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走班”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22-07-13林晓丹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层走班初中数学探究

林晓丹

摘 要:分层走班制是一种流动的学习模式,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和探索阶段,应用较少。合理有效的分层走班制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分层走班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文章结合学校的实践,针对在初中数学当中实行分层走班制的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分层走班制;初中数学;探究

一、走班原因

我校地处农村,所招学生为学校周边自然村的孩子和积分入学的外来工子女,本地生和外来生的比例约为1∶1,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近年来,由于受思想认识、经济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我校生源尖子生比例少,学生整体基础素质偏低。在2018学年初一入学分班数学测试中,90分以上的学生只有1.1%,合格率只有34.9%,其中30分以下的学生占比达18.8%。一方面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薄弱,学困生不断增多,两极分化日趋明显;另一方面在班级授课制下,容易忽视学生差异的存在,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为了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我校实践探索了数学单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与数、英双科组合分层走班模式。分层走班教学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打破原有固定编班,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但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兼顾大多数学生,又能科学有效地平衡教育资源。

二、走班方式

(一)编班形式:在编班形式上先后尝试以下组班形式

1. 单科走班:2017学年第二学期

将5个行政班全部学生按照综合成绩(初一期末检测占70%,中段检测占20%,平时表现占10%)在年级排名,分成AB两个大层次,在A层再细分为A1,A2,A3三个班,B层再细分为B1,B2两个班。然后再参考任课教师建议和学生平时表现,进行个别调整。课程编排将初一级5个班的数学安排在同一节课上。

这种组班方式比较精细,教学针对性强,但是学生流动性大,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2. 双科捆绑走班,精细分层

根据学生上一学年期末的数学、英语综合总分,将5个行政班的学生分成AB两个大层次,然后数学、英语科组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详细分类,在A层再细分为A1,A2,A3三个班,B层再细分为B1,B2两个班。再参考任课教师建议和学生平时表现,进行个别调整。学校在排课表时,全级同一节课要把数学和英语课排在一起,上数学A1,A2,A3三个班3个班同时,上英语B1,B2两个班;上数学B1,B2两个班同时,必定同时上英语A1,A2,A3三个班。

这种组班形式以两科综合总分排名进行分层,个别偏科的学生英语或数学中某科没有分到合适的层次。比如某学生数学成绩优异,但是英语薄弱,那该生的总分会使得其被分到B层,但是该生数学水平实际处于A层,而且这一方式在课表编排上的难度也较大。

3. 邻班分层,双科捆绑走班

将相邻两个行政班的学生按照数学、英语两科综合评分排名分成A班、B班两个层次。然后参考任课教师建议和学生平时表现,进行个别调整。学校在排课表时,相邻两个行政班同一节课要把数学和英语课排在一起,课表一个班数学,另一个班一定是英語,学生按正常课表上课,遇到数学、英语课时,自然分成A班、B班上课。

这种组班形式是两个班双科捆绑分层,减少学生在年级的流动性,优点是便于管理,缺点是没有分得很精细,教学针对性不够明显。

4. 双科独立走班,三三捆绑分层

将相邻三个行政班的学生按照数学综合评分分成A、B、C三个层次,然后参考任课教师建议和学生平时表现,进行个别调整。学校在排课表时,将相邻三个行政班同一节数学课排在一起。英语科以相同方法分层。

这种组班形式数学,英语独立分层,避免出现偏科学生分到不合适层次的情况。

(二)学生管理

1. 座位实行“定坐实名制”

教学班的学生要在指定班级的指定位置听课,由教学班教师安排好各班的座次,注明姓名和行政班所在的班级,上课时对号入座,不能随意变更,以便管理。在座位表的学生姓名右边标上数字,记录其班别。

2. 设立临时课代表和小组长

(1)班内设一位临时课代表,负责教学班的班务,负责上课的点名、维持纪律;

(2)每个教学班数学科均设5个小组长且分别来自不同的行政班,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一层面学生的作业、加强与教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并向行政班班主任及时汇报学生的表现,将学生走班后的课堂表现也纳入原行政班的德育考核中;

(3)强化综合管理,构建原行政班班主任、分层任课教师、临时班干部“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将学生的表现纳入学校的德育考核。

3. 流动性管理

分层教学的实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在实施分层教学中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对于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实行动态管理。每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结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及学生意愿,实行“微调”,成绩进步的学生可以升层,成绩退步的学生必须降层。

(三)教学管理

1. 确定实际目标,采取不同方法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走班后,仍需要教师为每个班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符合学生基本情况的有条件完成的目标。每个班的重难点都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讲解。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且具有逻辑性特点的学科,容易出现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现象。

而在分层走班制下,教师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调整难易程度,在对擅长数学的班级里,锻炼学生的思维水平,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加大学习难度。而对于对数学不感兴趣的班级,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简单的题型入手,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并不是晦涩难懂的,再逐步增加题目难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

2. 作业分层

由于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的不同,布置作业也应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最近发展区”发展需要布置作业。每次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基本要求,各层次学生均可独立完成为标准)、选做题(低中层次学生可选作,而高层次学生要求完成)、拓展题(优等生经过思考才可完成)。

3. 辅导机制

(1)建立合作小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科学搭配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例如行政班中A层学生,帮扶B层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配对学习。

(2)实行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辅导与学生辅导相结合,行政班辅导和教学班辅导相结合的辅导策略。

4. 定期检查成果,及时调整教学

分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而对分层班级进行调整。分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成绩。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而不断调整。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给予学生及时的安慰和鼓励,避免在分层走班制下产生心理压力,形成消极影响。

(四)教师评价

将每学期期末的每层次平均分减去区平均分,得出一个基数,下次区统测时,同样地把每层次的平均分减去同期区平均分,这样得出每个层次变化的数据,动态数据更能反映各层班级在本阶段的教学及学习情况。

三、走班效果

(一)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信心

分层走班教学面向全体学员,因材施教,使教和学更具有针对性,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员的积极性,适应不同层次的学员要求,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优秀生减少许多重复性的低效学习,刺激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中等生有了更适合他们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能够帮助学困生有效学习,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二)有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

初三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后,其中平均分对照区提高了4.24分,合格率提高8.37%,高分率提高3.44%,這些数据说明数学分层走班初有成效,其中有两个指示有所进步,但低分率增多1.64%,这可能与初三数学的抽象性与难度加大有关。

初一数学走班后,平均分的差距缩小5.01分,合格率提高了9.95%。优秀率提高0.21%,低分率则减少了1.58%。这些数据说明数学分层走班对我校的教学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运用分层走班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我校这类薄弱农村学校的教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学科,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接受程度和兴趣变化,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成绩。通过实行分层走班制,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差异变化,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保证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成绩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分层走班初中数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分层走班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太平路中学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
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