字词语那么有语势,但是文译会有较明显的“译者现身”迹象,根据自己的理解“重写”原文,导致原文内容的扭曲,影响原文的表达效果。在翻译“hardened”时,译为“一本正经”,因为从字面上讲,确实本词有“变严肃、变得冷酷无情”的意思,但文忽略了当下这个情景所处的文化,忽略了“可爱的丹佛城酒吧(lovely Denver bars)”,从“一本正经”切入再进行自己对女侍者们的解读,为了凸显出原文的对比、反差而增加了后续的修饰排比。实际上,“hardened”在此处的翻译应当参考王的版本,“见多识广、久经磨炼”。我们可以再举多几个例子来证明:hardened police officers“老练的警官”、a hardened criminal“惯犯”、to become hardened to sth.“对某事变得无所谓”。通过对比我们能发现,尽管文楚安的译本十分流畅,但归化过度的现象使得源语文本不论是从文化意蕴还是措辞结构上,都偏离了作者本身的意图。
例4: That’s what Dean was, the Holy Goof.
文译:是的,狄安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看来,寻欢作乐、消磨时光就是神圣,就是人生的真谛。
王译:这就是狄安,神圣的傻瓜。
(Holy Goof,Goof 的意思是“傻瓜”“愚蠢可笑的人”。由于“垮掉的一代”对现实不满,崇尚无政府主义,摒弃传统的社会和艺术形式,追求个性自我表现,他们的独特生活方式自然就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愚蠢可笑的,然而他们自己却把这种思想方式同天主教的真服直观联系起来,而真服直观是指圣徒灵魂在天堂对上帝的直接认知,因此赞同他们行为的人又认为他们是“神圣”的傻瓜,因为他们是在追求他们的信念,Holy Goof 原是个书名,是尼尔·卡萨迪的传记(作者威廉·普鲁默),尼尔·卡萨迪即是本书主人公的原型)
从两个译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文楚安将自己理解到的“Holy Goof”用归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寻欢作乐、消磨时光就是神圣”是他根据这句话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这里的“Holy Goof”中“Holy”是褒义的,“Goof”是贬义的,运用了矛盾修辞法,但文译并没有将“Goof”翻译出来,还是有所缺失的,比较遗憾。而王永年的译本虽然是字对字的直译,直接将Holy 译为神圣的,将Goof 译为傻瓜,但后有注释了一些背景知识以便读者理解,不会让读者看到“神圣的傻瓜”而不明所以。
以上两个句子可以看出王永年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忠实”这一标准放在了首位,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给予读者较好的阅读体验,打破了英汉两种不同语言形式差异带来的阅读鸿沟,他的译文与原文的风格和形式基本保持一致,较好地做到了真实再现原文,同时译文也浸透着简洁凝练的文风,实为佳译。
五、历时复译中翻译策略的变更
(一)归化走向异化
虽然我国翻译历史长达两千多年,但文学翻译是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的,距今约一百余年。不过从这一百余年中,我们能看出小说翻译策略的选择是有明显变化的:由以归化为主导转向以异化为主导。如晚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目的在于唤醒民众、拯救中华,译者主观意愿较为强烈,采用归化法能够使语言更加通俗易懂,达到广泛传播思想的效果,因此采用归化的方法更能达到译者翻译的目的。从十九世纪七十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一百年中,除了五四运动后的十多年外,翻译小说采取的策略大多以归化方法为主,这与社会发展、读者接受水平、翻译目的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稳定、人民教育水平提高,翻译活动的目的更加纯粹,选择异化翻译策略是大势所趋。1995 年,由上海《文汇读书周报》和南京大学西语系翻译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关于《红与黑》几个译本意见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一场全国范围的翻译大辩论。通过这场大辩论,中国翻译界对异化和归化这个问题,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在此后几年中,讨论异化和归化的论文日见其多,而且大多主张要重视异化译法。虽然异化法是当今文学翻译的主调,但在翻译中要力求异化与归化的平衡,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弄得“翻译腔”十足或者烂译硬译,要保证译文最起码的可读性,切勿弄巧成拙。
(二)今人视角中的翻译决策
从以上的实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其实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译者会遇到由于语言文化差异而形成的种种障碍,译者无法通过一种翻译策略解决所有难题,如过度使用归化会造成对外来文化的否定和排斥,阻碍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可能破坏原作的异国情调,译文会给读者一种虚假的感觉,反之如一味坚持异化策略,势必导致译文的晦涩难懂,导致“翻译腔”,令读者难以读下去,虽然添加注释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过多的注释也会影响译作整体的流畅性和可读性。其实,通过对两个译本的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文译与王译虽然整体上分别主要选择归化与异化,但两者对其他的翻译策略并没有一味地排斥,文译中偶有异化的妙译,王译中也不乏归化的影子。
例5: Life is life and kind is kind.
文译:毕竟,生活是实在的,人也有良莠之分。
王译: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一句子虽然简单,但是从译文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对这个句子有不同的解读。从词汇的处理上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文译的异化特点和王译的归化特点,文译中“life”和“kind”都有出现,“life”处理为生活,“kind”有“同类的人(或事物)”之意,再加上联系上下文:“我姑妈”说“我”和狄安那帮人混在一起是浪费时间,故处理为“有良莠之分”。而王译中不见“life”的踪影,“kind”在古英语中有“本性”之意,故用了俗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结合上下文“我”虽然知道与狄安他们混在一起有害无益,但“我”还是想再到西海岸畅游一次,说明人的本性难以改变。两位译者对这个句子的解读都有道理,他们对文章的解读以及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的呈现,我们在此结合了两位译者的译文,尝试给出自己的译文“但是生活不易,本性难移。”供大家评论。
其实,异化与归化看似矛盾,但二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译者在处理这两种翻译策略时,必须讲究分寸,不可走极端,过分的归化和异化,都会给译文带来损害。鲁迅先生曾言:“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翻译家孙致礼也认为翻译应讲求异化和归化的辩证统一:“异化与归化,说到底也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不仅是对立的,而且还应该是统一的,因此,要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还是要讲辩证法。任何矛盾的两方面都有主次之分,异化与归化也不例外。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准确而完整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风味”,欲达此目的, 无疑必须走异化的途径,因而异化也就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位的;而归化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折中”手段,也就成为矛盾的次要方面, 是第二位的。但是, 异化和归化虽有主次之分,却不存在高低之别,它们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缺陷, 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都不可能圆满地完成翻译的任务。因此我们主张: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争取异化;在难以异化的情况下,则应退而求其次,进行必要的归化。简而言之,可能时尽量异化, 必要时尽管归化。”在选择翻译策略时,要坚持翻译的首要原则:忠实原文,在能够表达原文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异化的方法,还原原作的面目,而当遇到不可跨越的文化鸿沟时,可以用归化策略为两种文化搭起一座桥,将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有效结合。以上例子也说明了,要完成翻译的双重任务,译者必须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善于兼用归化与异化两种方法。
六、结语
文楚安译本文笔优美流畅,运用了归化的策略,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相比之下,王永年译本在读者中的认可度就没有那么高,可能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异化策略,又加上有文译本的对比,所以给读者带来的读书体验就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不能单从读者认可去评判译本的好坏。其实两本译本各有千秋。在复译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好的复译,成功的复译,也难免会有疏虞之笔,或不尽人意之处。从客观上来说,有社会对外来文化接受能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障碍;从主观上来说,有译者对原文理解不当造成的失误。通过复译研究,对比原文与译文、译文与译文之间的句式、用词、语气等,分析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我们可以发现和指出这些译文的不足之处,但我们深知仅仅是一般的评论还不够,因此我们也进行了一下试译,虽然可能不太成熟,但通过更多地研究和探索,我们相信可以找到更接近原文语境意义的译文。这也是我们研究复译的主要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