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2-07-06陈松梅
陈松梅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
颅内动脉瘤作为颅内常见的脑血管病变,其发病群体多为50~65岁中老年群体。在中国,该病症的发病率约为7%,好发群体在高血压人群及吸烟人群中产生。该群体患者分为两种,为未破裂和破裂颅内动脉瘤,若其发生破裂,就会造成患者突然间头痛,严重者意识模糊,甚至造成失明、癫痫等危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多层螺旋CT诊断属无创检查,对患者不会造成二次辐射危害,且因其一系列特性,成为当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重要诊断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医学成像水平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女性盆腔囊肿的检查中,具有显着优势。为进一步证实,本文以病例随机对照展开,探讨多层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30例,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和普通CT检查,同时对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1~66岁,平均年龄(58.25±3.53)岁;临床症状:呕吐5例、突发口齿不清有6例、突发意识障碍4例、头痛8例、伴有神经麻痹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涉及内容均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注。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颅内动脉瘤诊断说明;②患者及其家属均给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可配合超声检查和CT检查;④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①伴有多层螺旋CT及普通CT检查禁忌证明患者;②存在恶性肿瘤患者;③不能积极配合与研究患者;④中途退出检查者。
1.3方法
30例患者均进行两次检查,普通CT检测。①患者及家属配合技师摆放体位,完成CT检查;②自主取片机上拿取检测结果。多层螺旋CT检测。使用西门子128层多层螺旋CT扫描仪。范围:全头颅,参数:120 kV,240~300mA,层厚1.25mm,螺距1.375,间隔0.625inln,用高压注射器向造影剂中注入浓度为300mgi/mL的100~120mL非离子造影剂,以3.5~4.0mL/s的速率经胫前正中静脉注射。配备造影剂追踪技术的扫描延时机,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输到GE4.3图像工作站。采用VRT(容积再现)、MPR(多平面重组)和MIP(最大密度投影)获得脑血管重建图像。
1.4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情况,从准确度、特异性及灵敏性三方面了解;②从检测颅内动脉瘤位置情况观察了解,总体符合率越高,观察效果越准确;③从观察患者动脉瘤大小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普通CT与多层螺旋CT诊断情况比较
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及灵敏度经比较相比普通CT效果较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普通CT与多层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位置符合率比较
患者经两次诊断表明,多层螺旋CT诊断总符合率为96.66%,优于普通CT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普通CT与多层螺旋CT诊断颅内动脉瘤直径大小准确率分析
患者诊断后,多层螺旋CT准确率优于普通CT诊断率,在<3mm诊断方面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大脑动脉局部异常扩张导致动脉壁出现病理性囊性膨出所致,它是致命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颅内动脉瘤在囊性动脉瘤中最常见,发病率在3%左右,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为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较男性显著增高。颅内动脉瘤往往发生在大脑动脉和主动脉的分支,由于动脉壁肌层的先天性缺陷,同时,它是受血液影响最严重的地方,在压力和长期血液流动的影响下,使动脉壁的薄弱点向外突出,逐渐扩大,形成动脉瘤。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该症状定义为由于先天性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造成局部血管壁损伤,在血流动力学负荷等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异常隆起。它看上去极像是血管上面长了一颗葡萄,里面充盈血液,该病症是一种脑血管疾病,未破裂情况下不会扩散,一旦发生破裂,可能会形成血管痉挛、脑积水等严重情况,严重危害着患者生命安全。据临床资料显示,疾病发生后,其动脉大小不等,一般在0.5~2.0mm之间。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患病初期因患者并无任何症状,为疾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发现时,病情已非常严重。因此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应及时诊断,并根据诊断情况制定详细治疗措施,从而确保患者的安全健康。随着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影像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更丰富、更直接的信息。随着成像技术特别是多层螺旋CT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更接近病理解剖水平,实时快速诊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对无症状囊性病变的敏感性和敏感性很低。病灶的位置主要取决于病灶与盆腔内某一组织的关系,小的病变定位更准确,大的病变占空间更大,可使周围组织偏离正常解剖位置,增加疾病诊断难度。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得到的图像经过后处理后,可以準确定位病变的位置,了解病变的大小、数量、形状,准确区分难以与周围组织区分的病变。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可以重建病灶区域的任意轴向平面,获得高清平面图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直观观察,检查病变与轴位组织的关系,实现准确定位;较大的肿块虽不能完全诊断,但可根据其他特征加以鉴别。本研究中,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及灵敏度经比较相比普通CT效果较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多层螺旋CT用于检测患者有利于及时诊断患者本身情况。多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成像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无创检查,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是在普通CT的基础上发展的科技成果。其突破传统的技术和设计,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中对于图像采集的信息更完整,因为多层螺旋CT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显像更清晰。本研究中,患者经两次诊断表明,多层螺旋CT诊断总符合率为96.66%,优于普通CT的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采用多层螺旋CT检测能更加准确地确定颅内动脉瘤的位置,为后期的治疗带来速度上面的优势。时间就是生命,节约时间能为患者的治疗带来积极的影响。多层螺旋CT具有快速方便、图像绘制准确、无创以及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使医生能够通过各种重建和快速计算,对患者病变进行三维观察,为置管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多排螺旋CT具有先进的图像采集系统和高分辨率的图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性,发现早期病变。本研究中,患者诊断后,多层螺旋CT准确率优于普通CT诊断率,在<3mm诊断方面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在更小的动脉瘤位置确定方面,多层螺旋CT的检测能更加准确,减少误诊率,提高患者生存能力。
综上所述,将多层螺旋CT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可清晰判断其位置、大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