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速”的历时演变及动因

2022-11-01徐沅君

今古文创 2022年40期
关键词:句法词义副词

◎徐沅君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上海 200234)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全速”标注为名词,义为“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但是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全速”既有名词的用法,又有副词的用法。张谊生(2011)将“全速”定性为副词兼名词,李铁范(2015)将其归入方式词。根据上述学者的研究,以及CCL 语料库的考察,本文认同前者的观点,将“全速”定性为副词兼名词。那么作为兼类词的“全速”是何时产生的,又是怎样发展的,其演变的动因和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目前学界还没有学者进行详细研究。本文试从历时角度阐述“全速”的演变历程,同时阐述“全速”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本文以CCL、BCC、人民日报为主要参考对象,所引例句除了现有语料库外,部分来源百度搜索,所引例句均标明出处。

一、“全”和“速”的词义演变

(一)“全”的词义演变

在古代汉语中,“全”为名词,最早始用于周朝,本义为“纯玉”,如“《周礼·考工记·玉人》中“天子用全,上公用龍,侯用瓚,伯用將”,“大郑云:全,纯色也。许玉部云:全,纯玉也。后郑周礼注同许。按云纯玉曰全者,引经说此字从玉之意。”后来由名词义中的“纯”引申出形容词义“完整、齐全”继而引申出动词义“保全”。例如:

(1)城郭不备全。(春秋《墨子》)

(2)全固轻利皆已具。 (春秋《墨子》)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春秋《孙子》)

(4)纵臣二得全其首领以没,惧子孙之以梁之险,而乏臣之祀也。(先秦《国语》)

例(1)中的“全”表示形容词“完整”,翻译为“内外城池不完备”。例(2)中“全”表示“齐全、安全”,翻译为“完全、兼顾、轻巧、便利都已经具备”,这种形容词义都是由“纯”引申而出。例(3) (4)中“全”表示动词“保全”,翻译为“但凡用兵之法,保全国家为上策”“纵使我能够保住脑袋与性命,还要担忧子孙仗这梁地的险要而背叛,从而断绝了对我的祭祀。”

此后,由于“全”经常位于动词前作状语,渐渐由“完整、齐全”引申出副词义“全、都”,例如:

(5)毋全禄,贫国而用不足;毋全赏,好德(恶)亡使常。(先秦《管子》)

(6)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唐《望梅花》)

例(5)翻译为“不要全部赏赐,不要让把人君的好德务施沦为平常的事情”。例(6)翻译为“春草都没有消长,腊雪尚且还留有踪迹”。

截至春秋战国时期,“全”逐渐从本义“纯玉”引申出“保全”“完全”“全、都”等义,其词性、词义基本演变完成。

(二) “速”的词义演变

“速”最早出现在周朝,“速”的本义为“速度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速,疾也,从辵束声”。《说文》:“趣,疾也”,“趋,走也”《篇海类编》:“速,趋也”,因此“速”大致与“走、趋、趣”属于同一词族,表“快走、速度快”之义,这里的“词族”为狭义“词族”,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语义特征的一组词所形成的词项系统。此外,“速”还有“招致”义,但并不是本义,是从同音词“欶言”得来的,后来由于同音,且“速”更为常用,因此将“招致”义赋予“速”。例如:

(7)若来而无宠,速其怒也。(春秋《国语》

(8)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周《周易》)

例(7)翻译为“如果让他们来而不宠爱他们,只会招致他的怨恨。”其中“速”为“招致”义。例(8)翻译为“象辞说:有没有邀请的客人到来,尊敬他们,最终会得到吉祥。”其中“速”为“邀请”义。

六朝时,“速”与“度”相结合表示名词“速度”,“速”的名词义逐步奠定。例如:

(9)化领域扩展的速度,殆与其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否有利于食盐运销的程度成正比例。(六朝《华阳国志》)

五代时,“速”的范围扩大,由表示速度领域的“快”扩展到事情的“紧急”,同时,“速”也由表状态的“速度快”引申为表结果的“变化”义。例如:

(10) 便遣车匿问之,有何速事?(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

(11)六祖曰:“何不体取无生,达本无速乎?”(五代《祖堂集》)

例(10)翻译为“于是驱车询问他,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句中“速”为引申义“紧急”。

例(11)翻译为“六祖说:‘为何不去体会不生不灭的道理?难道本来就是没有变化吗?’”句中的“速”引申为“变化”。

从北宋开始,“速”字的“招致、邀请”的动词义已经逐渐消失,至民国时,已经不再使用了。只留下含有“邀请”义的成语“不速之客”,至今仍在使用。

二、“全速”的词汇化过程

词汇化是指短语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到“全”和“速”在上古时期是两个独立使用的单音节词语,但是其在现代汉语使用中已经黏合成一个双音节复合词“全速”。索绪尔认为,黏合是指两个或几个分开的但常在句子内部的句段例相遇的要素相互融合成为一个绝对的或者难于分析的单位。

根据现有语料检索,可以发现“全”和“速”在宋代已经开始连用搭配了,并列短语“全速”是由表示“完全、完整”的“全”和表示“速度”的“速”组合而成,意思是“完全且迅速”。例如:

(12)原定亲王、宰相各一人、河外守臣血属,全速遣送,准俟交割后放还。(元《南征录汇》)

(13)不须炼熟。生气力全速 。炼熟减其半力。(明《普济方》)

例(12)句子意思是“最初确定的一名亲王、一名宰相及河外守臣的亲属,需要完整、迅速地派送,等待上交分割的土地后释放归还”其中“全速”释义为“完整且迅速”,在句中“全”指向遣送的整体数量,“速”指向动作“遣送”的速度。例(13)翻译为“(杏仁)不需要炼制成熟,生气力就会恢复得又完全又迅速,如果炼制成熟会减掉功效一半的效力”。例句中的“全”与“半”相对应,表示“完全、完整”义,“速”义为“迅速”,并列短语“全速”意为“又完全又快速”。据黄月圆(1995)复合词的标准之一是“词内成分不能与此外成分相互照应”,而此处“全”与“半”相对应,所以“全速”为并列短语,未成词。

清代,只找到一例“全速”的例句,但是不属于同一个句法层面:

(14)俾凋瘵得苏。生全速遂。(清《清实录雍正朝实录》)

例(14)翻译为“使衰败之象能够复苏,保全人民快速完成(修筑之事)”。句中的“全速”只是存在线性排列的现象,但实际上“全”与“生”搭配,“速”与“遂”搭配,“全”与“速”不在同一结构中。

由于语料有限,并没有找到其他清朝至民国有关“全速”的语料。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速”用频增加,句法位置固定,且语义也发生变化,显然此时的“全速”已经成词,主要指向动作行为的快慢,例如:

(15)在这件事情上,大会惯常的“表决机器”又以全速开动起来。(《人民日报》1951)

(16)第一座强大的安加拉水电站的建筑工程正在全速进行。(《人民日报》1954)

以上例句中的“全”与“速”结合得更为紧密,从之前的并列结构“又完全又迅速”,演变成为偏正结构,“全”修饰“速”,在语义上都表示“以最大的速度(做某事)”,如例(15)、(16)中“全速”修饰谓词性成分“开动”和“进行”,强调的是“高速度”。

而在句法上,“全速”存在名词用法和副词性用法。例如:

(17)将来的调动可在以后讨论……我现在要求的是:巨轮来去都要开足全速。(《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18)最高统帅的总的意图是全速推进,摧毁德国武装力量,占领德国的心脏。(《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例(17)中“全速”是名词性,在句中作宾语。例(18)“全速”是副词性,在句中作状语。至今,“全速”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谓词性成分已经演变为其典型的句法功能,语义“以最大的速度(做某事)”也逐渐固定下来,张斌(2016)认为:词表达的意义是融合在一起表示与其相关的特定的含义,显然,“全速”已经成词。因此,有理由推测“全速”在清至民国时期完成词汇化进程。

三、“全速”的语法化动因与机制

(一)“全速”的语法化动因

1.句法条件

董秀芳(2011)提出汉语双音词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从短语变来,二是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而来,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而只是在线性顺序上相连接的成分变来。 “全速”就是由语法性成分参与句法结构而演变来的。一开始“全”和“速”都是上古时期两个单音节词语,由于结合使用的频率逐渐增大,两者的组合逐渐稳定。此外,副词“全速”的形成与句法位置也有紧密的关系。张谊生(2000)曾指出,汉语的副词多由实词虚化而来,就名词、动词、形形容词化成副词的句法位置而言,充当状语,或者进入状位,无疑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全速”也是由于高频作状语,最终语法化为副词。

2.韵律条件

“汉语的两个音节构成一个标准音步,一个标准音步就是标准的韵律词。”形容词“全”和名词“速”在明朝时,两者共现构成偏正短语“全速”,可以看出两者结合构成了一个标准音步,符合汉语词汇发展的双音化趋势。而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全”与“速”的界限变得模糊,于是两者构成一个词。

3.语义条件

Traugott(1996)提出语法化的先决条件中就有“语义相宜”即词语的意义搭配要合适,石毓智(2006)也提道:“哪些词汇向哪些语法标记发展有很强的规律性,只有语义上适宜的才有这种可能性”。“全”由本义引申出形容词义“完全”,“速”引申出名词义“速度、程度”,两者语义可以进行结合,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为语言者所广泛使用。

4.语用条件

“使用频率是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种语言形式在话语中出现得越频繁,越容易语法化。”在语用上随着大众表达多样化的需要,也为了修饰动词,就需要更多词语来对情态进行摹状。“全速”作状语修饰谓词性成分不仅可以描摹具有高程度的动作,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征,因此“全速”获得大众的认可,在书面语、口语语体中频现,使用频率激增。但是通过对“全速”的探究可发现,“全速”还有个别名词性用法,说明其还处于副词化过程中,但是副词化程度较高。

(二)“全速”的语法化机制

1.重新分析

重新分析是词汇化的重要机制,刘丹青(2008)提道:“重新分析是语法历史演变的重要机制。语法化、词汇化和其他一些语法历史演变都常经历重新分析。”“ 全速”由“全”与“速”合成偏正短语继而凝固成词,两个词边界重新组合继而融合,导致“全速”的词汇化。正如董秀芳(2011)所提及的,重新分析在汉语中主要导致一般句法结构的短语,如并列、偏正、动宾、主谓、述补等短语演变而来的复合词的词汇化。

2.类推机制

本文认为“全速”受类推作用影响,早在周朝时,“速”修饰动作只有一种方式,即“速”在动词前,可以说是

徐沅君,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速”修饰动词最早的起源。由于中心词的“速V”结构用频不断提高,“全速”也像其他的“火速、急速”一样修饰其后的谓词性成分,逐渐具有副词性,实现由短语到词的转变。雷冬平(2018)提道:“词语的形成总是在一定的构式中完成的,因此源构式的确定对于探讨一个词语的形成至关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第一,“全”与“速”第一次连用是在宋代,是一个并列短语。第二,在使用中,“全速”联系已经逐渐紧密,由并列短语发展演变为偏正短语,在句中经常作状语修饰谓词性成分。清至民国时期“全速”完成词汇化进程,“全速”主要作状语。第三,由于韵律、使用频率、重新分析以及类推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并列短语“全速”向词的方向发展。介词“以”的脱落与源构式的影响使“全速”产生副词用法,并进入副词化进程中。

猜你喜欢

句法词义副词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短句—副词+谓语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大少不同
副词和副词词组
hardly是hard的派生词吗?
用人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