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致的人生 与众不同的风景

2016-05-09潘锐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3期
关键词:在路上

摘  要:跃民是作者都梁在《血色浪漫》中着墨最多、大手笔描绘的男主人公。生活上他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对待困难和挫折,他微笑面对、苦中作乐;爱情上他尊重原始情感寄托和现实追求,冷静选择、不为世俗和闲言碎语左右;职业上不为名利羁绊,对待每一次选择,他轻松接受、坦然面对;生命状态上他认为下一秒永远最精彩。他的性格和对人生的态度不同于一般人追求事件结果那样,他更注重的是享受生命的过程,注重追求美好、昂扬、积极人生的经历,表现了“在路上”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微笑面对;冷静选择;享受过程;在路上

作者简介:潘锐(1982-),男,河南商丘人,高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三国史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3-0-02

前言:

《在路上》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经典代表小说。小说描写了一群年轻人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但本篇论文和作品《在路上》意境有相似相通之处,但表述的观点却不一样,它别开生面、独树一帜,用新颖的角度赞颂男主人公钟跃民重视生命过程追求人生体验的经历,是一种“在路上”的生命历程。

一、生活上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

在我们看似漫长其实很短暂的人生当中,因为年龄、知识、阅历等因素,我们的情绪常常被环境所左右或被他人所支配。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作为大千世界中的芸芸一员,人在自然、病魔、灾害和社会面前一直充当弱者的角色,随着人本身生存水平的提升也不会出现根本性的改变。但《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却活出真实的自我,原始的自我和“随心所欲”的自我,正如“我手写我心”的艺术境界一样,他追求的是内心世界的宁静、原始和释然,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正因为如此,他的做法和想法才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他的生活体验才让许多普通人不理解,成为剧作中的“异常”、文学中的“怪诞”,生活中的“另类”。

对钟跃民来说,在部队做侦查营长,为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居做贡献是一种生活,那种生活有过风光有过痛苦,有过获得荣誉屡立战功的满足感,也有过失去战友的失落感。摆摊卖煎饼自食其力养活自己也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优雅,有月底分红赚钱时的欣喜,同时也有被工商局追赶拼命奔跑的无奈,有无证经营被罚款并取缔营业资格的尴尬;在大型国有企业做贸易部经理是一种生活,被人举报锒铛入狱的监狱生活也是一种生活;陕北插队食不果腹集体要饭是一种生活,和最后一任女朋友高玥开饭店做老板同样是一种生活。在他看来,生活质量的高低与物质是否丰富关系不大,并不是做老板就一定幸福,做乞丐就一定痛苦。做老板就高人一等,给别人打工就低人一头。钟跃民眼中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为环境和他人所左右,快乐、自由、坦荡地活着,活出真实的自我。

二、爱情上尊重原始情感寄托和现实追求

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丽的花朵。爱情和友情、亲情一样是人面对厄运和苦难时最好的良药。对普通人来说,爱情就是繁重人生、繁琐工作和烦心生活的调味剂,没有特别的原因,我们不会轻易放弃幸福,我们会遵循传统文化中“海枯石烂”的爱情经典,演绎“白首偕老”的传奇。《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却逃脱世俗爱情的羁绊,在世人不解的目光中,在光鲜亮丽和洒脱的生活背后,他尊重原始情感寄托的爱情态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钟跃民的第一段恋情发生在少年时代,恋爱对象周晓白是中将周震南的女儿。这是一段发生在少年懵懂期之间的感情,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一些艺术气质的钟跃民在猛烈追求周晓白的过程中捕获了她的芳心。在其后的岁月中,钟跃民也不得不承认,那是一段青涩难懂的初恋,不会开出茂盛的花朵,更不会结出硕大的果实。钟跃民知道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结果,毅然决然地写了一封分手信,潇洒而又“不负责任”地结束了第一段恋情。

第二段恋情发生在陕北插队时期。这个时期钟跃民深陷感情漩涡的原因很多:对陕北插队生活看不到未来的绝望,有对第二任女友秦岭气质的欣赏,更多的是对陕北信天游的迷恋。这种感情虽然是钟跃民深陷其中,但细究其中的因素,两人之间身份地位的悬殊,对生活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双方特立独行的个性都是横亘在两人之间感情的绊脚石,再加上秦岭把沈国当成一种过程的与众不同的看法,两人最后分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三段恋情发生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活泼开朗、漂亮聪慧的高玥是钟跃民最后一任女友也是他感情的最终归属。高玥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这个来自南海舰队通讯连的退伍军人和钟跃民的年龄相差一个时代,但她之所以能够赢得钟跃民的尊敬和喜欢,是因为她能明白钟跃民需要什么,知道钟跃民是拴不住的,知道他喜爱自由并且给予他自由,为了他高玥可以放弃银行的体面工作,可以置哥哥的多次劝告于不顾,可以与他一同隐瞒钟跃民父亲钟跃民蹲监狱的真相,可以租赁饭店白白送给他股份,可以为了他放弃一切。如果说周晓白的爱给予钟跃民以浪漫,勾起他少年时代的激情;而秦岭的爱则给予钟跃民以艺术,丰富了他情感的内涵;高玥的爱则给予钟跃民以精神慰藉。

三、职业上不为名利羁绊

过惯顽主生活的钟跃民在文革开始的岁月面临着两种选择:陕北插队和部队当兵。师长出身的父亲被隔离审查,当兵的“幸福生活”成为泡影,面对着陕北贫瘠的土地、贫困的生活和满目的荒凉,他没有被吓到,没有气馁,用学习陕北信天游的方式来寄托对命运的抗争,用与郑桐下棋的方式苦中作乐,用到县城要饭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独立,无论多么大的困难,无论物质多么匮乏,精神多么空乏,他都没有放弃过。其后由于父亲老部下马叔叔的照顾,他坐上了卡车踏上军旅征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

时光飞移到20世纪80年代,肩负侦查营长重担的钟跃民突然之间厌倦了军旅生活,自认为一辈子做职业军人太可怕了,不听从上级领导和朋友的劝阻去地方转业,自谋生路。当钟跃民几次酝酿转业并成功时,他没有欣喜也没有难过,而是坦然接受了自己的选择,在他看来男子汉大丈夫要敢作敢当,既然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就不应该难过;再者,放着军旅升职的大好前程不珍惜,放着擅长的军事技术不经营,下放到地方上来,算不上是喜事一件,所有也谈不上欣喜之说。突然离开军队的决定令每一个读者和观众惋惜不已,但钟跃民却感受到这是一种解脱,一种释然,这是他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

耳听了地方安置办人员不中听的“警告”,心性刚硬的他受不了地方上吃软饭的“待遇”,耳听并目睹了煎饼摊上一位大姐较为丰厚的收入,他的内心开始隐隐摇动,他的好友张海洋听说他想卖煎饼的决定后认为他在开玩笑,认为他疯掉了,根本不相信他的“鬼话”,而钟跃民却认为靠着自己的劳动去挣钱,不给国家添麻烦是一种光荣。隐瞒着父亲的钟跃民开始了追求“煎饼托拉斯”走向全世界的生活,开始了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双重追求的生活。

四、生命状态永远是下一秒最精彩

在《血色浪漫》中我们可以看到,钟跃民追求的生活的特点是不满足、不安逸、不懈怠,普通人认为舒适、幸福的生活钟跃民认为不精彩,不是他所过的生活,因为他知道虽然人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改变生存状态。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秒发生什么,但钟跃民认为生命状态永远是下一秒更精彩。

面对陕北插队贫苦、孤独的生活,钟跃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样在开始的年岁里一度失去希望,整日无所事事,感觉日子没有盼头,但他没有绝望,学唱信天游,与秦岭交往就是其中最好的证明,也是他追求美好的最好证明,因为他相信这样的生活不会永远持续下去。

面对侦查营长的大好前景,他认为大好男儿不能一辈子埋没在军营,不能光靠国家养活自己,不能没有血性。即便是乞讨、要饭,即使是流浪街头巷尾也要闯荡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因为他知道人生最幸福也最有意义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正像物极必反的道理一样,人生不可能永远是波峰也不会永远是波谷,急流勇退谓之机智。

当钟跃民进入国家大型企业正荣集团的时候,他漂泊流浪艰难煎熬的日子终于结束了!殊不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借给朋友宁伟50万元钱,因为他与秘书何眉之间的风流韵事没有处理好,转眼之间堂堂的贸易部经理变成了阶下囚,重新成为朋友们帮扶的对象,他也坦然接受一夜之间命运的玩笑,享受监狱里多彩的生活。

当钟跃民接受最后一任女友高玥泰岳饭店的股份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每天守在饭店里认真经营,与女友共享爱情,与父亲共享天伦之乐的钟跃民,一个不像钟跃民的新人出现了,我们幸庆高玥的选择,我们感觉她比周晓白更幸运,比秦岭更幸福,但我们还是错了,作为一个不断追求生命状态下一秒更精彩的钟跃民,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做同一件事情,也不可能过同一种生活直至终老,那不是他的风格更不是他的秉性,他追逐的是“在路上”的生活,是永远在路上看风景的潇洒和坦荡,无拘无束和自由,除非他走不动了,否则他会永远“浪荡”下去,一如他在亚热带雨林中执行任务,一如他在可可西里与偷猎分子激战,追求生命的过程永远比等待生命的结果更为有趣,更能吸引我们的目光。

结束语:

一位人生学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一路欢歌走到死”。这是一句多么震撼、朴实、真切、动人的话语,虽然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和无可奈何的成分,但我们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它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积极人生的写照。《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知道生命的终点是死亡,死亡是人必须经历的阶段之一,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张力成为钟跃民和我们每个人必须面临的选择。既然知道了最终都会一死,为什么不开开心心过完每一天呢?为什么不每天欢声笑语快快乐乐生活呢?

就生命本质来说,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个经历诞生、发展、辉煌、衰落、消失多个阶段,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过程,是一个“在路上”的状态。《血色浪漫》中的钟跃民就是一个“在路上”的典型代表,他在生活、感情、职业和生命状态上有着自己独到的体验和选择,他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生活的圈子所困,无拘无束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畅游在属于自己的天地中。生活上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感情上遵循原始的情感,职业上不为名利羁绊,生命状态永远是下一秒更精彩。他不是美国小说家《在路上》描绘的垮掉的一代,而是追求积极、美好、高尚生活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惠特曼.我是肉体的诗人.草叶集[M].1855.

[2]都梁.血色浪漫[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3][美]在路上[M].杰克·凯鲁亚克.王永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

[4]李敬泽.那个年代“浪漫”的事[J].文汇报.2004年9月13号.

[5]岳雯.血色浪漫.另一种青春的可能[J]理论与创作.2005年05期.

[6]段江.自由而孤独的灵魂舞者[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猜你喜欢

在路上
对群文阅读的探索“在路上”
不忘初心?始终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的生态主义解读
《在路上》中的父亲形象解读
评《在路上》中垮掉一代的求索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